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吃屎?
2017年,尚是首富之子的王思聪发了一则立帖为证的朋友圈,这位刚刚在直播领域砸了几十亿的富二代表示,看空刚刚兴起的共享充电宝。
可令人尴尬的是,这个最初不被看好的行业却一路实现了逆袭,几家头部企业在2018年先后宣布盈利,最近更是准备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而此时的王思聪却没办法兑现承诺,因为早在两年前,他预备直播平台就破产了,一度还把自己搞成了老赖。
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内循环的问题,由于企业家座谈会上内循环提出时,A股的疯牛开始掉头向下,很多人都开始编排段子,把内循环给污名化了。
政事堂知道批评内循环会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但是如果没有明白内循环的内核,对很多问题的判断就会南辕北辙。
就像早在今年618的陆家嘴论坛,刘副总理就在开幕式上表示“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那个时候,正是这一轮疯牛蓄力攀升之际,没有人会跳出来指责内循环。可股市这几天让很多不收手的同学跌得一肚子怒气,自然就要有泻火的地方。
这才是内循环被抨击的原因。
其实,理解内循环不用搞得那么复杂,就像一个共享充电宝,在一次次的充电之后,在不同的人之间循环使用,这就是一种最基础的内循环。
而内循环为主,内外双循环,则是充电宝盈利之后,开始在物联网和广告等领域开始发力,考虑出圈赚更多钱的问题。
反之,以外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则是类似于王思聪疯狂在熊猫直播里砸钱跟主播形成内循环,之后指望着主播出圈形成外循环,大规模的割韭菜。
背后的逻辑,内循环是否盈利无所谓,有外循环这个市场就OK。
中国过去是外贸导向的,海外需要什么中国工厂就生产什么,因此也属于外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之下,打造了一批强大的“主播”,在海外贸易中创造了巨额顺差。
可是随着目前疫情的第二轮扩散,可以预料到海外需求必定持续萎缩,就像没有足够观众的熊猫直播干不下去那样,中国经济的循环结构也必然要进行转型。
所以,调侃归调侃,也要理解这是大环境之下的最优选择,大势都变了,外向型经济的我们如果还不改变,未来就只能去“直播吃屎”。
而如今热议的内循环就像四家共享充电宝巨头,并不需要盯着海外市场,把内部的循环做好了,通过小步慢跑,把成本压的足够低,把良品率不断提升,自然就出现利润了。
这样靠着国内闭合的产业链,在国际价格比对中形成了成本优势之后,我们也有机会凭借绝对优势去开拓市场。
就像印度敢封杀TikTok,却不敢对小米动手,美国盯着华为制裁,但是却不会动联想,因为这样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甚至就像英国在特朗普的压力之下参与围剿华为,但是还留了不少的口子,根本原因是华为的成本和价格远低于竞争对手,对英国来说算账合适。
反之,疫情打断的全球化,会导致全球的供应链受到冲击,而绝大部分国家又很难形成独立循环的产业链,海外市场也受阻,因此只能导致其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
此消彼长之间,随着内循环的加速和成本的降低,中国在外循环的竞争力也将愈发明显。
而受疫情冲击,通货膨胀和政府债务激增的各国,外交和贸易走向也会越来越重视性价比,毕竟,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何况长工呢?
所以,理解了内循环的内核,考虑到国家会为了内循环并令其相关的企业降低成本,也会衍生出来几个判断。
首先,中央政府必然会极力的打击地租降成本,不仅大部分房价的涨势会被按住,各制造业城市因疫情下滑的租金,怕是也很难再恢复。
其次,国家会大力推动股权直接融资,以科创板引领为代表,无数的科技创新企业就像当年的充电宝大战那样拿到融资之后在市场上搏杀,最终诞生出来几个巨头。
其三,中国的开放会进一步加速,类似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开启的谷物法和单边开放,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会持续降低关税门槛,靠着进口采购进一步降低中国制造的成本。
类似于在第一波疫情爆发时率先复工复产,中国内循环的医疗用品得以一路逆袭,在目前第二波疫情已经无法阻挡之际,我们的内循环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复工复产”,趁其他国家受疫情冲击而产业链瘫痪需求不振,率先把低成本的科技制造业循环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这几个月来一直死控入关,死守不让病毒入境,就是为了在这个机遇期把内循环给转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护城河。
疫情之初,受制于国内的民粹压力,向中国甩锅,禁止中国制造是政治正确之举。
但是,等西方借着疫苗等手段从瘫痪中走出来,开始恢复经济之时,中国已经建立起强大的内循环和供应链的成本优势,届时,政客们考虑到成本,以及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就只能进口我们的产品,然后再重新形成双循环。
因此,经济方面还,真不用担心西方势力的围剿,就算他们喊出来再买中国制造就直播吃屎,未来在债务和通胀双压力之下。
也只会一边吃一边表示,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