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需要胡适和鲁迅 | 混沌天涯客

众所周知,鲁迅是喜欢批评人的,同时代的许多大咖都被他批评过,有人嫌他心眼小,雅量不够,亲兄弟都能闹翻脸。但这么多年过去了,鲁迅一直活在我们心间,因为他除了批评人,更多是在批判人性。
在他的第一部小说《狂人日记》里,他就把封建礼教批判为“吃人”,把信仰封建礼教的乡绅批判为“吃人的人”。这部小说写于1918年,那时候拖着辫子的男人还不少,裹着小脚的女人更多。
还有那篇上了中学课本的《孔乙己》,没落文人孔乙己的迂腐着实可笑,但酒馆里其他客人的调笑,更显无情。那真是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年代,大家都是勉强吃饱饭,这时候来一个饿肚子的,就尽情挖苦。由此还生出一个词“看客心理”,直到如今仍普遍存在。

鲁迅最辛辣的批判,当属他最著名的小说《阿Q正传》,通过阿Q的眼睛,描画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乡村,愚昧、势利、等级森严。村里有两大权威人物,一个是赵太爷,儿子是秀才,惯于横行乡里,但他们代表着封建势力,没落已经不可避免。最可怕的是另一个权威人物,钱太爷家的大少爷,假洋鬼子,留了几年洋,回乡后就成了新势力,几句洋文冒出来,让一村人目瞪口呆,崇拜都找不到门路。
对于这位假洋鬼子,鲁迅先生笔墨不多,批判却最狠,看看他的功绩吧。
辛亥革命的时候,他率先在村里闹革命,跑到尼姑庵里砸烂了龙牌。欺负阿Q都敢欺负的尼姑,简直是最不要脸的革命手段。可笑的是,革命过程中,他还顺道偷走了庵里的宣德炉。瞧瞧,时时刻刻,这家伙都盯着钱。
封建礼教的确吃人,但那是两千年造就的时代局限性,苦学四书五经,信奉三从四德的那些人,只是沿袭了祖宗的东西不知变革,本质上不坏。
看客心理,的确是人的劣根性,但冷漠无情并非大奸大恶,用一句佛系的话:活着不就图个乐吗。
最可怕的是假洋鬼子,一方面他们占据了道德制高点,高喊着代表先进文明,有好事肯定落不下。另一方面他们又脱胎于封建礼教,有时候自吹自擂,有时候卑躬屈膝,那套看人下菜碟的本事,熟络得很。假洋鬼子是最看不起底层人的,穷如阿Q,赵太爷偶尔还跟他聊几句,但碰到假洋鬼子,立马就举着“哭丧棒”打过来。
无论在小说中,还是现实中,假洋鬼子都很吃得开。因此,鲁迅才重点批判,甚至不惜直接骂起了同行。因为那些同行,多是留过洋的,回国后又变成新文化战士,引领时代潮流。稍有不慎,他们就可能变成假洋鬼子。
看看他批评的那些文化大咖,陈西滢,留学英国,博士毕业;林语堂,留学美国,英文比汉文好;周作人,留学日本,娶了个日本媳妇,精通多国语言。
鲁迅本来与林语堂交好,但是当林语堂与周作人一起倡导幽默闲适的小品文时,鲁迅送来多次的批评。那个时代,民智未开,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没到幽默的时候。作为文化大咖,他们理应写点更有分量的东西。
鲁迅的担忧没有错,他去世之后的抗日战争中,假洋鬼子害人不浅,包括他的弟弟周作人。
有人说,学习外国文化有错吗?没错,错在以外国文化为表,行自私自利之实。这伙人,声音喊得大,表情做的足,说起来一套一套,但真要请他们干事情,他们可能连一个小小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这是鲁迅另一位对头胡适的名言,鲁迅喜欢骂他,因为胡适洋墨水喝得多,博士帽拿得多,最受外国人青睐。
幸运的是,胡适并没有变成假洋鬼子,他跟鲁迅一道,合成了硬币的两面。
批判是第一步,批判完之后,对人性的改造,无不要放到一个个具体问题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不足,订立制度,教化人心。
胡适那时候列举的是人力车夫、女子解放、卖淫卖官。这些问题,除了人力车夫换成滴滴快车之外,如今还都存在,怎么解决,真是费时费力。
比如滴滴去年出了恶性事件,网上一片骂声,激进者甚至喊出口号要把滴滴关停。滴滴顺风车也确实全国范围内关停了,但这导致了许多人的不方便,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加班族,下班后打不到车,只好又去找黑车。
滴滴问题不小,一刀切问题更大。
还有女子解放,公众号里很流行这种调调,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一听就讨厌。结婚后家不是两个人的吗,不是应该两个人一起承担责任吗。上班、养孩子、做家务都是承担责任,但貌美如花不是。
只负责貌美如花的,是二奶和小三,正经女子不这样。
至于卖淫卖官的问题,出门看标语,正在一茬一茬的打击。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写出上面几段话,爱喊口号的估计又要发起攻击:你个坏蛋,竟然不反对滴滴,竟然反对貌美如花,打倒你,踩烂你。
道理讲起来很容易,但讲清楚真要静下来、虚心、不骂娘,这又看出了胡适的可贵。
作为新文化的主将,胡适娶的是老家的小脚女人,识字不多,爱看武侠,尤其爱打麻将。胡适与她厮守到老,让许多受新文化熏陶的青年大跌眼镜。
胡适真能与老婆情投意合吗?当然不是。但做人要负责任,学贯中西也不能例外。
作为批判封建的旗手,当末代皇帝溥仪在宫里无聊,听说胡适大名想找他聊聊时,胡适欣然前往。这激起了许多人的批评,骂他是臣服于皇权。
胡适只是说:“清宫里这一位十七岁的少年,处的境地是很寂寞的,很可怜的;他在寂寞之中,想寻一个比较也算得是一个少年的人来谈谈,这也是人情上很平常的一件事。”
只有胡适,把溥仪当作“人”。
笔到这里,还没写一句香港。因为我不是香港人,生活在内地,没去调查,就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暴力解决不了问题,举着别人国旗的假洋鬼子,更是只会制造问题。
学学胡适,心平气和的坐下来,敞开心扉聊一聊。问题或许千头万绪,但都要从坐下来开始。
坐下来,想想自己缺什么,想想自己怕什么。
缺房子?房子确实紧张,但这是谁造成的?二十年前每年兴建8万5千单位的计划,当初是谁怕房价下跌,资产转负,闹腾着终止的。如今的旧楼改造、填海造房,要么被钉子户反对,要么被环保组织抗议,进展缓慢。
缺工作?香港的工资确实停滞已久,高薪机会被隔壁的深圳超越,但是香港的大学生,最青睐的工作一是医生,二是律师,三是公务员,都是安安稳稳跟创新没几毛钱关系,如今科技产业没搞起来,怪谁。
怕什么?不安全?从犯罪率上来看,内地的排名比英国高,比美国高,美国刚发生2起枪击案,死了29人。
怕被当成逃犯?那些真正害怕逃犯条例的,多是些犯了见不得人的事儿,要么富,要么贵,要么来自海外,老老实实的普通人,跟着瞎起什么哄。
缺什么,怕什么,不仅来自外部,更源于自身;指责外部之余,更应该多反省自身,反省鲁迅批判的几千年的劣根性:香港人,喜欢赌,喜欢炒作,喜欢八卦,喜欢往外跑,有时候瞧不起内地人。
内地人,看着高耸的房价,是否也有几分抱怨:当初学谁不好,干嘛向香港学习。
谁身上没毛病,谁没犯过错误,谁没把毛病传染过别人,导致别人犯错误;坐下来聊一聊,彼此理解,互相原谅。
唯独对于那些假洋鬼子,借用鲁迅先生的话:一定要痛打落水狗。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