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签署,为这一刻准备了30年 | 顾子明

2020-11-15

1990年12月10日,中国总理李鹏访问马来西亚。

这是当年中国一系列外交动作中的一环。

在这场访问的3个月前,美国总统老布什正式签署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全球的美军大规模的向中东方向调集。

权力厌恶真空。

随着与一度亲密无间的美国关系脱钩,此刻,中国积极推动与东南亚国家建交复交与加强关系。

而伴随着华约军事集团的解体和美军的战略转向中东,东南亚各国也试图在混乱中寻求新的框架。

于是,大家一拍即合。

在这场晚宴上,大家首次提出了建立东亚贸易集团的设想。

伴随着欧共体一体化的加速,亚洲各国也希望通过加强成员国之间的投资、贸易,对内增强各自国家的实力,获得经济效益,对外拥有一致的行动,成为北美贸易区和欧共体之外,全球力量的第三极。

虽然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最虚弱的时期,大陆的经济总量仅相当于两个台湾省,但我们在安理会的一票否决权与核投射的能量,使得深陷历史泥潭的各国,能够展颜笑夙愿,一笑泯恩仇。

只不过,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1992年,一句“笨蛋,根本问题是经济”,让东亚贸易集团的构想丧失了孕育的土壤。

终结苏联铁幕,打赢海湾战争的老布什,在1992年输给了毛头小子克林顿。

克林顿上台不久,就在七国集团东京峰会时,将他的新战略公开,宣布美国对外政策向亚太倾向。

随后,他不仅提出了“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概念,更在1993年改组了亚太经合组织,将其打造成为强大的区域领导组织。

就像英国搞乱欧盟的方式是选择加入欧盟,美国搞乱东亚贸易集团的方式也是选择加入其中,带着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盟国加入其中以获得掌控权。

一连串的台海危机更是令区域合作蒙上了阴影。

而伴随着西方资本的大规模投资和涌入,以及美国强力的政治打压,东亚贸易集团的计划胎死腹中。

缺乏了统一应对的东亚各国也在九七年尝到了苦果,一场经济危机将缺乏互通机制的东亚各国打得遍体鳞伤。

于是,1997年底,首次东盟与中日韩的领导人会晤,各方力量开始暗潮涌动。

1999年11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小渊惠三首相、金大中总统在菲律宾出席搞了一场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早餐会,启动了三方在“10+3”框架内的合作。

而幸运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天赐良机,很快也出现了。

2000年,小布什依靠着在佛罗里达当州长的弟弟,对戈尔来了一场绝地反击,共和党与布什家族又一次夺回了权力。

随后,2001年9月,一场袭击更是给了小布什一个借口,庞大的美军再一次从全球汇聚于中东,从伊拉克战争到阿富汗战争。

靠着德克萨斯和佛罗里达石油集团崛起的布什家族,也算是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尽职尽责,上阵都是父子兵。

而随着美国的压力点从东亚转向西亚,沉寂已久的东亚各国也按奈不住内心的骚动。

2001年底,在文莱,朱镕基总理提出的10+3定位为东亚国家合作的主渠道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东亚贸易集团V2.0版本的10+3机制,开启了快马加鞭的推进。

由各国专家学者组成的东亚展望小组,提议以10+3为基础,通过合作建立东亚共同体,中国更是牵头启动了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

随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迅速升温,中国也迅速取代了美日,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每年的领导人峰会上,我们都会做出重磅的演讲,各国也会亲密的团结在一起。

就在一系列的区域经济合作如火如荼的推进之际,奥巴马横空出世了。

2009年,刚上台的奥巴马就接过了前任克林顿的班,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在随后公布美国要重返亚太。

原本一体化的推进的东盟开始了四分五裂,南海更是成为了一个火药桶,更为了各国角力的主战场。

于是,东亚贸易集团的V2.0版本,东亚自由贸易区也就熄火了。

当然,我们并没有放弃努力。

连续经历过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和07年次贷危机的东南亚各国也明白,必须要拉着中国搞出来铁索连环。

但是连续被叫停之下,只能选择美帝“狗腿子”日本的新方案,在10+3的基础上扩大,引入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形成10+6。

2012年11月20日,在柬埔寨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共同发布《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的联合声明》。

这就是V3.0版的RCEP。

RCEP的难度,是史无前例的,一方面要面对美日用APEC以及印度新西兰澳大利亚往RCEP里面掺沙子,一方面又要面对美日用TPP拉着越南文莱马来西亚挖墙脚。

甚至奥巴马本人每次的东盟峰会都要争取亲自坐镇,在这种威慑力之下,啥小动作也搞不起来。

而从钓鱼岛到南海,一系列的冲突更是让各方的关系跌至十余年来的最低点。

不过,幸运的是,“天降伟人”特朗普上台了。

奥巴马时期的重返亚太被其彻底的抛弃,美国也退出了TPP,特朗普不仅不再自己出席东盟峰会,四年来连派出的代表也一年比一年级别低。

随着美国方面给予压力的骤减,不仅东亚各国之间的关系迅速回暖,RCEP的推进也是一年一个大台阶。

此时,美国国内试图遏制东亚的力量,就只能选择盎格鲁萨克逊祖传的搅屎艺能,搞出了一个印太战略,给点甜枣,让印度牵头去搞乱亚洲。

虽然印度不负所望,在一顿扯皮之下,让最终的谈判没能在2018年按照计划结束。

但是进入到2019年,印度三哥终于狠下心来,声称退出谈判。

遗传英国老爹的搅屎棍退出,让东盟跟中国心里都乐开了花,但是表面上还是要做出挽留的样子。

而美国自然不会如此放任,在19年年底的东盟峰会上,接替了博尔顿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大肆挑拨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美国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克拉奇、负责日韩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马克·纳珀更是集中对日韩施压。

在这种压力之下,日本麻溜的表示,没有印度参与谈判的RCEP,自己就算饿死也不加入。

原本幕后操盘获取利益的日本,不得不自己下场撒泼耍赖,让RCEP的谈判又一次的陷入僵局。

而幸运的是,受到国内巨大压力的莫迪,竟然不配合安倍玩二人转,在今年年中彻底表示退出了RCEP的谈判。

这下,日本就没有了继续拖延症的借口,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美国爸爸亲自出马。

可是,今年11月,美国大选自己把自己撕成了一锅粥,整个白宫已经瘫痪了,根本没有人有心思过来干涉。

于是,RCEP最后阻碍的日本,看着国内满目疮痍的经济,琢磨着明年还有的奥运会,也只能高喊真香.....

而对我们来说,RCEP只是开始。

日本为了争夺主导权,必然会推动制衡RCEP的中日韩FTA谈判加速,看着中国加入到全球最大自贸区的欧盟,也只会加速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而英国为了增加与欧盟谈判的筹码,也会想办法把中英的自贸协议往前赶.....

甚至被RCEP排除的台湾省,也将不得不基于产业链角度重新思考与大陆的关系。

这些一环扣一环的谈判将迅速推动,等美国新任总统明年1月上任的时候,很多生米就都煮成熟饭,各方都只能按照既定的程序往前推进。

什么是不忘初心?什么是战略定力?

从1990年开始,我们布局了30年,四任总理的一棒棒的传递接力,熬过了五名美国总统。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在一次次的权力更迭的夹缝中,在一次次暴风骤雨的打击中,我们一步步的向前推进,赶在最后窗口期关闭前的那一瞬间,完成了几代人共同编制的宏伟蓝图。

这就是战略定力,这就是不忘初心。

151 人喜欢 

精选留言
  • 史称 环台邻印经济圈
  •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 但是,是不是还有2年的各自议会审批流程?
    嗯,这两年就拜托懂王了......
  • 根据规定,RCEP协定签署后,所有参与国家必须在两年内完成批准程序,RCEP才会正式生效。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分秒必争的赶在这时点签署,是不是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喝妥协?
    就像你找不到详细的内容报道一样,大家都不能计一时之得失
  • 1938年臭名昭著的日本首相近卫文麿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的概念,可惜日本想借助霸力实现终究是大梦一场,八十二年后的今天,一个崭新的太平洋环台湾岛经济带在人类历史上开始散发出了光芒…
    霸道与王道之别
  • 教科书级别的合纵连横
  • 看到今天的新闻,本以为明公会对RCEP的未来做一个展望,没想到今晚的文章做了个历史回顾,做为一个90后,里面好多细节都不清楚,顺着这思路走下来,越来越感慨,不忘初心从来都不只是一句口号而已!
  • 天下苦美久矣... 东亚和欧盟的区别在于我们没有自己的结算货币,本质上还是美元区,我们跟美国搞起来的循环是真打工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一步一步来,未来我们要玩的是数字货币(新亚元),直接越过传统意义上的亚元了
  • 对不想签署RCEP的人谈我们的一X一X, 对不想签署中日韩协议的人谈我们的RCEP, 对不想签署中欧协议的人谈我们的中日韩, 对不想签署中英自贸的人谈我们的中欧, 对不想谈两岸关系的人谈我们的中英自贸, 全世界的老朋友多多的, 全世界敌人最后就剩一个,还在左右互搏
  • 92年生人,刚好见证了这三十年历史,我个人对国家的印象也从小时候各种看不惯,少年时各种愤青,到现在的越来越为祖国自豪,我们的国家,是被一群最勇敢的人保护着的,这种感觉真好
  • 我就想知道,雷克萨斯和现代的捷尼赛思会降价吗?😁
    会,汽车是我们降关税的一个重点
  • 这就是所谓的“历史机遇期”
  •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真是让人热泪盈眶。这是最好的时代,吾辈应迎难而上,为民族复兴做点力所能及之贡献。
  • 不服输不认输的特朗普才是川建国,加油!
  • 看到封面的卢武铉,不知文在寅今天是何感想?
    继承兄长的遗志
  • 原来主导是日本,现在主导是我国。这就是最大的变化,希望能坚持,做一个亚洲共同体,加油🥳🥳🥳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这几个字,没有一个是白写的。
  • MAGA(make Asia great again)
  • “环台湾省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于今日签署,万里长征第一步。窃以为自贸区的杀手锏,并不在于消除贸易壁垒,而在于“货币直接兑换”。人民币、日元、韩元……直接进行交易结算,不再需要美元。 箭在弦上,人民币国际化迈出坚实一步。
  • 一张蓝图绘到底!
  • 从我出生那天,谈到我今天生日,而立之年,希望neng坐上这趟东方快车。
  • 前一阵看到澳洲的牛肉,龙虾,红酒,木材不断被干,还以为他能有点骨气,但是 果然 嘴上说不要,身体还是诚实滴!
  • 鹏展翅,匠镕铁。种花家有克敌志,中兴四相行路踟。 尘与土,云和月。卅年初心坚如铁,关山万座皆可越。
  • 我们总是被一群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一代代人的接力赛。
  • 终于明白了这个协定的重要意义,从这个协议开始,开启与各大经济体的一系列协议的签订,一步一步打造以我们为主导的新的全球经济体系。
  • 多年以后,这个温和但具有绝对实力的东方古国用一大段一大段的文字去形容这近百年的历经几代人的隐忍奋斗,波澜壮阔
  • 与其说国运日隆不如说是帝国雄心之坚韧。
  • 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定力, 风行草偃的魄力, 功成不必在我的淡泊,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韧性, 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智慧…… 哪怕学到一点点,对个人对家庭都是了不起的长进。 现在很多人说什么固化,70年前两大巨头角力时,我们就不需要努力了吗?现在呢,未来呢?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人家几代人的努力,你凭什么能赢过?”这句毒鸡汤,对照新中国走的这几十年,信了的人脸不脸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有些人啊,生在种花家,没有种花家的精气神吗?
  • 我们是接力棒,向着2000年内的位置回归,朝贡体系的中心
  • 英国为了搅乱欧洲加入欧盟,这句原话一定是《yes minister》
  • 啊哈哈,果然看明公文章多是可以改变自己思维模式的,举一反三。今天我在自己写了篇关于rcep的文章,标题就叫:rcep只是开始
  • 一个星球,三个世界,世界最终会划为三个方面:亚洲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RCEP必须将是开启亚洲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儒家文明伟大复兴的辉煌序章,望今天与会的各位同志,务必要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上,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国家的事,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亚洲儒家文明伟大复兴永远奋斗!@菅义伟@文在寅 球长 金正恩 主体109年11月15日
  • rcep一波三折,fta也是命运多舛。希望中欧,中英,中日韩的协议能顺利推进,把朋友弄得多多的,把敌人弄得少少的,加油中国!
  • 可以和plus一起服用,效果更好: 19-10-19 美国经济的根子在中国 19-10-21 美国换届对中国影响 19-10-22 小布什与奥巴马的差异 19-10-25 日本门阀与韩国财阀形成的根源
  • 这就是薪火传承,举四届总理之余烈,奋勇前行……
  • 这是中国崛起的关键性事件!想当年,中国为了加入世贸组织,多艰难,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如今RCRP的达成,说明中国主导了外部的环境!这是自由贸易和全球化趋势的胜利!中国的崛起大环境背景总体不会有大的改变!
  • 谁说我们反应慢。抓住一切空隙落子布局,等拜振华上台的时候,给他一个新世界。
  • 今天,是咱们中国走稳RCEP的这一天, 美国人却在华盛顿的街头,两拔为保卫特朗普和嘲讽特朗普互相打得头破血流。  历史的规律,其实近在眼前,为了民族的未来,我们只有大步向前,继续迎向星辰大海。
  • 这就是足球解说总说的:关键时刻,豪门球队(泱泱大国)的历史底蕴(制度优势)逆转了局势
  •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胜利往往就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更何况坚持了三十年!为百姓被这样一群人保护着而感到幸运!
  • 三十年磨一剑,就像央视说的不是没机会是你没准备好,我们时刻都在准备着回到原来的位置。
  • 重要战略机遇期就是趁美利坚党争无暇顾及的时候把练了三十年的任督二脉一口气打通。华哥的九阳真经练的开始脱胎换骨了。
  • 机会不是给有准备的人,而是给准备好的人!
  • 看完全文,印象最深的是文莱不愧是被列强反复...调教的国家...这身段就是...软...
  • 蓝图,蓝色的图,也是蓝的挺大功劳。苟和作为不冲突,苟是为了更大的作为。
  • 今天的成绩,除了先辈们的无数心血与努力外,更离不开特不靠谱的助推!不然rcep虽然终有一天会出台(历史的进程),但是不知道猴年马月去了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