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房,是多少漂泊都市的年轻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租金,并不轻松。如果要买房,确实有点难。
多少年轻人游离于熟悉的城市,想成为城市的一份子。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发现,城市只把你,当过客。
另一方面,手握大量资金,加上天量杠杆的人,在楼市赚的不亦乐乎。
俗话说的好,不是年轻人买不起房,是你买不起房。
老板的儿子,房东的儿子,拆迁户的儿子,以及本地人的儿子,还是能买得起房的。
主任我无意于挑拨矛盾,主任我只是想说一句,外地来的年轻人不容易,不能让人家贡献青春流汗,到头两手空空。剩余价值留在了城市,社会保险缴在了当地,最后只能回到故乡,当“企业给社会输送的人才”。
这不对。
房子不赔,已经成了过去式。中国的楼市,是个市场没错,但是,只要是个市场,就要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
在供需关系影响的市场中,如果一个商品供大于求,那么这个商品就要跌价,如果一个商品供不应求,自然,这个商品就会涨价。
过去房价的飞涨,一方面,是土地的挤牙膏式供应,和买房刚需之间的矛盾,买房的刚需人数浩淼,而土地的供给就像挤牙膏。
于是,出一个盘子,就抢一个盘子,这个现象没有得到遏制,是因为只要这个盘子涨上去了,周围土地的供给价格也会上去,财政会有更多的钱。
只要土地供应一直在挤牙膏,那么房价就会一直涨。
另一方面,和走遍全国的炒房团的炒作,也有关系。一个盘子炒上去,肯定不愿意降下去,有价无市的炒房,然后等着刚需接盘,这是吸血鬼们的赚钱方式。
未来,这个模式已经过去,看得见的手,通过看不见的手,发挥起了作用。
一方面,土地供给的增加,以及公租房的建设,会造成供给的增加,进而影响价格,供给增加,价格滑落。
另一方面,通过购房资格的政策限制,限制住了需求,真正的有效需求,得到了网开一面。
目前,大多数城市的房价,基本稳定,就是明证。
少数几个城市,如杭州,深圳,一个一个的火热楼市……连周边城市都没有带动起来,也能叫火?
房子稳涨不赔,已经过去了。
三条红线的划定,却给了刚需割房企韭菜的空间。
真是天道好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