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说中国 | 押沙龙

前两天看了葛剑雄先生的一篇谈中国的文章,再加上最近最近给喜马拉雅写世界史的节目,所以对中国的历史和未来有点感想,尽量平心静气,不吹不黑地谈谈几个关于中国的问题。

中国有技术,没科学

经常有人会问这个问题:

为啥中国古代这么厉害,却没有发展出工业革命和现代文明?
这个当然有很多解释,韦伯说是因为新教伦理,诺斯说是因为产权制度,布罗代尔说是因为西方底子本来就好blahblahblah。

但作为一个学理工出身的人,我觉得有个很简单的原因:那就是中国没有科学,从来没有。
当然,个别搞科学的人是有的,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就是没有。

我不知道大家读没读过《九章算术》。这本书是我翻这本书的时候真是挺吃惊的,这本书是中国算经之王,上千年来都认为是中国数学的顶级权威,就像西方的《几何原本》。

但是里面的内容是类似这样的:
今有凫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海,今凫雁俱起,问何日相逢?
这就是应用题里的:小明从游泳馆到学校需要40分钟,小红从学校到游泳馆需要一个小时,他们俩同时出发,问什么时候碰头?

也有我不会算的题目:
今有粟一斗,欲为粝米,问得几何?
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确实不知道一斗粟能出多少米。

九章算术

总之就是这样一本习题集,然后上千年来中国数学家们就像研究论语一样,孜孜不倦地做注解。
这和《几何原本》完全是两种东西,几何原本上来就是公设,就是定义,然后各种推导。我们看看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

第十三论:两直线只能于一点相遇。
如云线长界近相交不止一点,试于乙丙二界各出直线交于丁,假令其交不止一点,当引至甲,则甲丁乙宜为甲丙乙圆之径......
这完全是两种数学书。

而这两种数学书也说明中国和西方对数学的态度完全是不同的。他们脑子里,数学根本不是同一种东西。
徐光启看到几何原本的时候,就说跟它一比,中国的数学呢,结论也都对,可是对的没道理(“其法略同,其义全阙”)

就像咱们说勾股定理,其实勾股定理跟几何原本里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不是一回事。周髀算经对勾股定理的证明是这样的:“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就是用面积来证明。

但是这不像是真正的证明,而是一个特例,一个发挥。如果现在学生用这种方法证明勾股定理,老师肯定会打错的。

中国的技术水平确实总体上来说独步天下,在全世界可能都是最牛逼的。中国的农具是最有效率的,中国的大规模炼钢技术也是最好的,中国的船舶也是最大的。

但要做出这些技术发明,并不需要什么科学,只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一些很基础的理论知识就行了。欧几里得的直线与圆的复杂关系,对炼钢和种地并没什么用。

中国人不是不聪明,相反,中国人非常聪明,我觉得一点都不比希腊人笨。但问题是咱们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不愿意去钻这个牛角尖。

我们太现实了,只愿意零敲碎打地解决现实问题,对抽象的理论体系缺乏兴趣。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重视实用科学,不重视基础科学。这个东西开始的时候会占便宜,但长远来看就是会落后。

大家可能还会有一个看法,觉得古希腊人可能重视科学,可是西方中世纪的时候也很落后啊。

确实,中世纪的西方很落后,但是它即便落后的时候,也有一股子痴迷于抽象科学的劲头。就像阿奎那会用五大逻辑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你什么时候见过咱们中国人用逻辑证明玉皇大帝的存在?

我们说教会反对科学,迫害哥白尼,烧死布鲁诺(这两个说法都不准确),但这也恰恰说明那个社会重视宇宙体系学说。如果哥白尼在中国提出日心说,大家只会当个好玩的事情谈一谈,可能文人笔记里面还会记上一笔。
但谁会为此激动呢?
谁有那个闲心思迫害你?
地球绕着太阳转,还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跟我们有啥关系?老子还要赶考呢。

中国有蔡伦,有鲁班,可就是没有伽利略,没有牛顿。这就是因为咱们太实际了,太现实了,缺少单纯的好奇心,缺少对真相的痴迷。

中国的国家太发达太早熟了

中国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国家的早熟。
在整个世界历史上,咱们做为一个国家,可能是最早熟最高效的。你拿古代的帝国跟中国比,都显得很粗糙。就算拿罗马帝国跟咱们比,也不行。罗马帝国是一个拼盘,对主要不是靠行政控制,而是靠文化影响和军事控制。所以罗马帝国一灭亡,就再也没有爬起来。

而中国的国家体制真是超级发达,全世界都没有这么强大的官僚体制,更没有这么持久的控制力。

这件事对中国的影响实在太深远了。包括现在我们说“中国奇迹”(其实放到东亚范围内看,就不算太大奇迹了),很多外国人都认为是“不可复制”的,中东啊,拉美啊,都学不来,学了反而回完蛋。

那为什么不可复制?就是因为这个历史传统。

总体来看,古代中国并不残酷暴虐,是一个威权政府,而不是一个残暴政府。它有责任心,也有一套稳定的运行规则,所以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能都是世界上最适宜人们生活的地方:和平,稳定,文明。
但是它的副作用也很大。

社会太依赖于国家的存在了,所以一旦国家崩溃,整个社会会陷入极大灾难。
欧洲中世纪的时候,常年打来打去,每年都死人。可是咱们中国就不死人么?不是的。

中国是平时不死,攒起来一块儿死。

所以中国平时不怎么有战乱,可是一旦改朝换代,就会灭绝性的死人,动不动人口减少四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一大半。欧洲是平时均匀着死,但很少会出现中国这样集中的灭绝性死亡。
欧洲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死亡是黑死病,但那是天灾,不是人为事件。反倒是后来宗教战争的时候出现过类似中国这样的灭绝性死亡。

而且中国历史上,国家体制太强大了,还出现了一个副作用,那就是缺乏法治概念。
不要谈什么法家。法家那就是跟君主建议怎么收拾老百姓的学说,跟法治没有一点点关系。
要是拿罗马法律跟中国古代法律对比,就会发现中国法律很粗糙,不像一个法律体系,而是像一个审判手册。

大家读历史的时候,也会发现,中国古代当官的喜欢和稀泥,“无讼”是最高理想。这个习惯其实一直到今天,还能看到很明显的痕迹。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说到底,就是成本的问题。

中国古代是自上而下的治理。就算国家体制再发达,再成熟,它也很难面对巨大的司法成本。那么多案子都由国家来审理,太贵了。个个人都要公正,领导哪来那么多时间,哪来那么多钱?

大事抓一抓,小事和稀泥是,这是最便宜的管理手段。

为什么自古以来,都强调以德治国?

因为德便宜啊。公正要走流程,要审细节,要有大量专业人员,很贵的。感化你一下,讲讲和为贵的大道理,忍一忍,这样就便宜多了。
那为什么罗马帝国不这样呢?

那是因为它是比较自治的,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一套自治班子,很多司法成本内部就消化了,不需要都推到国家头上。

还是要忍不住感叹一句,咱们中国人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民族,什么抽象的科学啊,抽象的公正啊,大家都不感兴趣,最重要的是日子过得下去,而且要低成本地过得下去。
人现实点确实有很大好处。中国历史上人们就不太容易抽疯,就算有几次抽疯大多也都是被挑唆的,属于借酒撒疯,不是真的抽疯。

中国古代是个比较平等的社会

中国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平等。
说这话,大家可能会不以为然。有老爷有奴才,怎么会平等?但是,你不能拿现在的平等标准要求古代人,只能横着比。

横着比的话,古代中国真是少有的平等社会。
科员巴结科长,科长巴结处长,这无非是对地位的讨好,而不是对他本人的真心敬畏。科长要是下了台,科员转过头就骂他了。

中国古代基本没有贵族,没有不变的阶层,就连皇帝每过几百年也要杀一批,换一批。

鲁迅就说过,他到日本留学的时候,日本学生问他:在中国,做什么生意利润最高啊?鲁迅说,杀了皇帝,自己当皇帝,这个利润最高。日本学生听了大惊失色。在日本,要说杀天皇,这简直就跟听说孩子可以一棒子打死父母一样可怕。

太平等,没有贵族,这当然出现很多问题,大家看看托克维尔的书就能对此有个大致了解。但是也有好处,那就是中国父母自古以来超级重视教育。

在一个没有贵族的社会,教育才会有彻底改变命运的可能。

这样的一个社会容易猥琐,容易庸俗,但很少会彻底僵化。

中国老百姓其实一直是很有活力的,而且有一种高高兴兴过日子的劲头,敲锣打鼓,大红大绿,俗得是那么感人。

今天看到新闻说巴黎圣母院着火了。你想想,要是派个中国的施工队过去帮法国人修,那肯定是又快又好,整个圣母院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圣母披红挂彩,有股送子娘娘的喜庆劲儿。

多么有生活气息的神仙

所以,我从不来不信会有多少中国人看那种十几分钟不说话的欧洲文艺片,中国人就该看好莱坞。

中美这两个民族在这方面确实有共通性。而美国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平等社会,从来没有贵族传统。

中国会成为世界的引领者么

写的有点太长了,最后只说一点吧,那就是未来。

中国毫无疑问会成为东亚的轴心,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一极。放到长时间段来看,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就跟物理定律一样没有悬念。
那么未来的中国会不会像以前的英国,现在的美国一样,成为世界的引导者?
我觉得,在任何可预见的时间段内,都没有这个可能性。

就算真的有一天,我们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我们也无法成为引导者。因为这不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话语问题。
强大和引领不是一回事。当引领者需要强大,但强大者未必能引领。
当年英国成为世界引导者,是因为它在大声疾呼:要自由贸易!要社会进步!
美国成为世界引导者,是因为它在大声疾呼:要普世价值!要市场经济!

我们要大声疾呼什么呢?我们好像没有什么要大声疾呼的。
我们是一群过日子的人啊。
这就像作家写东西,你心里总是要有一种强烈的诉说欲,对要诉说的东西有一种强烈的信念,你才可能会写出一部流传千古的小说。
但话说回来,为什么要引领呢?当引领者总是很吃力的啊。

乐观主义者

最后再说一句吧。
我对中国的未来,一直抱有强烈的乐观主义态度,虽然这个乐观主义者一直当得有点忧心忡忡。


精选留言
  • 482
    这篇非常同意,但也真是不敢转发到朋友圈啊,就默默的点一下好看吧……
  • 70
    最后的结论得的太突兀
    390
    作者
    不突兀你就看不到了
  • 253
    好玩。陈丹青说,中国人的信仰就是“活下去”,什么东西有用咱就用,没用就打倒它。挺了不起的,仅凭这点就可以谨慎乐观。啥都不是事儿,啥都难不住我们,再糟烂的日子都能过得去,不信咱走着瞧~~
  • 100
    理工科人写文章优点是逻辑致密条理清晰,缺点是错别字错漏字太多
    221
    作者
    因为没钱请编辑
  • 180
    这几天看了一大堆‘厉害了,我的国’风格的文章,所以看到这篇文章不免有点气血上涌。当然,就算不被‘厉害了,我的国’洗脑,我也会反对这篇文章的。 第一点,什么是科学,到现在也没几个人敢说自己搞清楚了,所以一口咬定中国没有科学,感觉不太妥当。 第二点,我们这么强调科学是认为科学对社会有大用,但是我们也许过分强调科学对社会的作用了。看看美国,日本,就会知道社会发展最快的时候,反而没有什么人拿到诺奖,现在走下坡路了,诺奖各种拿,中国也会一样。 第三点,大家眼中的科学,其实不是科学,应该是数学和物理,因为数学和物理可以高度抽象,可以高度公式化,给大家的感觉就是严谨,牛逼。如果他比较懂化学,比较懂流体力学,比较懂空气动力学,他就会发现,没有什么公理,全是经验公式,而且这些经验公式还用得你心惊胆战,适用范围特别小,误差都挺大。这个世界不是球形鸡。 第三点,柏杨殷鉴不远啊。很多人一讨论某些问题的时候,总是往这种特别大的命题上走,什么国民性啊,什么文化啊,全来了,最后就变成了拿起筷子吃饭,放下筷子骂娘。 第四点,现在很多人认为是先有科学昌明,才有社会跳跃式进步,认为中国当年就是输在没有科学上,显然不是,希腊人早就发明了蒸汽机,他们怎么没有用蒸汽机去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人可能会说,那时候没有瓦特改进蒸汽机,那为什么希腊人不改进蒸汽机?因为社会需要才有科学大发展。
    197
    作者
    没仔细看。但挺长的,就发出来吧
  • 179
    问题是,你认为的不吹不黑,有人认为就是黑。有时候,我们不敢平心气和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最后说一句,一如既往地喜欢押司的文字。
  • 158
    很认同文章说的“平等感”,同样是东方文明,都是中国母文化圈,按说都听过“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教育,但我觉得中国和日韩最大的不同在于陈胜吴广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真的敢也真的多次推翻顶层建筑的国家,我们对于贵族阶层是没有骨子里的尊的,这是一片由海量平民穷苦人定义的土地,也造成了每次大动荡后精英遗产的毁灭。
  • 148
    不怎么同意,现代中国越来越偏激了,义和团、文革、还有巴黎失火而大声叫好的。
  • 134
    《活着》和《阿甘正传》,两部片子同时出品,也同样高水平的描写了同一个时间段,但是叙事方式就相当的不同,富贵是为了活着阿甘是为了追求,中美两国对生活和未来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
  • 24
    要真说科学,墨子可以好好说说 哈哈哈
    118
    作者
    墨子的也不算,,还是技术,跟毕达哥拉斯比较一下就知道
  • 117
    中国古代是有贵族的,只是秦崩楚亡之后就没了。从东汉开始只有豪族和士族,可隋唐五代之后也消亡了,还是很可惜的,没有贵族士族牵制,皇权只会恶性扩张
  • 31
    先生说古代中国是个相对平等的社会,是指平等的下跪权吗
    107
    作者
    中国古代社会是个扁平型结构,阶层流动大,人身依附关系比较弱,社会关系相对平等。这是历史常识。至于你说的平等下跪权,是政治制度,跟社会关系不是一回事。这不是抬杠能抬回来的。
  • 100
    中国人的首要目标是活着,然后是好好活着
  • 99
    给作者另一个思路,中国没有贵族体系和基础科研研究没有诞生或多或少是有联系的,基础科研说白了就是研究出来也赚不了钱的研究,除了少部分贫困爱好者,欧洲启蒙的基础科研人员另一个身份是衣食无忧的贵族
  • 94
    我想到了一句很多父母教训孩子说的话“你做XX又不能当饭吃”
  • 82
    中文世界提出一个想法往往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这有什么用?”。什么时候“没用,就是好玩有意思”,能成为对应批评意见的一个站得住的回答,什么时候我们的科学才有希望。
  • 77
    您文章里用的《九章算术》的图片是我拍的,为啥这么肯定?因为书上面那方印章是我的
    33
    作者
    这个是在网上随便搜的.......
  • 67
    我有不少很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但我觉得他们不懂传统文化,恰恰是没搞懂所以他们晕乎乎的陷进去了,觉得牛逼无比,懂了的至少会看出很多缺点。
  • 57
    小编写得好!总算看到些理智的声音了。中国的问题,是文化里的问题,是从根本上就缺乏探索抽象世界、探索未知空间和未来趋势的兴趣的问题。比方说,风靡全球的寻找类地行星的天文活动,我就没看到有一个正式的中国天文机构参加。对此我感到很痛心。我也不记得中国国籍的人曾经参加过埃隆马斯克登陆火星的活动。这是因为中国人缺钱吗?绝对不是!是因为中国人缺乏兴趣,有了钱都买房、买车、包二奶了,哪里有兴趣去探索啥宇宙?联想到历史上的中国人也对寻找新大陆、验证地球是不是圆的没兴趣。从这个角度讲,让欧洲人先发现了美洲和欧洲,紧跟着殖民了哪里,冤吗?一点都不冤啊。人家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探索,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啊。可以预见,将来找到另一个地球并殖民那里的肯定还是白人。对此,只能说蓝瘦香菇了。
  • 56
    传统的评书很能说明问题。故事情节的大逻辑一塌糊涂。但是人情世故,人物心理写得极细密。中国人经常说日本书写得过细,但如果去听评书,会惊叹能细到这个程度。
  • 55
    中国是平时不死,是攒起来一块儿死。
  • 55
    中国的施工队进场后,《圣母颂》该改谱为《天堂的生活好红火》。
  • 55
    作为一个文科生,许多感受相同却无法如此总结出来,就是这么回事。说到底就是眼前的实用主义,每一条归根结底的原因也就是这个。所以,你的乐观恰恰是我的悲观所在,当大家被我们眼前所谓的经济发达甚或繁荣迷惑纷纷取经学习走捷径,潜心科学的声音会会越来越弱的……
  • 53
    押沙龙已经写的很考虑中国读者的感受了,很婉转
  • 27
    我们大声疾呼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在做的是联通世界的“一带一路”,再看看天安门上的“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千年文明的沉淀,从格局上就已经完胜“美国优先”“殖民侵略”的西方文明。 中华家领导下的世界秩序,必然是从灵魂深处让对方自觉服从,共同受益,绝不会完全依赖武力侵略,更不会通过压榨世界,货币霸权,只让自己过好日子,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全新方式。
    51
    作者
    嗯,好吧。
  • 51
    感觉英美骨子里其实有一点传教士情节,总觉得自己的国家是山上的城,有强烈的欲望去“皈依”其他人。比起来,我们的文化确实少了点这种情节,最高的理想大概就是“活着”。
  • 23
    美国的历史上,高关税壁垒是常态,二战后自己实在太强了,才逐步变成低关税自由贸易的倡导者,所以说美国倡导自由贸易,好像把先后顺序搞反了,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靠英国的自由贸易秩序闷声发大财,做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事。他们现在制造业不领先了,就又开始打击自由贸易了。
    50
    作者
    我说的是英国倡导,没说美国啊
  • 49
    这个乐观主义者因为忧心忡忡,说话总是欲言又止说不透,像个大舌头似的。
  • 49
    不敢苟同。教会迫害科学,是因为大众一旦认可了科学就不会迷信宗教,教会的赎罪券还怎么卖。英美在领先之前哪有什么自由贸易,也是保护主义为主,工业革命开始,美国对英国技术也是各种剽窃。至于什么社会进步,印度人澳大利亚人加拿大人在英国人眼里都不算人,对外打起来都是炮灰,填坑用的。
  • 47
    不喜欢科学,不爱寻根究底,不能从根本上发现和解决问题,本身就是智力低的一种表现。再比较一下欧洲古代的艺术水平,艺术能力也是脑容量和智力的外在表现。所以结论是什么我就不说了。
  • 46
    在爱国小将看来这已经是在黑中国了,巴黎圣母院火灾不幸灾乐祸一下的都不爱国。
  • 44
    中国人是与生俱来的试用主义。发现勾股定理和圆周率后,再往前一步就是余弦定理了。为啥一直迈不出这一步呢,因为没必要啊。用勾股定理和圆周率足够盖房子量土地了。
  • 8
    不黑是真的,还是吹了吧。具体不展开,槽点太多。如果为了能让人看到而只讲部分事实,还不如看不到吧。虽然环境越来越糟,目前还没有到不能闭嘴的地步,何必呢?
    35
    作者
    我很奇怪,你们为什么觉得我在吹呢?我觉得我说的这些都是基本的历史常识啊。在我心目中,中国就是这个样子啊。
  • 25
    这已经是在吹了,其实古代我们一直没有世界最领先过,(中世纪时期宋朝可能有一点领先)至于百姓生活水平人均口粮一直比西欧少。
    34
    作者
    人均口粮本来就是糊涂账,人均GDP更是一笔糊涂账,但是也没有用人均口粮来计算领先不领先的,非洲狩猎部落的人均食物占有量,比周围种地的农民高多了,也不能说狩猎部落就领先。欧洲黑死病结束后的人均粮食占有,远远超过十五十六世纪,也不能说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欧洲远远不如14世纪吧。
  • 11
    人生如痴人说梦 充满着喧哗与躁动 但是没有任何意义 ——是福克纳说的么?
    33
    作者
    是莎士比亚
  • 28
    中国人是一群非常热爱世俗生活的民族,什么前生来世,什么终极意义,都必须为现实的利益服务,单纯形而上,没兴趣。生活在中国不寂寞。
  • 4
    有点意外,怎么感觉押司认可传统了?此文有一种宿命的味道
    27
    作者
    对传统哪有简单的认可不认可的态度。。。。
  • 25
    写得太好了,谢谢押先生。我出国12年,对于中国和西方的对比,感触更深,这篇文章给了更多视角,我同意您的结论。
  • 24
    但是从汉以来,咱们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最恐怖的官僚阶层,以及官僚法体系啊。它因为基数大而独一无二,傲然于世。官僚法把农民牢牢压制在底层,很多时候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实质上它是皇权和百姓的共同敌人。但中国历史一再证明,它是这个民族肌体里战无不胜的,以精英自居的肿瘤。
  • 24
    虽然很中二,但是这真的类似于地摊文学里的,武技特别屌的,但是功法内功没有的。核心的驱动力丹田什么的没有,最后上限也低,也不能真正随心所欲。。。。
  • 23
    很长的那位怕是对科学有误解;低头过日子真的只有灭亡,没人忧天。。匹夫担当也没了。。引领者是需要有气质的
  • 22
    我记得有一个说法,因为农耕文明培养下的中国人是非常实用主义,古代算术还算稍微有点初级发展,毕竟在计算节气安排生产时用得上,但几何完全就是无用的玩意儿,研究怎么画17边形对国人生产种地有何益处?就完全没有驱动力去推动规模化的钻研发展
  • 21
    这么写还行,你把数学换成医学,很多人就不干了。毕竟中国懂数学的人少,懂医学的人多。
  • 21
    现实主义+逻辑思维缺位
  • 20
    古代中国人对科学不存在喜欢或不喜欢,就是觉得那东西没什么用。还是和信仰和追求有关,西方的科学和宗教有千丝万缕联系
  • 19
    中国没有科学,只有技术,英国人研究中国科技史早就提出了的,80年代美国物理协会会长还特地拿中国做反例教育当代学生要重视基础研究。。。
  • 18
    我们比较适合“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 16
    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精英们都考科举去了,科举考完就当官了,当官就要处理实际应用问题,没有闲工夫也没有闲心去研究理论。然后这种思维模式就这么延续下去了~徐光启他们算是第一批认识到原理重要性的吧?
  • 16
    要让中国施工队来的话,强烈建议找史里芬游记里的奇观的施工方
  • 15
    对嗷,想了想,其实贵族或特权阶级才是理想主义者生存的土壤
  • 15
    中国人不缺乏实用逻辑,但是没有想象力,想象力是事物间更整体,更紧密,更高级的联系。
  • 15
    陈寅恪: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长处即修齐治平之旨;短处即对实事之利害得失观察过明,而乏精深远大之思。此后若中国之实业发达,生计优裕,财源浚辟,则中国人经商营业之长技可得其用,而中国人当可为世界之富商。以学问美术等之造诣胜人,决难必也。
  • 5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押司说得好!
    14
    作者
    那是张之洞说的吧
  • 14
    中世纪欧洲最大的科学院是教廷赞助的。布鲁诺也是一个基层神职人员,烧死他不是因为他宣扬日心说,而是他提出了与教廷相左的宗教理念
  • 14
    拍案叫绝,最绝的就是关于中国人没多少人会去看欧洲电影的论断。
  • 13
    我同意,想转到朋友圈,但担心引来猜测和麻烦——看,这个心理活动和行为本身就应证了文章所说的。
  • 13
    形而下与形而上,中西思维模式的分野从《论语》和《斐多》就开始了。
  • 12
    关于《九章算术》有一句评价挺有道理的,它就是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就是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 12
    非常同意,最近看了好些书,感受真的是这样
  • 11
    忍不住打赏,因为系统性的说出了自己想说但总结不起来的话,谢谢
  • 7
    不黑不吹?太吹了
    10
    作者
    吹在哪儿了呢?
  • 10
    一如既往的押沙龙风格,看得通透,说得通俗!
  • 10
    写的真好,理清了很多困惑!
  • 10
    觉得“中美类似“不同意,美国人没有贵族精神?表面看是,但其实不是。
  • 9
    押司漏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中国非常古,当然不是最古的。因为古,一个是各种玩意儿门类齐,几乎都有拿得出手的,另一个是家国一体,可能灭了国,但只要家在就会复国。我与押司一样乐观。中国为世界多样性的一极,世界有中国就有不同。有多样性才有更多可能
  • 9
    科学这方面就是中国重实用,西方能抽象。中国传下来的文化很多都特别实用主义,特别通俗。不俗的都在诗词歌赋那儿去了。
  • 9
    分析得很好,自己学习,也转给了六年级的儿子看。
  • 7
    好文章,虽然看完有点难受。中国一直是个大染坊,重视抽象玄学,不重视普遍规律,可偏偏又重视技巧,就是押司说的技术吧,比如榫卯结构……技术和哲学之间的普遍规律的总结,我认为这种规律就是科学,比如数学定理定律推导过程等等。这大概是因为农耕文明太过长久了吧!
  • 7
    王朔的馒头之说也是很形象得描写了我们这个民族
  • 7
    让欧美去发展科学,我们拿来用就是了,挺好
  • 7
    对历史的分析蛮透彻的,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某些观念好像的确受也受到了实用主义的影响,不过现在想要变得更强大也应该要更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并且有更多人有“一股子痴迷于抽象科学的劲头”才行吧
  • 7
    角度很有趣,这得站得够高,才能看清全景。
  • 6
    前面的都对 就是结论不敢苟同 过日子不需要大声疾呼 就是最大的道理
  • 6
    我有预感我会打赏
  • 4
    请问您写的喜马拉雅的节目叫什么呢
    5
    作者
    押沙龙少年世界史
  • 3
    请问押老师的价值倾向属于保守(右)还是自由(左)
    5
    作者
    没那么简单吧……
  • 5
    个人认为这是您水平最高的一篇文章
  • 5
    很像让科学的光芒照耀自己这本书的结论。
  • 5
    没有什么要大声疾呼的就是一种大声疾呼吧
  • 4
    之前看一个standup讲到jew这个词,既是个普通名词,又是个侮辱性的词汇,完全视语气不同而不同。我觉得换成“中国人”也一样,“你可真是个中国人”用不同语气说出来可以表达完全相反的态度。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