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背后的定价权之争 | 顾子明

2021-02-02

最近一个月,面对“核心资产”的价格上扬,全国各级监管都在忙得焦头烂额。

茅台集团先是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经销商必须拆箱销售,2月1日进一步加码,要求电商渠道不得设置抢购门槛。国家市场总局更是在各省组建巡查组,严打茅台的加价销售,抓住加价出售的旋即没收。

而在一线房地产市场上,面对蓄势待发的房价,在银监局的要求下,各银行大幅收紧了贷款门槛。各地政府频频出台打压房地产的政策,北京甚至组织链家等经济机构签署承诺书,降低热点区域看房频次,下架历史价格等功能。

图片

只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监管有着张良计,吾辈自有过墙梯。

一线城市如接力棒一般,深圳涨完上海涨,上海涨完北京涨,在黄牛圈茅台更是化身53度娃哈哈,大家纷纷表示,穿上马甲照样认识。

图片

而这种按下葫芦起了瓢的局面,并非仅仅存在于消费品。

火爆蚂蚁战配和互联网存款刚被反垄断干下去,明星基金经理们旋即崛起,逼着监管又要对基金“正本清源”。

国家严查新能源产能过剩,刚严查了一波恒大和宝能,下周回国的贾跃亭又通过兑现承诺霸占了新闻的头条。

这种源源不断的奔涌才是整个市场的全景......

从茅台的两倍于指导价的零售价,到一线城市的一二手房价倒挂,从明星经理的基金超级市值,到新能源新势力的价格扭曲,看起来,这是巨大泡沫催出来的繁华。

但这也根本不是泡沫那么简单。

这些乱象的背后,是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地产开发商到茅台集团,从银监证监到发改委市场总局,这些曾经超级甲方们,统统面临定价权丧失的危机。

没错,就是定价权。

市场总局和茅台集团决定不了茅台卖多少钱,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决定不了房子卖多少钱,银监会和证监会压不住抱团基金的疯狂被买入,发改委也只能眼瞅着一辆车都没有的新能源公司估值突破天际。

当我们试图把定价权交给市场的时候,却发现市场失灵了......在少数精英群体的带领下,我们这些“乌合之众”开始了一路狂飚。

而上面的一系列调控,调控的不是价格,而是在调控中重夺定价权。

这跟少数美国牛散带着大量散户们,以摧枯拉朽的优势打爆对冲基金的定价权,缅甸的选民在少数西化精英的带领下,以碾压性的优势打爆了军政府的选举权,背后的逻辑都是一致的。

全球疫情泛滥的反复冲击,让本已摇摇欲坠还需要不断补锅的旧秩序愈发难以支撑。而旧秩序在被迫放水的过程中,又让部分群体迅速手握超出其认知的财富。

最终,部分受益于疫情的自由精英们“飘”了之后,又试图利用新的游戏机制,去争夺定价权甚至是控制权。

就像去年被写烂澳大利亚的那场森林大火,对于大部分动物来说是灭顶之灾,但是对于自然生态的进化却是一次天赐良机。

嗯,这就又要回到脑子和良心的选择了。

而无论选什么,变化都是已经产生的了,这就是历史的进程。

随着疫情物理上的隔离引发的信息的加速通畅,使得网络矩阵这个本就是指数级的力量出现了一路狂飙。

从上半年的直播带货大咖到下半年的明星基金经理,少数精英在“乌合之众”的追随下,利用规模优势,拥有了越来越强的定价权。

从快手被旗下的辛巴反制,到银行被互联网金融反制,这些被引入的泥鳅们,借助疫情骤然就变成了巨鳄。

甚至茅台集团可能也是最近才想明白,真正威胁他定价权的不是有传统的渠道商,而是利用付费会员体系和流量机制搞抢购的电商巨头。

而这种权利的缺失,在中美两国却引发了不同的路径。

对于美国的统治阶级来说,从去年特朗普封杀Tiktok到今年华尔街“封杀”WallStreetBets,既得利益集团必然会对新兴的力量实施打击。

只不过特朗普是硬杠的耿直Boy,亲自出面搞封杀,而华尔街却喜欢在旁边煽风点火和埋雷,让对手自取灭亡。

对于中国来说,这种新机制的变化虽然对我们的治理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但这个也同样挑战了美国的霸权,成为我们加速追赶的利器。

所以,我们不会照抄美国“故步自封”或者“郑波克段”的方式,而是会吸收其有利的部分与自身相融合,毕竟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红利,机制对我方更加有利。

因此,决策层更希望出现“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糅合局面,而这也导致了苦逼的各级监管需要根据形式变化而不停的打补丁和打地鼠。

这也导致了顺应时代进程的巨头们,不得不在一个无形的鸟笼之下不断的切换油门和刹车。

最后,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化都会很快,但无论怎么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我们要对定价权,拥有最终的决定权。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