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打开。两个身穿防护服的护士跑进发热四病区。脚步匆忙。
到一个病房前,一位护士想推开门,两个同事拦住了她。那位护士泪水顿时流了下来,防护镜起了一层厚厚的雾。
逝者很快被装进黄色袋子,搬进汉口殡仪馆的黑色运尸车。护士被两个同事搀扶着一路追过来,一路喊着爸爸,泣不成声。
我再也见不到我爸爸了。我还想听他唱歌。让我看他最后一眼。
她还是没能看到。
另外一次无力回天。护士打电话通知家属,并替家属把逝者的手机、身份证和镯子装进透明塑料袋,存在一个小收纳箱里。
护士长杨莉对着镜头说,等疫情结束后,会想办法把这些遗物还给家属。然后,铃声从收纳箱里响起。一个老年手机屏幕亮了下,显示有31条未读信息。每个手机都有它的故事,它一再响起,但它们的主人:
再也没有机会听到了。
纪录片《76天》剧照
上面这两个场景,这是纪录片《76天》的开头。一个朋友今天早上推荐给我,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有胆量点开武汉那些日子的文章或视频了。但这个纪录片点开后,我一边流泪,一边看完了。
这部纪录片由吴皓和陈玮曦共同执导。影片的核心素材,都是由视频特稿记者陈玮曦和另一位记者拍摄的。由于条件有限,片子画面看上去相对粗糙,他们也只是在70多天里摘取了武汉几家医院里几个故事的小切面。
但这仍是我目前为止看过最好的疫情纪录片。当听到开头那句“爸爸”的哭喊,看到急救车穿过空空荡荡的长江二桥,医院诊疗区门外黑压压的人群说我们已经站不住了,场景就被拉回2020年一幕幕景象。那段残酷春天的记忆,又被打开了。
今天,也是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宣布封城的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