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天轻松的娱乐......
昨天,“上海名媛”一词突然大火,一篇爆款文让一群钓有钱人的伪白富美浮出来水面,这群拼名包,拼酒店,拼下午茶,拼游艇,拼豪车,甚至拼丝袜的“名媛”们,自然引发了全民的调侃和嘲讽。
虽然这篇爆款文大概率是作者自己编的故事,不过,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种包装本质也是一笔值得投资的买卖。
就像前段时间娱乐圈纪检委王思聪就把“天王嫂培训班”的amy姐曝光了出来,跟那些“上海名媛”们的牌照秀朋友圈做的也是大同小异。
更不说之前沸沸扬扬的“红烧肉”,以及前几天“拿下了”黄金大佬的忘年恋,也同样刷爆了朋友圈。
没办法,这种看包装下菜碟的事情,属于这个社会运行的规律。
就像我前段时间带着运动手环,拿着低配手机,一身运动装打着出租车去看房子,也一样被销售员一脸鄙视。
当然,政事堂不会单纯去蹭热点,而是要聊一聊这点背后的逻辑。
“名媛”或者“名流”这个词儿,起源于18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
在工业革命之前,西方还是封建制度,就像冰与火之歌里面的称呼那样,贵族老爷们都是“my lord”、“your grace”,介绍自己哪怕不像龙妈那样一串的title,也会说自己是“son of XXX”。
可是,随着工业革命,劳动价值不再来源于贵族土地上的耕作,而是来源于工厂,西方一大批不具备贵族血统的底层民众迅速靠自己的奋斗拥有了巨额的财富。
由于他们没有世袭的title,但是却因为财富而跻身上流社会,因此只能称之为“名流”或者“名媛”。
而这些有钱的“名流”或者“名媛”,由于对于光鲜靓丽称号有执念,就经常容易被那些早就破产的贵族们“骗婚”,就像大家耳熟能详的《泰坦尼克号》以及《唐顿庄园》,都是从骗婚的剧情开始的。
这背后都是心理学,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平息传统力量和新兴阶级的矛盾,会自发形成一种社会稳定的机制,那就是让新生力量觉得自己“不体面”,不去暴力推翻较高的阶级,而是要想方设法让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
而同样的逻辑,在根本不给盟友面子的特朗普身上也有着显著的体现,“King in the North”的北境之王轻轻的一句“your excellency”,就把特朗普给麻苏了,根本不顾双方的财力之差比泰坦尼克里面卡尔和柔丝之间还要大。
同样的逻辑放在我们现在也一样,随着改革开放,诞生了大量迅速暴富的富一代,这些把精力都放在赚钱上的“老实人”,对于上层社会清闲而神秘的生活有着痴迷的向往,因此,无论是明星企业家还是天王巨星,都非常容易被套路给搞定。
同理,这也是为什么“上海名媛圈”这种套路有的市场,因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富一代越来越多,就像前些年抢了宅男女神石原里美的高盛男,看似光鲜亮丽,他的收入也不过是阿里p7或者腾讯t3.1。
毕竟,这些在一线城市007式工作的准富一代们,对于美好生活还是很有向往的,对于生活状况的改变也是有执念的,很容易被一些光鲜亮丽的内容所吸引。
因此,这种包装也不能说是什么过度虚伪,而是生产力高速发展引发了新老钱之间财富差距的迅速扩大,自发的形成了巨大的市场。
这就像上一个工业时代的暴富名流希望通过联姻给自己搞个贵族头衔和庄园,如今深圳杭州的互联网新贵也在积极参与那些非盈利国企的混改,希望给自己也加点含Z量。
所以呢,拼团“上海名媛”们也不算丢人,跟瑞幸咖啡们虚做财务融资,国企拿劣势资产包混改类似,大家都是在特定时期走一条社会默认且有效的捷径。
当然,政事堂并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这条捷径的成功率并不高,很多妹子看到了成功案例,却并不清楚,这种套路只对靠自己拼搏的富一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