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正在发生的第5次产业大转移正在深刻影响乃至决定着中国未来30年的国运……无论是股市、货币汇率还是房价,都将深深受到影响并因此发生巨变!此文极其重要,乃心血之作,是我2016年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建议大家细读!
第五次产业大转移与中国国运
时寒冰
如果站在全球的视野去看待一个经济体的发展趋势,更能一览全貌。
诚如我在《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中所言,中国经济在2016年步入新的发展周期,做实业的人越来越感觉到盈利乃至生存的艰难,压力越来越大。
是他们不够努力吗?
不是。
这种情况是冬天最寒冷的时候吗?
不是,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入冬。因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正在施展着它的巨大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将至少持续20年乃至30年以上。这种力量将使得一些国家变得更为强大,也使得一些国家深陷经济危机之中难以自拔。
这种力量就是正在发生的全球第5次产业大转移。
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前几次产业大转移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变:
1.第一次产业大转移
18世纪60年代,英国通过用机器山寨中国的纺织技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让英国迅速崛起,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需要从全球掠夺廉价资源,也需要开辟广阔的市场。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向外转移产业,英国是输出国,美国是被输入国。这是第一次产业转移。这次产业转移成就了美国,使得美国最终超越了昔日的这个“日不落帝国”(由于全球每个时区都有英国的殖民地,故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这次产业大转移的时候,中国是受害国。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制造水力纺纱机。1779年,赛米尔·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1785年,工程师埃地蒙特·卡特莱特制成了水力织布机,将工效提高了40倍。1791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织布厂。当英国工业技术飞速发展时,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还正沉浸在乾隆(1711—1799年)盛世的幻觉中。迅速崛起的英国需要廉价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由此,羸弱不堪的清政府逐渐成为廉价资源的输出国——大量资源被掠夺,大片疆域被沙俄侵占。
2.第二次产业大转移
1946年,丘吉尔访问美国,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这个“铁幕演说”被认为是冷战开始的序幕。美国为了培育自己的盟友,遏制共产主义阵营,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实施大规模产业大转移。而朝鲜战争爆发后所形成的“特需经济”,不仅大大加快了美国对日本产业转移的步伐,也优化了所转移产业的结构,成就了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高速发展,让日本和原联邦德国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这次产业大转移,最大受益国是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而中国同样是受害国。因为“抗美援朝”,中国成为被世界列强制裁的对象,中国同时也是被苏联讹诈勒索的对象。
3.第三次产业大转移
日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遇到了当年英国所曾面临的困惑:资源不足且市场狭小。这引发了新一轮产业大转移: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转移,随着产业转移的升级,又逐步扩展到了汽车、电子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使得“亚洲四小龙”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这次产业大转移时,中国正在搞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因而,未能从中受益。诚如中央后来所做的总结:
在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中,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比例关系长期失调,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僵化。这十年间,按照正常年份百元投资的应增效益推算,国民收入损失达五千亿元……自七十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 这场由文化领域发端的“大革命”,对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影响极为深远。很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学校停课,文化园地荒芜,许多科研机构被撤销,在一个时期内造成了“文化断层”、“科技断层”、“人才断层”。
4.第四次产业大转移
随着不断向前发展,“亚洲四小龙”很快就开始面临着资源不足、市场狭小的问题,他们迫切需要廉价资源与广阔的市场。而中国改革开放,正好提供了这种机遇。这使得美国、欧洲、日本、“亚洲四小龙”都纷纷向中国转移产业尤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此让中国迅速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中国成为了这次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而日本则从90年代开始步入所谓“衰退的20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日本是第三次和第四次产业大转移的重要输出国,当“亚洲四小龙”、中国等在某些领域的技术方面追赶上来,使日本的优势地位受到冲击,挤压了日本相关产业的发展空间。
下面正在发生的这次产业大转移对中国影响深远、重大!
5. 第五次产业大转移
这次产业转移始于2012年后(2012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在书中已经做了详细的分析),是从中国向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国转移。根据产业大转移的规律,将持续20到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导致第5次产业大转移的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制造业迅速崛起,技术飞速发展,尤其从1992年到2002年,中国抑制房地产投资,促使资源向制造业里聚集,使得大批优秀的制造业企业脱颖而出——那个时候出名的企业家基本都源自制造行业。
但是,2003年把房地产定为支柱产业以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追求技术的精进,开始向围绕房地产展开的高耗能低端的产业发展,房地产业成为最赚钱的行业,宝贵的资源和人才从制造业密集向房地产领域集中,不仅造成钢铁、水泥等低端产业的严重过剩,也使得中国制造业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许多人关掉工厂加入到炒房的队列——做工厂十年不如炒一套房挣钱多,就是最明确的价值指引信号。这个时候,最出名的企业家基本都是房地产老板。
房地产持续的赚钱效应毁灭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梦想——从全球经济来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投机大行其道的同时还能有无数人踏踏实实从事制造业的升级。德国房价几十年不怎么变化,才成就了德国制造业世界领先的优势。日本在上世纪也曾有过房价持续暴涨的阶段,这个阶段同样给日本到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持续长达20年至今还没有结束的衰退。但此后稳定的房价让日本的制造业技术优势得以保持。倘若没有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日本的技术优势恐怕早已丧失殆尽。
房地产业的持续景气房价的持续上涨使得中国的制造业不再具有优势——高房价导致中国的生产、经营、生活等成本大幅上升,许多低端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这意味着国内机会的减少,就业的减少等。
另一方面,以日本、美国为首的机器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以美国为首的3D打印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使用,这大大弥补了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的劣势,从而导致了高端产业从中国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
也就是说,第五次产业大转移的输出国是中国,并且,这种输出的双路线的:低端的产业向东南亚相关国家转移,高端的产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
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这种产业大转移的持续时间至少也在20年乃至30年以上。这将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参考日本在两次产业大转移后所面临的窘境,来知道我们(中国是二合一的转移,一次完成日本两次的转移路线)正在面临的挑战。不仅实体经济,像货币汇率、股市、楼市等等,都将深深受到这种力量的影响。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以往的产业大转移大都是从发达国家或地区,向不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而第五次产业大转移则是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回流、从不发达国家向同样不发达国家转移,属于双消耗型的产业转移模式。这对中国经济的抽血效应会更加明显。
当然,我们有新闻联播所展现出来的积极的力量,各级政府有维持房地产业屹立不倒的丰富经验,我们就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将能够以完美的姿态迎接无论多么严峻的挑战,从而,使得中国在这次轰轰烈烈的产业大转移中可以神出鬼没,不仅不受损还能成为受益者——这是我的中国梦。
原油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例外之一:
详见我在5月3日写的《原油:一个超级大陷阱 一个超级火药桶》,主要观点如下:
特朗普将继续用言语打压油价,但同时,用行动推升油价的做法,也将继续。
如果理解了宗教、文明、价值观冲突的因,对于当下所面对的果,也就淡然了。
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制裁的升级,正在撕裂伊朗的耐心,中东火药桶正在被引爆。无论特朗普说什么,都无法改变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只要需求不快速下降,原油供应的缺口在现阶段都将加大而不是缩小,原油的调整只能是短暂的。更大概率的是原油的上涨,这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而这一切,正是那个口口声声嚷着要打压油价的人所造成的。
对未来长趋势的判断,我在2018年10月4日晚发出的《趋势在心(病中杂记2)》中写了:
今天看来,恍若一梦。是否热爱这片土地,不在华美的言辞,而在于能否为它争取利益和权利,甚至,能否以诚信和爱,赢得世界的尊重。不禁想起岳大帅的词:“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一代伟大的爱国者,却在风波亭被结束生命……这是历代爱国者的悲凉结局……
蓦然回首,一切已经悄然成定局。
我在书中所描述的大趋势,经历短暂的调整后,逐一回归。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依然不懂。
凛冬已至,悲伤地发现,什么也未能改变。去掉那点虚名,我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可以忽略的草民而已:在未来至少12年中,今年,或许是最好的一年。从满腔热血的少年,到疾病缠身的中年,再到……廉颇老矣!
愿朋友们都能照顾好自己和家人,感谢您一直默默给予我的支持,此知遇之恩,永远铭记于心。
相关问题如何解决,详见我在2019年1月写的《心归何处》,主要观点如下:
很多人探讨中国当下存在的问题,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源性问题,却往往被忽略,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归宿感。经常茫然若失,心神不宁,不知道心归何处。
很多人想做有钱人,却从未想过,人最应该做的,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健康的人,然后才是其他。
……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民众就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地刺激消费是没有用的,因为,消费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享受,谁有钱不愿意消费呢?关键是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和民众收入的增长,有了这个前提,消费根本就不是事儿。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当下,不应该继续加大基建投资,推升房价,而恰恰相反,应该抑制房价,让利于民,同时,加大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幅度减少民众在教育、医疗等等方面的支出,藏富于民,让人人有归宿感,这不仅是激活内需的根本,同时,也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瓶颈的根本。
如果继续走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必然继续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或者,加大货币投放,这两种方式,最终,都将削弱民众的购买力,导致经济问题更加畸形。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权力对市场的干预越少越能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内在的调节机制就能够更好地自动地发挥作用,而这种力量绝非人的决策能力所能及。权力部门只需要做好社会保障,就足够确保中国经济再迈入一个新台阶,而当下的很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和苦难,民众吃苦耐劳、踏实能干,如果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各种规则公平,人心有归宿,我相信,中华民族必有傲视世界的一天。
-
yangtao
-
张宾
-
藏剑江南
-
骠骑
-
戴宏伟
-
行云
-
曾诚
-
丁慧
-
岁月的流转
-
属兔纸的帕丁顿熊
-
水滴
-
换位思考
-
skill~王爱成
-
高涛
-
东南迁客
-
PAN
-
林子? ?
-
大咕咕猫
-
龙飞风舞
-
性情中人
-
旅途
-
sunrong
-
曾强胜
-
榆中明超家纺
-
做个勤奋学习的人
-
定行
-
聂敏峰
-
紫檀小中医
-
紫之龙
-
BruCe Cao
-
暮云飞
-
福佑
-
???????
-
阿沛
-
星星律师
-
回归自然
-
Sunflower
-
大兵
-
crystal
-
杯酒渐浓
-
星辰
-
大杨创世
-
李政青
-
暖冬
-
sunny sun
-
远 若邻
-
自强(Angelo)
-
戴志刚Andy
-
雨
-
无限
-
明月在天
-
夶海
-
今天
-
吴乐群
-
一壶茶
-
文
-
李丰
-
晴空
-
北京 北京
-
黑青
-
横刀立马大将军
-
汪洁
-
A Hover
-
医心近佛
-
冲浪的海豚
-
Jordan
-
米鼠鼠
-
A蜗牛1308525698
-
vanthy
-
吉华
-
海阔天空
-
海阔天空
-
元青山人
-
机遇
-
A东信(专业拉僵尸号)
-
nothing
-
一缕阳光
-
笨笨
-
zhangshuwei
-
龙龙
-
郝辉勇
-
何启超
-
黄俊
-
Hua
-
LYgT
-
维轮特陈义发
-
乐乐
-
老胡
-
鲁旋
-
陈荣生
-
卢西亚诺
-
李益强
-
禅归心自清
-
luke.
-
侯斌
-
Jac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