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82年7月11日,西安康复路,69岁的老汉魏志德在粪坑边掏粪时,被有毒沼气熏倒,跌入三米多深的化粪池里,大声呼救。
众人奔至,齐力找来竹梯,老裁缝李正宇准备下去救人。
“你年龄大了,还是我来吧。” 一个穿军服的小伙子对李正宇说,他脱掉外衣,沿竹梯爬下粪坑,一手扶梯,一手去拉魏志德。
魏志德还有气息,小伙子向上喊,快放绳子。话音未落,二人一起跌进粪坑,等人们把他们救出,皆中毒窒息死亡。
小伙子名叫张华,1958年生,黑龙江人,1977年入伍, 1979年进入第四军医大学学习。
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为救年近古稀的掏粪老汉而牺牲,到底值不值得?在全社会引起“人生价值如何衡量”的大讨论。
彼时改革开放伊始,民众思想解放,个体意识和生命价值觉醒。“值不值得”的争论映射转型期的语境。
最后,还是官方来定调:第四军医大学党委给张华记一等功,追认他为革命烈士;1982年张华被中央军委追授“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陕西省、西安市等也先后发出向张华学习的号召。
还纠缠救人到底值不值,就很荒诞了。
2
但是
这事儿怎么说呢?
还是引用11年前,《武汉晚报》评论员的文章吧:
“生命至上”原则下还应“科学施救”,这固然没错。但在落水生命稍纵即逝的突发事件和危急情况下,每个人的选择都是无法从事后来评价的。我们通过各种模型去分析、去演绎、去总结,可能对未来的类似情况会具有指导意义,但过多的理性审视与技术“解构”,却会模糊事件的本来面目,偏离整个事情在当下的关键点。
那年10月,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
与此同时,昨晚央视《焦点访谈》播出“最美公务员”,其中有年初疫情期间奋不顾身投入抗疫第一线的人,也有年中汛期期间奋不顾身扑进湍急江流的人。
他们难道是准备好万全之策后才参加抗疫和抗洪吗?
3
太分裂了。现在的舆论场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无法达成。
最近,清华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刘瑜(著有《民主的细节》《送你一颗子弹》等)有一篇演讲流传甚广。
大意是她越来越接受自己女儿是个普通人的现实,不会强迫她报班学艺进名校。
实事求是的说,这篇演讲三观还是很正的。
但是有人从另一个角度解读: 刘瑜是名校海龟,她丈夫是名校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一家子都是高地位高学识,自然有底气让自己小孩成为普通人。她是贩卖毒鸡汤。
你说有没有道理?
似乎很有道理,刘瑜的女儿再普通,也是清华大学&人民大学教授的女儿,比99%的人优秀。但这能成为否定刘瑜演讲的理由吗?
大众已经不相信知识精英,不相信常识,相信阴谋论,迷恋社会达尔文主义。
4
前天看到一篇文章,专门考究鲁迅家的菜谱。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的两本《鲁迅家用菜谱》,来自许广平,清晰地记录下了鲁迅一家自1927年11月至1928年6月间的用餐状况。
萧红写鲁迅家宴客:“许先生没有不下厨房的,菜食很丰富,鱼,肉……都是用大碗装着,起码四五碗,多则七八碗。”
根据陈明远的估量,鲁迅1912年正式参加工作后,到1936年他病逝,这25年左右,他平均每月423.51银元。其中,1927年10月到1936年10月,鲁迅在上海时的总收入是78000多银元,平均每月723银元。
当时长三角一带的工人月入基本是10元左右。算下来,鲁迅每月的收入是一般工人的70多倍。
吃香喝辣住楼房,鲁迅居然还整天揭露社会阴暗面。如果搁在今天,他肯定会被喷死。因为他是精英,他不配批评,更不配写出有营养的文字。
100年了,我们是进步呢,还是进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