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再看你一眼 | 兽爷

2021-01-24

图片

电梯门打开。两个身穿防护服的护士跑进发热四病区。脚步匆忙。

 

到一个病房前,一位护士想推开门,两个同事拦住了她。那位护士泪水顿时流了下来,防护镜起了一层厚厚的雾。

 

逝者很快被装进黄色袋子,搬进汉口殡仪馆的黑色运尸车。护士被两个同事搀扶着一路追过来,一路喊着爸爸,泣不成声。

 

我再也见不到我爸爸了。我还想听他唱歌。让我看他最后一眼。

 

她还是没能看到。

 

另外一次无力回天。护士打电话通知家属,并替家属把逝者的手机、身份证和镯子装进透明塑料袋,存在一个小收纳箱里。

 

护士长杨莉对着镜头说,等疫情结束后,会想办法把这些遗物还给家属。然后,铃声从收纳箱里响起。一个老年手机屏幕亮了下,显示有31条未读信息。每个手机都有它的故事,它一再响起,但它们的主人:

 

再也没有机会听到了。

图片

纪录片《76天》剧照

 

上面这两个场景,这是纪录片《76天》的开头。一个朋友今天早上推荐给我,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有胆量点开武汉那些日子的文章或视频了。但这个纪录片点开后,我一边流泪,一边看完了。

 

这部纪录片由吴皓和陈玮曦共同执导。影片的核心素材,都是由视频特稿记者陈玮曦和另一位记者拍摄的。由于条件有限,片子画面看上去相对粗糙,他们也只是在70多天里摘取了武汉几家医院里几个故事的小切面。

 

但这仍是我目前为止看过最好的疫情纪录片。当听到开头那句“爸爸”的哭喊,看到急救车穿过空空荡荡的长江二桥,医院诊疗区门外黑压压的人群说我们已经站不住了,场景就被拉回2020年一幕幕景象。那段残酷春天的记忆,又被打开了。

 

今天,也是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宣布封城的一周年。

 

1

 

我仍然清楚得记得去年这一天,看到武汉被按下暂停键时的震惊。

 

那是大年三十的前一

天。我马上给武汉一个好朋友发微信,问在武汉吗。他十秒钟后回复我:

 

正在医院,恐怖至极。

 

他的父母亲都感染了新冠,但当时因为床位紧张,住不了院。他在医院给他们排队时,给我拍了几张图片。在门诊排着长队的人,倒在走廊凳子上的人,焦虑的医生。我才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件非常大的事件,封城后的武汉人民,此刻正承受着无法预知的恐惧与绝望。

 

《76天》里,这些也都被纪录了下来。比如一个穿着红色棉服的中年女人,坐在病床上,像祥林嫂一样哭诉:早上五点起来,我妈妈已经浑身冰凉,就躺在我的旁边。我打电话给120,120说我们来也没用,没有床位,来了也只能待在医院门口。

 

另外一张病床上。护士问一个呆若木鸡的中年男人,是你一个人得了,还是家里还有其他人得了。男人回答我们全家人都得了。护士问家里有几个人。男人朝护士伸出四根手指。

 

在重症病房,悲剧每天都在发生。但在这种非常压抑时刻里,我们能看到更多的人性闪耀的温暖时刻。

 

护士用医用手套做成的用来搁老奶奶呼吸机的气球,上面用笔画着一个笑脸,写着:早日康复。护士握住老奶奶的手说:

 

阿婆,你的亲人不在,我们现在就是你的亲人。

 

图片

纪录片《76天》剧照

 

走廊里,一位援鄂护士跟她同事说,我告诉我老爸,我有一个英雄梦,我要去支援武汉。

 

一个可爱的老爷爷对正在为他擦手的护士说,你们都是英勇无畏的战士。护士却抚摸着病人脸上因换导气管而留下的伤疤自责:

 

我们做得还不够仔细。

 

现在,站在2021年再回看2020年武汉的抗疫故事,百感交集。封城那一天,没有人会想到,那是我们这个国家过去几十年面临过的最艰难时刻之一。

 

我们比任何民族都更勇敢地面对了这个挑战。像《76天》里拍的,有人不幸去世,也有新生命降临,千人一面的防护服上,仍有一支梅花独秀。

 

感恩所有为疫情付出巨大努力的可爱的人儿,也感谢纪录下这一切的新闻工作者。

 

2

 

也是武汉封城那一天,后来广为流传的管轶访谈发出来了。

 

他说保守估计新冠感染规模可能是SARS的10倍起跳。他经历过这么多,从没有感到害怕过,但这次怕了。

 

管教授的话太不中听了。时至今日,仍有非常多的人在网上骂管教授。

 

但2021年回过头看,要是真的规模只有SARS的十倍,世界真的太美好了。

 

我个人是感谢管教授的。封城那一天,我看了访谈,才决定马上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马上改签机票,过完年立即从外地回到北京;第二件事就是马上买了点口罩,那点口罩,让我熬过了疫情最困难的时间。

 

前天,管轶又接受了一次媒体采访。他说站在人类角度讲,人类文明史几乎抹去了一年,我们所有人的生命基本上都损失了一年;从时间维度看,这也是历史的一个turning point:

 

对这个星球的影响,将超过一个世纪,甚至两个世纪。

 

齐泽克说过,在新冠控制上,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创造了奇迹。欧洲最终也会把局面控制住,但旧时代的生活,永远不会回来了。一旦灾难变成常态,它就不是灾难了。

 

疫情让我们开始重新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这一年来,我们不得不经常呆在家里面,很多人不得不暂时分离,或者保持距离,但心在一起。大家都在努力生活,并认识到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鼠疫》里,加缪就写过:

 

这世上如果还有一样东西,人们总是渴望获得的话,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真的,相比于永远留在去年春天的人们,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幸运的。

 

稍微遗憾的是,今年此刻,有些城市相继宣布了封城。我在的北京,也有几个小区在进行封闭管理。希望这一波疫情快过去,不要再有城市被按下暂停键了。

 

今年过年可能还是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回不了家。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大家可以一起约着去做个核酸检测,再约着一起,在异乡吃个年夜饭。

 

《76天》里,看到结尾,我又哭了一次。武汉解封后,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护士长杨莉红着眼睛,一个个打电话通知逝者家属,让他们来拿遗物。当她把一个老人的遗物交还给老人女儿后,隔着医院的隔离栏,她一边哭,一边愧疚地说:

 

对不起,没有救活你妈妈。

 

图片

纪录片《76天》剧照

 

隔离栏对面,老人女儿手里攥着遗物,也止不住流泪。她不停对杨莉说谢谢。

 

人类应该记住这一切。记住这些遗憾,我们应该会更好地生活。借用另一部纪录片《金银潭实拍80天》的主人公敖慕麟的话说:

 

朋友告诉我,父亲的病房会有阳光照进来,于我那里有过希望,但现在是一片废墟。

 

我要做的不是把废墟抹平铲净,而是把它保存下来,不会忘记、不要忘记,然后在它旁边重新开辟一块新的土地。

 


精选留言
  • 要纪实,不要美化;要生活,不要艺术。因为这一年已经够苦了,他们最真实的样子值得铭记
  • 感谢李文亮医生
  • 大部分人抹去了一年。 但作为一名公务员,从年三十就开始加班调度全省情况,从开始接受潜在病例的举报,到统计生产企业,汇总防疫物资,督促生产,复产复工,看到了无数闷在家里就算抗疫的人看不到的事。 老实说,最危险也最荣誉的医护只打了上半场,真正还在打全场的,都是基层一线的公职人员,社区干部,公安,市场监管,海关,边防…… 疫情殉职的公安人数远超过了医护。 不是为了煽情,这一年,大部分人只是略微不适,但他们也应该有名字。
  • 今天,1000万英雄的石家庄人民,第18天禁足居家抗疫中。
  • 国际庄从1月6日开始封城至今,春节前市区恐怕解不了封了,幸亏有去年武汉的经验教训,政府在短时间内组织各方力量把高风险区域的3万多人接到了各个隔离点,1人1间隔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家庭聚集性发病,降低了对医疗资源的挤兑风险,借此向所有辛苦奋战在一线的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 疫情结束后,恶人依然做恶,好人依然向善,世界是多元的,我们选择做自己!
  • 感谢张文宏医生,传递正确的信息
  • 我也是看了财新管轶的采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买了口罩和酒精,那时的大街上,像极了电影《我是传奇》……
  • 2020年有幸和管轶教授发生一点缘份,看到他身份证时觉得名字好熟,去百度了一下,哇,感觉太荣幸了,真的是他,后来详细了解了一下,网上的非议真不应该,性格也随和,和蔼可亲
  • 身在武汉,泪流满面
  •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前几天,看了相关政策,我默默的退掉了在12306上订的回乡的车票,7天的假经不起14天的折腾!
  • 封城的前一天碰巧因故离开了武汉,之后寄人篱下漂了两个月才回来。开车在熟悉的街头,泪流满面,我从没见到这样空荡荡的武汉。回去自我隔离完就开始工作了,顺便去献了个血,不管怎么样,能活下来都是幸运的。珍惜。
  • 我朋友当时出发去武汉第一医院支援 走的很急,他后面也平安归来 那时候我才明白 这世上 除却生死无大事
  • 我记得去年钟南山教授去完武汉,说新冠人传人,我都没有很重视,认为只要不去武汉就没事。管轶教授的话,让我和同事感觉到严重了,立即请假去买了口罩和酒精。在我心里,管轶教授是我的吹哨人。
  • 《鼠疫》最后有句话“在人类身上,令人赞赏的东西总是多过令人鄙弃的东西”,在身处疫情期间的中国,我也看到了相同的结论。
  • 大年夜春晚后看到武汉医生年夜饭的新闻不能平静,跟朋友商量了下,发起了朋友圈的抗疫众筹,因为节后返岗上班,只募捐了不到三万,买了几百套医用防护服和消毒液捐给荆州等地的医院,帮他们解决了一点点问题。这场战斗,我参与过,无憾无悔
  • 我在2019年的年初二给武汉协和医院寄了两百个医用口罩,那时候我也很缺钱,我把我儿子的新年红包都买了口罩。所以,我记得李文亮,也没忘记FF
  • 吉林通化 ,市区全员居家隔离第二天,我作为志愿者正在卡点值守。有了武汉的经验教训,全城都无比配合,相信我们的党和政府,疫情一定会得到控制 ,无惧无畏,守护我们的城市,也是守护着我们的家人。
  • 兽爷,你个狗日的!!我们三个年龄加起来超过120岁的纯爷们被你惹得嗷嗷的哭。。。。
  • 我是武汉的 亲历了一年前的灾难 这一年时间不能触碰任何关于疫情的图像 视频 看见就会泪如泉涌 实在是太惨烈了!前期的问题一定是人祸,不过后面政府体现的强大的纠错和动员能力也是要肯定的 愿山河无恙,灾难永远不要再来了!
  • 一碗螺蛳粉都没吃完,怕别人看见我流泪的眼……
  • 人们从历史里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永远不会从历史里得到教训。 ——希望这次不一样。
  • 距离武汉七十公里,基层派出所,从腊月二十九回去吃了个年饭后,没日没夜连轴转直到武汉解封……为自己曾竭尽全力不辱职责而稍为心安。这类痛楚的文章真的不忍卒读,那段岁月不忍回想,这场灾难过后再来梳理心情吧
  • 亲历76天,从恐惧到接受,再到为这座城做些什么,相信很多英雄的武汉人和我一样,疫情过后都更坚定了。
  • 作为武汉人,感谢管轶教授略显刺耳的呼声。让我们真正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惜去年此时那么多人骂他
  • 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只有两个地方才能放进:心与坟墓
  • 去年的今天上午十点我在单位贴上了地铁停运的公告,之后就在单位值班,第二天是大年三十,让朋友去单位接我,晚上在他家吃的年夜饭,之后就让朋友送我回家了,之后的一天是大年初一,家里什么吃的也没有,那天晚上我吃了一锅特别素,特别白的面条(永远记得这一锅面条,因为这是我有史以来吃过最素的面条)然后就开始了一个人的隔离,那一段时间怕的要死,每天都很惶恐,甚至跟我弟弟以及女朋友在聊天时都提出了当我遭遇不测时,房子留给我弟弟,然后钱款之类的留给我女朋友。之后在疫情好转的时候,我朋友因为在做志愿者相关的工作,怕我在家呆的受不了,就接上了我,买了一份必胜客带到湖边散步,当我吃上第一口时,那种幸福感爆棚,我还记得我说过这是自由的味道。可能往后,我去吃再多的披萨,也吃不出这一口“自由的味道”。
  • 新冠封城一周年
  • 亲人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好多话,写了又删,不说也罢,但我想历史会记得
  • 那些让人遍体鳞伤的地方最后都变成了坚强的铠甲。
  • 没有伟大胜利,对于普通人,只是熬过了一场灾难
  • 谢谢你写下这些,让我们读者能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场灾难给家庭和亲人带来了什么。
  • 蔡 利书记平安?
  • 2021年春天的一个早上,有人拍了拍你的肩膀,对你说:“醒醒,噩梦过去了,一切都好起来了,而且会越来越好”!
  • 希望我们是战胜灾难,而不是适应灾难。
  • 让我再看你一眼,看你那流满泪水的脸……向世间所有善良和顽强向上的生命致敬
  • 以前兽爷的帖子下面总是各种欢脱。大家看了这篇文章,大概不会欢脱起来了。逝者安息,生者还要继续。
  • 疫情期间,我们和《中国医生》纪录片团队联系,委托他们在武汉的摄影小组,深入隔离病区拍下了我们医院援武汉国家医疗队的战斗点滴,也是宝贵的财富。
  • 一年多过去了,看到武汉抗疫这几个字眼泪就不由自主流下来……别忘记啊别忘记!
  • 今天应该把李毅送到武汉去祭奠一下。
  • 坐等海航文章
  • 仅有记录、赞美是不够的,更需要反思追责,只有从中吸收经验教训,那些逝去的生命,那些英雄的牺牲才有价值。然而悲观的是,纵观人类历史,大多数时候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吸取任何教训
  • 我们比任何民族都更勇敢地面对了这个挑战
  • 向黑暗黑暗来临时,毅然决然的点燃自己的“平凡人”致敬!
  • 看得哭了一场。怀念李文亮医生,以及方方老师。去年的这个时候,真的太震撼了,击溃心理承受力。疫情,已经永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了……
  • 一个武汉疑似病人的五天……他还是走了……三个武汉家庭的生与死……我们的信使走了……等到不戴口罩的那天……一定要扛下来……我们不能再摔倒了……过于漫长的冬天……永不消逝的哨音……一封永远无法抵达的信……当你大笑时
  • 感冒给了擤鼻涕擦眼泪的借口。
  • 在去年恐慌的情况下,虽然心里害怕,但不后悔,参加社区和单位的志愿者抗疫近一个月。为自己点赞、也为所有志愿者点赞
  • 2020年的1月1号,我女儿在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住院(距离华南海鲜最近的三甲医院,也就是李文亮医生所在院区),我怕家人传染其他疾病,买了几个口罩。我因为重感冒,在呼吸内科门诊就诊,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华南海鲜工作人员,拎着一个金银潭医院的X光片。门诊医生和上级医生商量了几句,以设备不行为由,让我前面的大哥到别处就医。20号,我在武汉的地铁拍了照片,三分之一的人带了口罩,我跟外地的同学说,武汉没什么事。23号,封城。
  • 我也是看了管医生的话,才退掉了回武汉的票,火速口罩酒精食品,感谢实事求是的人
  • 无论新冠危机何时结束,世界和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经被永远的改变了。
  • 唉,说什么好呢,愿新年,胜旧年。无论在什么情绪下都要好好吃饭,照顾好自己
  •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分三地过年,不想徒增风险,不想给国家增添麻烦,三个人做了理性的选择。
  • 石家庄封闭中…,滹沱河开,共盼春来!
  • 大年夜开始打了近一个月的电话,帮一个基金会对接救援物资,不再去看各种新闻,后来联络了十几家医院,捐了当时急缺的物资,包括呼吸机,可惜军队医院不敢接受援助,帮不了表嫂那边
  • 封城的日子里,我去社区支援,骑着一辆单车在路上走,平常车水马龙的马路,不见一个人,心中百感交集。
  •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面对病毒感染风险的一线人员,要考虑合理轮换、备岗。
  • 除了悲伤、感动,还有那么多未解之谜.....
  • 武汉封城一周年,百感交集,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希望悲剧不要再重演,人类有时是那么的渺小,人性有时却如此伟大!
  • 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
  • 今天刚从武汉回来,可以感觉到那里的人的精气神都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了
  • 武汉人民经历的太沉重了!!为大家敲响了警钟。 虽然石家庄也在封,但没有他们惨烈,也许是我不在疫情中心吧。
  • 英雄永远不会被遗忘。只会随时间流逝而更显伟大。
  • 谢谢张笑春医生!
  • 生产核酸检测试剂的,去年在GISAID上看到序列,然后听说武汉封城,整个人都傻了,到今天都觉得这是一场噩梦
  • 压根就不敢看武汉的纪录片,太惨了!
  • 今天刚从武汉出来,第一次去武汉
  • 开心不易,活在当下
  • 我们记得这些事,这也是我为什么憎恨像李毅那些说死四千人跟没死人一样
  • 我们还能够带着呼吸,看这篇稿子,这是很幸运的,国殇之下,悲鸣共生。
  • 愿疫情早日结束,愿所有人平安健康
  • 当时的医院叫“不紧张”…愿逝者安息,疫情早点结束。
  • 真希望有个上帝视角的摄像头,把这次事件的前因后果呈现在人们面前,如果这里有人为的因素,无论这些人地位多高,目的多么高尚,也应该以反人类罪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可惜随着时间的流逝,真相只能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
  • 那年大年初五,不得不返程,高铁路过武汉,看到自己曾经待过四年的城市空无一人,整合城市都是静悄悄的。那一刻才真正体会到疫情的可怕和武汉的付出。
  • 上周好友还在问“76天”可看过?看过之后,泪水控制不住,上了年纪,容易被感动。
  • 回不去的日子就留在记忆里吧,看懂生活的苦,依然拥抱生活
  • 若非万不得已,谁愿在异乡独自过年!
  • 我就是医生,要我怎么说
  • 1月18日我在重庆,躺酒店床上拿手机准备买20号宜昌—武汉的车票,然后21号从武汉回广东。此时香港电台报道香港各大学的专家组即将前往武汉,计划去传出不明肺炎的华南海鲜市场实地考察。我当时心中一震,想想武汉的饭菜太咸了,于是关掉12306,掉头去南航买了宜昌回广州的机票。我一直不敢想象,当时我如果去了武汉,会是什么光景!
  • 本校师弟拍的纪录片,棒
  • 轻轻的它走了,武汉哭了。 一周年跑来了,武汉笑了。
  • 去年一月份我在美国,感觉到事情不对劲我一再提醒中国的朋友们,当时很多人还不以为然……我跑遍全市去买N95口罩寄给中国的朋友们,花光了我个人的零用钱.......我很骄傲那个时候我和中国一起,和朋友们一起
  • 感谢钟南山,听到他说有人传人,急的赶紧给父母亲人打电话嘱咐他们戴口罩,呆家里不要外出
  • 看完文章去找了片子,分享给一重好友,从看文章一直哭,真心为我们的民族感动。
  • 作为一个武汉人,这一年切身感觉被雷到了,也想知道雷打哪儿来
  • 一年了,一年了,真的是失去的一年。
  • X年Y月31号,固安的Z女士去了趟石家庄,X+1年1月11号上海的Ⅴ先生去了次廊坊,14号起要被隔离14天,生命中总是充满了意外。無论如何,面对困难,乐观都是生活的通行证!
  • 点开标题,先去看了片子,刚结束再来看你的文章,又止不住泪流。 那被偷走的一年好艰难
  • 去年1月3日,按公司计划被派去武汉出差,我在12月底买好口罩和消毒用品,随身携带,一直到1月17日返回。这期间,武汉的高铁、地铁、公共场所无一人戴口罩,我每天吃盒装泡面,拒绝吃食堂,坚持与人讲武汉“非典”,大家只是笑话我。而疫情之后,深圳人一整年戴着口罩,哪怕是在暑气难挡的七八月,写字楼也没有开空调。而彼时我们同事再往湖北出差,拍回的照片已人群聚集,无人戴口罩。这个社会很迷惑,只能内心澄明做自己。
  • 武汉人对1月23日有更多不一样的情感,经历过了这一切再看看武汉的现状,只想说这一切早点过去吧。
  • 感恩习主席和党的伟大领导,武汉抗疫成功。
  • 作为一个远嫁他乡的湖北人,看完这篇文章,已经泣不成声,去年没有回娘家,今年又不能回去了!愿疫情早点过去!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 因为这个疫情,去年一年只见过一次老婆孩子
  • MTV的纪录片,今年奥斯卡参选纪录片。
  • 身处异乡,有一枱限坐2人的限聚令,不能约友人一起吃团年饭了,鼠年就在网上云过年吧
  • 在通化有些曾经骂过FF的微博被自己默默的删除了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