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商皓、铃木光子与两个孩子的合影(长江日报)
1
1928年的武汉的夏天非常热,毒日头当空高高晒。
李四光蹲在乱坟岗里啃干粮,他的坐骑——一头小毛驴正在旁边吃草。乱坟岗位于武昌罗家山,不远处是烟波浩渺的东湖。
此地甚好。
李四光拿出地图,顺手环绕罗家山画了一个圈——足足有八千亩。他是受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院长蔡元培的委托,来给一所新学校选址。
前一年,为改变中部地区教育落后现状,国民政府决定改组原有的武昌中山大学,新建一所国立大学。
李四光当时是中国地质学会会长,被蔡元培任命为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长,在好朋友叶雅各(林学家)的建议下,他来到山水相连的东湖之滨考察,终于找到理想之所。
敲定校址,李四光延请美国建筑学家开尔斯来操刀新校园的蓝图。
开尔斯以北京故宫为范本,巧妙地利用了周边两座山,将中国传统建筑的“轴线对称、主次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原则融入校园的设计之中。
这才有美轮美奂的国立武汉大学。
2
武大一出世便风华正茂,名师荟萃。
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觉得罗家山这个名字太土了,改作珞珈山。
首任校长则是国民政府法制局局长王世杰,他是巴黎大学法学博士,民国时代的重要法律,如“六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和物权、债编、亲属继承法)都是他牵头拟定的,后来升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及外交部长。
王世杰后在台湾去世,曾留下遗言,“以后为我立碑时,去掉所有头衔,只须刻上‘前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王雪艇先生之墓’”。由此可见,他对武大的深情以及对武大校长一职的自豪。
武大创校后,报考的青年才俊多如过江之鲫。
1930年,18岁的汤商皓考上了武大经济系,他是湖南大庸县(现张家界永定区)人。
民国时代,武大经济系出了很多牛人,汤商皓有个同学叫张培刚,后去哈佛大学留学,其博士论文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成为欧美大学指定教材,回国后在武大任教,厄运连连,被“发配”到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前身),以一己之力撑起了该校经济系,被誉为“中国发展经济学之父”。
汤商皓的学术人生没有这么精彩,乱世飘零下,他的命运被历史反复扭转。
3
1934年,汤商皓从武大毕业后,到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部门工作,随后被公费送往日本留学。
起初,他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农业经济研究部研修,后以当时日本农业不如工商业之积极于现代化,乃转入东京商科大学(现名东京一桥大学)研究部,学习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留日期间,他寄宿在一户日本人家里,与这家的养女铃木光子相识相爱,同居生子。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汤商皓不得不中断博士学业,携带妻儿返国。时任武大校长王星拱聘请他为经济系讲师。
1938年2月,日军逼近华中地区,武大决定西迁四川乐山。为保护校舍,王星拱安排汤商皓及4个校工留守。
王星拱的理由是:汤商皓的妻子是日本人,他会说日语,可与日军周旋。
汤商皓不想做亡国奴,再三拒绝,但王星拱,“严令留守,并谓国难如此,能保全一部分艰难缔造之校舍便是替国家保留一部分莫大之元气。”
见校长“情辞恳切”,汤商皓“乃临危受命。”
日军兵临武汉时,汤商皓等人躲进法租界,哪里想到,小小的法租界涌入10万难民。
日军占领法租界后,将汤商皓等留守人员抓获,最后是铃木光子“以日妇身份出面营救,得以释回。”
之后,经汤商皓和铃木光子斡旋,用一个月时间,把10万难民平安疏散到难民区或返乡,“难胞一再表示感激良深。”
武汉没有发生南京大屠杀类似事件,汤商皓和铃木光子功莫大焉。
4
武汉治安和交通恢复正常后,汤商皓让妻子前往“武汉治安维持会”日军顾问部洽谈可否前往珞珈山一视校园。
经获许可,他与铃木及同仁渡江前往校园视察,日本宪兵随行,经洪山至武大校门,但见“路断人稀,兵车,一副战时景象,暗中唏嘘不已。”
武大校内驻有一日本联队,联队长是荒原大佐。
汤商皓对荒原说:“国立武汉大学为华中最高学府,中国文化及学术发言兹长所系,……,现武大师生虽已他迁,而在此湖上胜地留下之壮丽建筑物及一部分教学设施,皆属中国之精华与人民血汗之结晶。为保全此优美之湖山与优良中华之文物,务请一本亲善之旨,善为维护。”
他提出建议,武汉城内有很多空置民房,日军就不要驻扎在武大校内,可否搬走?
荒原居然还蛮客气,表示可以将士兵调入城内,不过军官们还住武大教授宿舍,野战医院不便搬迁,也继续放在校内,但会“小心维护”。
他向汤商皓保证:“对于无抵抗性之非军事设施决无意破坏。尤其对于此山明水秀之高级学府校园的一草一木,当善加爱护,君等大可放心。”
汤商皓等人见他言辞颇合情理,“道谢”告辞。
归途中,看军车云集,汤商皓还是很伤感,“大好湖山,不久以前弦歌传道授业之地,忽一变而为柳营卖武之场,感喟曷已!”
5
几个月后,汤商皓听说驻武大的日军换防,再去探视,这次接待他的是一个文职武官高桥少将。
此时,校内军人军车减少,被当做后勤办公之地。
高桥的态度较为和善,说武大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文化地区,当尽力加以保护。
高桥说:“惟值此春光明媚,尚欠花木点缀,可自日本运来樱花栽植与此,以增情调。”
汤商皓说:“可同时栽植梅花,因中国人甚爱梅也。”
汤商皓的本意是,樱为日本的国花,梅乃我国国花。但高桥很狡猾,婉拒说:“樱苗易得,梅种难求。”
高桥邀请汤商皓来年回武大赏樱。汤商皓打哈哈,随即告辞,巡视武大各处,见无异状就回去了。
6
武大西迁之前,给护校小组留了一点经费,但到1939年冬天,经费耗光。
众人被迫分散开来。
汤商皓是日眷,不便出走,只好困守;有两人潜出日军防线,去四川向校领导复命请示;有一人回老家(武汉黄陂);还有一人姓涂,上了年纪,就随汤商皓继续留守。
为了维持生计,汤商皓租一小店,由铃木向日侨批发部购买日用品出售。每逾数月,前往珞珈山探视。
条件艰苦,姓涂的校工后来也回湖北汉川的老家,就剩汤商皓和铃木夫妇坚持护校。
三年过去了,武大方面始终没有跟他们联络。
雪上加霜的是,铃木因为生孩子,“瘿病不治,于1942年冬逝世。”
两个孩子嗷嗷待哺,殊难照料,汤商皓乃于1943年夏与刘姓女士结婚。一家四口生计维艰,将此二子寄养在岳父家。
汤商皓和妻子计划去找学校,走陆路太危险,从武汉坐船到上海,再转香港,然后入川。
临行前,他们再一次去珞珈山探视,“作最后一次护校之巡礼。”
7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汤商皓的计划完美,但难成行。1943年冬天,他与妻子辗转抵达上海后,听闻香港沦陷,只得滞留上海,由友人介绍,入一银行工作,得以安身。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武大复校,汤商皓终于跟学校取得联系,时任校长周鲠生嘱他返校。他正欲成行,哪知又是一个阴差阳错。
当时台湾刚光复,急需留日学生前往协助接收。汤商皓被安排前往台湾,几个月后,接收的事情办妥,他又奉命主管台湾省商业行政。一年后,他又奉命筹设中兴大学商学院,担任院长兼系主任。
就这样,汤商皓自此辗转任教于台北各大专学院,直到1979年。
8
故园一别40年。
1985年5月,已经移居美国的汤商皓回大陆探亲。他当年寄养在岳父家的两个儿子在武汉光复后,由湖南老家派人接回原籍抚养,因为海外关系,屡遭劫难。
72岁老父与40多岁儿子抱头大哭。
经老同学张培刚等人邀请,汤商皓重返武大,尽管时过境迁,他还是不忘昔日校长所托,写下3000余字的文章《1985年回国重游珞珈母校——武大忆往感怀记》,向母校汇报护校经过:
噫!予毕业武大,返校任教,受命于危难之际,留汉护校,三年苦守,校舍无恙,幸未辱命。夫以当时数百万国防军,犹不克抗阻顽寇,而纷纷损兵失土。而予与数同 仁,皆手无寸铁之文弱书生,尚克冒险犯难,与寇酋数度周旋,完成此一艰巨之任务,未负学校当局之苦心。
他还专门感谢了前妻:
其间日妇铃木嫁夫随夫,颇明大义,协助护校良多,似亦不无勳劳。
9
1946年10月,武大师生全部从乐山迁回武汉。
次年三月,他们惊呆了,老斋舍(现女生宿舍)前顿成花海,原来是日本人种下的樱花开了。
如今,樱花遍布武大,其实主要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82年中日友好10周年、1992年中日友好20周年时,日方赠予的樱苗及其繁育品。
汤商皓1997年因患肺癌病故,享年86岁。他晚年在美国从事侨务工作,先后任武汉大学美国加州校友会会长、加州湖南同乡会监事主席、湖南旅美联谊会名誉会长等。
《1985年回国重游珞珈母校——武大忆往感怀记》一文曾于1991年被《武汉大学校友通讯》刊发。可惜文章流传范围有限,武大这段校史及武大樱花的由来不被更多人所知。
大约武大本校人员亦少有人知悉。要不然,武大保安怎会狠揍“和服”赏樱男?战火纷飞时,尚能文风不坠,不卑不亢;和平赏花日,却斯文扫地,动辄拳脚。
武大正门牌坊上书写“国立武汉大学”,常被人念作“学大汉武立国”,如今看来,武大果然爱动武。
参考资料:《1985年回国重游珞珈母校——武大忆往感怀记》,武汉大学校友通讯,汤商皓
-
玺跃? 置顶作者
-
七品带砖侍卫作者
-
李厮打作者
-
四海夕阳作者
-
TypeRing作者
-
? ? ? ?
-
郑峰作者
-
冉二狗作者
-
惠敏River作者
-
北海道の雪作者
-
CMTeam作者
-
炉冷剑锈作者
-
王胜明作者
-
Camille
-
墨烟玉田作者
-
a sentimental forsaken作者
-
曜耀月
-
琥珀川
-
宁萌
-
青衫
-
食盐的马作者
-
?小荷漫纸鸢。作者
-
令狐大盈若冲
-
水海永作者
-
清欢作者
-
corvette作者
-
蔚蓝作者
-
蔚蓝作者
-
不可不戒作者
-
Chris.Li
-
住在方盒子里的?作者
-
冷暖自知作者
-
当时
-
小阵雨
-
蝴蝶
-
海上生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