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72岁的漫画大师蔡志忠出家少林寺? | 瞎爷

2020-11-18

01

昨天最让我觉得震惊的事情是72岁的台湾漫画大师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我最早知道蔡志忠应该是在20多年前,印象里还购买过他的《老子说》《庄子说》《六祖坛经》,觉得他是个有大智慧的人,能够把释道儒打通,用漫画的形式,很通俗地表达给现代人看,了不得。

特别是六祖坛经,因为他的这本小漫画,我还专门去过六祖的肉身塑像所在寺院南华寺。

印象里穿过漫漫重叠的山路,远山叠嶂,一条溪水流过来,寺庙藏在山影里,真的是曹溪的歌唱。

我的最初的关于禅的认识,应该都是来自于漫画版的《六祖坛经》。

02

蔡志忠早慧,换个说法,不是普通人。

他终生未娶,有很多异于常人的作为。这可能是他出家的原因。

换个说法,我们理解不了他的智慧。

因为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如我,他打通了释道儒三界,在认知上肯定远远高于一般人,少林寺能拯救他的灵魂吗?

再者,他名满天下,按照出版物的数量,估计财富也是等身,肯定不是物欲的原因。

他终身未娶,自然也不是情感的困扰。

再说了,他72岁了。还有什么能困扰他呢?按照我辈凡俗夫子的理解,只能是灵魂的事情了。

问题是,他为什么要选择少林寺,要选择释永信呢?

03

知乎上有个回答,肯定是世俗人的逻辑,他是这样说的:


说句实在话,年届72岁的蔡志忠如果没有名气,别说在少林寺,就是在中国任何一个小庙,都没人要。

首先,以72岁的高龄,蔡志忠除了会念“阿弥陀佛“外,其他几乎免谈,更别说念椤严咒了。

其次,和尚只管念经。以蔡志忠的高龄,早晚两门功课都很难坚持,寺方不得不另找一个沙弥去服侍,徒增寺院负担。

第三,永信是公认的政治和尚,谈佛论法一窍不通,基本上不会武术,靠的是权谋上位。以永信地位之高,收如此高龄的沙弥作徒弟,绝对有政治考量,因为蔡志忠是台湾人。

第四,现在院方收徒弟,基本上都是年轻化。特别在南方寺庙,超过五十岁的比丘都不会要,更别说高龄沙弥了。

第五,佛教提倡众生平等。现在看到的是全国寺院内,充斥着商业趋利现家。学诚收博士做徒弟,门面十足,但却被几个徒弟反告,至今落魂小庙,不敢见人。

个人认为,蔡志忠出家是个极端的想法。出家跟在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一,没有自由。寺庙里条条框框非常多,对一个漫画家而言,生活节奏将完全打乱,非常不利于创作。

第二,寺庙内斗争激烈,虽然有方丈的庇护,但在方丈徒弟之间也充斥着尔虞我诈,必须做好斗争的准备,这显然对蔡志忠而言不可接受。

可以预判,蔡志忠风风光光出家,但出家后的日子不会好过。

蔡志忠出家,应该是少林寺的政治操作,无现实意义。


他的这种说法,肯定是一种皮相。用佛家的说法,是隔山打牛。

我宁愿相信蔡志忠,哦,延一法师,有更高的,我们一般人所不理解的智慧,就像蚂蚁不理解人的举动一样。

04

蔡志忠的出家,让我想起来弘一法师。就是著名的李叔同。很多人知道他填词的歌曲《送别》,记住,是他填词,曲,不是他做的,曲子,来源于日本。

送别朴树 - 送别

弘一法师也早慧,一生的作为也异于常人。所以他更狠,抛妻弃子遁入空门。

濮存昕曾演过一个电影,《一轮明月》,在里面演弘一法师。

说到出家的异人,还有一个值得一提,就是苏曼殊。苏曼殊的父亲是广东香山人,其实是现在的珠海人,母亲是日本人。这个人也早慧,一生的作为也异于常人。也做过和尚,不过,他是个花和尚。再就是,他35岁就去世了。

拯救灵魂,还是拯救肉体。这是个大问题。就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忧郁王子和姆雷特的发问: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05

很多年前,我在《读书》杂志上看到有赠送佛家书籍的广告,就按图索骥,获得了一本小册子,叫《安详集》,是某位大和尚的弘法的书,当时读得,有点倘惶迷离的感觉。

到了后来,住在青岛的太平山脚下,和湛山寺为邻,常常听湛山寺的晨钟暮鼓,周末就去寺院里玩,第一次知道原来弘一法师在湛山寺里讲学停留过,看着寺院里的宣传栏上贴着的弘一法师的图片和他临死前的偈子:悲欣交集,心里更有点倘惶迷离的感觉。

有个一直迷惑我的事情是,我在青岛生活那么多年,一直掉向,就是不知道东西南北。其实很多青岛人都不知道东西南北。因为青岛沿着海岸线发展,曲折蜿蜒,很容易掉向。

但我青岛生活那十几年,唯一一个不掉向的地方是湛山寺。我站在山门外还不知道东西南北,但只要跨进山门,在大雄宝殿前的空地上站一会儿,就立即会觉得神清气爽,立即觉得大殿巍峨,坐南朝北,东是东,西是西,天地秩序,一派清明。

等出来山门,立即就又混沌迷糊了。

所以,我曾经开玩笑,说也许我该在湛山寺出家,做个扫地僧。

再就是,很多人开玩笑说的我相貌,有佛相,这就更令我胡思乱想。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在济南,和一帮人一起吃饭,有位第一次见我,说你这个相貌,有没有人说你什么,我问说我什么。他说你有佛缘。你去灵岩寺看看,如果看到那一尊佛相觉得亲切,就是了。

说得神神道道,我当时更有迷离倘恍的感觉。

昨天看了蔡志忠出家的消息,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不理解,尤其是不理解他为什么拜在释永信名下。因为他前几年的各种新闻太不堪了。

再就是,佛教救不了我的灵魂,以我现在的认知,凡是塑泥偶为神的,都救不了我。

神无相。这是我现在的认知。如果真的有神的话。

06

最后说点亵渎神的话。罪过,做过,阿弥陀佛。

鲁迅是不信佛的。他的很多文字里,有很多对佛教,特别是和尚不恭敬的文字,比如《阿Q正传》里的秃驴、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他也讲黄段子,拿和尚说事。

说某名山宝刹,有一得道高僧,临死之前,怎么也坐化不了,痛苦万分。他的弟子们看着师尊受苦,就问师父:

师父,你这一生,荣华富贵、婆娑红尘,什么没享用过,什么没见过,到了临了,还有什么心愿未了?

大师说:我这一生,该看的,都看了,该享受的,都享受了,就是有一桩心愿未了。

弟子们说:师父您说,师父有事,弟子服其老。有我们啊,我们做弟子的,报答你。您说吧,只要我们能做到的,保证完成您的心愿。

大师说,我这一生,唯一没有见过的,就是女人的阴户。

弟子们说,这个好办啊,山下红尘万丈,到处都有妓院,我们下山抬一个上来给你看就行了。

于是有小和尚下山,用滑竿抬一个山下最红的妓女上来,放在师尊面前。

妓女很大方,在大师面前脱衣解带,说,大师,你看吧,要我摆什么特殊姿势吗?

这个时候,大师眼放精光,如电如露,聚于一处。然后眼睛一闭,放声一叹:

原来和尼姑的一样啊!

盍然而逝。魂归西天。

精选留言
  • 「一旦看透了痛苦的奥秘,我们就不愿再以忽视、幻想或矫情的乐观态度来加纳请或缓和集中营内种种折磨所带来的痛苦,反而把痛苦看作是值得承担的负荷。我们不再退缩,只因为我们已了解痛苦暗含成就的机运。正是这种机运,使德国诗人里尔克写出:有待了解的痛苦,何其多也!」by维克多·弗兰克 ​​​
  • 悲欣交集!和尼姑的一样
    你学点好行不?
  • 我相无非我念,神宁何异神仙。万般不过流水,峰外更有山巅。
  • 魔王波旬曾对释迦牟尼说:在你的末法时代,我要我的徒子徒孙混入你的僧宝,穿你的袈裟,坏你的佛法。 释迦牟尼默然无语,留下了眼泪……然后说,我要让我的弟子脱下袈裟,走入人间! 瞎爷一直都是菩萨心肠,即便说出对佛不敬的话,这一点也无法改变。
    好吧。施主。
  • 一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件尘间事,众人放不下而各抒己见,而那个人有没有放下;如果放下了尘世,那么在何处,拜何人,又有何关系;如果放下了尘事,又何必一定要去到那所谓佛门。 人世间,是千丝万缕的缘,是没有完结的恩或怨,是没有放下的牵扯。。。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二 我深知自己一身业障,无慧根即清不了心,也净不了魂。佛祖,上帝对普天之人皆有大爱而怀有宽容之心,来自泥土的我只需奉献我的虔诚之心。但凡进了圣地,无论寺庙还是教堂,无论释迦牟尼佛祖还是上帝耶稣,我只怀一颗俗世而来的心,祈求宽恕,诚心叩拜。 三 基督山伯爵自称被天主救赎,奉了天主的旨意报仇惩恶,报恩行善。可我却疑惑,他的报仇不但针对当事人,也不得不连累了那行恶之人的身边人,难道这是天父教导的大爱,这是耶稣在十字架上无边的宽恕?难道上帝教给我们的是仇恨,是以血偿还? 关上书的那刻,我问自己,如果我是爱德蒙,如果我从死亡中逃脱后获得财富,我会不会还带着恨去一一报复那些曾给予我无边痛苦的恶人。辗转半天,似乎没有完美的回答能说服自己。 突然暗笑,傻伐,文学作品而已呀,大仲马也不见得就是大善之人。 四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那么凡夫俗子如你我就先从花,木,草,叶,砂里去悟这尘,净,乐,清吧。 ~~胡说八道
  • 《送别》曲调取自19世纪美国作曲家约翰·p·奥德威创作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创作于1851年,歌曲原名:《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李叔同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作《送别》。可以把《旅愁》和《送别》视为《梦见家和母亲》的日本版本和中国版本。 关于漫画家蔡志忠先生,我曾听过他在《一席》的演讲,里面讲到自己的老婆女儿,云云。
    我也听了,没听完。至于他结婚与否,只是看人家这样说。没做考证。
  • 瞎爷还是有佛相的,要不你的文字也就不会处处透着慈悲了。
  • 送别真好听,小时候以为是流传下来的古曲,原来是美国传到日本再传到中国的。
  • 南师说: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 虽说百货,但也不过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空色一体。
  • 不知为何,每当经过新修了泥菩萨的庙,闻见那掺了化学成分的香,便想起《水浒传》里那个沾蒜泥啃狗腿的鲁智深。
  • 湛山寺大殿,是坐南朝北吗?反了吧?
    施主,你对。我错了。我脑子进水了。
  • 一切尽在掌控,蚂蚁可以上树,但绝对不能上市,
  • 旅游路上碰到的寺庙古刹当然不能错过,匾额对联塑像庙宇都是值得一看的,但我从不跪拜。有时会遇上早晚课的僧人信众,虔诚的跪在地上打坐念经,经常心生感慨,他们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会放弃对生活的信仰,转而遁入空门寻求心灵慰藉呢。活着,好好活着,才是一场真正的大修行!
  • 封面是乌桕叶的照片 。
  • 鲁迅是抄过经的,佛学造诣很深,很难用信与不信来界定,他痛恨的是末法时代的披着袈裟的乱法群小!
    抄经未必就信佛。
  • 佛在尘世,在万千生灵之中,唯独不在批了袈裟的魔的弟子常驻的寺庙之中。 哈利路亚,赞美老天爷~~
  • 感觉瞎爷对佛,对人性的理解还是不够深,悲悯心不够,敬畏心不够。
    施主,您批评的对。向您学习。
  • 如何见自己 能躺自家床上想清楚自己,就是没白活了
    躺十字街头呢?
    躺少林寺里,意思太多。 活着就是演戏,演的演,看的看,看明白看不明白的,到点也就都散了
  • 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起苦海迷路人
  • 我执也是一种执着。
    天天吃饭也是一种执着。不吃又怎么着?世界少一个你,没什么大的差别,你还吃不吃啊?
  • 六祖的肉身塑像所在寺院南华寺。 此南华寺是广东韶关的南华寺吗?
  • 哈哈哈哈哈哈哈,罪过,罪过
  • 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都是神无相论。但不等于无形。 披了金袈裟的不一定是真大和尚,披了人皮的不一定是人。 俗世即地狱,众生苦极,辗转奔号,才得見大弥勒。
  • 有事弟子服期劳!虚妄越多相越多
    你看你高兴的,帮你老师做啥子了?
    再看看您说的
    我说的你要是都做了,那就要命了
    余下1条
  • 灵魂有高尚的,也有卑鄙的。 人生只不过是灵魂的修行罢了。
  • 只有一种人出家是值得认同的,就是那些劳动能力确实有限,去混口饭吃的。
  • 神即是你,你的本来!
    不同意。那人的动物性那一面怎么说。
    动物性是人类的定义,就本性而言:一切皆是它(神性)的显化与作用。
    好吧。你的意思是神也有兽性大发的时候
    余下1条
  • 阿弥陀佛。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如何看待72岁的漫画大师蔡志忠出家少林寺? | 瞎爷》有一个想法

  1. 生命之道

    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路加福音第十章25-28节说: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老师,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是怎样念的呢?”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 神,又要爱邻如己。”耶稣对他说:“你回答得正确,你这样做就会得永生。”
    路加福音第十八章18-25节说:有一个官问耶稣说:“善良的老师,我该作什么事才能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善良的?除了 神一位之外,再没有善良的。诫命你是知道的:‘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见证;当孝敬父母。’“那人说:“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耶稣听见了,就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要变卖你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些话,就很忧愁,因为他很富有。耶稣见他变得很忧愁,就说:“有钱财的人进 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骆驼穿过针眼比财主进 神的国还容易呢!”
    马太福音第五章43-48节说:“你们听过有话说:‘要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但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迫害你们的祷告。这样,你们就可以做天父的儿女了。因为他叫太阳照好人,也照坏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只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做吗?你们若只请你弟兄的安,有什么比别人强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做吗?所以,你们要完全,如同你们的天父是完全的。”
    在《旧约》里告诉以色列人及其先祖遵守的是律法,首先给亚当和夏娃的律法是不可吃智慧树上的果子。然后告诉他们的儿子该隐不可杀人。随着犯罪的增多,律法也越来越多。到了摩西时代就有了《旧约》的律法。我们知道律法本是好的,律法是用来惩戒犯罪的,人不应该违反律法。但是人们却不能遵守律法,这是因为人们心里的恶念。就像我们知道偷盗或作假见证是违法的,但是我们心里的贪念和虚荣却驱使我们去做违法的事。所以就像《旧约》预言的那样人们要在思想上洁净,从心灵里除掉恶念。
    耶利米书第三十一章31-33节说:看那,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这是耶和华说的。这约不像是我拉着他们祖宗的手,领他们出埃及地的时侯与他们所立的约。我虽作他们的丈夫,他们却背了我的约。这是耶和华说的。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新约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 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这是耶和华说的。
    以西结书第三十六章24-27节说:我必从列国带领你们,从列邦聚集你们,领你们回到本地。我必洒清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洁净了。我要洁净你们,使你们脱离一切的污秽,弃绝一切的偶像。我也要赐给你们一颗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遵守遵行我的典章。
    这预言就是《新约》耶稣传讲的爱,两条最大的诫命就是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 神,又要爱邻如己。人如果有了爱就在律法之上,不再受律法的约束。就像一个充满爱的人不会再想到偷盗或做假见证,而是有怜恤人的心,当看到一个人没有吃的就会给这人吃的,没有穿的就会给这人衣服。律法是为了惩戒人准备的,不会有人说没有偷盗过要得到奖赏。爱是我们得到的恩典,爱让我们获得永生。
    罗马书第十三章8-10节说:你们除了彼此相爱,对任何人都不可亏欠什么,因为那爱人的就成全了律法。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别的诫命,都包括在“爱邻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爱是不对邻人作恶,所以爱就成全了律法。
    我要探究天下所学之道本为一。但对一个字的不同理解,各经文的意义会相差甚远。
    论到圣经中的十诫“不可杀人”,马太福音第五章21-22节说:“你们听过有话对古人说:‘不可杀人’;‘凡杀人的,必须受审判。’但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必须受审判;凡骂弟兄是废物的,必须受议会的审判;凡骂弟兄是白痴的,必须遭受地狱的火。”
    如果我们做到不向弟兄动怒且爱人如己,就不再受诫命“不可杀人”的约束。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徳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徳信。第六十三章说:报怨以徳。第三十一章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这里清楚地说:有道者和君子不参加战争。对于其他人,如果穷追“不得已而用之”的意思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但是如果一个将上战场的人知道战争结束后要参加如同为亲人或邻舍举办的葬礼,就没有任何理由参加战争。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圣人虽然知道有人冒犯或亏欠了自己,并且掌握充分的证据,但也不责怪那人或向其追讨。
    六祖坛经决疑品第三说: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六祖坛经决疑品第三说: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六祖坛经决疑品第三说: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颂曰: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十善的第一善为“不杀生”。关于什么是“不杀生”,已探讨争论千年。我这样的凡夫如果痴迷于知道何为生,可能要到学校学习生物课了。或心生异念妄解什么是“不杀生”就要走入邪途。
    六祖坛经自序品第一说: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惠能理解的“不杀生”就是“不可杀人”。惠能虽有慈悲怜悯之心,放生捉到的猎物和不吃捉到的猎物,但也吃肉边菜而不愿猎人因吃的食物感觉羞愧。
    我们不能痴迷,也不可自欺。罗马书第十四章20-23节说:不可因食物毁坏 神的工作。一切都是洁净的,但有人因食物使人跌倒,这在他就是恶了。无论是吃肉是喝酒,是什么别的事,使弟兄跌倒,一概不作,才是善的。你有信心,就要在 神面前持守。人能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不自责就有福了。若有人疑惑而吃的,就被定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摩西律法规定不可吃不洁净的食物(利未记第十一章),但耶稣基督是要我们心里洁净。约翰福音第一章17节说:律法是籍着摩西颁布的;恩典和真理却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马可福音第七章18-23节说: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也是这样不明白吗?难道你们不了解,凡从外面进去的不能玷污人吗?因为不是进入他的心,而是进入他的肚子,又排入厕所。”(这是说,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耶稣又说:“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玷污人;因为从人心里发出种种恶念,如淫乱、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毁谤、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玷污人。”
    路加福音第十一章40-41节说:无知的人哪!造外面的,不也造了里面吗?只要把杯盘里面的施舍给人,对你们来说一切就都洁净了。
    路加福音第十七章20-21节说:法利赛人问:“ 神的国几时来到?”耶稣回答:“ 神的国来到,不是眼睛看得见的。人也不能说:’看哪,在这里!‘或说:’在那里!‘因为 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
    约翰福音第四章23-24节说: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那真正敬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敬拜他。 神是灵,所以敬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他。
    马太福音第七章1-2节说:"你们不要评断别人,免得你们被审判。因为你们怎样评断别人,也必怎样被审判;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哥林多前书第四章1-6节说:人应该把我们看为基督的执事,为 神的奥秘的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忠心。我被你们评断,或被别人评断,我都以为是极小的事;我连自己也不评断自己。虽然我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判为无罪;审判我的是主。所以,时候未到,在主来以前什么都不要评断,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揭发人的动机。那时,各人要从 神那里得着称赞。弟兄们,为你们的缘故,我拿这些事应用到我自己和亚波罗身上。让你们从我们学到“不可过于圣经所记”这话的意思。免得你们自高自大,看重这个,看轻那个。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所有的有哪一个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
    如果一个人持守“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或为持守诫命远遁深山,我不能论断这人。
    耶利米书第三十五章13-14节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你去对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说,你们不肯领受训诲,听从我的话吗?这是耶和华说的。利甲的儿子约拿达所吩咐他子孙不可喝酒的话,他们已经遵守了;他们因为听从祖先的吩咐。直到今日都不喝酒。至于我,我一再警戒你们,你们却不肯听从我。我一再差遣我的仆人众先知到你们那里去,说:‘你们各人当回头离开恶道,改正行为,不再随从事奉别神,如此,就必住在我所赐给你们和你们祖先的地上。’只是你们不侧耳而听。也不听我。利甲的儿子约拿达的子孙能遵守祖先所吩咐他们的命令,这百姓却不肯听从我!“
    耶利米书第三十五章18-19节说:耶利米对利甲族的人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因你们听从你们先祖约拿达的吩咐,谨守他的一切命令,照他所吩咐的去做。所以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利甲的儿子约拿达必永不断有人侍立在我面前。”
    耶利米书第十六章1-2节说: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你不可在这地方娶妻,为自己生儿育女。”
    哥林多前书第九章5节说:难道我们没有权利带着信主的妻子一起出入,如同其余的使徒,和主的弟兄们,和矶法一样吗?
    我们不能根据上面经文就断定圣经不让我们喝酒或先知和使徒不能结婚。
    马太福音第十九章8-11节说: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准许你们休妻。但起初并不是这样。我告诉你们,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为不贞的缘故,就是犯奸淫了。”门徒对耶稣说:“丈夫和妻子的关系既是这样,倒不如不娶。”耶稣对他们说:“这话不是人人都能领受的,惟独赐给谁,谁才能领受。因为有从母腹里就是不宜结婚的,也有因人为的缘故不宜结婚的,并有为天国的缘故自己不结婚的。这话谁能领受,就领受吧。”
    马太福音第十一章28-30节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都到我这里来,我要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向我学习;这样,你们的心灵就必得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约翰福音第八章31-36节说: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继续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了。你们将认识真理,真理会使你们自由。”他们回答他:“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隶,你怎么说‘会使你们自由’呢?”耶稣回答他们:“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人就是罪的奴隶。奴隶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才永远住在家里。所以, 神的儿子若使你们自由,你们就真正自由了。”
    约翰一书第四章7-8节说:亲爱的,我们要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 神来的。凡有爱的都是由 神而生,并且认识 神。没有爱的就不认识 神。因为 神就是爱。
    约翰一书第五章2-3节说:我们爱 神,又实行他的命令,由此就知道我们爱 神的儿女了。我们遵守 神的命令,这就是爱他了。而且他的命令并不是难守的。
    雅各书第二章12-17节说:既然你们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要照这律法说话行事。因为对那不怜悯人的,他们要受没有怜悯的审判;怜悯胜过审判。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若是弟兄或是姐妹没有衣服穿,又缺少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要的,这有什么益处呢?信心也是这样,若没有行为是死的。
    歌林多前书第十三章说:我若能说人间的方言,甚至天使的语言,却没有爱,我就成为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的能力,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齐备的信心,使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财产救济穷人,又牺牲自己的身体让人夸赞,却没有爱,仍然对我无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消逝。我作孩子的时候,说话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长大成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我们现在是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认识的有限,到那时就全认识,如同主认识我一样。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