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有一个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了一个本本。
这个事情,他谦虚的称为,一点微小的贡献。
微小吗?我们考察一下,但凡稍有常识,就知道,市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说1978改革开放,春风一吹,广阔天地的计划经济就一下子变成了市场经济。
真这么吹一下风,那就是北方的红色帝国,一夜之间市场经济,瞬间成为二流国家。
黑社会,死亡率,失业,经济崩溃,要一齐出来,平安已经是奢望,还谈什么发展?
所以,另一个老人还是高瞻远瞩,稳定压倒一切。
照着1978我国的综合实力去吹这妖风,怕是要把全国人民吹的暗无天日。
对于另一个老人的高瞻远瞩,我们应当感激并珍惜着。
这是后话,主任我在这里,不表。
伴着窗外的丝丝凉风,又到了一周中最为放松的一天。周末,难得没有加班。
趁着这空闲的时间,主任我,和读者朋友们聊聊天。
计划经济,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切凭证供应,工资虽然存在,但是有钱也花不出去,没有凭证,是买不到东西的。就算是加价拍卖求购,也买不到东西。
类似重庆的地票,有这个凭证,才可以去建设。没有这个凭证,出钱再多,也没有用,只不过,地票可以交易,但是购物凭证,是按家庭人口数严格拨付的。
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各种产品的定价,是按照“估算市场”走的,也就是说,按照市场规律,对产品进行定价,来保障各种产品会给生产它的国企带来符合市场规律的价值。
比如说,作为消费品的手表,定价时候的利润率是极高的,可以超过60%,而作为原材料的水泥,利润率就比较低,甚至不到5%。
这,基本符合客观的价值规律,就算是西方的市场经济,也是这样的定价。消费品就是比工业原材料的利润要高,用时髦的话说,新动能挣钱,就是快很多。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是大锅饭,也是讲经济规律的。
但是,这完全符合客观的价值规律吗?显然不是的,真讲客观价值规律,手表的利润率怎么可能只有60%,而水泥的利润率又怎么可能有5%这么高?
显然,计划经济时代,消费品价格定的低,原材料价格定的高。有点平均主义的意思。
这样的定价体系,配合着包分配的用工制度,较为严重的扭曲了供求关系,因为利润率高的厂子,大家的待遇就好,利润率低的行业,比如纺织,大家的待遇也一般化。
本来,劳动投入没有差多少,但是生活水平的差距却是客观存在的,于是,利润率低的国营企业,几乎没有努力生产的积极性。
在没有努力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国家还要保障员工的一生。
这就给财政带来的极大的困扰,为了保证城市工人的生活,不得不向广大农村搞剪刀差。
农产品的价格又被定的极低,这又影响到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这样的制度,当然是有问题的,于是,初中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经历了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其实和那十年,压根没有多大关系,是这个经济制度本身的问题,让国民经济逐渐到了崩溃的边缘。
1979年,市场调节第一次被作为一个可行的手段拿了出来,计划调节为主,充分尊重市场。
调放结合,被摆上了台面,所谓调,指的是,计委主动对定价不合理的产品调价格,所谓放,主要是将一部分产品的定价彻底交给市场解决。
调的过程,首先是满足农民的需求,1979年-19585年,农产品的计划内收购价格大为提升,在这个前提下,大包干才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收购剩下的,国家的价钱定的又高,那么收成越多,自然赚的越多。市场的威力一发挥出来,势不可挡,全国的大包干,在很短时间内就推行了下去。
这就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变不合理的农村集体公社制度,只用了一个经济指令。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并没有那么大的威力,如果没有经济利益的刺激,改革一定是很难进行下去的。
大幅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就是这关键的经济利益刺激。改革,就是这样,得有经济利益刺激,才能改的快。
但是,问题又出现了,一个住在北京的劳动者,每个月工资是9000,他租房子花了3000,每天吃饭,三顿饭算作10+30+30,就是70元,一个月的吃饭成本,就是2100元。
他还能剩下不到4000归自己支配,除去水电燃气电话费以及一点点小零食,再买几本书,他一个月能存3000元。
假如这个时候,猪肉突然涨价了,他一顿饭很可能就要贵1-3元。一个月90顿饭,取平均要多出200。
如果粮食全面涨价,他一顿饭要贵多少钱呢?可能就不止1-3元,而是5-10元,取平均,一个月要多出700元左右。
如果粮食全面大幅涨价呢?
他在北京可能就得启动蚂蚁花呗。
八十年代初的问题,就在这里,国家通过计划,全面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粮食的卖出价格就要提高,粮食卖出价格提高了,城市工人的工资就得提高。
于是国家提高了工人工资。
不然,城市工人活不下去,因为当时,没有蚂蚁花呗,也没有美团金融。
城市工人工资上调后,企业的成本就会增大,企业为了保利润,就必须跟着上调产品价格。但是,企业经营是没有多少自主性的,于是大部分的企业面临着破产。为了让企业能够激发自主性,所以利改税也就顺利成章的推行了下去。
利改税,就是城市版的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两轮改革下来,到了1985的时候,大家遇到了一个惊喜。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调了6年的价格,最后竟然是所有产品价格等比上升。相当于什么都没干。
就好比原来的猪肉卖1-2元。现在的猪肉卖20-40元。
这是不是什么都没做呢?
当然不是,政治不是这么理解的,对不同产品的调价,是在不同时间内完成的,先用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刺激了农村的公社改革和大包干的推行。
后用提高企业经营的自主性,刺激了城市的国企改革。
想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就要先进行计划性改革,目的,是创造市场主体。
只有有自主性的劳动者和企业被创造了出来,市场经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展开。
对不同人群的政策,在不同的时间内施行,打出时间差,就能改变经济基础。涨价去库存,就是这么操作的。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出现了,从调到放,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放开的市场,成了双轨制。一部分在计划内,一部分在计划外。
计划内的商品,价格比计划外要低不少,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官倒,只要有渠道,比如说能弄来计划内的彩电,拿到计划外去赚钱,就能发大财。
价格的双轨制放开到哪个领域,在市场上,那个领域的物价就要飞涨一轮。于是,在1985后,我国出现了不那么不严重的通货膨胀。
再后面,就是激进的1988,1988年3月,上海市的价格闯关,开始了。
在巨大的涨价预期下,老百姓对任何的商品,都有了一种抢到就是赚到的感觉,风靡全国的哄抢商品,开始了。
在抢购风潮下,上海市的物资空前紧张,所有人都对各类生活物资存而不用,实际上也压根用不完。市政府最后,不得不又采取了紧急措施,重新搞起了凭票据供应生活用品。
但是,撕裂的情绪,已经在社会中蔓延开来。
主任我,写过多篇被删除的文章,谈的,就是这个情绪。那么,这篇文章,也就只能谈到这里了。谈到这里,便也有了些许无奈。
历史,不过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纵然主任我,读书数百本,见过的人间,也不算少。读书,和老人交流,千遍万遍后,只能从蛛丝马迹中,寻找些许历史的真相。
但绵薄之力,终究有限,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疏解驽钝,多少个困顿的夜里,想起莱茵湖畔笔耕不辍的大胡子,便也有了更多的勇气,去写一点文字,影响一个读者,是一个。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