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因为了写了一篇《活出个人模狗样来 》,有人留言,说瞎爷变了。
有变么?没有。没变吗?有。
不变的,是那份敏感,敏感感受人世的心灵,对人的善意。
变的是什么?我最近说了很多次了,不再关心宏大叙事,不再关心和自己的生活不相干的人和事。
还有一点就是,不再追寻所谓的意义,凡事都追究个意义。
我曾经回望过我过去的人生,我的问题或者困惑,或者让我活得拧巴的原因就是,我总想探寻人生的意义,或者说价值。因为我在思考某个问题的时候,最后总是问一句,有什么意义呢?然后,一切的努力就都消解了。因为问到最后,问到终极,一切都没有意义。
我甚至曾经设想过,等我哪天死后,可以在墓碑上刻一行字,这里埋葬着一个问了一辈子问题都没有得到答案的人。他的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
现在想想,我觉得我挺傻逼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像周围的人那样活着。该吃吃,该喝喝,该爱爱。不要只看见结果,要享受过程。
人生识字糊涂始。这句话好像是鲁迅说的。
02
前天是苏东坡的农历生日,有人写了一篇文章,在我的朋友圈里,很多人在转发。我的理解是,我的朋友圈的精神层面,和苏东坡和谐共振的地方相对的多一些。
我甚至在我的视频号《瞎爷聊天室》里做了一个节目。讨论苏东坡的生平。下面的是视频里的对话:
小雅:张老师,昨天,三联生活周刊的微信公号推送了一篇文章,说农历十二月十九日,也就是昨天,是苏东坡的诞辰。今天,这篇文章刷屏了,很多人在朋友圈里转发这篇文章。按理说,中国历史上文人辈出,灿若星辰,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辛弃疾,简直太多了,苏东坡生活在北宋那个时代,距今已经很久远了,为什么苏东坡的影响力还是那么大,他的人格魅力还是那么强。我想问问你,你是怎么看苏东坡的?你是怎么评价苏东坡对后世的影响的?
瞎爷:我觉得个话题很有意思。首先,说起苏东坡,首先不得不说他生活的时代。宋代在中国历史上不是一个强大的朝代,而且还经常受北方西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的侵略, 按理说是个积弱的时代,但北宋的文化特别兴盛,这个我们从清明上河图上可以看出来,再一点就是,北宋的统治者,不杀文人,即便是政治斗争再厉害,也只是流放,所以你看苏东坡,一辈子基本是在流放中度过的。所以,这个时代的魅力,也是苏东坡魅力的一部分。
再一点就是,苏东坡政治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两句话可以概括,就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的那两句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至于才华上,苏东坡是空前绝后,他诗词、书画,散文、政论,都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再就是在人生观上,襟怀坦荡,豁达旷达,乐观,对生活充满热情与热爱,风趣、幽默,自娱自乐,知足常乐。非一般人所能比拟。
小雅:那苏东坡有没有不好的地方?
瞎爷:我觉得是有。苏东坡不可能是完人。首先第一点,苏东坡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文人。文人的特点是什么,是说话太随便,喜欢耍贫嘴。他的一生的很多际遇,和他的嘴说话随便,都有关系。
性格即命运,苏轼是个豁达大度之人,对人亲切热情、口直心快、才思敏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园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也就应了林语堂那句话“眼前一笑皆知己,座上全无障目人。”也算是待人接物的一种最理想的境界了。但人无完人,苏轼也是有缺点的。有人认为他奔放有余,凝练不足,重倾泻而少含蓄,他的这种性格也注定了他一生命运多桀,几起几落。也幸亏是他生活在宋代,换在别的朝代,估计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小雅:一般人要想了解苏东坡生平,读什么书最好?
瞎爷:关于苏东坡的传记,最好的版本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不过,这个版本很有意思,林语堂是用英文写的,也就是说,是给外国人看的。后来有人翻译成中文,最流行的是台湾两位译者翻译的,我个人比较倾向有位女作者的翻译。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今天早上我醒来,想了想,其实,按照现在的阳历,苏东坡和我一样,是摩羯座,因为他自己说自己和唐代的韩愈一样,都是摩羯座。对,你没看错,星座在唐代就已经传入中国了。
03
前一阵子的某一天,我突然想到了沈从文。想到了他一生的际遇,想到了他死后的墓碑上的文字。
他出生在湘西,生在乱世,初中毕业,当兵,看人杀人。某一天突然觉得不能这样活下去,然后到了北京,到大学旁听,写文章,做大学老师,追自己的女学生,教过江青,和丁玲交往过,搞过婚外恋,49后开始转变,然后不能再创作,去故宫扫厕所,研究文物,也把自己变成了文物,wg后背重新发现,但已经老了,写不出东西了。然后去世。去世的时候,他的妻子,他当年追的女学生张兆和说其实她不了解他,只是在整理他的文稿的过程中,才重新了解了他。
然后他被归葬故乡凤凰,葬在江边的山上。墓碑上是这样的文字: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理解人。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亦慈亦让,不折不从。
不折不从,多么难啊。
其实,在大时代的浪涌里,他还是折,还是从。没有一个人,不是追波逐流。
只是,他没有人自己折断,从,依然葆有自己的赤子心灵,葆有了自己的人格。
想起来某部台湾电影里的台词:
你知道吗?风往那个方向吹,草就要往那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是草。
好像是诗人余秀华也写过类似的诗句:
也许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互相庆祝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和命运里侥幸地活着。
04
昨天读到一篇文章,对罗翔的一篇专访。里面罗翔的一段话,打动了我。
他说:
“居高不傲,居低不怨。人生自己能决定的东西很少,95%不是自己决定的。
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每个人内心中都住着一个张三,因为我自己内心就住着一个张三。只是有时候你的心动没有变成行动,你克制了。但是哪一天道德的阀门打开,如果哪天你觉得这能够满足你瞬间的快乐,又不会被人发现,你是否会释放内心的幽暗呢?所以你始终要提醒自己。所以很多时候,阅读、跟人交谈都是不断提醒自己的方式。
你会发现人生充满了苦难,充满了很重的东西。你会在早上5点钟看到蹬三轮、卖早餐的人,那些艰辛的人群。你也会看到有七八十岁老太太在垃圾桶里面捡矿泉水瓶,你会想生活很不容易,要有同理心。
“希望有种力量能帮助我,认识自己的有限,自己的愚蠢,自已的幽暗,能够每天活在坦然和不羞愧之中。”
我想,罗翔的这些话,也许能说清楚我的所谓的变了与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