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夕木
随着2020年美国大选尘埃落定,拜登政府已于2021年1月20日正式执政。一个新政府和新政党的上台无疑会使美国对外政策产生巨大的变化,民主党一直以来坚持“人权”外交、坚持干涉主义、坚持反华政策,在可预见的将来,拜登政府的政策恐将继续以此为切入点、主要战略和对华政策,打造新的全球联盟以遏制中国的发展。在新冠疫情冲击全球公共健康安全、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依靠自身优势快速控制了中国新冠疫情发展,使中国经济首先开始恢复,对即将上台的拜登政府而言,这无疑加大了其遏制中国崛起的决心,提高了其执行对抗中国政策的必要性。
美国虽然是两党轮流执政的国家,但其对外政策也体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延续性,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政策自二战以来一直具有高度延续性。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始终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无论采取遏制政策或是接触政策,美国始终视中国为竞争对手;美国对华政策的霸权主义基本思想没有改变;美国始终将意识形态因素植入对华政策中的外交特性,反共的核心价值观没有改变;中美始终在涉港澳台问题上具有明显分歧;美国对华政策的“遏制和防范中国”的基本方向没有改变,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颠覆中国的现有政权的终极目标没有改变。
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受干涉主义指导,干涉主义是美国长期坚持的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指导思想。特朗普执政之前的美国一直奉行干涉主义政策,即以人权为理由,以道德为名义,以军事干涉为手段,建立并维护有利于美国的世界秩序。在特朗普执政后,该思想也被有保留的部分继承下来。美国在具体政策上,也持续性地使用了干涉主义政策,例如距离目前最近的两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战略,在奥巴马政府时代美国提出的“重返亚太战略”和“人权外交”,以及特朗普政府时代美国提出的“印太战略”和“贸易战”可以体现出美国对华政策延续性,而该持续性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并没有改变的迹象。
根据这一情况可以判断,美国根本性的针对中国的遏制战略不会因新政府上台而发生根本改变,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干涉主义因素不会因为民主党建制派总统拜登上台而被消除,尤其是在中国日益强大和崛起的前提下,对华政策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不会改变它“遏制和防范中国”的基本方向和干涉主义的政策指导方针。
此外,为了展现新政府与特朗普政府的差异,民主党也极有可能加大针对中国进行干涉的力度,拜登政府目前公布的有关对华政策,也已经证明了其遏制中国的根本战略没有改变。
目前,拜登政府团队已在拜登个人网站公布了其基本政策纲要,经过筛选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有关其具体对外政策的内容相较之疫情防控、经济振兴、宗教种族等问题,占比相对较少,也仅有一次直接提到了中国。但这种情况并不代表拜登的对外政策不重视中国,经过,总结拜登政府目前公布的涉华外交政策包括以下几各方面:
外交领域:
1)投资中美洲,与中美洲国家合作打击腐败和犯罪。
2)坚持从阿富汗撤军。
3)重新使用民主外交和人权外交手段,“振兴对促进世界人权和民主的国家承诺”,从而加强与北美和欧洲以外的民主伙伴的合作,针对“非民主国家”构建联盟。
4)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重启气候外交的方式。
5)“拜登政府将与美国的民主盟国一道,共同发展由私人部门主导的安全的5G网络”,指拜登政府将不再与中国在5G技术领域进行合作。
6)恢复和重构传统伙伴关系,保持北约的军事能力。
7)支持台湾,修复与日本关系,将钓鱼岛纳入《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范围。
经贸政策:
1)拜登延续了特朗普的“使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政策,计划实施新的离岸税收处罚办法,将工厂从海外迁回美国以创造更多就业。
2)振兴现有的或已关闭的工厂,提高美国制造竞争力,创造工人就业。
3)提出“全美制造(MADE IN ALL OF AMERICA)”,努力打造的覆盖全产业链的美国制造业体系,保证所有美国产品可以在美国国内独立生产。
4)为雇佣美国工人的公司减税。
5)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为交通运输。
6)为了使美国产品在公共采购中更具竞争力,拜登将出台法案确保在联邦资助的美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使用美国钢铁,铝和其他关键材料。
根据上述政策可以发现,拜登政府实际上部分继承了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采取了逆全球化的经贸政策。拜登政府已经不是第一个想让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总统了,早在奥巴马政府时代,美国就曾出台相关政策促进美国制造业发展,特朗普政府则采取了更加直接的增加税款的办法限制制造业外流,而拜登的经贸政策无疑是对过去政策的继承和延续。其外交领域的政策蕴含两条主线,一是使美国的对外政策回到“人权外交”和“民主外交”的道路上来;二是修复与传统盟友的关系以遏制中国。
当推测并讨论拜登未来可能的对华政策和其将如何打造“全球联盟”对抗中国崛起时,考虑“拜登是如何获得本次大选的?”这个问题是必要的。只有通过分析他胜选的途径和条件,才能判断拜登是否将真正落实其竞选时所承诺选民的政策,才能判断拜登政府经过美国国会两院推行自身政策的可能性,才能判断其具体的政策路径。
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拜登最终以获得538个选举人团票中的306个击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在大众投票方面,拜登赢得了81,283,098票,占投票总数的51.3%。他是第一位赢得超过8000万张选票的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赢得了74,222,958票,占投票总数的46.8%。除了拜登以外,这比历史上任何其他总统候选人都赢得了更多的选票。2020年,超过1.59亿美国人进行了投票:准确数字为159,633,396人。这是美国历史上参与总统大选投票人数最多的一次,首次有超过1.4亿人投票。以有投票权的人口百分比衡量,2020年的投票率达到了120年以来最高的66.7%。
在美国国会席位竞争方面。民主党在本次参议院竞选中赢得了三个席位,使其所占参议院总席位数达到与共和党所占数一样的50个。而共和党则在本次众议院竞选中相较过去多取得了9个席位,使其占有众议院435个席位中的211个,但虽然如此,民主党还是以222票超过半数的绝对优势掌握着美国众议院。
高投票率说明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因特朗普的四年执政变得十分高涨,说明美国社会的政治活跃度非常高,而这则隐含了一个危机,即相较过去历届新上台政府,拜登政府执政后面临的公众压力也会十分巨大,这导致拜登的政策制定不可避免要走向民粹化,相较过去更注重大众的观念。而特朗普与拜登两人在大众投票上的得票差距仅为4.5%。如此接近的投票数量说明美国社会分裂问题依旧严重。
拜登政府出于国内政治和社会稳定考虑,将不得不对部分共和党选民的观点加以照顾,在政治上对共和党进行大规模妥协,这一妥协将着重于经济领域。此外,为了团结共和党选民,拜登政府将不得不将在两党具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着重进行工作,通过建立一个“需要共同面对的强大敌人”的方式,团结国内处于政治需求旺盛、活跃度极高的各派政治势力,而中国将不可避免的成为这一角色。因此可以预料的是,拜登政府治下的美国,有可能与特朗普一样采取强硬的对华政策。
参议院局势席位的改变虽然不是根本性的,民主党未在参议院形成绝对多数优势,但是这无疑增加了拜登争取国会支持的其政策时的竞争力。而民主党虽然损失了一些在众议院的席位,但其在众议院内的绝对领导地位没有被动摇。因此可以推断,相较于特朗普政府面临反对派占领众议院的情况,拜登政府需要推进某项政策时所面对的压力将相对较小,但依旧需要在美国国会与共和党进行合作。因此,拜登上台后,若想快速团结美国,必然需首先提出国会两党都较能接受的议案和政策,而对华政策则是拜登上台后最好的选择:两党在对华政策上有一致利益,作为重大议题可以获得较高的关注度,较易快速通过国会的实现政策落实。
从这一情况可以预测出,拜登政府正式上台后较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出台较为强硬的对华政策,并在共和党的支持下实现政策落实。
国际学者和媒体对本次美国竞选的结果都持有肯定态度,也不乏学者、媒体和机构对拜登胜选原因进行分析。部分人认为拜登胜选的原因是特朗普“失道寡助”,政治和社会团体为了反对特朗普的政策而支持拜登;也有人认为,年轻人和“首投族”(首次参与投票的人群)的高积极性使得拜登得以获得大量青年选票,以对特朗普的形成优势;部分人从特朗普抗击疫情不利的角度出发,认为特朗普在竞选前的失败举措导致其部分坚定支持者转向中立;也有部分人,认为拜登继承了奥巴马在民主党党内的政治遗产,并在竞选最后时刻团结了民主党进步派,保证了其竞选的胜利。这些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但是都有观点不够具体、角度较为片面的问题,在此本文使用利益集团和社会团体分析法对拜登的胜选做一个简单梳理。
从政治的角度来讲,拜登政府政治目标是推行其政策,方式是赢得选举。在胜选后拜登在政治上的目标则演变为进一步保证相较于反对派的优势政治资本,即让更多人支持拜登政府以保证其政策的顺利实施,以及减少反对拜登政府的政治力量和群体。有两个路径可以实现上述两个目标:稳定拜登政府现有支持,保障政治资本;以及争取更多支持,获得更多政治资本。因此在这里分别对拜登政府的这两条路径进行分析。
在稳定现有支持方面,在2020年大选中明确支持拜登的利益集团和选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继承自奥巴马希拉里和的民主党基本盘,包括部分青年选民,大部分城市中产,美国黑人工会;
2)拜登民主党建制派领袖身份带来的利益集团,包括金融集团、互联网公司、其他科技企业;
3)以伯尼·桑德斯和亚历山德里娅·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AOC)为代表的民主党进步派,以及其以青年学生、城市工人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者;
4)大多数普通黑人、部分少数族裔、大部分同性恋群体;
5)学者、律师、记者、医生等数量较少但具有专业能力和影响力的高级中产阶级;
6)跨国金融集团、华尔街金融公司、投行;
7)对特朗普不满意的中间选民;
8)以“Lincoln Project”为代表的部分共和党建制派的支持;
9)部分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中老年人选民。
在获得更多支持方面,依照2020年大选中民主党得票的情况,未来拜登政府有机会在以下群体争取到更多支持:
第一,建制派共和党人(温和派)。共和党建制派在本届选举中为了对抗以特朗普为代表的共和党激进派已经给予了民主党部分支持,如由共和党建制派组建的“Lincoln Project”曾公开号召共和党选民向拜登投票,并直接为拜登购买竞选广告。且在反对激进主义这一方向上,以拜登所代表的民主党建制派和目前以小艾迪生·米切尔·“米奇”·麦康奈尔为代表的共和党建制派具有共同点。
第二,美国军方。美国军方在本届总统选举中没有明确表态,但在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美国华盛顿地区持续发生的骚乱中美国军方的表现,已可以证明美国军方对特朗普的执政并不满意。这种不满在一些案例上也有明显体现,例如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Mark Milley)8月份曾告知美国国会称军方不会介入选举纠纷;再如2020年6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命令美国陆军第82空降师、第101空降师接管华盛顿地区,执行军事管制,引起美国海军、美国空军、美国陆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等多位军方领袖分别发表公开信,对华盛顿发生的暴动表示理解并维护美国宪法的价值观。另一方面,特朗普在中东、欧洲的战略收缩态势也势必将引起美国军方的抵触。
通过以上分类,我们看到明确支持拜登的利益集团和选民以及拜登政府有机会争取的支持者具有以下特点:
分散。拜登政府的支持者阶级属性分散,包括了无产阶级(工会)、中产阶级(城市中产和互联网企业)、投机分子(金融集团)、大资本(共和党建制派)等不同社会阶层。拜登政府的支持者文化上社会属性上分散,包括各个年龄层的选民,包括多种文化背景,包括多种价值观。各个集团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取向也非常分散,例如跨国金融机构希望美国继续走全球金融扩张的发展路线,共和党建制派则希望工会希望美国发展本土制造业,民主党进步派希望美国采取更倾向社会主义的政策例如全民医保、免除学生学费等,城市中产则希望政府有效提高平均工资制造更多就业机会。这种分散将导致拜登政府很难通过数量较少但比较有效的几个政策来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美国的发展。利益和不同属性趋向上的分散将导致拜登政府支持者之间天生不具有向心力,因此拜登在具体政策设计和美国未来发展方向两个层面上,也将面临由分散带来的不同方向的挑战和阻力。
矛盾。支持拜登的利益集团和群体之间具有极难调和的矛盾,例如工会和金融机构在发展方向上的矛盾,工会和共和党建制派代表的大资本之间的矛盾,共和党建制派和少数族裔在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上的矛盾,共和党建制派和民主党进步派在社会政策上的矛盾,互联网公司和工会在维护员工权益上的矛盾,民主党建制派和进步派之间在经济和社会政策上的矛盾。以上矛盾都是相关利益集团和群体高度关注的,涉及各方核心利益的问题。
根据拜登政府现有和潜在支持者分散和矛盾的特点可以判断,这个为了将特朗普赶下台而组建的政治联盟是脆弱且不可靠的,如果不能及时对国内政治力量进行整合,那么就非常可能发生新的分裂。且各利益集团和群体之间的矛盾,也会因其混乱性和新冠疫情对社会的冲击,非常容易被利用和煽动。
拜登政府在面临分散、矛盾的支持者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时,其首要任务是保证国内稳定、抗击新冠疫情、并团结一致遏制中国崛起。因此,拜登政府的政策风格有可能是:对内走温和的中间派路线,将自身利益与其支持者不同派别的利益进行整合与妥协,以求减少国内矛盾,维持经济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对外走强硬的激进路线,转移国内矛盾;经济上走国际合作路线,保证金融机构利益。
考虑到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拜登政府的对外政策,这里仅对拜登政府可能的与中国相关的对外政策进行具体预测,拜登政府可能的具体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用美国现有的话语权优势和拜登政府对互联网公司的掌控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发动针对中国的舆论战,尤其是针对中国现任政府的合法性、中国的民主问题和人权问题、中国的扩大军备的行为等方面进行舆论谴责;继承特朗普打压中国社交媒体平台的政策,限制抖音、微信、微博等舆论平台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加强学术领域的舆论监管,减少中国学者在世界顶级期刊上的发声。
第二,在国际金融领域向中国施压,在世界范围内发动针对中国的金融战,其行动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世界范围内批评中国对金融市场的监管,要求中国政府降低对跨国金融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限制;限制资金进入亚投行,下调亚投行的信用评级;强调亚洲发展银行在亚洲金融领域的作用,与日本合作扩大亚洲发展银行的影响力和投资额;巩固美国在世界银行的话语权。
第三,在国际贸易领域与中国进行合作,修复因特朗普政府发动的中美“贸易战”造成的对两国经贸交流的影响,并在世界范围内重建多边贸易体系。其行动可能包括以下内容:谈判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并要求CPTPP成员国对部分协定条文进行修订;表达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意愿,但考虑到中国是创始成员国,不会真的执行RCEP框架下的自由贸易条款;扩大文化产业对中国的输出,扩大服务业、旅游业对中国的开放;扩大美国留学市场对中国的开放程度;通过立法、炒作等方式迫使人民币升值。
第四,在军事领域,拜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修复美国与传统盟友的关系,同时实现遏制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构想。其具体政策可能包括:重返中东和欧洲,尝试恢复在德国驻军,重新深度介入叙利亚战争;实现从阿富汗撤军;重返亚太,并重建美国海军第一舰队,对中国南海和东南亚进行战略威慑;增加对台军售,巩固第一岛链,军事上采取支持台独的举措,例如于台湾水域进行航母巡航,与台湾组织联合军事演习等。
针对拜登政府的对华相关政策进行上述推测的主要依据有两点:
第一,以上与中国相关的对外决策行为,符合前文所列的拜登已公开的涉华对外政策,符合拜登“遏制和防范中国”的基本政策方向,是美国实现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颠覆中国的现有政权的终极目标的重要一步。
第二,以上政策可以满足前文分析过的拜登政府支持者的利益需求,并实现拜登团结支持者、拓展新支持者的政治目标。打压中国互联网公司、限制中国平台的走向世界以及控制国际舆论,首先,可以满足互联网公司的利益需求并削弱其竞争对手;其次,拜登可以以此实现其“民主外交”的方针并为颠覆中国现行体制提供必要的帮助;最后,通过这一系列政策团结民主国家,团结美国国内势力,可以清楚地让拜登政府支持者们回答“谁是我们,谁是他们”的问题,从而以一种成本很低的方式提高其支持者的凝聚力。
在国际金融领域向中国施压则满足了民主党建制派基本盘和跨国金融集团的利益需求,对中国展开贸易合作可以使增加美国金融资本的抗风险能力,要求中国开放金融市场也可以使美国金融财团直接获益。而在军事领域的行动则符合共和党建制派和美国军方的利益,恢复德国驻军、介入叙利亚战争、重返亚太、重建美国海军第一舰队等政策则会导致军费支出的增加,从而满足美国军方的利益;对台军售则可以直接满足支持共和党建制派的美国军工集团的利益。
根据前述情况进行推测分析后,本文特别做出如下判断和提醒,以供参考。
第一,美国极有可能与欧洲、东亚、大洋洲国家在信息通信技术、社交平台和互联网公司准入、共建民主价值观领域达成新的国际合作协议,或建立相关国际组织对此这些领域进行新的国际规则制定和管控,打造舆论上的“全球抗中联盟”。拜登政府若实现了这一对外政策,则将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舆论壁垒,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中国的对外交流,限制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提升影响力,限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而由美国建立的舆论壁垒也将有可能影响国内部分群体和阶层的价值观和政治取向,从而动摇中国社会尤其是新兴城市中产阶级的稳定性。
第二,需要警惕拜登政府向中国进行大量的文化产业输出。这不仅可能对中国目前的社会风气造成进一步的影响,也可能会造成中国新兴的数量众多且活跃的城市中产在价值观上的分化。
第三,需要警惕美国在东南亚或中亚地区的对中国或对俄罗斯较友好国家中发动颜色革命,如东南亚的泰国或中亚发动颜色革命。一旦拜登政府在这两个关键节点上扶持亲美政权上台,并掌握了在关键地缘战略位置的国家的主导权,其本身就是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已有成果严重的损害,而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也势必在未来面临更大的阻力。在战略上,颜色革命的成功也意味着美国将重新构建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包围网,在军事上也将会对中国造成严重威胁。在事实上东南亚国家具有发生颜色革命的可能性,其中缅甸发生变更政权革命的可能性最大,因为缅甸政府民选政府目前持有亲中态势,而缅甸军方则对中国的边境政策不甚满意,这导致其国家内部具有分裂的可能性。此外缅甸的地理位置优越,北可以威胁俄罗斯和中亚,东可以威胁中国,南可以限制东南亚,迫使东南亚在亲美与亲中之间做出选择。(注:该文完成于2021年1月中旬)
补记:目前,2021年2月1日上午发生了缅甸军人政变,没想到笔者的判断以这样的方式应验。目前无法确定也不能排除是否和美国有关,无论如何,都要谨防美国借此机会借入干预,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进行遏制,进一步打造针对中国的“遏制包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