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数据均来源于贵阳市统计局历年统计公报、年鉴及月报)
贵阳这个城市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庞大到难以想象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2017年贵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3851亿,而当年度它的GDP仅仅只有3538亿。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对固投有着高度依赖的城市。在这3851亿的固投里,工业投资仅仅只有572亿,占比仅14.9%,一点存在感都没有。而占比最大的行业,当然是基础设施建设,各分项投资额分别为:交通设施254亿,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951亿,教育105亿,卫生54亿,文体71亿,公共管理9亿,合计1444亿,占比高达37.5%。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026亿,占比26.6%。
2018年,贵阳不再公布固定资产投资的原始数据,仅仅只给出了一个不知如何计算而来的增幅。长期跟踪老蛮我文字的同学都知道,统计局给出的增减幅数据其实都不可信,都需要我们自己用原始数据亲自算一下。不过不管了,我们直接看它的增幅数据好了。2018年贵阳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5.0%,其中工业投资增幅10.5%,低于平均线。在平均线以上的主要是:交通运输投资增幅34.7%,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增幅30.2%,教育70.2%,卫生110.0%。即便没有原始数据,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知道:2018年贵阳的基建投资再次将实业投资远远的抛在了后面,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然而,有一点尤其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组2018年经过修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减幅数据里,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增幅为-3.4%。注意,这是一个负值。当然,2018年贵阳的商品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其实还算旺盛,贵阳当年度的一手住宅销售面积达到947万平米,较2017年的878万平米,增幅7.8%。并且由于当年度近5万套的棚改房货币化改造的刺激,贵阳2018年房价出现显著上涨,平均涨幅达到30%。不过,2018年8月份之后伴随着全国关于棚改货币化政策的转向,贵阳作为重点城市被点名要求停止货币化改造,自此之后,贵阳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转冷迹象,土地市场开始出现连续的流拍,这也是贵阳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丧失增长性的原因。住宅成交也开始萎缩,开盘即清盘的现象已经绝迹。
(全国最奇葩的郊区高密度大盘:贵阳花果园)
在这里,我们必须对贵阳经济的基本面做出一个清晰的认知:贵阳从没发展出代表性的实业。全国知名的贵阳大数据行业只是数据储存中心,维持常年低温状态的水泥盒子里的数据库,雇佣屈指可数的几个低学历员工,每天调节一下中央空调温度而已。在这种冰冷的数据库之上,本来确实可以建立起强大的数据应用和分析行业,我大中国经济现在也非常需要大数据分析。但是贵阳并没有能力建立起这种真正的数据分析行业,事实上,不仅是贵阳,上海与深圳同样也在大数据分析领域焦头烂额。乃至在全世界范围,大数据分析都只是雾里看花,显得特别美好,但是无法真正落地。这里顺带说一下,大数据应用最大的法律和道德障碍,在于“隐私权”。比如将全国居民的数以万亿条计的消费数据统一在同一个数据库里(我们假设这种事在技术上可以实现),可供进行国民消费倾向的分析。毫无疑问,这种分析结果将会对资本的投向产生难以估量的指导意义。然而,与此同时,每一个国民个体的隐私就此暴露在技术分析人员面前。你的消费情况当然真实的反应了你的收入、健康、情感以及家庭情况。倘若你的工作单位可以买到你连续五年的消费数据,并以此为根据决定是否与你续约;倘若你的保险公司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给你续保;倘若银行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接受你的贷款申请……这种事只要想一想,就会毛骨悚然。所以大数据行业的法律与道德边界问题,从来没能得到解决,我大中国现在所谓的大数据行业,也就是数据库储存而已,至于实际应用,那还远着呢。
没有大数据行业,贵阳在实业领域几乎没啥好说的了。2018年贵阳的代表性工业产品是如下几样:酒、电解铝、钢材、轮胎、化肥、水泥、卷烟、中药,除了这些最基础的原料产品和烟酒之外,贵阳唯一有点技术含量的是彩电,不过2018年的产量也就是123万台,相对于全国18835万台的产量,贵阳这点产能低得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我们都知道一个普遍的经济规律:房价暴涨将会提高全社会所有实体产业的运营成本,给实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很不幸,贵阳也逃不过经济规律的作用。
2018年,贵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206亿,相对于2017年的207亿,微弱下跌,这或许还没什么。2019年1-5月,贵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72亿,相对于2018年同期的76亿,降幅5.3%,这种降幅已经不可忽视了。要知道贵阳的那些基础金属产品和水泥产品之类,乃是其大规模基建之必须,自己就能把自己的这些产能给完全消化掉。哪怕是这样的情况,其工业利润都无法维持,这其中唯一的解释,当然就是受房价冲击之下的全行业成本上升。
另外一个经济规律就是:地产泡沫将会吞噬消费能力。就这一点,贵阳也没能逃过去。2018年贵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9亿,相对于2017年的1335亿,萎缩2.7%,再考虑通胀因素的话,这意味着贵阳的实际消费萎缩幅度超过5%。对任何城市的经济来说,这都是不可承受之重了。要知道在工业不振的情况下,老百姓转身去做个体户,开餐馆卖衣服,算是最后的生活出路,但是现在消费整体萎缩,这意味着贵阳人民连这条最后的出路都没有了。在这样的背景下,2019年1-5月,贵阳的住宅销售面积同比萎缩10%,这意味着从去年9月份开始的市场转冷还在持续。对这样的数据,我个人的意见是:喜闻乐见。唯有房地产市场继续下行,贵阳经济才有可能恢复上行。
要知道贵阳的大基建模式,事实上是建立在庞大的债务基础之上,体现在数据上,就是令人惊恐的存贷比。2018年底贵阳全市的存款余额11418亿,贷款余额12508亿,存贷比(贷款余额/存款余额)高达109.5%,而全国的平均水平只有77.7%(141.8万亿/182.5万亿)。贵阳的政府平台企业以及其它各种负责基建的国有企业,为了维持住庞大的基建投资,只能是持续贷款,由此放大了城市的存贷比。当然了,借债搞基建的模式也并不是一种错误,在任何经济体的起步期,这都是非常正当与必要的。毕竟要完成原始积累不容易,不借钱,难道钱还能从天上掉下来吗?
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在实体经济还没真正发展起来的时候,就贸然启动房地产,落入房价泡沫的陷阱,那就是真正的错误。贵阳经济现在已经开始落入工业与消费同时萎缩的陷阱,已经开始遭受过早启动地产市场的惩罚,所以,我现在的问题是:贵阳的城市主官,以及那千千万万投入到炒房热潮中的贵阳人民,能真正修正他们的错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