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过柱子的民工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德国短缺过一些我们想得到的或者想不到的东西,比如口罩、消毒水、面粉、大米、牛奶和厕纸。好在随着恐慌的平缓以及某国防疫物资产能连翻几番,这些物资大多都续上了。
但仍然有一样大概国内的人怎么也想不到的东西至今仍然在短缺着——答案是干酵母。目前在德国想要买干酵母得一大早上超市去抢,还不一定能抢得到。就连有机食品超市这种专门对人傻钱多的大户下手的奸商也不得不对干酵母进行了限购。由此可见德国人在这段被限制出行的日子里是有多无聊——无聊到天天在家烤面包玩。当然这里并没有嘲笑德国人的意思,毕竟笔者这段时间蒸包子的技术也突飞猛进。
德国超市里“酵母”一栏空空如也
说起德国人的社交和娱乐,大致就是在酒馆里喝酒尬聊,在咖啡厅里喝咖啡尬聊,请几个同事到家里来尬聊,还有就是看足球。除此之外德国男性还有一些在中国不合法但是在德国合法的娱乐项目。也就是说,德国人的日常消遣大多依赖于人的群聚——从新冠病毒的角度看来,这都是一尊尊培养皿,尤其是当球迷们在可容纳几万人的大型体育场里享受视觉盛宴时,病毒同样可以享受它们的盛宴。
因为生意受到疫情的冲击,一家餐厅老板和他的员工将餐厅里400升啤酒倒入下水道。
所以德国的一切针对疫情的限制政策,从最开始的中断德甲联赛,到后来的公共场合不得超过两个人同行,关闭一切啤酒馆、咖啡厅、餐厅、各种大型商场、商铺和某些特种娱乐场所,可以说将德国人的日常消遣一网打尽。慕尼黑当局甚至相当有预见性地将今年的啤酒节直接取消。那么这几天德国人聚众游行抗议各种的限制政策原因也就很好理解了——无非就是吃饱了撑的,这俩月因为无聊攒了太多怒气值需要搓几个大招来泄一泄火,或者靠作死的快感来为无聊的生活增添点刺激,当然,不提倡。好在德国足球甲级联赛在5月16日复赛,虽然是空场进行,但是至少有电视转播可看了。
对于国内读者来说不太容易理解这种无聊。这些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通过互联网提供精神食粮的相关产业,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娱乐和社交不完全依赖于面对面的接触——社交可以通过聊天软件、手机游戏、视频弹幕,娱乐则有各种剧集、综艺、动漫带头,各类up主制作的长短视频作为补充。
但德国的移动电信服务实在让人一言难尽。笔者一个月流量为3个G的电信套餐用了3年,类似的套餐在德国即使经历过这些年有限的降价,主流电信商的资费也在20欧元/月左右,非主流小电信商的资费也大多需要8欧元/月。许多的资费套餐的合同还包含各种霸王条款,包括但不限于合同至少持续24个月,如不在合同最后三个月终止合同则自动延续一年等。笔者在德国这些年也曾因为某一次更换资费套餐从而被收取数十欧元的手续费。
某德国主流电信电信商的资费套餐(2020年5月18日截图)——每月资费20欧元,月流量3个G,合同至少持续24个月,合同到期前3个月未书面终止合同则自动延长12个月。
更让人闹心的地方在于,德国的移动信号还特别让 人觉得匪夷所思。人哪怕在城市里都会遇到各种莫名其妙的信号死角。偏远地区更是重灾区。尤其是在火车或者高速公路上这种对娱乐有刚性需求的地方经常连网页都打不开。唯一的好处大概是彻底杜绝了有人在火车上开公放追剧的可能性。
不仅是移动互联网这种相对比较新的事物,传统的宽带方面的槽点也已经是老生常谈。根据经合组织(OECD)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全球34个“工业化经济体”中,德国在高速互联网设施方面排名倒数第5。相比中国2019年光纤接入用户已经高达4亿(来源:《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德国人的选择仍是给铜缆续命。2017年底,德国只有2%的互联网用户使用光纤接入。
而在服务方面,以下图某电信商提供的服务为例,50M的网速,包含最低24个月的合同持续时间的霸王条款,头12个月的资费为14.99欧元,第12至第24个月的资费为34.99欧元。并且在签下合同之后还需耐心等待技术人员登门调试线路才能使用,笔者最长的等待记录是6周。在等待技术人员上门的时间资费照常收取。可以说用户体验非常的差。
这样的环境下,这些年德国的互联网产业自然不会有什么发展,甚至有1/3的德国人没有智能手机。那么当疫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地将德国人的日常消遣手段悉数消灭殆尽之际,德国人的互联网只能不动如山——它根本没有能力填补这一空缺。
德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缓慢背后的逻辑其实不难理解——任何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技术都会冲击旧的社会结构。举个例子,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之初,国内外的批评声音里一条重要的论据就是电商的发展会导致大量的实体店铺的倒闭造成大量的倒闭,进而造成失业,冲击社会的稳定。这样的论断至少对于德国这种社会结构极其僵化,且把服务业作为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主要手段的德国来说无疑是正确的。
但不论德国人主观意愿上怎么想,不论德国社会、德国的基础设施有没有能力承担这样的改变,新冠病毒已经事实上改变了德国人的生活方式,迫使德国人做出改变。
于是最近在德国的电信市场上出现了每个月上百G的流量套餐,当然目前的收费并不便宜;很多的电信商在自己的流量套餐标出了“5G预备”的字样,虽然按照德国人的办事效率你没法知道会 “预备”到哪年,但至少可以看出德国的电信商基本的商业嗅觉还是有的。
为此,欧洲最大的电信商——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为我们在现实中表演什么叫“真香定律”。根据德国《商报》(Handelsblatt)的报道,德国电信知会联邦内政部,他们将加强与251厂之间的合作。德国电信的总裁迪尔克·沃斯纳(Dirk Wössner)则对《法兰克福汇报》说,没有251厂就无法扫清信号死角。而251厂的发言人也适时地表示:“我们需要明确我们的投资,并得到可以长期开展业务的保证。”
所有人似乎都忘了就在几个月前,德国电信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今后两年内,亚洲部件的占比将变为零。”
谷歌搜索关键词“华为”和“德国电信”的头两条搜索结果颇具喜剧效果
与此同时,疫情大大地增加了德国人民对外卖的需求。德国的各种外卖送餐平台在疫情中保持强劲增长。以送餐平台Delivery Hero为例,根据《商报》报道,在2020年第一季度他们的营业额达到5.15亿欧元,增长了92%。该平台计划将在第二季度继续增加其供应商的数量,并且继续改进他们的服务。其全年营业额的估计值为24至26亿欧元,比去年增长约70%。
与外卖行业同样从疫情中受益的还有电商。在实体零售受到防疫政策的冲击之际,德国线上购物的订单与去年相比增长了19%。根据科隆消费者调查研究所(Institut für Handelsforschung Köln, IFH)的一项调查,消费者中在线购物喜好比例从3月份的25%上升到4月份的40%。
同样发生改变的还有德国人的支付方式。过去在这个保守的国度,德国人对于现金支付更像是一种信仰,他们甚至不太喜欢刷卡支付,更不要说移动支付这种东洋景。但德国央行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疫情爆发之后有43%的德国人改变了支付方式,目前有68%的德国人更有可能通过刷卡的方式进行非接触的支付。据笔者的观察,一些连锁店(例如连锁面包房)由积分卡app改造而来的扫码支付方式使用频率大大增加。虽然离全社会通用的移动支付系统还很遥远,但是客观的需求已经很明显。德国央行呼吁加快开发欧洲移动支付系统的速度。
综上,很显然,德国有意放慢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一做法,在疫情的冲击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当历史的行程敲门时,你拒不开门是徒劳的——反正它可以撬锁。中国的经验证明了,在疫情中通过过往的互联网产业基础来追踪疫情,保障生活,维持工作甚至刺激消费都是可行的。德国人因为欠债太多而不得不放弃这种可能性。
诚然,现代性不够,封建性来凑是各个共同体在动员能力不足时的基本操作,这一点本无可厚非。有的国家选择仅仅将其作为防止发展过程中冲击过大的刹车皮来使用,但在利用完之后逐步消灭之,并探索更加适应现代的治理方式来代替它。德国正相反,以无脑给封建性续命来应万变,这种方法论正是德国主流意识形态——基督教保守主义的本质。(关于德国的封建性和保守性这方面,可以参考笔者之前的几篇文章《德国移民梦》《德意志与冯老爷》《德意志的姨学硕法》)
回顾这两百多年的历史,从拿破仑战争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到整个中欧,到一盘散沙的邦国被铁路链接起来,再到组成关税同盟,并以一个既不德意志又不是帝国但是够二的德二的成立为终点,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内在的驱动力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对于现代性的渴求。自德二始,忘了自己因何而生的德国人当然也不会知道自己最终会因何而死。没有buff加持的柏林终究只是个大农村,它没有任何的号召力。从古至今拥有卡里斯马的德语城市只有一座(你猜猜是哪座?)。
这种情况下关于“我们德国人”的想象自然也会变成一个没有现实可以依托的抽象概念,相比之下“我们施瓦本人”、“我们波拉美尼亚人”、“我们巴伐利亚人”或者“我们萨克森人”显然更具有现实意义。
更何况,如今在这片土地上还广泛分布着比德国人封建性更强的存在。
PS:下一期笔者会讲讲之前说的德国白嫖欧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