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的斗争,不见硝烟,又无孔不入。威力堪比原子弹。
伴着窗外的夜色,喝一口热水,又到了一天中最为放松的时刻。
坐在键盘前,主任我,和读者朋友们聊聊教育改革。
在几个月前,被封的老劳大里,住我谈过三次教育改革。勉强,算是吹了吹风。
但是,凡事有一个操作的时间点。
政策的出台,要经过多方的论证,调研,才能最终搞出来。
从中央、国务院印发改革的总体方案后,是过了一段时间的。在这段时间里,各方各面的方案,其实已经备的大差不差。
但是,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意见,是今天才发出来的。
准备可以准备很久,行动就要讲究时机。引而不发,是为了发了真的管用。
唯论文现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在自然科学领域,搞论文,至少还可以说是做了工作的,是有研究成果的,是真的做了辛苦的工作的。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那么多大学生为了增强竞争力,去读这个研究生,但是又什么也研究不出来。
如果导师们不想点办法,那可能就涉及到将来的拨款要被砍掉一部分。
各个大学,如果仅仅是按照培养计划去培养学生的话,要求其实不高。往往论文的数量要求比较低。
但是,培养计划,原本是真要去“培养”的,能够独立做出来一篇两篇原创性的论文,这已经是了不起的培养成果。
不过,大部分来读研究生的同学,其实做不出来什么原创性的东西……
这话,读研的朋友可能不爱听,但是扪心自问,真的有什么原创性的成果吗?是没有的,就是清华也没有多少,一个人能做出来一个,就算是不错。
但是,研究生有一个负总责的导师,负责导师想要申请经费,好进行产学研结合或者做点什么别的事情,或许是更进一步。而申请经费的东西,往往又涉及到一个评价标准的客观性。正好,论文评价标准比较客观。
但是,研究生有青年导师,青年导师想发科学前沿的东西,好评选教职。而科学前沿的东西,往往多又杂,不知道什么方向能出结果,正好,研究生其实不会什么东西。
但是,研究生自己还要追求毕业,好增强就业竞争力。而追求毕业,就需要写论文。
于是负责导师,青年导师,和研究生,三者一拍即合……
在自然科学领域,在社会科学领域,在人文学科领域,掀起了一场水论文的风暴。
评价体系里,还有一个指标叫做国际化。
本来,发在俄罗斯,发在德国,发在法国的学术期刊上,都是可以的。
但是,有的哲学人文社科学者就发现了,写点刻意矮化丑化中国的话,发在英美的期刊上,更容易一点。
这就叫做独走。我做不出来哲学研究,我还不能当个圆圆吗?
这对不对呢,这不对。毕竟,一个大学生,一个研究生,能拿着这样低的学费进入学校学习,背后,是政府的巨额补贴。
平均到每个学生头上,我们的教育成本,和美国的大学是差不多的。但是,学费比英美的大学低,原因在哪里呢?
是政府,是社会,是国企,是纳税人替大学生和研究生们出了学费的大头嘛。
所以,就算从这层含义上来说,搞哲学和社科的同志,潜心治学,服务人民,科研育人,也是你们应该干的事情。
但是,这些人又不肯。正好上台一个特朗普,牛鬼蛇神,都也看出来了。
如今,美国变天前夜,把这文发出来,在这个空窗期,任何举动,都将是既定事实。
你们不肯,那我们只好应人民的呼声,把这些不干正事整天琢磨卖国求荣的勾当卡死。
哲学和社会科学不搞“唯论文”导向,才能有文化自信。
制度问题,只能制度解决。
这个《意见》,只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