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微信公号被封掉过三个的“写作者”来说,我有时候会有一种噤若寒蝉的感觉。(不好意思啊,我把自己定义为“写作者”,会不会让那些正儿八经的写作者不高兴?)
在宏大叙事的滚滚洪流面前,也许只能奉行二月河在《乾隆皇帝》里经常说的一句话:千当万当,不如一黙。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如果又不想沉默,又不想拍马屁,那应该说什么?
所以,看到下面这段话,觉得心有戚戚焉:
这个时候还能坚持该沉默沉默,该发表自己观点发表自己观点,不卑不亢,不媚不俗的都值得尊重。
01
公号“假装在纽约”推送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假如NBA事件发生在2004年》,里面提到:
一个假想:如果这几天中美两国网民吵得乱哄哄的NBA事件发生在2004年,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2004年年初,Facebook刚刚创办没多久,还是一个只能用.edu邮箱注册、只向美国部分高校学生开放的小网站;Twitter要到两年以后才出现;第一代iPhone在2007年6月上市;微博更是要到2009年8月才开始试运行……
2004年,是一个还没有社交媒体的世界。
那时的国内外形势和现在也不一样,但我们暂时不讨论这个因素,假设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同一件事情放在2004年,我想可能和今天还是会有不一样的发展走向,至少它不会变得这么严重。
当年刚到纽约,震惊在这个只有800万人的城市里竟然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移民,有地球上任何一种风味的餐馆,法庭提供100多种语言的翻译服务,不同国家的人有一个自己的街区群落。
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必然有摩擦,但最终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和谐——这是“地球村”这个词最好的样本。
假如世界可以缓慢自然地发展下去,慢慢地融合,慢慢地交流,也许这样的共处会是未来整个世界的图景。
可惜没有假如,社交媒体让我们每个人瞬间置身思想的战场,人和人之间从此失去物理空间所设置的缓冲。
这篇文章的观点说得很隐晦,很克制。倒是下面的评论,就直接、火爆了很多:
偏激的蠢货总是能比理性的声音更大。
算了,我就不引用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点开看看。
倒是新浪微博的CEO来去之间的一段把假装的核心观点拎出来点评,我觉得较为公允:
“社交网络的创办者们最初的愿景是把人和人连接在一起,让不同的观念、看法和生活方式能够互相交流。
但问题是,这个世界上不同的观念和价值观根本就是不可调和的,强行把这些观念连接在一起,让它们有机会出现在同一个平台上,那就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不但不能促进交流,反而只能形成交锋,由此激化矛盾、造成激烈的对抗和冲突。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之间,原本就存在巨大的信息鸿沟,很多时候人和人之间是无法交流的。造成的结果就是,大家都觉得被对方非常严重地冒犯了”
认真想来,这可能就是全球化和反全球化之间的思想对立。在没有地理大发现之前,人们都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大陆板块里,就像老子所描述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就没有这样的对立。
人,有时候就像刺猬,要有距离感。特别是两种不同的人类,不同价值观的人类,最好不要放在一起。
距离感,就是安全感。至于有些人为什么没有安全感,那是另一个话题。
02
与上面这些宏大的叙事相比,我觉得还是小情趣更能让人心安,觉得活着没这么糟心。
比如下面这个段子:
再比如:
再比如:
再比如:
03
作家刀尔登有一句总结,“有一种人,在免费的时候最慷慨,在安全的时候最勇敢,在浅薄的时候最动情,在愚蠢的时候最真诚。”我们要防止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
别看了我就是那个灵魂有趣的家伙。作者
-
仗剑浪荡走天涯作者
-
大卫作者
-
恰逢雨时
-
JIANG'S THINKING
-
兆朋
-
🍀Lily-wan
-
喻海涛
-
aXe·F作者
-
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