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半前,在华为内部的一次会议上,任正非谈起产品变革首先是组织和人的改变,他说不要搞那些PPT,要靠讲故事,要求中高层多写文章,小故事见大道理。
为了让下属们明白怎么搞,他举出了宗教传播的例子——圣经为什么那么普及,就是靠故事,圣经全是小故事,小孩、老人都看得懂,每个人不同感受,所以能够传播开。佛教为什么推广不开:
去年小米10周年,雷军向大家解释说公司为什么叫小米,是因为他很喜欢一句话:“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这句话出自《阿含经》,里面的故事教人不要轻视微小的善意和努力。
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里有三个中国品牌,华为、小米和vivo,还在正增长的只有小米和vivo。
vivo的创始人、CEO沈炜在手机圈子里是最低调的老大之一,鲜少抛头露面,每年想说的话都浓缩在年会的新春致辞里。
今年沈炜的新春致辞叫《不忘初心,埋头种因》。一封信里,沈炜提了12次“种因”,内核只讲了三个点:
有因必有果,中国人最早的逻辑观就来自西南边的邻居印度。这几年,像vivo这样的中国厂牌,在印度和东南亚市场高歌猛进,印度市场7成、东南亚差不多65%出货量属于中国厂商。
2014年,vivo把自己的国际化第一步迈在了东南亚。这个区域里6亿人口中有7成25岁以下的年轻人。人口红利、经济红利和文化差别较小的优势下,vivo开始了大规模的本地化。
和小米注重线上不同,vivo走了一条比较难走的路。
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75%的出货量集中在低于200美元的中低端机型,为了保证货源和降低成本,vivo在印尼设立了智造中心,为了贴近用户对自拍和美颜的需求,他们在南亚着重加强了手机的这些功能。
在马来西亚,vivo的销售点上千家,加上三十家售后服务中心,员工超过千人。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做听得懂他们的品牌的结果就是,即便印度民众喊出抵制中国的口号,但在印度手机销量最大的50个城市里,vivo在其中44个城市遥遥领先。
这些成功经验被迅速复制到了南美和非洲,大星觉得这六年的国际化过程,其实还是很符合沈炜今年讲得三点的。
三年半前,任正非在那个会上告诉下属,这个世界百分之九十几都是穷人,友商低端手机有穷人市场:
别人听没听懂大星不知道,前几天拿着荣耀新款手机,售价比友商贵一倍的赵明当时肯定没听懂。
沈炜今年讲长期主义,就是在总结过往几年vivo在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保持平常心,不看中短期,要注意长期重要的事这些话,大星在去年vivo推出的近20款产品上都看到了实践。
比如X50系列首发了“微云台”技术,X60系列产品实现蔡司的长期战略合作。大星研究了一下蔡司的案例,蔡司在全球有3000员工,对搞联合研发这件事非常慎重,拒绝过不少手机厂牌,vivo是怎么体现合作诚意的呢?
据说,德国人最后是因为看到了vivo影像部门上千人的团队才点了头。
要凡事坚持长期主义;要始终坚守利他共赢;要全面践行“设计驱动和用户导向”。这些话讲起来都挺客套,实践起来还是挺难的。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智能手机市场萎缩影响,手机供应链行业的日子不太好过。特别是上半年,几位大佬在被问到产能问题的时候都笑不出来。
当时只有vivo副总裁、中国市场总裁刘宏说vivo目前基本上完成了复工,渠道恢复达到了80%。要知道,那是疫情还比较严重的3月份。
被沈炜种了那么多年“因”的供应商和渠道,“果”然是爱煞了这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