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初心。创建我大中国的那代人,大部分生于上世纪初期,他们的初心是建设一个具有强大动员能力的国度,将一盘散沙的华人凝结为一个整体。为此他们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以让渡个人权利的方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直达最底层的大政府,并因此成功的熬过了战争岁月,凭借强大的动员能力击败了所有敌人,最终建国。
四五十年代出生的第二代人,在新中国的红旗下出生或成长,他们经历了最动荡的岁月,承受了最深重的苦难,艰难程度甚至超过了战争年月。他们单靠个人根本无从应对生活的艰难,所以他们放弃了思考并高度依赖集体。他们习惯统一的服装,统一的仪式,统一的背景音,以及统一的行动。很多年之后当他们纷纷老去,这种偏好集体和统一的初心,让他们集体沦为广场舞的狂热爱好者,为此不惜占领篮球场并理直气壮的攻击胆敢与集体对抗的年轻人。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第三代人,他们直面了国家与社会的剧变。从他们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就处于巨大的矛盾冲突之中,传统与现实,计划与市场,守旧与变革,人治与法治,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刑讯逼供与依法办案,投机倒把与正常市场……伴随着这些激烈冲突长大的第三代人,他们的初心就是寻找,在夹缝中寻找出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绝境中寻找希望。他们总是在路上,而在他们的眼中,路边并没有风景,只有需要他们一个又一个翻越的陷阱与险峰。
八九十年代出生的第四代人,他们活在一个幸福的年代。他们从没经历过艰难,物资充沛生活美满,想要买啥就有啥。他们懒懒的摊在明亮的教室里,撕扯着崭新的教材,同学之间热衷于比较谁更爱哪个流量明星。他们厌恶历史,惰于思考,也不喜欢运动。他们的初心就是最低层次的自我实现,也就是实现为一个废人。当然,这一切并不是他们的错。四五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乃是这个国家所有部门的领导,他们的初心,当然正在影响国策。他们制定了中国式教育的基本模板,而这种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剥夺新一代年轻人的思考能力,让他们长成整齐划一的模式,说着相同的术语,扯出相同的淡。而这第四代年轻人的对抗模式,就是自废,就是全面的自我矮化。这是一种叛逆性的对抗,背后蕴藏着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壮。
零零后的第五代人,他们还在成长之中,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也才十八岁,还没有正式的步入社会。幸运的是,在这个时代,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第三代人已经成长起来并陆续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们开始尝试解开束缚并给予这一代的年轻人以思想的空间。这种尝试引发了与四五十年代人的激烈冲突,整个教育体系因此处于巨大的矛盾之中,种种乱象此起彼伏。但是,没有关系,零零后在这种矛盾冲突之中长大,这些经历将成为他们的人生财富。他们目睹的这一切,将会让他们如同六七十年代那代人一样,获得思考的能力,并因此具备变革的勇气。八九十年代的那代国人已经算废了,然而零零后将会是国人的新希望。
而希望,是支撑六七十年代人的最大的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