首先,战争永远是政治的延续。
我们要知道,诸葛亮的蜀汉政府,是一个少数派政府,主体是刘备当年一路长征剩下来的亲随。
而此时,蜀汉政府的官僚们,很多并不支持这个政府,民众对这个舶来政权也没有太多的认同感。
因此,诸葛亮的北伐,最重要的,是为全蜀国人民树立了一个道德意义上必须打击的敌人,以增强蜀汉政权的凝聚力。
在北伐的过程中,趁势整合的蜀国国内的各股力量,打击了投降派的官僚集体,在战争中淬炼出了大量有能力信得过的人才。
无论是蒋琬费祎等原来诸葛亮相府的旧臣,还是在北伐中发掘的麒麟儿姜维,均得以迅速提拔成为蜀汉政府的主要力量。
其次,成功的背后永远是以多打少。
诸葛的每一次北伐,都根据吴国北伐的时间范围来调整,这使得蜀军每一次都避开了曹魏的绝对主力。
因此,蜀魏大军的每次对垒,哪怕是惨败的街亭之战,诸葛亮一方都是以逸待劳,在自家预定的战场上开战,甚至还可以事先编一个口袋等着对手往里钻。
可以说,五次北伐中鬼神莫测的诸葛亮都是牵着魏军的鼻子走,蜀军利用预设战场之优势,不仅损失可控,还通过包饺子,先后干掉了王爽、张郃等魏国名将。
最后,则是北伐的战略意义。
回顾三国历史,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实现诛灭曹贼夙愿的,就是五伐中原的诸葛丞相。
曹魏是一个篡汉的政权,内部有着巨大的问题和分歧,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消化,因此曹魏的军权长期集中在曹氏亲族手里。
诸葛亮的频频北伐,把短期的交锋变成了一个长期的拉锯战,这就使得曹魏不得不在关陇一线长期布置大军,委任一个能够统筹东部诸军事,能力上与诸葛亮对抗的超级统帅。
分裂的种子也就此埋下。
而经过诸葛亮的几轮北伐之后,曹魏亲族夏侯家和曹家的将领纷纷陨落,最终让士族代表的司马懿掌控了曹魏西北的军政大权。
诸葛亮这位三国时期最强的政治家明白,只要通过北伐抻下去,曹魏集团内的建制派和王权之间,矛盾必然会出现不可调和,自己要做的就是加速这一刻的到来。
而与诸葛亮对阵的司马懿,果然在多年后篡夺了曹魏的大权。
回顾历史,那一次曹魏内战中,无论是统领着讨蜀部队的夏侯霸逃蜀,还是防卫吴国的淮南三叛投吴,都是改变历史的最好时机。
只是可惜那个时候,诸葛丞相虽然抻垮了曹魏,但是也累垮了身体。
在那五丈原的秋风中,这位老臣兑现了出师表上的承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一手布局了天下有变的大势,自己却没有等到天下有变的那一天。
历史还会如此重演吗?
我想,不会了.......
-
neuschwan
-
sky-777作者
-
在路上
-
王素江
-
俊帆
-
姚明和
-
宇顿作者
-
吃饭只吃七分饱作者
-
唐伟庆作者
-
罗玉涛
-
宇顿
-
徐翼
-
zqk作者
-
Ken
-
李志君
-
边走边唱
-
它山之石
-
北方的猫℡₁₅₅₂₂₆₆₂₃₈₀
-
poorguy
-
北方的猫℡₁₅₅₂₂₆₆₂₃₈₀
-
赵思铭-闭关中
-
张鹤林
-
A江湖之后
-
沧浪
-
功夫熊猫
-
朱槿
-
潘潘
-
唐文锋
-
欧阳锐
-
熊旭東
-
陈志辉
-
爱买可乐的阿松
-
何大河
-
Pz30__陈奕君(全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