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前后的毛泽东,完全是两个人 | 万小刀

温伯陵 7月19日

 

一、

 
 
1928年6月,毛泽东和朱德已经会师2个月,井冈山根据地呈现出一片兴旺的景象。
 
然而,激荡的水面下隐藏着巨大危机。
 
那时,井冈山是受湖南省委直接领导的,所以湖南省委让杜修经带着2封信到井冈山,命令红四军向湘南进军。
 
毛泽东觉得,年前来井冈山,就是因为湖南的敌军力量强大,现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是作死是什么?
 
对于湖南省委的命令,毛泽东坚决不同意。
 
可能毛泽东的倔脾气犯了,态度极其强硬,说话的口气也不好,让杜修经觉得此人又臭又硬,实在不能一起工作。
 
于是,陈毅被推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和朱德一起指挥28团、29团西进湘南,毛泽东以党代表的身份指挥其他部队。
 
如毛泽东所料,真的出问题了。
 

29团打下郴州以后,缴获了很多战利品,官兵都是刚刚从军的农民,哪见过这么多稀罕东西?他们私下商量:“不如带着战利品回老家,算是发一笔横财。”
 
结果29团一哄而散,只剩下萧克指挥的一个连。
 
28团也不顺利。
 
2营营长袁崇全带着部队叛变,为了拉回部队,团长王尔琢带着1营去追,天快亮的时候终于追上了。
 
然后呢,怎么办?
 
1营长林彪说:“武装剿灭吧。”王尔琢不同意,亲自走到阵前劝说袁崇全归队,并且保证既往不咎,结果牺牲在袁崇全的枪下。
 
进军湘南成为一场彻底的失败。
 
29团基本没了,28团牺牲了王尔琢,红四军实力受到严重损害,井冈山已经很难继续呆下去了,4个月后,红四军不得已转移到赣南。
 
对于毛泽东来说,“八月失败”只是开始,更大的危机还在后头。
 
1929年6月,为了准备红四军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在一起商量军队的领导办法。
 
毛泽东认为,党要对军队有绝对领导权,前委要有绝对的指挥权,同时,军队还要负责建设根据地。
 
换句话说,毛泽东要求党管一切,万事都要讲政治。
 
朱德等军人不同意,红军是党的军队没错,但军队的主要任务是打仗,搞什么虚头八脑的根据地啊?而且党不能管的太多,毛泽东也不能管的太多,要不然军队算什么?
 
朱德的意思,军人也要有话语权。
 
到底谁说的对,就要争一争了。
 
毛泽东脾气倔口气硬,说话一点都不给人留情面,一口咬定我说得对你们都要听我的,可是说了半天发现没人支持,气的差点骂娘。
 
朱德等军人势大力强,反正就是不支持毛泽东,你能如何?
 
毛泽东想不通:“我的话很对啊,你们怎么就不支持呢?几千年来军队闹事的教训,还不够吗?党指挥枪没毛病啊。”
 
想不通就不用再想了,毛泽东提出辞去红四军前委书记的职务,这种没有主动权的事情,他不要做。
 
新当选的前委书记是陈毅。
 
这时候陈毅就站出来和稀泥,说朱德同志的话有道理,毛泽东同志的话也不错,我们取长补短有话好好说。
 
毛泽东的倔脾气又犯了,甩出一顶“陈毅主义”的帽子,给陈毅同志戴上。
 
得,这下连中间派也得罪了。
 
大家都看出来了吧,此时的毛泽东就是一根筋,根本不讲究工作方法,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哪怕得罪人也在所不惜。
 
他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透露着一种蜜汁自信。虽然嘴上不说,心里想的估计是:“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
 
这谁受得了啊。
 
大家都是出来闹革命,凭什么你说的就是对的,我们说的就不对?哪怕你说的真对,也不能字里行间藐视我们啊?没有毛泽东,地球还不转了?
 
但毛泽东像个愣头青一样,不管不顾,照样我行我素。
 
结果他多年来不是和人吵架,就是在吵架的路上。明明有一身能力,却偏偏不能放开手脚做事。
 
能力这东西,藏在身上是没用的,只有用能力把事情做成功,别人才会看到你的能力,进而认可你是个牛人。
 
而有能力和用能力的桥梁,则是做事方法。
 
这个道理,毛泽东可能懂,也可能不懂,反正他在红军时代经常和别人吵架,以至于中下层特别喜欢他,但总是不能团结高层,走了不少冤枉路。
 
留苏派进入瑞金以后,毛泽东的日子更难过。
 
一方面是留苏派打击国内土派,树立不容置疑的权威,另一方面也是毛泽东不好相处,属于不能团结的人。
 
他被撤销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安排到后方做一个没有实权的政府主席,平时只能做做调研,然后怼留苏派:“你们都错了。”
 
嗯,别人都错了,就你对。
 
留苏派很生气,毛泽东很艰难,用他自己的话说:
 
“他们把我这个木菩萨浸到粪缸里,再拿出来,搞得臭的很。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我的任务是吃饭、睡觉和拉屎,还好,我的脑袋没有被砍掉。”
 
王震拎着鸡和酒来看他,感动的记了一辈子。
 
1934年4月27日“广昌战役”失败,红军伤亡5500余人,已经没有实力和蒋介石耗下去了,必须进行战略转移。
 
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三人团”,全权负责转移事务,不仅毛泽东没有任何话语权,朱德也只有执行的份。
 
毛泽东郁闷透了,每天早上去会昌城外爬山,或许只有天高云阔的山顶,才能一抒胸中块垒。
 
他还写下一首《清平乐》: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大家记住这首词,我们后来会说到,这是分析毛泽东变化的重要依据。
 
1934年10月10日,党中央、中革军委、8.6万红军离开瑞金,开始进行战略转移,也就是长征。
 
对于毛泽东而言,这是让他彻底成熟的炼狱之路。
 
除了事业,还有自我觉醒。
 
二、
自从博古进入瑞金以后,红军基本上没有什么胜利,不是这里失败,就是那里失败,现在更是把根据地都丢了,其他干部对他指指点点:
 
“哎,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红军跟着他迟早完蛋。”
 
博古心虚的不行,生怕别人在背后搞他,尤其是位高望重的军政干部,于是他把朱毛时代的老部队打散,和新组建的军队混编,其他高层领导也分散到各军团。
 
留在指挥中心的只有三人团。
 
而三人团中的博古、李德穿一条裤子,周恩来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所以大权依然在博古手里。
 
博古以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
 
但任何统帅地位都是争取来的,能带领大家取得多大的胜利,地位就有多么稳固,除此之外都是虚的。
 
博古不懂这个道理,毛泽东明白,他决定和过去决裂,重新开始工作。
 
原本毛泽东和留苏派没什么交集,基本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毛泽东和张闻天说上了话,而且越说越起劲。
 
因为他们找到了共同话题——喷博古。
 
后来王稼祥也加入进来,三人成天喷博古,并且反思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失败,最后三人形成共识——博古不行。
 
所以博古要把高层领导干部分散的时候,毛泽东态度很强硬:“分散到军团可以,但是我和张闻天、王稼祥要在一起。”
 
博古说不行,毛泽东说我们必须要在一起......那行,随你们吧。
 
就这样,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走到一起,长征路上他们每天聊时局、谈政治、说军事,张闻天和王稼祥逐渐发现一个问题:
 
“毛泽东行。”
 
尤其是湘江之战以后,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减员到3万人,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再这样下去真的要完蛋了。
 
毛泽东心里着急:“到底怎么做,才能挽救党和红军?”
 
和以前一样,直接不留情面的怼人吗?那样的话,不仅红军指战员不接受,党内高层更通不过,十年来的教训太深刻了。
 
毛泽东想出一个办法——团结大多数。
 
现在他已经团结了张闻天和王稼祥,接下来,他要通过张闻天和王稼祥,团结其他同志,让所有人都接受自己的意见。
 
12月11日,红军占领通道县,准备召开一个会议,商量红军下一步该怎么走。
 
负责军事的李德还是要去找贺龙,毛泽东不同意,敌人的封锁已经很严密了,找贺龙是死路一条,只有向西,去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
 
说完还要问:“你们觉得呢?”
 
张闻天和王稼祥举手同意,朱德和周恩来也同意,博古没办法只能同意西进贵州。
 
但是度过危险之后,博古和李德反悔了,又要转头去找贺龙。
 
如果是以前,毛泽东发现自己的意见被采纳又放弃,大概率是闹辞职,然后怼别人什么都不懂。
 
但是现在的毛泽东没脾气了,心平气和的向中央建议,找地方再开个会,商量下一步该怎么走。
 
12月15日红军占领贵州黎平,中央政治局召开特别会议,毛泽东建议还是西进贵州,在贵州四川一带建立新的根据地,然后找个地方再开会,彻底讨论解决最近一年的经验教训。
 
我们都知道,他们后来选定的地方叫遵义。
 
王稼祥、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继续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博古和李德么的办法,只能少数服从多数。
 
革命多年,毛泽东第一次体会多数人支持的感觉。
 
当然,毛泽东能在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取得胜利,很重要的原因是红军面临绝境,反正博古和李德没有办法,那么不妨试一下毛泽东的办法,死马当成活马医吧。
 
直到一个月后的遵义会议,才能发现毛泽东的转变多么彻底。
 
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凡是能在教科书上看到的人,基本都参加了这次会议。
 
博古第一个发言,说了一堆车轱辘话之后,也承担了军事失败的责任,但失败不是自己无能,而是国军太狡猾。
 
周恩来第二个发言,已经有点针对博古了,坦诚说敌人很强大,但军事失败主要是领导的问题,并且承担了自己的责任。
 
第三个发言的是张闻天,说的是反对左倾错误军事路线,完全是针对博古的,直接否定博古的领导地位。
 
看看,一个比一个激烈,一个比一个直指问题核心,但是这些还不够。
 
等他们都说完,毛泽东说话了。
 
他足足说了一个小时,从博古和李德的指挥错误,说到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失败的原因,又延伸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以及日后应该怎么办。
 
毛泽东说这些的时候,不是张嘴就来的胡说,而是用事实举例说明:这件事是不是你做的、那场失败是不是他打的,你们之所以失败,原因是......
 
服了,彻底服了。
 
大家一致认为:“毛泽东懂我。”
 
而且他作报告的时候,没有任何借军事失败清算留苏派的意思,而是完全集中在军事领域,再具体一点,批判的是李德。
 
因为李德是军事一把手嘛,所有战略战术都是出自李德之手。
 
就连博古都没多批评。
 
这就相当于毛泽东替大家解围,留苏同志和国内同志都是好的,以前的革命方法也没错,出现重大失败完全是军事指挥导致的,只要改变军事指挥方式,我们没问题的。
 
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领导,心悦诚服吗?
 
所以博古和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被撤掉,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常委,做了周恩来的军事助手。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毛泽东完全改变了。
 
虽然毛泽东还没有成为真正的领导人,但崛起之势已经不可阻挡,大家都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也真正团结了大多数。
 
然而.....他接手了一个烂到不能再烂的摊子。
 
但是他要用争取来的机会,施展自己真正的实力,表演了得意一辈子的四渡赤水。
 
 
三、
 
遵义会议定下的新方向是赤化四川。
 
红军想进入四川,必须要走贵州西北的土城和赤水城,于是红军迅速攻占土城,正准备向赤水城进军的时候,发现赤水城已经被川军郭勋祺部占了。
 
怎么办?
 
打呗。
 
毛泽东亲自指挥红军,和郭勋祺在土城打了一仗,但是实力悬殊打不过,眼瞅着灭顶之灾又来了。
 
按照一般将领的做法,肯定是硬打硬冲,誓死和郭勋祺争夺土城和赤水城,然后实现进入四川的目的。
 
毛泽东偏不。
 
红军的家底不多,拼光就没了,还谈什么革命呢?现在最重要的是保存实力,寻求歼敌和求生的机会,为将来的革命做准备。
 
毛泽东盯着地图思考很久,发现北、东方向都有敌人,西边反而有活动空间,只要渡过赤水河到达四川、云南、贵州的边界,便可以生存。
 
于是,一渡赤水来了。
 
毛泽东和红军渡过赤水到达扎西,算是暂时逃出生天,可还没站稳脚跟,川军和滇军便从南北方向夹击红军。
 
毛泽东依然不愿意硬拼,便和大家商议:“敌人从南北方向来,我们就再东渡赤水,回到贵州北部。”
 
这不是走回头路么?
 
作战计划里从来没说过啊,大家都没有心理准备。
 
没准备就对了,红军没有准备,国军更没有准备,只要行动迅速,反倒可以做灯下黑。
 
2月18日,红军开始二渡赤水。
 
红军渡过赤水之后,迅速集中兵力攻破娄山关,再次占领遵义。“贵州王”王家烈闻风而逃,国军吴奇伟部溃散大半。
 
本来是一局死棋,毛泽东又走活了。
 
 
然而局面稍微好转,红军部分同志开始飘了,想趁机打大仗赤化贵州,林彪和聂荣臻就提议:“打鼓新场不错,可以打一打。”
 
林彪不止是嘴上说说,而且提交了具体作战计划,从兵力配置到地形地貌,甚至连敌人可能的行动都预计到了。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商议林彪的计划。
 
如此完美的计划,那么多可能得到的战果,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啊。大家一致同意林彪的提议,攻击打鼓新场。
 
只有毛泽东不同意。
 
毛泽东苦口婆心的劝大家:“红军到达打鼓新场是2天后了,这么长时间援军已经到了,红军兵力少装备差,到时候又陷入绝境,别折腾了。”
 
众人不听,坚持要打。
 
问题是大部分人都不懂军事,他们判断军事行动完全是凭感觉,只有朱德和周恩来懂军事,但不支持毛泽东。
 
张闻天说,那就投票决定吧.......结果所有人都支持林彪的意见,毛泽东又成了少数派。
 
毛泽东怒了,再这样下去我就辞职不干了。
 
张闻天也怒了,不干就不干。
 
毛泽东:好,不干了。
 
哎,感觉像是几年前的重演,但现在毛泽东已经成熟了,只是没有完全适应新状态而已。
 
回到驻地以后,毛泽东左思右想,为了大局还是应该服个软,于是提着灯笼半夜找周恩来商议:“打鼓新场不能打啊。”
 
周恩来问:“说说你的看法。”毛泽东连珠炮似的说了一大堆,周恩来服了,压下刚写好准备发出的命令,决定第二天早上开会说服大家。
 
这一次,毛泽东通过团结周恩来,进而团结了大多数同志。
 
犹如遵义会议的方法。
 
经过打鼓新场的争论,毛泽东发现军事指挥不能太民主,做什么决定都要举手表决,但很多人却不具备高超的军事能力,这不是外行指挥内行,瞎搞嘛。
 
他去找到张闻天:“应该恢复三人团,统一指挥红军的一切行动,不能再举手表决了。”
 
张闻天是不懂军事的,让他指挥军队实在是为难,而且博古的教训就在眼前,干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吧。
 
于是,周恩来、王稼祥、毛泽东成立三人团,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说是三人团,实际说了算的是毛泽东。
 
毛泽东正式成为红军的最高统帅。
 
就在此时,红军再次遭遇战役失败,贵州北部是呆不下去了,只能再次转移。四面八方都是敌军,红军能活动的空间十分有限,还能去哪里?
 
毛泽东说,三渡赤水河,进军古蔺。
 
红军到达古蔺地区的时候,蒋介石也指挥国军把红军包围起来,并且还想复制碉堡战术,要把红军困死在那里。
 
这种局面,就像瘦弱的学生被一群壮汉逼近墙角,没有地方退,向前冲又打不过,如果是你我估计就躺平了。
 
毛泽东发现,敌军是从南、东、西三面来的,那么北面是不是空一点?
 
于是毛泽东带着红军四渡赤水向北走,然后快速折返向南,过乌江后直扑贵阳,虚晃一枪继续沿边界向西南走,就此逃出生天。
 
直到红军过了乌江,蒋介石才知道红军不见了。
 
很多人把蒋介石叫做微操小王子,那是他们没研究过四渡赤水,和蒋介石相比,毛泽东才是微操高手。
 
4、50万军队包围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在任何人看来都是必死的局面,哪怕是运动行军,稍有不慎就会和敌军短兵相接。
 
但毛泽东硬生生带着红军走出包围圈,彻底逆风翻盘,从此再也没有强大的敌人围追堵截,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一路走到陕北。
 
不是说四渡赤水之后,红军就是一路坦途,而是红军摆脱最危险的处境,以后的路依然有艰难险阻,但不会再有灭顶之灾了。
 
如果说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那么四渡赤水就是毛泽东的立身之战。
 
四渡赤水以前,毛泽东不成熟,一直是边缘人物。
 
四渡赤水以后,毛泽东不仅成熟起来,还用实打实的战绩证明自己的能力。
 
这才是尺寸处见大马金刀啊。
 
四、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肯定发现了,毛泽东在长征前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会团结大多数。
 
这个优点他保持了一辈子。
 
他不再怼人,也不会实名反对所有答案,而是一点一点劝说大家接受他的意见。
 
先是张闻天和王稼祥,紧接着是周恩来和朱德,最后在遵义会议上,用实力和态度说服所有人。
 
除了三渡赤水前的打鼓新场争论,那种动不动就吵架骂娘撂挑子的事情,再也没有了。
 
此后每次遇到事情,毛泽东都要把同志们召集起来,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哪怕有人意见不统一,也会先争取部分同志,然后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完全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和张国焘会师的时候,张国焘气势汹汹的兴师问罪,质问留苏派怎么把事业搞成这个样子,还准备召开大会彻底清算。
 
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人瑟瑟发抖。
 
毛泽东就站出来说,失败是军事问题,不是政治问题,和留苏派的同志没关系,现在军事错误已经解决,其他就不要再说了。
 
留苏回来的同志听着暖心啊。
 
于是,张国焘的实力再强大,也没有把留苏派拉拢过去,毛泽东保证了中央高层不会分裂。
 
建国后准备抗美援朝,很多人不同意,毛泽东连续召开会议,苦口婆心的说服大家,最后大家都接受了他的意见,全力支持抗美援朝。
 
事情有多大,毛泽东就和多少人商量。
 
涉及高层决策的事情,他就和所有高层商量,涉及全国的事情,他就和全国人民商量。
 
因为只有大家都接受了他的想法,才能理解他要做什么,然后在做事情的时候真正做到底。
 
那种认为“别人都是沙雕只有自己最牛逼”的做法,根本一点用都没有,别人不愿意和你一起玩,任你惊才绝艳又如何?
 
想法和能力施展不出来,有什么用?
 
说到底,毛泽东把姿态降低了。
 
虽然他依然认为自己是高维度的牛逼人,但不会看不起别人,反而主动走到低维度的水平,用别人听得懂的话、能接受的方式影响别人。
 
哪怕是写文章,他也是用最简单的大白话,把复杂的道理讲给你听。
 
水低成海,人低成王。
 
把自己捧得高高的装逼耍酷,很容易,但把自己放到泥土里,和所有人打成一片,不容易。
 
在熙攘人群里又能坚持内心的东西,守护追寻的那盏灯火,最难。
 
可毛泽东真的做到了。
 
 
 
五、
 
 
现在回到开头的《清平乐》。
 
如果只看这首词,你可能以为不是毛泽东写的,因为这首《清平乐》没有任何毛泽东的宏阔气势。
 
它和古代文人写的诗词没什么不同,无非是借物言志,抒发不得志的感慨,顺便畅想一下未来,安慰自己世界会变好的。
 
这首词是长征前3个月写的。
 
半年后,气势完全变了。
 
红军突破湘江封锁线之后,红军路过广西大山,毛泽东骑马行走在崇山峻岭间,心有所感填了一首《十六字令》: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看看,一股莽荒世界的气势扑面而来,高山、大河、酣战、兵戈、马蹄声......都有了。
 
再过3个月,红军二渡赤水血战攻破娄山关,毛泽东又填了一首《忆秦娥 · 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是不是有一种悲壮苍凉的建安风骨?
 
再来对比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他在长征前写过情诗:“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写过少年的雄心壮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还写过对现实的志得意满:“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读这些诗词,你能看到一腔热血的凡人,虽然才华高志气壮,却不是可望不可及的,谁年轻时不是如此呢?
 
但是长征之后,毛泽东写的诗词完全不可仰望。
 
1935年10月,红军马上要到达陕北,他登上岷山眺望西北的昆仑山,写下的是《念奴娇 · 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从此凉热。
 
看看前两句就要跪了。
 
更不用说4个月后写出来的《沁园春 · 雪》,自古以来的英雄好汉,无不以追随秦皇汉武为荣,最多持平就骄傲的不行。
 
毛泽东倒好,把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全部踩在脚下,顺便向他们投去王之蔑视:“我不是针对谁,而是说在座的各位......”
 
 
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毛泽东前期的诗词多是努力奋斗,犹如一个向命运怒吼的屠龙少年。
 
而长征之后的诗词多是山川日月、宇宙洪荒,犹如一个站在苍穹睥睨人间的领袖
 
这也是毛泽东长征前后的第二个变化。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早已读了万卷书,也行了万里路,但不论北京、上海还是广州,只能算是开阔眼界。
 
类似旅行一样,哪怕见过全世界的风景,又能如何?该不会挣钱还是不会挣钱,该不会做事还是不会做事,智商低的还是低。
 
真正的行万里路是战胜千百种拦路恶魔。
 
毛泽东40岁前的读书工作都是积累,正是长征路上的围追堵截、险象环生、斗智斗勇,才把毛泽东半生积累的潜力彻底勾出来。
 
说人话就是——厚积薄发。
 
他和各种恶魔作战两万五千里,并且每战都能取得胜利,那些恶魔的血肉会变成包裹躯体的铠甲,让胜利者越来越强,然后有资格挑战下一个强大的恶魔。
 
这就形成一种正循环。
 
战胜多么强大的恶魔,就会得到多么丰厚的奖励。
 
不论是个人、组织或者国家的成长,毛泽东都是这个思路:
 
从小怪开始练手,逐渐打怪升级,进一步挑战更高阶的拦路恶魔,最终完成“会当凌绝顶”的终极跳跃。
 
而且成功的阅历能塑造人的心智。
 
当毛泽东完成各种挑战的时候,便会变得特别自信,并且无所畏惧。
 
毕竟长征那么艰难的路都走过来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党和红军陷入绝境都被毛泽东救回来了,还有什么能难得住他?
 
见过鬼的人不怕黑,就是这个意思。
 
普通人遇到困难会害怕,是因为根本没经历过事情,更没有战胜过困难,当你战胜困难再回头看时,感觉也不过如此。
 
我们想想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会发怵,但毛泽东和红军走过来了,再回首,也就那么回事。
 
人生经历越跌宕起伏的人,越是云淡风轻,因为很多困难在他们的眼里,根本不算事。
 
所以......长征才是毛泽东的炼狱之路。
 
没有长征就没有毛泽东。
 
哪怕是跟着走完长征的普通红军战士,一辈子都是战天斗地的铁骨硬汉,什么困难来了都不带怕的。
 
困难不是财富,战胜困难才是财富。
 
精选留言
  • 向伟大的毛主席致敬!
  • 他,是文学家,诗篇磅礴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也有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 他,是战略家,从提出农村包围城市到抗日战争的论持久战,战略眼光和全局视野同时代者无出其右。 他,是军事家,以少胜多不胜枚举,从历次反围剿的用兵如神,到长征路上四渡赤水巧过乌江,从百团大战到三大战役。一边在陕北的沟壑里和胡宗南躲猫猫,一边掌控全局组织全国守为攻。 他,是政治家,从枪杆子里出政权,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融入第三世界到趁着古巴危机打了一场避免战争的战争。 他是思想家,从马列主义的信仰开端,到实事求是;从依靠工农发动群众到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他,是共和国的奠基者与铸就者,也给共和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今天,我仍然坚信,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
  • 这次高度好高
  • 有一种知识分子,叫做自学成才。 有一种人才,叫做从实践中来。 有一种阶级,叫做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有一种诗人,叫做明确的理想和目标。 有一种理想,叫做毛泽东思想。 中国,最大写的伟人:毛泽东。
  •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 历史上第一个喊出"人民万岁"的人
  • 伟人就是伟人,作为一个历史盲,也非常爱戴他。 小时候不懂为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那么拥戴他,不识字的奶奶最爱的歌就是《东方红》,长大了才懂了。
  •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是何等的豪言壮语
  • 还没看,先留言,是毛主席的支持,伟人中的伟人,小时候只是被教育要热爱毛主席,长大了越了解他越觉得他的不平凡,人类的语言真的无法描述他的一生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好一个水低成海,人低称王
  • 四渡赤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来之笔啊
  • 主席说,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必指望我回来,我离开以后,你们就是我,人民万岁!
  • 作为红军后人,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而且在目前国家内外交困的时间点发表也非常及时,没有毛泽东这个人,就没有共产党的今天,感谢作者!
  • 中国最优秀的诗人,前两名应该是:毛泽东、曹操。 主席的共产主义理想高度自然是大格局、大胸怀、大气魄,常人难比。而他的历练深度和思想之深刻,更是其他诗人望尘莫及的。 另外,被封建正史一直丑化的曹操,诗歌中的气魄同样难得,古代诗人中,很难有人写出他的思想高度。他也是一个关注民众生活疾苦,认真踏实做事,人生经历十分丰富的伟大的政治家。
  • 我爷爷袁生理,两万五是警卫师里面的,见过三次毛主席,遵义会议以后一直跟着林彪,后面抗美援朝打了一到五次战役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把一只青蛙写到这样,心中的猛虎掩藏不了
  • 想看带来春天的邓公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伟人不是神,也有成长的过程!作者读史读得细,能琢磨透人性
  • 作为一个70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太理解父辈人对毛主席的崇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历的增加,渐渐的把他的思想作为了一种信仰加以崇拜!感谢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感怀主席伟大!
  • 这是一篇好文,用历史事件和诗词达意明暗两线把主席的变化交代得一目了然,很适合大众读者。
  • 长征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 曾经受身边对主席有误解的人的影响,受网上“公知”对主席抹黑的影响,让我一度对毛主席有深深的误解。 随着年纪阅历的增长,随着对主席的了解,越来越感佩毛主席的伟大。 主席的诗词也是我的最爱,那心怀天下的气魄、革命乐观烂漫自信无人能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最最最关键的是,毛主席所做的一切全部是站在全中国和全体中国人民的立场为全中国和全体中国人民谋利益。 为人民服务,主席是真心真意和全心全意的。这是毛主席最最最伟大的。 所以毛主席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也遭到了某些利益集团的疯狂抹黑。 毛主席就是一本书,一本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学习研读的书。
  • 大多数人对领袖的认识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童年时被课本洗脑的敬仰,青年时人云亦云的批判,成年后发自内心的崇拜。
  • 今日欢呼孙大圣 只缘妖雾又重来 教员千古
  • 能力这东西, 藏在身上是没用的, 只有用能力把事情做成功, 别人才会看到你的能力, 进而认可你是个牛人。
  • 此后每次遇到事情,都要把同志们召集起来,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哪怕有人意见不统一,也会先争取部分同志,然后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完全达到自己的目的。
  • 多讲一下近现代史,这段时期虽然离我们最近,但感觉并不太熟悉,可能熟悉程度还比不上古代某个时期
  • 困难不是财富,战胜困难才是财富。 多难不能兴邦,战胜灾难才能兴邦。
  • 长征不仅是主席个人的炼狱之路,也是共产党人的炼狱之路,水低成海,人低成王。
  • 其他不好说 没有到那个层次不评价政治水平 单说毛老板的这个文学功底诗词歌赋 我看了就想跪啊日!!
  • 长征本身是一所伟大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中共和红军在成长,毛本人也在成长。
  • 写得真是让人拍案叫绝!赞!
  •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 伟人对各帝国列强.国际时局的预言评论 如今看来真的慧眼识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如今更是警醒国人 激励我们大家自强不息的精神遗产!~
  • 以前教科书里看他是神,完成这些伟绩都是常规操作,后来了解一些他的经历,才发现他也不过是普通人,完成这样的操作,真是太神了!
  • 此篇文章颇有高度:只有认可别人,才有可能被别人认可。只有会团结人,才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只有聚众人能力为己用,你取得的成就也才越大!
  • 毛之所以伟大,是他读史、底层实践、高层磨练出的屠龙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实践考验和总结,革命的原则和革命的灵活是矛盾统一体,它们的转化依据的是力量对比、人心向背及统御力,要能看清情势,读懂人心,依势利导,把控局势甚至关键节点,这需要大智慧、高胆识、卓然的心态和实践精神!这在历史上就没有先人,毛是第一位!
  • 没有长征就没有毛泽东!这句话透彻
  •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 写《红星照耀中国》的斯诺,最早向全世界报道红军长征。斯诺把长征誉为“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长征改变了毛泽东,也改变了中国。
  • 最近在读毛选,真是
  • 今个我来鹅城就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tmd公平!
  • 很有启发的一篇好文章,让人禁不住思考自己的成长。
  • 人们皆言他是伟人,他却说人民万岁。希望我们一起努力,不要上他的“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发生。
  • 作者认识问题很有力道,纬度很高,是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难得一见的见解。
  • 掌上干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州风雨,笔下有雷声。唤醒蛰龙飞起,扫灭魔炎魅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
  • 主席的眼光,格局,超出同时代的人太多,所以才会在初期这么喷人,那是真着急,会死人的啊。所以井冈山时期,很多人回忆主席很难共事。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说的确实对,战胜困难就是财富!
  • 这篇文章触动内心
  • 人非圣贤,一路走来变强大……
  • 印证我最近看的毛泽东传啊,美国作家特里尔写的
  • 主席乃一湖南中师生,从未进过军事科班,更未留过洋,但其自学能力超强,博览群书,所以从二七年武装割踞开始,从未踏入军事指挥权的中心,在井冈山时期,军事也是朱德说了算,经过几年的合作,毛的才干渐为朱所知!但好景不长,随着留洋派的到来,把毛的那一套战法,贬之为山大王流寇作派,在武器兵力等均处劣势之际,玩阵地战大纵深!结果输得精光。这也为后来历史书写毛奠定了基础!毛不愧为忍者,三起三落,斗志不减!在湘江战役惨败后,果断抓住了机会,翻盘实属不易!
  • 人猿相辑别,只几个石头磨过 浮沉尺寸间,却又见大马金刀
  • 光头的微操是远程操作,基本是瞎搞。跟主席这种一线实操是没法比的。
  • 无论伟人还是平凡人,都会为自己的年轻和成长付出学费和代价
  • 在我看来这篇文章用一个成功者的案例分享了做事的态度,方法,格局,而非是一篇个人的神化和崇拜。
  • 正如一些大道理所有人都知道 但就是做不到 那是因为这些道理只是他们从别人的口中别人的书中看到的学到的,但唯独不是自己实践中总结到的。
  • 毛选的精髓,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 四渡赤水的毛和抗美援朝的毛不一样的
  • 水低成海,人低称王, 公司想要大,事业想要大, 必须得从人民群众中来,再回到人民群众中去, 越是大,越是这样
  • 六十四卦中~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 历史长河变幻 我用凡人本真 复刻经典 致敬传奇
  • 配图是陆俨少先生《毛主席词意图》
  •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这气势!
  • 毛泽东没变,只是他的地位变了,人们的感观也随之发生变化了。都是有大能力的人,谁却认为自己是真理,大家都得听我的,所以,对领导权的争夺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毛泽东的优势在于察微知著的战略决策能力,劣于组织及野战。朱德等则长于实战,自然易于控制军队,不似毛泽东总有隔靴搔痒之患。毛泽东是那类历史剧变时总会留下华章的军师(帝皇之师)人物,如菅仲,张良,孔明,郭嘉等,而他更是个中翘楚,志向远大,眼光洞察,不甘屈居人下。所以,如果不是其他人都试过后被证实不行的话,他毛泽东是不会有出头之日的。当然,毛泽东掌权的坚固,与一个人的背后力挺大有干系。这个人就是萧何之才的周恩来,其控纵吞吐之能力,其聚焦组织能力,使得毛泽东能更能镇定实战的一群将领。
  • 文采真好!我不是只针对温伯陵这样说,我是针对万小刀和所有留言的人!
  •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 皆为天意
  • 哪怕见过全世界的风景,又能如何?该不会挣钱还是不会挣钱,该不会做事还是不会做事,智商低的还是低
  •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面临生活和工作种种的成年人,值得细读,并去一趟贵州遵义,在赤水河畔畅享画面感,品品酱酒,人生不过一杯酒,酸甜苦辣涩。最后一句特别赞,战胜困难才是一辈子的财富
  • “让子弹飞一会儿”
  • 张牧之当上了县长,领导人民打到了黄四郎并把东西还给人民,最重要的他他没有变成黄四郎并切斗争那些快要变成四郎的那些兄弟。
  •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 写的好,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尤其是那首清平乐,作为细节支撑自己的观点,我非常同意作者看法。但是也感到很惭愧,从高中的时候就下决心深入了解毛主席的经历、作品、思想了,但是大学毕业了也没真正去了解,现在别人写毛主席,我既不能拿出支持的证据,也不能拿出反对的观点,实在惭愧,学习真的太重要了。
  •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大自然斗其乐无穷!
  •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谁听了不说一句牛逼
  • 环球同此凉热
  • 今日呼唤孙大圣 只缘妖雾又重来
  • 人无完人,熟能无过?审时度势,才是高人。用毛主席的话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觉得这就够了,而且是人生哲学。
  •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 三大法宝🧿党的建设,群众路线,统一战线
  •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 年轻的一代要多学习毛主席的诗词事迹
  • 又是一篇好文,站在同一个风景处欣赏好文章的角度和觉醒不一样……“人生经历越跌宕起伏的人,越是云淡风轻,因为很多困难在他们的眼里,根本不算事。”
  • 这些在那个时期为难过毛主席的人,后来都过的不咋滴,细品……
  • 毛主席曾说:“我们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外国人认为二万五千里长征很光荣,我们也说光荣,没有被消灭掉。可是,那是犯了错误的结果,三十万军队剩下了二万五千人。这就有收获了,头脑清醒了,高兴了。想一想,为什么会如此?就是因为犯了错误。这时候,腿说话了,因为腿发痛,路走多了。这就是我们犯的错误。于是我们清算了错误。”
  • 青衫不负踏歌行,莫忘曾经是书生。
  • 评论也是醉了,…只有一位网友的评论提炼出中心,这就是一篇写做事,写格局的,不是神话膜拜。我们在做事的时候,经常会有上面顶层设计,而下面的人理解不了的时候,怎么说都不懂,思维不对,行动上就把事情搞砸。所以,不用说那么多,直接执行就行了,凶一点没关系的。精英毕竟是少数。
  •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 水往低处流,终聚成海;人在低处行,亦能载舟!
  • 实际上大家都是普通人,但这可是一个普通人完成的神操作
  • 牛逼的人,牛逼的一生。
  • 我最牛妥协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的是让你看到我真牛逼。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真的是人情世故。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