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8月,美帝国主义违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关于朝鲜问题的协议,推行分裂朝鲜的政策
在朝鲜南半部,扶植李承晚集团成立所谓"大韩民国政府",彻底破坏朝鲜的和平统一和自主独立。
李承晚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推行"武力统一"的反动政策,并在"三八"线不断进行武装挑衅,将朝鲜半岛的北南对立推向战争边缘
1950年6月25日,朝鲜终于爆发战争。
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公然宣布武装入侵朝鲜,30日,将美国驻日本的地面部队投入侵朝战争,并命令其海军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霸占我国领土台湾
与此同时,美国在中国和苏联两个常任理事国缺席的情况下,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为美国搜罗侵朝军队,并任命美国驻远东军总司令官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官"。
麦克阿瑟于10月4日悍然命令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向北进犯,同时,频繁地出动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地区的城镇和乡村,公然将战火引向我国。
在朝鲜处境危急和我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中央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的要求以及中国人民的意志,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由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人民一道反击美国侵略者。
朝鲜战争期间,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其薄弱,咱们刚刚打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经济困难的程度不言而喻。
在当时,西方国家依旧认为中国的军队是不堪一击的,中央抗美援朝的决定,被全体西方国家认为是以卵击石
比如国务卿艾奇逊就在9月10日发表声明警告∶如果中共军入侵韩国,必将自取灭亡。
优秀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并没有被美国的飞机大炮吓到,保家卫国的战争让每一位中华儿女热血沸腾。
中共中央作出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抗美援朝的决定后,毛岸英立即向毛泽东、党中央递交了要求参加志愿军的申请书。
毛岸英问:“彭总,抗美援朝,上前线打仗可有我一份?”
彭德怀说:“去朝鲜有危险,美国飞机到处轰炸。你还是在后方,搞建设也是抗美援朝。”
毛岸英恳求说:“让我去吧。我在苏联当过兵,参加过对德国兵的作战,一直攻到柏林。”
毛泽东说:“我看,你就收留他吧。岸英会讲俄语、英语,你到朝鲜,免不了跟苏联人、美国人打交道,让他担任翻译工作。”
就这样,毛岸英上前线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第二天,他告别了刚结婚不到一年的妻子,随队出发了。
中国抗美援朝的决策,在当时还是秘密
不光是部队不知道,社会上更没宣布,就连朝鲜也不知道。
中央当时有一个指示:不要给朝鲜说我们有出兵,先不要讲。
这一方面,是从战略上保持我们战争上的突然性,争取更大的主动,另一个方面,不把我们出兵的意图告诉金日成,以免让他们产生依赖情绪,影响他们作战。
在装备不如美国,资源不如美国的背景下,朝鲜战争,对我们来讲必然是极其惨烈的一场战争
咱们抗美援朝时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装备差不多,可是敌人疯狂到什么程度?
美帝的飞机是昼夜不断,特别是白天,即便它发现一个小目标,发现我们一辆车,也打。老百姓做农活,也打。所以白天都不能行动。
第一次战役主要在西线作战,东线方面咱们还没部队,但是敌人已经到了东线的惠山镇,我们必须派兵去,就从南方调了十九兵团。
在咱们志愿军方面,南方部队冬装比北方部队的要单薄,所以有些士兵穿得比较单薄,以至于冻伤占战伤一半以上。
有一个连队冬天是在长津湖地区作战,越过湖边的时候,都展开战斗队形进攻。后来打扫战场的时候,这个连队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冰面上了。
出国作战,与在国内作战完全是不一样的
一是兵员补充不能取之于敌,现在志愿军伤亡很大,得不到及时补充。即使缴获了敌人的装备,因缺乏技术人员,不能使用,几乎全被敌机炸毁
二是敌机轰炸,道路、车辆毁坏严重,物资得不到及时补充
三是严冬季节,战士衣服单薄破烂,大量生病和冻伤
四是几十万志愿军得不到充足的粮食供应,指战员靠的是一把炒面一把雪坚持作战,严重影响作战行动。
但即便是这么极端恶劣的环境,再加上悬殊的装备对比
中国人民志愿军依旧能和朝鲜军并肩作战,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李伪军,共歼灭敌军109万多人,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可是这场战争,也让数十万中华烈士埋骨他乡,这其中就包括毛岸英
毛岸英的牺牲,彭德怀以志愿军司令部的名义给中央军委起草电报
短短的电文,他竟写了一个多钟头,电文如下:
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两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这个电报发给了北京,首先看到的是周总理,周总理接到电报后,泪流不止,他深知这对毛主席的打击有多么大,在与刘少奇商量后,一个月后才决定告诉毛主席。
1951年1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次战役取得胜利、朝鲜战局得到基本扭转后,周恩来才将上述电报给毛主席看,并附信:
毛岸英同志的牺牲是光荣的。当时我因你们都在感冒中,未将此电送阅,但已送少奇同志阅过。在此事发生前后,我曾连电志司党委及彭,请他们严重注意指挥机关安全问题,前方回来的人亦常提及此事。高瑞欣亦是一个很好的机要参谋。胜利之后,当在大榆洞及其他许多战场多立些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烈士墓碑。
中央机要办公室主任叶子龙拿着电报走进毛主席的办公室时,毛主席正在沙发上看报纸。
叶子龙回忆说:
毛主席像平常一样,放下报纸,接过电报看了起来,那份简短的电报,主席看了足足有三四分钟。
毛主席将目光缓慢移向茶几上的烟盒,颤抖着几次都没从烟盒抽出烟来,长长地“唉”了一声,说:“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向叶子龙摆了摆手说:“战争嘛,总会有牺牲,这没有什么!”
1954年12月,解放军总干部部拟一电稿,提出将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北京安葬。
彭德怀从大局考虑,没有同意这个建议,彭德怀给周恩来总理写信,明确表示:
我意即埋在朝北,以志司或志愿军司令员名义刊碑,说明其自愿参军和牺牲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与其同时牺牲的另一参谋高瑞欣合埋一处,似此对朝鲜人民教育意义较好,其他死难烈士家属亦无异议。原电稿已送你处,上述意见未写上,特补告。妥否,请考虑。
12月25日,周恩来在彭德怀的信上批道:“同意彭的意见,请告总干部部另拟复电。”同时将此件转送刘少奇、邓小平阅。
中共中央采纳了彭德怀的建议,决定将毛岸英的遗体移葬于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为毛岸英立了大理石的墓碑,上面镌刻着郭沬若题写的“毛岸英同志之墓”七个大字。
1951年3月,毛泽东的老友周世钊向他问及此事
毛泽东说:“当然你说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上,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是你想一想,我是极主张派兵出国的,因为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我的这个动议,在中央政治局的会上,最后得到了党中央的赞同,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要作战,我要有人,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是谁,疼爱儿子的心都是一样。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去上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算是什么领导人呢?”
今天是重阳节,是中国缅怀长辈的传统节日,我想起毛主席在秋收起义之后写的一首词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确实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后来刘思齐、邵华再次提出“迎岸英回家”的请求
毛泽东沉默良久,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千千万万的志愿军烈士安葬在了朝鲜吗,岸英也应该埋在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