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几乎所有人都听过这句话。
最早说出这句名言的人名叫弥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自由主义学派的大佬。
弗里德曼的父母是在美国血汗工厂的打工的第一代移民,而他自己学成之后,却成了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信徒。
在他的主张中,政府和社会不应该对企业有任何一点点干预。最低薪资保障?不需要的。环境污染?只要不违法,随便企业。哪怕像他父母经历的血汗工厂,弗里德曼觉得打工人和资本家你情我愿的事,去管它干什么呢?
1970年,弥尔顿•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发表了那篇著名文章«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增加盈利»(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看了标题你就猜到了核心论点,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在遵守法律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
这在今天听来颇为不可思议的观点,在当年却占据了舆论的高地。
“企业只管盈利”这个观点深入人心,有一个大背景。70年代,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陷入“滞涨”——既生产停滞,又通货膨胀。略有经济学常识的人会知道,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一般不会共存,但是在70年代却真真切切地发生了。曾经无往不利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通失效。
怎么走出这场独特的经济危机?整个西方世界陷入迷茫。
乱世用重典,沉疴用猛药。
里根和撒切尔分别在美国和欧洲施展起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学派的观点——给市场绝对的自由,给企业最大程度的松绑。就这样,成功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复苏。弗里德曼一战成名,登堂入室,奉为大师。
但是,和经济周期一样,人类的思维也循环在一个周期里。
经历四十年的复苏、发展、繁荣,再新的一场经济危机中,弗里德曼的观点破产了。
四十年里,“自由放任”是主流,监管者在市场面前一退再退。被人为放松的金融管制,让一味逐利的华尔街和地产商勾结起来,在美国编织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
最终,次贷危机爆发,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汹涌而至。
继续阅读“淘金还是避雷,你的长期主义敢量化吗? | 衣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