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的11月17日,农历十月初三。周二。
昨天,因为是郭沫若的诞辰,我写了一篇《要不要宽容一个渣男,如果他还是一个大大的天才》,列举了民国世上一些著名的渣男的名字。
然后我突然想到,其实可以写一个民国渣男系列。民国是名人辈出的时代,也是渣男辈出的时代。
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四一。于是,昨天晚上,一篇讨伐渣男的文章横空出世:
抛妻弃子,姐妹通吃,出轨成性,这样的男人可以在今天被宽容吗?
另外,隆重推荐她的视频号
01
在微博上读到一个作者的一篇推文,介绍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推荐阅读大西洋杂志 ---The Atlantic的神奇文章。这本杂志坚持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出版的东西经常匪夷所思,但是值得深思。上个月有篇文章讨论现在男多女少,因此可以搞两个丈夫,一个老婆,三夫妻家庭,把人类历史上有过的一妻多夫制重新合法化问题。
这次又有一篇文章分析为什么社会动荡,原因是“精英过剩”
作者是个俄罗斯人,一个曾经的昆虫学家,从苏联逃亡到美国的,现在是康涅狄格大学的终身教授,数学历史学家 Peter Turchin。他精准预测了美国2020的动荡,并预告今后十年全球还可能有大战,动乱等等,原因是精英阶级的过剩(elite overproduction). 他们在传统体制里找不到合适位置,导致一部分精英成为了"反精英"(counter elite),以班农为例子。他认为社会的精英数量和昆虫数量一样,一旦没有天敌或者互害模式,就会过度繁衍。
Turchin的方法很特别,用大数据来研究历史,计算每个社会的精英生产数量和精英的实际容量。这种方法可能被科班历史学家所不齿,好处是突破了历史学的只能聚焦单一社会的特殊性,关注宏大的历史规律(元历史,metahistory), 有点像人类简史的套路。他的数学模型分析每一代人都产生多少精英,然后每一代人有多少的精英职位。比如美国参议院只有100个席位,美国人口增长了几十倍,但是能够担任参议员的还是这些人数限制。
他举的例子还有沙特的几千个王子,王室的职位不够用了。还有过去欧洲的贵族,一般大儿子加入海军,二儿子加入陆军,三儿子不成器当律师。每次战乱都会有大量精英死于战场。活下来的精英就有职位,因此社会稳定。后来不打仗了,贵族家庭的城堡不够几个儿子分的,结果就堕落了,精英过剩后,社会也闹出革命了。
我读完这篇“奇谈怪论”,静下心来琢磨了一下,觉得似乎真的有道理。你想想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起义,最成功的不是农民,而是知识分子。而那些知识分子,因为原来的社会秩序里没有他们的位置,于是就起而造反,推翻原来的体制,然后重新把自己变成了体制。
最起码中国历史是这样的,所以才有了王朝更替,也才有了黄炎培的“窑洞对”:
“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xxxx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
02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分析师报告说,拜登赢得的全美国16%的县,从GDP的角度看,占该国经济活动的70%。相比之下,特朗普尽管赢得了84%的县,但占GDP的比例不到30%。
他们的发现意味着,美国大都市和非大都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换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话叫: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个差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也是政治上的。
这次新的分析没有包括选举结果不确定的110个县,布鲁金斯将这些县描述为经济产出相对较低的县。
布鲁金斯学会都市政策项目(Metropolitan Policy Program)的马克-穆罗(Mark Muro)及其同事问道:
“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它表明持续造成国家分裂的经济裂痕是一个问题,它凸显了两党之间持续的冲突,以及持续的疏远和误解。”
上面这段话也是从微博上看来的。
这段话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让我仔细地看了一下拜登和川普选站的形势图,我想起来当初学下围棋,老师教的那句话:
金角银边草肚皮。
从两个人的对战图上可以看出,川普的支持者都是在肚皮里,都是些穷人聚集的地方,红脖子锈带的人,都希望川普能带领他们走出困境。但他们选错了人啊!川普不是他们的带路人,只是在利用他们。
而拜登的支持者都是沿海区域,东西两岸,都是相对富裕的精英阶层。
这个分析,其实是验证了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03
这两天,最热的新闻是RCEP的签订。
看了很多分析文章。
下面这段分析,虽然有偏颇之处,但大体逻辑自洽:
RCEP落地,欧美媒体口里的朝贡体系成了,这就是该来的他跑不掉,历史的大潮终归回到原来的位置。剩下两个孤儿经济体,湾湾开始跳脚,印度则犯大错。
RCEP最开始是10+3,东盟加上中日韩,后来日本为了制约中国,拉入印度和澳新,结果印度人自己跑了,虽然多了澳新,不过其人口少,还是基本上原来朝贡体系的范畴,看图(准确性参考,看意义为主)各经济体范围就可以看出。
有趣的是,RCEP是东盟提出,中日韩参与的,中国是乐见其成。有了RCEP,最大的好处就是贸易可以区域自循环且成本有竞争力。
比如,中国从澳大利亚、新西兰进口羊毛,因为签订了自贸协定,所以未来可能会免税进口羊毛;进口之后在中国织成布料,这个布料可能又出口到越南;越南用这个布料织成服装之后再出口到韩国、日本、中国等其他国家,这些都可能免税。
还有马来西亚的稀土矿,被中国引入就提炼合成稀土金属,日本加工成器件,再被中国引入制造成电路板和大的中间件,泰国接入造车出口东南亚。这个环节要是每个都收关税,来回几次后成本成倍增加,自由贸易后,分工合作就好很多。
最大特点就是区内的成本都低,会形成闭环竞争力,那么区域之外的,就会减少机会。最大受害的估计是台湾地区和印度。
RCEP涵盖全球30%的人口,以及27%的贸易量。然而台湾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台媒分析这势必对台商经营和岛内产业造成冲击。台湾产品和韩国、日本、新加坡等有很多重合的,这么一搞,台湾产品进入大陆和东南亚的竞争力就会下降,可能别人少几个点就是致命因素了。RCEP正式签署的消息传出后,岛内一时间吵作一团。在野批当局只想抓住美国,忽略“双轨区域经济合作建制”(双轨指的是RCEP和TPP)的竞合,从而导致台湾变成亚太地区的“经济边缘人”。当局方面也不甘示弱,将错失加入RCEP机会的锅甩回去,抨击历史问题“不知反省”、“一味卸责”。
湾湾国发会前主委林祖嘉说,这个造成台湾制造业对外市场萎缩,就无法创造高报酬的薪资;另一方面,传统产业退出的劳工,短暂失业后可能转到服务业,原已偏低的服务业工资将进一步拉低,造成更持久的低薪效应。
印度希望通过与美国结盟,让美国、欧洲、日本等西方国家向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印度发展制造业,以建立一条取代中国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但是印度产业链其实和东南亚很大重复。
印度不仅自己不想加入RCEP,而且也不想让日本加入,实际上印度根本就不希望RCEP建立起来。可是最终大家识破印度人的伎俩,抛弃了印度,日本一度要退出,最终还是认为回来更对。
现实中,印度经常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搅屎棍。比如,上合组织因为俄罗斯要印度加入,现在很多实质性决议通过不了,就是印度人搅局,金砖五国也是经常印度人脑子有坑搅局。当年WTO决议最后的搅局也是印度和美国,特别印度不妥协。所以这次印度自己不加入,其实对组织快速发展起来也是好事。
错过RCEP,印度将失去融入全球化进程的机会。如今,RCEP成立,历史将证明印度莫迪政府犯下一个非常严重的战略错误。以后自己玩。
至于美国人,一直施压日韩,说不要签,会影响安全什么的,反正就是不要和中国签任何自贸协议。可是中国这个大块头,不加入的就会失去机会,历史大潮不是美国人能阻拦的;朝贡体系有历史自然而然的经济内在逻辑。
RCEP成了,世界经济中心必然从北大西洋转移到欧亚大陆岛来,乃至向东亚移动。
我个人的看法,这段分析大体不差,只是有点过于乐观。
推荐三篇篇文章:
旺角黄汉城:全球第一大自贸区终于落地,中国等了足足八年。
宁南山:关于RCEP的想法:从中国、日本、和亚洲角度聊聊
远川研究所:请让亚洲主导亚洲。
04
这两天最热的人物是马云的好朋友叠马仔出身的富豪钱多多,他因为在香港被人斩杀而大火,这两天被无数人扒皮。
关于他的故事,有人说,像极了早些年香港电影里街头斩杀的画面。
这个人现在最大的新闻热点是马云的好朋友。马云在香港的豪宅,和他的豪宅紧邻。
有时候,看一个人的朋友,大体能看出来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比如马云曾经的朋友李一道长,王林大师、再比如只要有她参与就往往坏事的赵薇。虽然马云说自己和赵薇不熟,但两个人亲密合影的照片在网络上热传,而这一次蚂蚁IPO被叫停,里面又有赵薇的身影。
这个世界上,有两多一少:两多是锦上添花的多,落井下石的多。一少是雪中送炭的少。
最近这两天还有一位故去的人大热。张謇。
因为最高领导的到访,张謇纪念馆大热,关于张謇的话题,也成为热门话题。
最高领导对张謇的赞誉,如果和现在落在井里的马云的现状比起来,很有意味。
领导的话是这样说的:
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05
昨天晚上,用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把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重温了一遍。十几年前的电影,现在重温,仍然觉得震撼。
巧了,前几天看过一部波兰导演的电影《冷战》,也是和辛德勒的名单一样是,黑白片。有人说,这是波兰版的《芳华》
也许,只有黑白片,才能把这个世界上的事情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