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双创风口即将到来,谁能抓得住? | 顾子明

2020-12-24

今天晚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办发〔2020〕51号文件,部署开展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共计在全国建设共92个双创示范基地。

时隔三年半之后,伴随着互联网垄断巨头们的股价暴跌,轰动一时的双创基地也再一次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当中。

图片

很多朋友都对大学生创业秉持着怀疑的态度,也有不少朋友在咨询是否适合应当去创业,于是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下双创究竟适合于什么人。

在政事堂看来,双创不啻于一次新的高考。

不同于在体制内或者传统企业,在双创的领域内,缺少权力的干涉,也充斥着风投资本,父辈在传统领域积累的资源很难注入,相当于在一个相对公平的全新赛道,年轻人能够在这里开启相对公平的竞争。

普通家庭出生的斗鱼和虎牙可以将中国首富儿子打得找不到北,中国企业家教父的女儿在管理上也夺不了一个“打工人”的权。

不同于传统地产和消费领域往往是子承父业,上一代双创时期缔造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巨头们,几乎都是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

这就像七十年代末的那一次恢复高考,能考上大学的那批人,主要靠的是天资和努力,双创也给予部分“靠变异的穷人”们,一次公平逆袭的机会。

高考和双创,都是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极其艰巨的工作,自然能够模拟出一种战时的人才筛选模式,选出优秀的人才。

而这也是为什么那位留法的小个子会坚持恢复高考,而那位凭借考高进入北大的年轻人会坚持双创的原因之一。

图片

所以,明白了这个底层的逻辑之后,就会明白,双创对于“基因精英”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抗“财富精英”和“权力精英”的赛道,几乎就是普通人家孩子一次重新投胎的机会。

尤其是伴随着这一波对互联网垄断平台的打压,就像当年的3Q大战之后,痛定思痛的腾讯转为开放平台那样,大量创业者独立创业的机会也自然会浮现。

再加上本月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消费侧改革与管理,也意味着主攻消费侧市场的大学生双创有了政策的保驾护航。

可以说,明年开始,我们将迎来对双创非常友好的一段时间。

图片

不过,并不能因为双创出现的巨大机会,就一味的拔高双创。

譬如“财富精英”和“权力精英”的子弟们走这条路就是以己之短对人之长,明明可以通过投资进行降维的打击,非要自己下场去自己不熟悉的赛道,就像国企非要去民企充分竞争的领域,多半都是要碰的头破血流。

同样,底层民众也并不适合双创。

因为双创虽然不怎么拼上一辈的资源,但是非常吃自己这一辈的资源,个人以及周边小伙伴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成功率。

而高成功率的群体,几乎完美匹配中国正在崛起的高素质一二线中产。

回顾移动上一波互联网时代的新巨头们,美团的王兴,快手的宿华,爱奇艺的龚宇毕业于清华,ofo的戴威毕业于北大,小红书的毛文超和饿了么的张旭豪毕业于交大,字节的张一鸣毕业于南开,拼多多的黄峥毕业于浙大......

最差的滴滴程维也是帝都的211北京化工毕业,然后带着一群阿里铁军的哥们出来。

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过程中证明了自身的素质,而大量优质校友的资源又会极大的增强各方面的衍生资源,投资圈里面充裕的流动性,使得集中在一线城市顶级名校的天之骄子们,成为了上一轮双创热之下最大的赢家。

而如今,随着上一代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从校园走出的勇士们纷纷都成为各个平台的一方霸主,拉起了一支支的子弟军,这些名校的学弟学妹们凭借着庞大的人脉与资源网,也将在双创领域将拥有对普通高校碾压的优势。

对于他们来说,即使一次创业失败了,也拥有足够多的渠道让自己找到工作或者再次创业,而家庭的底子也能够撑得起创业需要的启动资金(卖套房子的事儿),同时那些担负创新压力的互联网企业也会非常愿意去吸纳这些拥有创业意愿的高材生。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新一轮双创虽然范围铺的更广,但是真正能够好风凭借力,借助双创在5G时代飞起的,名校精英的比例会远比上一轮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高。

反之,在缺乏氛围和学长老带新机制之下的普通高校,抓住机会的难度将出现指数级的飙升。

所以,年轻的朋友们是否加入到即将到来的双创热潮,既要看自己的脑子,也要看自己的屁股.....

23 人喜欢

精选留言
  • 一个有点积蓄的普通中年人,折腾不起,只好在南大双创园附近买套房子准备着。。。。。
  • 很好奇,如果明公是一个大四学生,明年6月毕业,会选择自主创业还是当个打工人
    如果是我,当然是选自主创业啊,毕竟对自己的脑子有着充分的自信....
  • 双创,大概就是这个时代就给寒门子弟最好的上升通道了吧
    看寒门这个词的含义了,如果对标门阀的中产,那么的确是最好的通道,如果指的是普通民众,报“合格双创者”大腿则是最好的
  • 别脑子一热就觉得什么都能做,子明总是热心又温情,风险以及成功的可能性全点出来了……双创是谁都能做的吗?摸摸自己的屁股,再看看自己的兜,关键还要有脑子,毕竟,骗子比傻子多
  • 还要准备好727连续若干年无休,身体的底子也必须很厚实!
  • 其实“寒门”这个词原意就是指既不算门阀又不算草根的家庭。现在好多人动不动寒门寒门的,出门前看看自己门上挂了牌匾写着“X府”了吗
    类似于曹魏的寒门五子良将,基本也都是小地主级别的......
  • 看了明公说的,感叹泡泡玛特的创始人毕业于三本真是难能可贵。
    嗯,不容易,不过这种三本,本身也是一个“贵族学校”,而且泡泡玛特这种类似毒品的生意,对技术要求不高,对人性的把握要高很多,往往还都是有点家底的富裕中产子弟才能搞出来的
  • 何必称邓公为小个子?
    因为他国际上的称呼就是那个“永远打不倒的小个子”,联系上下文,这是褒义。
  • 上一轮留下的一地鸡毛现在还么收拾干净,而且这次主力肯定不是上一轮那种消费侧的创新,而是应该瞄准科创板的基础创新
    你指望大学生搞科创?不现实,肯定还是消费侧
  • 校友的圈子有时候完胜亲戚的圈子。
  • 前两年那个杀了空姐又自杀的滴滴司机,就是响应“双创”开了个奶茶店赔得精光后去开车的
    我是一直反对双创一刀切的,双创只适合很少的一部分精英.....
  • 底层学历又不高就没希望了吗?
    跟着干可以,自己干,亏本的概率高的令人发指了
  • 果然是消费搞不动,只能让渡权利来让双创把过剩的钱给消耗掉,先寄出反熔断反制巨头优势竞争,然后开启双创,让有钱人孩子投钱进一步竞争出下一个巨头
  • 也是对中产的新一轮收割。
    中产付出创业成本,同时获得了巨大的机会,本质上是一场“赌”,但是从投资收益率来看,符合条件的那群人都是收益率有保障的。
  • 前面留言里有朋友提到“寒门”,正好多句嘴,“寒门“不是平民,寒门也是门,曹操相对袁绍来说就是寒门。所以呢,普通人跟着曹操做个张辽许褚还是不错的。就是要注意身体,别做了郭奉孝,辜负了一身本事。。。。
  • 这就是报考清华大学的初心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可以预见的,清华机会最多
  • 教父是不是姓柳?
    除了他还有谁?
  • 《中关村的创业咖啡又用微波炉打了一下
  • 就是一次个人资源的整合
    嗯,双创本质是比的是以自身为杠杆,在新领域整合资源的能力
  • 接着了无痕的提问,如果你选择创业,你会选择什么行业,自己带头从零开始培育市场,还是择机而动后发制人,等稍微详细点的规划? (其实我觉得你适合去做VC,看大方向的能力毋庸置疑,要去拼微操还真不一定)
    从消费的角度来看,寒门最好的切入点应该是教育市场。我微操属于孤狼式极限操作,致命缺点是不擅长带团队。
  • 我读过很多历史,也看过很多兵法,但听到双创的的那一刻,我还是上头了
  • 上一波,脑子很重要;这一波,屁股更重要。
  • 普通人还是适合加入双创初始团队。公司将来倒了,自己可以拿不少工资还能积累些人脉。公司万一成了,大概率可以拿原始股。将来一上市,说不定就财务自由了。
    普通人的问题是见识少,选择少......最好还是努力学习,靠北京上海的大学.....
    高考大省的人,岂不是还没高考,就输了一大半。一命二运三风水四努力。这世道,唉。只能努力争取翻身了。
  • 我以为会说阿里。
    文中未提阿里,但是仔细看文中说的也都是阿里们
  • 懂了 作为一名普通打工人跟着清华的老板干
    清华的假老板最近有点多,也要多分辨分辨.....
  • 我看还是得缓一缓,除非监管的资源、权力和技术再上一层楼,否则庞氏骗局和高利贷又会卷土重来。毕竟双创本来就意味着监管的放松....
    我国一般都是放松监管之间,先严打一波.....
  • 如果创一个小项目,需要200万,差不多就是一套房子首付,一万个里面成功不到10 %?那么就烧掉了18亿。全国1000万个项目,把抗疫的1.8万亿回炉了,看来房价难涨了啊,,没热钱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抽取资金进入一线城市消费
  • 主要靠脑子,还要看圈子!
  • 练好独门技,嫁于王侯家
  • 对于我们这种双非毕业生,家底也一般的人来说,能不能遇到大腿,认清大腿又是关键了
  • 阿里培养出来的中产,同时也是各名校的学长学姐,出去创业的风口来了
  • 叫大众出来创业啦,恶龙我正在收拾,不用怕大胆干!
  • 上一波双创两大成就当属P2P和空气币,前者有美女高管环绕的80后丁老板,后者有请巴菲特吃饭的90后孙老板,屌丝要想靠双创完成逆袭多半还得靠“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觉悟去收割人性……看,机器人女友、VR虚拟场景等一系列5G黄赌毒已蓄势待发。
  • 虽然学校刚刚下发了创业意向调查问卷,但是我依然没填,因为我知道我没有资源可以挥霍。 毕竟大学给人上的第一课,就是你不是天之骄子。更何况在寒冬中愿意冒险的更少了。
    装穷吧你......
  • 大量消灭社会财富,前面放的水就这么收回去了一部分。
  • 第一感觉,在新基建上孕新动能
    新基建上孕育新消费,新消费给新动能充能......
  • 推恩令的变种。
  • 创业这种事情跟买股票有点像,一百个人进场,能赚到钱的可能就那么一两个人。虽然看上去人人都有机会,但是机会毕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是这种准备不仅仅是从十几二十年前就开始铺陈的(人际交往等等),更是从上一代就准备好退路的(失败也不会影响家庭生活)。
  • 15年那轮双创后被拍死在沙滩上的某名校生想说,名不名校其实并没那么关键,关键还是脑子里的认知水平和手里能调用的社会资源。非名校的大厂小头头和名校萌新或不相关行业从业者,显然是前者胜算要大得多。
    大厂小头头(程维)这个不在对比的范围之内.....否则真就复杂了.....
  • 就连蒋凡都是我们那最好的高中——乌鲁木齐市一中的特长班里考到浙大的。这个50多人的理科特长班基本上每年都有十几个甚至20~30个清北,浙大属于正常发挥的水平。
  • 最近的某马深陷漩涡,某种程度上也是给让路。 反垄断不是开玩笑,但是巨头天然有虹吸效应。。做到后面做出规模不也跟以前一样只是卖身bat?
    行政本身很难一直强行阻止市场自发行为的.....
  • 记得明公之前说过,下一波双创最大的受益者还会是上一波双创的巨头们
    所以现在打压的就是上一波和再上一波双创的巨头们
  • 今年平安夜终于不聊“房事”了…
    前几天都聊完了......似乎每年我的平安夜聊房事,读者按照指导都能节约大笔的费用....可以用于房事.....
  • 说简单点,就业机会不多。给个就业方向,没能力的去上班,有能力的去折腾。反正稳定大于一切
  • 双创本身,也是一种高消费
  • 社会上有一大批有想法,又有一定资本积累的人,对高层来说未必是好事儿,双创也是消耗过剩资源和精力,维护稳定的一种途径吧。
  • 把大量的消费用双创包装成投资,引人上钩
  • 古代寒门也是有门槛的,至少是耕读传家,小地主或者乡里富户。
  • “高考和双创,都是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极其艰巨的工作,自然能够模拟出一种战时的人才筛选模式,选出优秀的人才。” 而这些优秀人才之间,又很容易既具有男人三大铁之二,又具有相近的屁股,从而成为团结在他们的座师或精神领袖周围的一股生力军。有钱有人有指导思想...咳咳
  • 个人觉得双创再次到来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5G到底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什么变化没人能够预测,所以需要一个个勇士们来实践探索,杀出一条血路,正如当初的4G时代。
  • 打压垄断巨头的同时开启双创…也是为了华夏土地上未来的有生力量能绵延不断。
  • C9圈子很香了
  • 看起来是在压制既得利益者,保护新生力量,当然可能真正的目的就是增加就业率,毕竟不管是脑子决定还是屁股决定,跟大多数人也没有关系。
  • 没经验没家底没资源没关系,就是国民老公也让你亏的个底朝天!
  • 智慧园区也将迎来一波发展高潮,毕竟双创精英们需要精准政策扶持、需要简化业务流程、需要智慧化的营商和生活环境。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