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那些事丨港商,港人,民生 | 揭道办

2019-12-02
1992年,一个老人来到广东。
 
广东过去,不好。
“一边倒”,大手一挥,许多省的命运,就决定了。
 
广东,成了对敌一线。基本只有农业,没有什么大工业。
 
人均收入,比内蒙牧民,低上不少。
 
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
 
逃港,海了去。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那时候逃港,机遇不小,风险也大,一旦抓到,从此“敌人”。
 
游过对面的不少,葬身海底的也多。
 
深圳罗湖,半夜山上,等待巡逻队交班的人,一批一批。
 
大国逐鹿,小民总是沉浮。
 
 
 
八十年代初,广州,还常见年轻漂亮的小姑娘要嫁老华侨。
 
谈理想,谈信念,都败给了谈物质。
 
1989,一场风波。改革困顿,左的思潮开始大行其道。
 
省部级一把手大会直言:
三资企业就是资本主义的毒草,多一分也不要! 
京师上下,谈改色变,保守势力,登堂入室。
 
也难怪,你选的人没有一个靠谱,还不让其他人反对?
 
京师连说话的份,都没有了。
 
老人体会到了二十多年前,另一个老人的不易。
 
京师市委,铁桶一般!我要发文章,还得去上海炮制!
 
大鸣,大放,大辩论。
 
如今,老人也不得不走到自己的基本盘中寻求支持。
 
1992年,老人来到广东。
 
“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 
三十年时间过去,换了什么,似曾相识。
 
无可奈何。
 
 
 
发展才是硬道理,唯数据论,成了政治正确。
 
全面,协调,可持续,抵不上一串好看的GDP。
 
考核,还是要有硬指标,指挥棒一转,千军万马,闻声而动。
 
有人给GDP注水,有人玩了命招商。
 
有人兼而有之。
 
招商引资,愁白了许多人的头。
 
那还是2003年,与港商签项目,都是市里单独去,一次两三个。
 
好酒喝一点,好彩吃一点,好政策给一点。
 
能怎么给让利,就怎么给港商让利,毕竟,我们市不给政策,隔壁市就把港商抢走了。
 
指挥棒下,皆是蝼蚁。
 
后来,愈演愈烈,省长都要带头去给港商谈合作。
 
有的省份,全靠特区过着日子,出口产品,几成去港,引进的外资里面,一半多是港资。
 
一个引进来,一个走出去。一来二去,一地鸡毛。
 
 
总和港商打交道,招商引资,难免要去那里。
 
前两年,去过一次特区,喝了点酒,晚上出来闲逛,走着走着,到了棺材房。
 
夏天很热。棺材房更热。袒胸露乳躺着,一把蒲扇。
 
我说,九龙城寨,不过如此。
 
房主和我一笑,还好啦。起码还有房,公屋那边,多少人排不上。
 
我说:住无所居,房子都买不起,这还不是个民生问题吗?
 
房主也看我酒高,没有再接话。
 
今年,那边有点问题,招商引资,转向台海的就多了。但去港的,还是不少,金融体系,只要还在运营,闹来闹去,也没啥影响。
 
某些活动可能会提早或推迟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这是大气候和小气候共同决定的,是一定要来的。
 
这个矛盾,到底是什么矛盾,我看首先,是个民生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分析政治上的事情,离开了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都是在耍流氓。
 
怎么个意思呢?比如说分析香港,一定要从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交换上来。
 
首先看房子,工资和房价一对比,香港人只吃工资,这辈子买不起房子。
 
对他们来说,生活没有前途,这是第一位的。关于这件事情的论述非常多,不再重复。
 
香港的支柱产业是金融和旅游稍有常识的人就知道,金融业和旅游业是有门槛的,特别是金融业,门槛非常高。
 
金融业创造财富的能力,有待商榷,但创造富人的能力,毋庸置疑的。
 
高端产业的人能买得起房子,毕竟是少数。
 
 
 
然后看其他的生活资料,比如奶粉,比如饭菜,香港人总买得起。
 
问题是人家买得起,我们祖国大陆的人也买得起。
 
有一部分率先脱贫致富的群众,不仅买得起饭菜,还买得起房子,买得起玛莎拉蒂,还能买人工服务,还能全世界跑。
 
这部分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很强烈的,他们到处带着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全世界旅游打卡,近水楼台先得月,香港就免不了成了诸多群众的消费目的地。
 
珠港澳大桥通车了,高铁也过去了,我们一堆讲普通话的同志跑过去,逛逛逛,买买买,吃吃吃。
 
于是,能和我们做买卖的人,能服务这广大观光群众的人,也就办了贷款,买了房子。
 
那不能服务大陆群众的人呢?他们什么态度?比如说现在的特首,她原来当政务司司长的时候,就响应民意诉求,修订了《出入口条例》,限制大陆人去香港买奶粉。
 
大陆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导致香港的一部分人跟着富起来了。
 
不能和讲普通话的人做买卖的香港人,获得感本来就很差,现在更差,难道还不讨厌大陆人吗?
 
港商却是靠着政策,赚的盆满钵满。
 
一声长叹。
 
 
获得感不强,就会滋生不满。不满的情绪大了,就想搞个新闻。
 
搞新闻总要有个目标,有人就把目标选成了大陆。认为这一切都是大陆的问题。
 
获得感提高,就想获得更多。想获得更多,就要寻找成功的原因。富起来的香港人民明智的找到了原因,钱是大陆那边来的。而且只有一国两制保持下去,才能挣钱。
 
所以有了泛民派,于是有了建制派。
 
水到渠成。
 
谈智商也好,谈情怀也罢,甚至谈世界革命,都没有用。
 
应该谈的是,怎么解决大陆日益增强的消费能力,给香港制造的收入分化的矛盾。
 
香港的历史决定了外因不只有一个,还有英国,还有美国,喜欢看新闻,看时政的人就会知道,香港住着60万英国人,香港的法院里,有很多外籍法官。
 
港人为什么没有认同,为什么一代港人都没有认同?
 
教育两个字,解释不了问题。
 
物质,决定意识。
 
富了港商,穷了港人,乱了民生,丢了认同。
 
一个闭环。
 
风吹草动,波及到这里,最后的结果,是养活了自媒体。
 
这,不好。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