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的父母都为孩子的学校的选择而纠结,特别是大学的选择,尤为重要。其实,现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考上大学就能改变命运的时代了,毕竟,大学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岱岱大学都挂过科呢(猜猜是哪门?)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圈子,在现在教育改变命运越来越难的情况下,现在孩子们上一所名校,对人生发展最大的益处,是所谓的校友资源。
在各个经济领域,一方水土、一个省市、一所大学可能在某个细分行业打造出相应的影响力群体。这样的群体,往往在政、企、研等身居高位,具有相当的决策权、话语权、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还会一直传承下去。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诚如斯言,特别是改开三十年后,各个围绕着关系的圈子逐渐发芽成长。
比如从校友圈子看,有所谓的清华有环保,北大搞教育,复旦玩新闻,西南出政法。后面有时间岱岱会扒下。
清华北大是中国排名最前的两座大学,风云人物辈出,校友在各个领域都成就了不凡的成绩,要论清华北大的校友圈,最集中的肯定是政界与金融界。
政界方面清华稍强于北大,毕竟连续两任boss都出自清华,金融界也是清华经管院比北大光华稍靠前些,毕竟朱老和钱老拉来了全球最豪华的学院顾问委员会。北大学子相比清华学子更突出的,是更有人文情怀。
清华北大在政经界方面是固有基本盘,怕敏感就不说,最近几年异军突进的是环保行业和教育行业,所以有些引人注目。
教育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一个兼具市场属性与公益属性的行业,所以做教育的往往需要带有些理想主义的情怀,简单的说,功利心太强做不好教育,而北大的人文气息倒也与之相得益彰。
"北大人很有教育情怀,也很有教育理想,再加上新东方好未来两大教育巨头企业创始人的指引,所以很多北大校友会选择教育创业。"
是的,第一个在教育行业搞出名堂是新东方的俞敏洪,俞敏洪之后,叠加市场红利和政策支持,一批又一批的北大人开始投入了教育创业的大潮,到如今整个中国的教育行业,已经是北大校友的半壁江山了。
在教育辅导行业top10中,新东方俞敏洪、好未来张邦鑫和白云峰、中公教育创始人李永新、朴新教育创始人张洪伟均毕业于北京大学。
据决胜网统计,在教育行业里的顶级公司的前100名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来自北大。
教育行业还是比较属于市场导向行业,而环保行业则属于政策导向的行业,没有政策支持与扶持发展会很慢
所以,相比北大的教育行业需要“人文主义情怀”,清华的环保行业需要的则是政策支持了。
嗯,这是当年环保部部长履新后,清华人在环保行业的成绩:
有媒体统计了65家有清华校友任核心工作岗位的环保企业,其中有23家企业清华校友担任总裁、总经理、CEO以上高管,毕业于环境工程的最多。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分管校友工作的刘建国教授,几年前曾做过初步统计,水务行业实力较强影响较大的公司里,六成的公司都有清华校友担任公司董事长、总裁或是总经理等高管职位,
家长们总说,“不要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点上”,的确,进了清华北大的学子们,“不会输在事业的起点上”。
复旦大学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自由而无用”,形容复旦人追求自由、不刻意追求有用的灵魂。
在中国新闻界也有一段流传甚广的话:“南复旦,北人大”,可以说,中国新闻界,人大和复旦双峰傲立,其中,在南方地区的媒体行业中,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影响力位列第一,牛逼校友屡见不鲜。
当时的复旦新闻系是全国文科院系中最难考的,班上甚至有好几个省的状元。曹国伟笑称,他不是班上最有名的学生,因为同学都太优秀了。
复旦新闻系牛逼不是没有原因的,当年复旦的新闻系是全国第一家,是全国文科院系中最难考的,新浪ceo曹国伟就是出身复旦新闻系,他曾自嘲道:
我不是班上最有名的学生,因为同学都太优秀了,班上甚至有好几个省的状元。
北京邮电大学号称“信息黄埔,通信摇篮”,这句极富“信息量”的话就已经点明了北邮最“彪悍”的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每年招收的新人几乎有50%来自北邮,它们的领导层则有75%以上来自北邮。
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中,该专业在全国74所参评高校中名列第一。
你觉得,北京邮电大学的这一专业,可与复旦新闻系竞争天下第一系的名头吗?
看完复旦与北邮的较量,我们再来看看西南政法和山东大学。
从地域来看,可以添上电力山东帮和石油福建帮,其中山东人在电力系统的势力,也是闻名久矣,山东在中国电力领域,堪称传奇。
山东人曹培玺、陈进行、李庆奎、王琳、马宗林等人高居副部级,分别出任国家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大唐集团、国电集团、三峡集团、中电建的主要领导。
而进入中国主要电力企业领导班子者则多达20人,司局级中层干部上百人,县处级无数,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的大型电力企业,从电网到电建、从发电甚至到核电。
而山东的山东大学电气学院(前身山东工学院),在上述将近百名司局级以上干部中,贡献了2/3左右的人才,堪称中国电力“山东帮”的黄埔军校。
特别是恢复高考后的山东工学院78级,共涌现出20名司局级以上干部。
正是这样的压倒性的优势,“上过山工大”成了电力行业干部们私下流传的升官经。
嗯,电力系统升官三字诀:“山过山工大、认识刘XX、会说临沂话”
对于复旦北邮山工大的三雄争霸,西南政法也坐不住了,开始亮剑:
偏居西南一隅的西南政法大学,曾被称作中国法学的“黄埔军校”。
1978年2月18日,国务院高教部决定将西政列入全国首批重点院校,而且是司法部所属全国5所政法院校中惟一一所重点大学,并被批准提前于其他政法院校一年恢复招生。
1978年,西南政法大学恢复招生,共招生400名,其中法律系364人。
1978年的这一届人,后来成为西南政法大学引以为豪的骄傲,他们当中诞生了后来在中国政界、法学界如雷贯耳的名字——周强、贺卫方、梁治平……
在1978级校友入校30周年纪念时,统计表明,这届学生中省部级领导职务的有14人、厅局级领导约100人,知名的法学学者近100人,甚至有人将“西南精神”称为“78级精神”。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夏勇、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胡泽君以及原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张穹、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均系该校1978级毕业生。
校友网数据显示,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生中,晋升省部级高官者超出40多位。
“78级读大学时,正处于国家的转折时期,社会需要大量法律人才,他们生逢其时,无比幸运。”
“78级读大学时,正处于国家的转折时期,社会需要大量法律人才,他们生逢其时,无比幸运。”
然而可惜的是,西政78级的辉煌是历史的际遇,可一而不可再,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更像一个落魄的贵族。
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系”,岱岱不敢妄下评断,这里,给出你心目中的选择:
聊完“清华环保、北大教育”,也聊完“复旦新闻、西南政法”,填完了岱岱当年挖下的坑,我们下面来聊下人大中财五道口的那些圈子。
人大当年可是号称“第二党校”,根正且苗红,校友群在政界十分给力,可惜“1989年春夏之交的风波”后,涉及过深的人大就开始下坠趋势,如今政界方面已不复当年之勇,只好去搞经济了。
人大主要是两个圈子发力,一个金融圈,一个金融政府部门。
”金融圈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北上广等金融重镇的私募机构中都能寻觅到人大学子的身影。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一位老师说,尤其是85-88级毕业的校友是主力:
“在金融监管部门,人大的局级以上干部目前就有58个,尤其是85-88级毕业的校友是主力。”
很有意思的画面,市场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是校友……
毕竟,中财是国家成立的第一所财经类院校,历史上长期直属于财政部,而不是教育部,一直为国家培养财税高级人才,
数据统计,中财培养了超过5位正部级校友,人民银行总行有3位行长或党委书记和4位副行长(或同级别),4位全国性商业银总行行长,将近20位的商业和政策性银行总行副行长,30位以上省级分行行长、副行长。
哦,对了,当年叱咤风云的涌金系老板魏东,老爸就是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在中财教了几十年书,门生遍布财经金融界,对儿子的事业助力甚大,江湖甚至有传言说,魏东的父亲当年从财政部得知“保值贴补率”将提高到 12.98%,所以魏东才能在后来327事件中盈利超过2亿元。
本来一开始,五道口和中财差不多,都是专注于银行系统,如今的一行三会的重要部门和高层,还一直有不少的五道口人,但五道口和西南政法78级一样,抓住了历史机遇,开辟了另一辉煌战场。
1998年,中国诞生第一家公募基金,南方基金,随后迎来了中国基金业最蓬勃的时期,而那段时间大部分国人还后知后觉,而大部分95、96级的五道口学子抓住了机会,踩在了时间点上集中投身这一朝阳行业,成长为当下基金业的重镇。
投资行业的人曾笑称:“五道口人最牛逼的时候,管理着中国一半的基金资产。”
正是因为前辈学长的如此给力,最近三年的196名五道口毕业生,已有有80人,近一半毕业生选择为证券、基金公司工作,而不是政府银行系统。
聊完这些清华北大五道口的名校在各自行业的势力发展,也许大家更能体会到名校的价值了。
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纸牌屋》弗兰克说的:
权力就像房地产,位置是所有的一切,你离中心越近,你的财产就越值钱。
你进了清华北大,你就离权力中心和财富中心越来越近。
当然,不是一定要名校生才能有所作为,那些看起来一般的学校的校友,一样可以闯出一片天地。
西南财经大学也是中国四大财经之一,但远不如上海财经和中央财经有实力,且西南财政的成都偏处一隅,远离权力中心和经济中心,地理位置是个劣势。
而成都生活安逸,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西南财经的大学毕业生都是留在成都工作,很少远赴北上广。
后来的90年代,西南财政的校领导从长远着想,决定将以后的优秀学生,一律硬性分配去北京。
是的,“一律”、“硬性”,本来一生都在成都混吃等死的西南财政学子们,就这样被赶鸭子上架般的去了权力中心的帝都北京。
这一决定十分高明,最早的几批西南财学子,被校方“寄予厚望”地进入了重要的国家机关和金融机构,取得了或高或低的成绩。
因为西南财经地处偏僻,在北京是客场作战,学校名声也不如清华北大,个人的自发性竞争中,西财学子肯定是落后的。
所以,相比清华北大校友们比较松散的校友圈子组织,西财在北京的校友圈子组织则十分团结抱团,西财的学长们十分舔犊情深,聚拢校友。
所以,后来毕业于西财的校友们再去北京的时候,就很少会尝到“北漂”的那种艰难,因为很多西财学子还没研究生毕业,就有老一辈校友协助安排好在国家重要金融机构的实习机会,并且不少被留用,由此一人帮一人,一代拉一代地壮大了北京金融行业里的西财圈。
和西财类似模式的,还有江西财经大学,不过西财的重点发展地方是北京,而江财的重点发展地方是深圳。
正是基于几个江财学长在深圳银行系统的飞黄腾达, 才有了后来江财学子源源不断的远赴深圳。
除了江财和西财这两匹黑马,还有一个过去很牛逼现在不起眼学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西财江财虽然地处偏僻,但好歹还是个本科,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却只是一个中专。
中专学校,职业学院,这听起来像个高考后给落榜生挨家挨户发出“录取通知书”的那种民办学校,但历史上这所学校绝非普通中专。
它始建于1975年,前身为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浙江银行学校——被誉为浙江金融圈“黄埔军校”毫不为过。
这所学校有很多有名的校友,浙商银行行长龚方乐、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潘岳汉、工商银行浙江分行行长沈荣勤、农业银行福建分行行长陈献明、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行长何兴祥等,更有一大批已经退休的大行省级分行行长。
当然,最出名的还是那位易会满易主席,股民们的心上人。
在浙江省内金融业的一些重要岗位上,这些中专校友们的老中接棒,还依稀可见。
但不要觉得这所学校可选性高。
当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在重要省都份成立了银行学校,再发展成为中专院校,作为稀缺专业和稀缺人才,这些学校随后基本都毫无疑问的成了各省的金融“黄埔军校”,5000位银行行长就是这样火速出炉的。
例如,和浙江职业金融学院一样,后来被并入上海金融学院的上海银行学校,也出了很多优秀校友,原交通银行副董事长林中杰、现任上交所监察长张宁等。
然而,进入新世纪之后,挑战突来。教育改革推进后,这些学校均与央行脱离关系,几乎所有高等院校都开通了金融专业,竞争激烈,加上那个时代走上领导岗位的中专校友们,基本已年龄偏大,处退休前后,部分中生代校友靠着梯队建设位置靠前,还能指望那批快退休的第一代校友的人脉关系,当下的新生代(特别是这个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还没升本,专科搞金融就是金融民工的命)基本没啥指望。
所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上海金融学院这种一般学校多出牛人的情况,是在过去特定时代东风下才有的。时过境迁,中专生二本生逆袭的人生奇迹,现在已太难复制。
前年写的这篇文章,大都是围绕校友资源,也基本是从政从商从媒体,现在2020年,中美脱钩的大背景下,实业兴邦科技强国,比之前更加突出。美国甚至从打压中国企业发展到了打压中国学校。
美国22日表示,继华为被列入之后,将在“实体清单”中增加33家中国企业和机构,意味着这些企业将无法与美国进行任何商业交易。
令很多人不解的是,这33所企业和机构中,包含了13所中国的高校,分别是:
中国最著名的两所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并不在这份名单之内。
而其中,这四所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国防七子。
国防七子又被称为“国防七校”,是指由工信部直属的七所高校,他们实力强劲,是国家重要的国防建设高校,其中这七所高校中,有四所被评为985高校,他们分别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敌人的咒骂,是最好的赞美,能被美国打压,才是真正有硬实力的学校,这份荣耀不是清华北大能享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