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儒的跌宕人生:暴富、破产、误诊癌症后东山再起! | 万小刀

2020-11-30

图:李诚儒的樱桃园 文:谷小歌

一、

 
前门往南,珠市口往北,鹞儿胡同旁,临街的五间门脸儿。
 
在将近一个世纪前,那都是李诚儒家族的买卖:字号「义和信」,主营绸缎。
 
高官达贵是这里的常客,还有老官员专门为此店提了牌匾:特别特。
 
就是说这家店与众不同。
 
但李诚儒的祖上一定想不到,几十年后,有个后生竟能让这三个字,再次响彻整个北京城。
△ 李诚儒在北京的“特别特商场”
1991年,商场每天最高收益有50万
这个“特别特”的「义和信」,买卖可不止绸缎这么简单,暗里也做些灰色生意,叫“挂号屋子“。
相当于古玩店,供人买卖古董。
高官达贵来买绸缎,也顺便暗着里托下人把东西往店里运,太监偷出来宫里的宝贝,也往这销
 
李诚儒的父亲也喜欢这些,尤爱瓷器,小店后头堆满了从宫里流出来的罐儿,蛐蛐罐的盖都是盘龙的,二龙戏珠。
 
甚至有一次,他花了2块大洋买了一只蛐蛐罐儿。
 
要知道那年月,一块大洋能买一袋洋面,当真是喜爱了。这一点,也遗传到李诚儒身上:不仅四处淘换字画、家具,还爱斗蛐蛐。
 
可惜,1956年,2岁的李诚儒还没能记事,父亲就撒手人寰,留下母亲和9个孩子(李家一共有11个孩子,2个夭折),以及那一屋子玩意儿。
 
还好父亲走得早,不然到时抄家,看着一百多个罐,被人拿垒球棒全砸了,当场得背过气去。
 
△ 李诚儒在讲述给蛐蛐镶牙
 
父亲走了,母亲要供剩下九张嘴吃饭,一个女人也要去铁路上扛一二百斤的枕木。
 
扛完还要砸路钉,碗大的路钉,一锤一个,砸不好就砸手上。李诚儒经常看见母亲的手是肿的。
 
后来因为年纪大,扛不动了,就去东城的服装八厂,给人做西装。“我母亲一领,就领二十几套回来做。”
所以,李诚儒打小就早熟,炒菜做饭,针线手工活,不比女孩做得差。
 
17岁,李诚儒从景山学校毕业,被分配进景山服装厂当学徒工:熨衣服、接袖条、上领子,样样都行。

 
那时,他唯一的乐子,就是去北京人艺蹭票看演出。住在故宫边就是好,去人艺,往东走十分钟就到了,还常常有人赠票。
△ 李诚儒的家最早在前面帽儿胡同,
后搬去丰台 在正阳头条1号买了院子,
那院子有五间北、三间东三间西、还有俩耳房,
六十年代初,又在北京沙滩北池子买了一套小四合院
 
他正式在这里熏出一身文化气,还遇到一个教他“练十年台词“的人。
“一上台,我就被一个演员吸引了,声音不是很高,但是那么好听,那么有穿透力,场上所有人都黯然失色。”
“我一定要跟这人学!”
 
时机来得很快,一次他去民族宫看全国地方戏调演,刚要检票入场,后面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没有半分犹豫,李诚儒就知道是这个人来了。
“您是董老师吧。”
“是,你有什么事吗?”
“我想跟您学。”
“有作品吗?”
“我会念2篇散文。”
“好,明天下午三点半,到人艺宿舍找我。”
那一晚,李诚儒兴奋得完全不记得台上的戏演了什么。第二天,他准时敲响了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董行佶先生的门。
 
没想到,他是兴致勃勃地进去,挠着后脑勺出来。
△ 声音之王 董行佶
 
太细致了!
 
董先生给李诚儒的第一课,就仨字“在朝鲜”,硬是学了好几个星期。
原来董老师的台词是这么抠出来的。
 
李诚儒回去后,天天六点半起床,每天练,练2小时,拢共练了十年。
这也怨不得,他在综艺《演员请就位》里谁的台词也看不上,一细说都是毛病,还说得稳准狠。
 
但那时候的李诚儒哪里会想到自己有今天,他还只是个服装厂的工人呢!
 
二、
 
 
1977年10月,人民日报上登出一则重大消息:恢复高考。
 
考北京电影学院,反正李诚儒没赶上第一年,第二年也只有陈凯歌这样的能被录取,第三年7千人中取三十几人,26岁的李诚儒终于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业余表演进修班」,跟日后的大导演赵宝刚成了同学。
 
可这“业余”的训练班,怎么能满足李诚儒呢,他可是董行佶的学生。
 
正苦恼着,一个让他兴奋不已的消息传来:央视筹备开拍《西游记》,正在扩充人员。
他一拍脑门,进央视不就成专业的了嘛!
△ 李诚儒去《西游记》剧组就是为了进中央电视台
 
定了目标,他二话没说跑去报名,见着总导演杨洁就说:我想演唐僧!
杨导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一个莽撞小子,再看他高高壮壮的样子,有哪个女妖精会喜欢这样的。
再说了,唐僧也是要找“专业”文艺团体的演员的。
杨导找理由,打消了他的念头:“我看你这小伙子倒也精明,我给你说说我们这一个多月的工作,你能不能给我写份简报,明天拿来。”
 
李诚儒心想也好啊,万一能留在剧团,那也比在服装厂干活强啊,到时候央视哪个领导看上我了,我也能一步登天了!
于是连夜回去写,第二天杨导看了,说不错,就是有两个错别字。
 
“这样吧,你也别演唐僧了,我身边要用人,你给我做场记吧。”
年轻的北京小伙儿心比天高,立马接了一句:“我听说场记是通向导演的路。”杨导差点没绷住笑。
 
△ 《西游记》片头 李诚儒
 
可一进西游记剧组就是5年。
 
这5年,李诚儒一共被杨洁导演开除了3次。
一开始剧组只有6个人,摄像、灯光、美工、剧务有人干,其他事李诚儒都得包圆,像选角、采景、吃穿住行等等。
好在李诚儒确实精明,别人想都想不到的事,他能给办得妥妥的。
有次去杭州,他把林彪的旧居找关系打开了,知道住不下,还提前借来了地铺。
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办到的,走的什么路子。演白龙马的军马也是他给买来的,只花了800块。
“别人解决不了的,他都能给你解决。我就发现他是个人才。”
 
就因为能力出色,李诚儒偶尔也会向杨导提提要求,想演,可每次都被导演拒绝。
 “让我演一个吧?“
“你这么多工作你演戏了谁来干,去去去干活去!“
那时候剧组里的所有幕后工作人员,上到七十多岁的老头,下到二十来岁的姑娘小伙,几乎没几个没在里面做过群演的。
可杨导离不开李诚儒,缺了他等于缺了一只手。
△ 李诚儒特别会倒腾东西,
给《西游记》剧组解决了不少问题

这5年,想要演戏的李诚儒硬是连个打酱油的小妖精也没演成。
 
不光白白浪费了大好青春,还被人恨上了。
 
“吃你让他满意了吗?火车分硬卧票的时候,你让他满意了吗?安排房间的时候,无意间这个房间挨着厕所了,他记恨上你了。他想要下铺,我说这次没那么多下铺,你就住上铺吧。”
 
“我唯导演命是从,可当剧组形成一个团队的时候,那都是人尖子,都不是省油的灯。”
说白了,剧组肯定有潜规则,但李诚儒偏不从。这些喜欢嚼舌根的人就没完没了。
 
导演耳边的闲言碎语听多了,又没时间调查清楚,烦躁起来,就把李诚儒叫来:“你走吧。”
 
可剧组少了他还是不行,就这样,李诚儒“三进三出”《西游记》剧组。最后一次,是1985年,这一出,就再也没有回去。
 
李诚儒一转身,就抓住了一个能让他发大财的机会。
△ 那时工人工资一个月只有几十块
李诚儒的车就要8万美金
 
三、
 
 
“91年左右,我在做外汇的仓面里头就有1300万美金。那一年王中磊才从美国回来呢,也就带回来10万20万美金吧。”
“我那时候就开奔驰560了啊你想想看,刚刚才有,都是从国外买的,8万美金!”
坐进大奔那一刻,李诚儒感觉自己飘了,不过他并不想停下来。
 
85年从《西游记》剧组出来,李诚儒心灰意冷:“又没人请你演戏,电视台又进不去。”
可能因为从小家庭成分不好,李诚儒特别看重央视,就因为央视是全民事业单位,跟他现在的处境差着好几级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真是要人亲命啊。
 
而此时,和他日后“吵架”的陈凯歌,已经凭着影视世家出身,拍出了《黄土地》这样的好电影,成名成家指日可待。
他一狠心,一跺脚,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放弃做演员,下海!
 
△ 不愧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一批货做十万件,搁别人也不敢
李诚儒确实是个做生意的奇才。
 
就在他下海的这一年,国家宣布实行价格双轨制:就是商品市场价和计划价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中间,就是巨大的利润空间。李诚儒看得明明白白。
 
林彪旧居和白龙马都能搞来的李诚儒还有什么搞不来?
 
1990年,电视、广播里在循环播放一则新闻:“「特别特」精品中高档时装店,昨天在北京西单开业。“
不少人闻声赶去,竟发现,这家店居然还卖当时红极一时的日本电视剧《血疑》中男女主角: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穿过的衣服款式。
△ 《血疑》剧照

就一眨眼的功夫,店里所有同款被抢购一空。
 
有点像现在在薇娅和李佳琦的直播间买东西,在「特别特」时装店买衣服拼的就是手速。
 
「特别特」的主人就是李诚儒,他用了家里早先那块牌匾。还进一步改造成服装店的广告词:特别的服务,特别的价格,特别的质量。
 
老北京人没有没听过这句的。
 
李诚儒当时在报纸上登招聘启事,招服务员,工资三千五,还有提成。这么丰厚的工资,听都没听过,姑娘们挤破头来报名。
李诚儒就按照空姐的标准选,空姐什么样,他的导购就得什么样。
不止如此,他还给选出来的姑娘们做制服,每件成本800块,每天派出去一百一十个,穿着制服在西单大街上排着队走,边走边喊着口号:
特别的服务,特别的价格,特别的质量。

再派30个,在门口迎接客人。
 
这么大阵仗,闹得北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从来没有人见过这样宣传的
 
不光会玩儿,李诚儒还看准了人们的需求,模仿赶制了一批《血疑》剧中同款,一下子成了爆款,大赚一笔。
 
也正是这家店,创下了一个商界留名的第一:北京第一家开架自选式服装店。
“那叫一个风生水起!
“你想啊,在西单寸土寸金的地方,我开了一个将近千平的店,专卖服装和鞋。当时我那个鞋厅就占了500平,百货大楼的专柜才150平。我那是全国之最!”
那时候,「特别特」每天流进来的现金有50万到60万,而利润则高达百分之一百到二百。
除了这家店,李诚儒还在沈阳投资了580万,跟朋友合伙开了家酒楼。
 
走哪儿都觉得自己意气风发,大楼电梯里专门摁按钮的姑娘喊了一声“老总好”,他就能立马撒出去一百美金。
行头也价值不菲,袜子从来不穿低于400块钱的。
 
沾上政策的光一夜暴富的人很多,但最终能长久的却少之又少。
 
△ 李诚儒亏得最惨的一次就是炒外汇
1300万美金全没了
 
1993年底,美国跟日本打贸易战,为了把美元的汇率下调,狂印钞票。美元瞬间贬值,炒外汇的那帮玩家几乎全军覆没。
这里面就包括李诚儒。
他把赚来的钱全投进了外汇市场,一夜之间赔了个光,酒楼也经营不善倒闭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没过多久,又一场致命的灾难突如其来。
 
四、
 
 
“你们闻没闻见一股味儿?“
李诚儒像中了邪一样,身边总感觉有一股味儿,除了他自己,别人谁也闻不见。
 
结果,上医院一检查,不是中邪而是生病。
李诚儒后脑出现一块阴影:鼻窦癌,晚期。
大夫拿着他的片子,没好气地说:“我告诉你啊,你不要抱侥幸心理,鼻窦癌晚期呀,不过半年就死了!”
 
人家大夫还说了,做完能多活七八年。那做吧,还能不做吗?
李诚儒躺在病床上,像死过一次,脑袋里像放电影,来来回回全是自己遭遇的打击。
结果手术做完,出院前一天,医生带着几个护士来了:
“李先生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经过全面的化验,你这不是癌症,是一个很厉害的真菌感染。”
 
“真对不起啊!”
李诚儒听完这话不知该作何反应,呆愣在那里。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 李诚儒就属于真见过钱的人,
经过这一闹,更得琢磨自己想要什么
往后的一年他什么也没干,就琢磨一件事:我这一生到底想干什么?
他摸着自己的心,得出一个结论:我喜欢演戏。
那就好办了,得!我就做演员吧。
 
1997年,在商海沉浮12年的李诚儒,把债务还清,一头扎进了影视圈。
这一年,他已经快42岁了。
此时,44岁的陈凯歌已经是国际知名的大导演,一部《霸王别姬》成为首部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中国电影,名利双收。
郭敬明刚上初中,开始广泛阅读,他跃跃欲试,不久就在杂志《人生十六七》上发表了处女诗作《孤独》,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10块钱。
 
五、
 
 
“钱是什么?钱是王八蛋!,王八蛋能买的东西我早就不稀罕了!“
这是《过把瘾》里,李诚儒饰演的商人说的台词。
1992年,老同学赵宝刚请他来这部电视剧客串。
谁想到,因为这么一个戏份不多的角色,李诚儒一炮而红。
 
英达、王朔到处问:“这孙子哪找的?”
英达、王朔不知道,这第一部戏是李诚儒本色出演,那个劲儿要真没点人生体验,确实演不出来。
 
紧接着,赵宝刚又给了老同学几次机会:《东边日出西边雨》《过把瘾》等。
 
说起来,李诚儒真是个眼光毒辣之人,他这回扎进演艺圈的时机,又对了。
 
1997年前后,国家放宽文化产业政策,民营资本大量注入影视圈。
 
内地影视圈正式开启跑马圈地时代,大批大批的电视剧火了,对演员的需求量飙升。
 
而且特别容易火。
 
赵宝刚带着《过把瘾》的主创去天津宣传,有李诚儒、王志文、江珊和史可,那叫一个万人空巷,车都开不动道。
 
总之,李诚儒“精明商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可除此之外他也没别的了,因为他也没演过别的。
 
直到《重案六组》横空出世。
2001年,电视上火了两部剧,一部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另一部就是《重案六组》,都给不少人留下童年阴影。
 
而且是从小看到大,总不停地重播。
 
“这部戏现在还在播。01年开始播的,播了12年了。现在我听说,全国的电视台加起来,重播率很高的,3000遍。”
 
但这一年,李诚儒已经47岁了。
 
得益于朋友和老同学的帮助,他终于在影视圈逐渐站稳了脚跟,也得到了观众,走哪都能被叫上一声:“呦,这不是大曾嘛!”
 
当然,最有名的还是那段一气呵成的经典片段。
《大腕》里1分20秒,328个台词,李诚儒演个精神病人,一点喯儿都不能打,一打就不对了。
而且要精神高度集中,一条就得过,重来就再难找到那个劲儿。
“卡!“冯小刚冲出来,上前就是一个拥抱,边上的葛优、关之琳、英达也看呆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跟董行佶练台词的童子功还在,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大腕》之后,李诚儒的演艺道路算是通畅,但他也忘不了经商给他带来的飘飘欲仙,他就一边演戏一边投资。
 
2005年,李诚儒又在北京三环边上开了一家大型火锅城,投资一千多万。这可比后来争相开火锅店的明星早了10年不止。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若想真富贵,必下死工夫。”

李诚儒一直将《增广贤文》里的这句奉为真理,不管演戏还是投资,都是下了“死工夫”。

 
果不其然,李诚儒又赚一大笔。
不然怎么能有后来的「樱桃园」,而且里面可藏了不少宝贝。
△ 李诚儒的书案和古钟
穿过院子,进了前厅,就有三件李诚儒的得意之作:3.6米高、手工雕刻着32条龙的金丝楠木朝服柜子。
 

仔细一看,竟还微微泛着金光。这大柜子比故宫里收藏的那套还要高个0.4米,堪称世界之最。

像这种金丝楠木做的玩意儿,他家有180件,一整套。在专门的博物馆里,也不过150件。

要不人家怎么说,李诚儒的府邸比故宫还有看头。

△ 李诚儒家的金丝楠木朝服柜
比故宫的还要高,属世界之最

李诚儒的搜藏不仅金贵,还以数量取胜。

“这个鼻烟壶,上面写着什么?「赐臣陈大受,乾隆乙未」,这是乾隆爷赏给陈大受的。像这样的鼻烟壶,我有百十来个。”

“你看这个金丝楠木的珠子,一百年前我家要是有,那得满门抄斩的!为什么?因为那都是皇家才能用的王者之木,千年才能长出一米高。”

△ 柜子上雕了32条龙
他还有一对元代水晶天鹅,价值4千万
△ 这样的孤品鼻烟壶有上百个

到了现在,自然价值也不菲,这一小串珠子就抵千万,可人家李诚儒上个节目,就随手把它送给了女主持。

当然,对自己的女人就更大方。为了给前妻京剧名伶史依弘置一副点翠头面,不仅花了几十万还托了很多人才买到。

 
△ 做这样一个点翠头面
需要200多只翠鸟的羽毛
 

李诚儒天生就爱这些玩意儿,花多少钱都愿意。他那个脑袋,不管生意做多大,演员做多红,都装满了他的「贵族思想」:讲规矩、分等级。

 
六、
 
这是我总结出来的,演员如果分三个世界划分:
第一世界:北京户口,北京文艺团体,这是北专。
第二世界:有北京户口,不在北京文艺团体。你别看我这样,我还在第二世界。
第三世界:既没北京户口,又不在北京文艺团体,这是北漂。
像冯小刚、赵宝刚他们,比他运气好些,他还在《西游记》里帮人安排吃穿住行的时候,赵宝刚就进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算是第一世界。
他也曾经耿耿于怀于自己的“身份”,一辈子都是个“业余”的,没有进任何“北京文艺团体”。
可如今他也想开了,前几年,作为老北京,还是挣了钱的老北京,他总觉得有历史使命。
 
毕竟他从小长大的地方就在北池子大街,离故宫的乾清宫只一墙之隔。放个风筝都能飞到宫墙角楼上去。如今那地界的屋子,已经涨到了21万一平。
 
光看涨可不行,他有责任传承。
 
2014年,李诚儒担任出品人,自导自演了一部40集的历史剧《红墙绿瓦》,花了自己跟朋友投资的400万。
 
一丝不苟、一本正经、一反常态。
 
完完全全地按照史实,照着细节拍,可至今没能播出。
 
原因是广电总局觉得过于“正”了。李诚儒不忿,可无可奈何。
时代变了,他极度讨厌的《甄嬛传》,和一大批改编的穿越古装剧火了,像《步步惊心》《宫》。
他越来越不解,好像有股气憋在那里下不去。
“我原来搞服装的时候,知道要讨好女性顾客,女性服装才能卖得好,怎么我搞了文艺之后,忽略了女性观众的需求?”
 
风雨飘摇数十载,独自趟过大江大河的李诚儒,如今已经年过66,终于在一档综艺节目摸清了女观众的喜好。
 
又狂又狠又敢,节目里李诚儒不仅怒怼郭敬明,连陈凯歌也不放过,一点面子也不给,女观众特别爱看。
 
不过,今年恐怕难再见到这样的场面了,李诚儒退出了《演员请就位 2》的录制。
真是可惜,娱乐圈能说真话的人,已经不多了。
 
精选留言
  • 1993年1300万美金什么概念啊
  • 他怕谁呀?要钱有钱而且干净,要名有名而且挑不出毛病,应该是那帮人怕他吧!
  • 想想《过把瘾》里杜梅的备胎,他可是以英俊小生的面目出现的,再看看《重案六组》里要抹生发水的大曾,最后到《大腕》了那个一气呵成的神经病,对李成儒真是不服不行
  • 牛逼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我想看红墙绿瓦
  • 最有意思的是节目里李老师说这段戏不好 尔冬升导演说对不起成儒大哥 我觉得好的不得了 小4⃣️说我同意成儒老师的意见 平生第一次看到成儒大哥摸着自己的脑门 悔恨交加感觉自己意识出了问题
  • 前妻史依弘是京剧名角,李总有眼光有品位。
  • 大腕里的精神病地产商演绝了!
  • 昨天刚看完《人生几度秋凉》的第二遍,今天就看到这篇文章,从心底里佩服李诚儒,是个人物
  • 瞧人家这一辈子,活的是真值了。玩儿也玩儿的开心了,活也活的精彩了。这钱是也赚了,并且赚的很多。这戏是也演了,并且演的很精彩,收藏个古玩居然能做到比故宫博物院都丰富。我要是能活到这份上,就只能觉得这辈子真没什么遗憾了。只希望有机会再看到李总的精彩演绎吧!
  • 有规矩,分等级…我倒是觉得这所谓的“贵族意识”没毛病
  •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 活明白了的玩主
  • 我挺喜欢李成儒老师的作品,特别是刻画商业人士,很本色。原来就知道他90年代初生意做得很大,但没有这篇介绍得仔细。
  • 最喜欢的中国老戏骨,没有之一。
  • 1300万美金啥概念,看看当时王健林,马云,曹德旺,梁稳根等大佬那是什么个情况
  • 李成儒之所以成为可以把人生百态演得淋漓尽致的戏骨,是因为他真正见过大风大浪,经历过大起大落,体会过辉煌至极,也明白了世态炎凉。那些能听到他的点评的流量小花们,应该感到幸运才是。
  • 爱玩到极致的男人
  • 白龙马,有善识,无善养!希望李老师看到后,能优待这只白龙马!毕竟当初是李老师的工具,场记路上付过巨大作用的工具!
  • 见过世面的人,要么和和气气,要么特立独行(这节目里面指谁都懂哈)那些平顺过活的二代,假贵族就算了吧~
  • 一直脸熟却叫不出他的名字,昨天刚看了他20年前客串的电视剧《黑洞》,虽然剧情非常少,但是把汪律师的角色演得特别到位,台词说的天衣无缝,印象太深刻了。今天就看到小刀的推送,原来李老师还有如此精彩的人生经历,敬佩。
  • 用句古语评价他,“绝对的牛逼老爷们”
  • 哪个圈说真话的人也不多
  • 昨天刚看到一个数据,1994年西北某个县全年GDP总共不到三千万人民币,1993年的1300万美金还真是个大钱。
  • 这才是“大神”。
  • 生育越多可以有机会得到伟人接见无须考虑生活成本
  • 真是个人物!
  • 我当年在特别特买羽绒服,中了个头奖 - 桂林免费旅游。
  • 李老师在大腕电影里说的话都成真的了
  • 《东边日出西边雨》里他演的人物也是本色 出演,炒期货
  • 过于“正”是什么意思? 重案六组真好看
  • 好像還縯過一個 古玩虫,也算本色出演吧
  • 还有我这一辈子里的老二
  • 人生几经蹉跎起伏,这一辈子值了。
  • 这可能是百姓能见识到的最通透的人了。
  • 80年代著名的北京四李之一
  • 最早看李诚儒的作品是古玩虫!演的非常好
  • 除了确实刻苦,可能也是老天爷赏饭吃吧...干这行干的好的,多多少少都得有一定天赋,这个东西还真不是你天天刻苦就能练出来的...
  • 打赌他还会再出来的
  • 第一次也是印象最深刻的是编辑部的故事里的假何必!当时就觉得这哥们肯定是生活底子厚,要不就是本色出演!
  • 最喜欢他演的(人虫儿)之(古玩虫儿)。另:带着一二十万美金回国的是王中军
  • 私人订制里演得也真实人生
  • 神经病人演的太经典了,而且台词已成为神预言!
  • 人生几度秋凉看了四遍,他本人我见过有过接触,他认为实在的人他真心相处没有架子,有些装犊子的人他是真不惯着
  • 你有理,你怕啥呀
  • 以前请李老师做嘉宾,他在节目里睡着了,哈哈哈
  • 还有陈道明,李保田也敢说真话
  • 牛人
  • 😇 成功自有捷径
  • 蛐蛐儿玩的也倍儿溜!
  • 这才是真正的贵族吧
  • 我这一辈子刘芳子,李老师的本色出演。
  • 孤神的读者跟我一样关注着白龙马的遭遇,可惜上次看过一篇文章提到过《西游记》里的那匹白龙马没有被好好善待,已经去世了。
  • 大腕儿里的台词,我至今还印象深刻,绝了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