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宇宙第一大开发商刚刚勉力从泥潭中挣脱,隆重的偿还了几笔巨额债务,宇宙第一大行竟然也“暴雷”了。
据多家媒体报道,工商银行代销的“鹏华聚鑫1号-25号资管计划产品”全线违约,资金缺口或超20亿。
虽然工行最后还是认亏兜底,但一份年化4.1%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竟然暴雷,ye 让不少投资者慌得一逼。
毕竟,银保监会主席说的“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这二十多款产品连问号都没打,就直接一半没了......
而能亏得这么惨,估计这底层资产基本就是海航债了。
记得之前金融圈都在疯传海南省政府接手海航么?面对着股债双涨,当时自媒体圈里,好像只有我说这是Fake News......
然后,就跟后面说瑞德西韦不管用时一样,被一群人追着骂......
说起来,不同于美国的航空公司纷纷拿到了巨额补贴,中国的航空巨头日子过得一个比一个苦逼,而除此之外,国内还有很多细分领域的巨头日子也过得非常惨。
譬如最近在北京朋友圈疯传的大量维权者齐聚优胜教育,这家全国知名教育机构多家实体店关门停业,家长们面临超千万学费退费无门。
而这家拥有1200余家直营校区的龙头级机构倒塌的背后,是上半年全国线下培训机构注销数近两万家。
同样,最近全国的长租公寓也掀起了雷暴潮,大量的公司跑路,搞得房主和租户一地鸡毛,政府都不得不介入维稳。
说起来,从航空到地产,从教育到长租,这些领域的利润率都非常的可观,否则也不会出现多年来的高速增长。
而他们现在问题的根源,其实都出在融资机制上面,无论是公司债的25个资管的循环,房地产的预售款,教育机构的预收学费,还是长租公寓的预收租金,本质都是机构们在通过“长短错配”来实现募资。
这玩意跟几十年前国美电器压着供应商的回款是如出一辙,都是通过一笔笔的资金流循环起来,形成了一大笔资金来进行野蛮式的扩张。
可是这种举债扩张是非常脆弱的,只要出现了挤兑,就会环环相扣导致债务崩盘,其过去的快速扩张反而会成为自身的毒药。
而如何避免毒药的上身,许大老板在这方面可谓表率,无论是极力推动的重组深深房,还是恒大汽车的筹备科创板,以及最近的恒大在香港发行新股再融资,都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搞股权权益化。
看着最近一个个车企上市后股价翻番,相信身在美国的贾跃亭对此是深有感触。
所以,再来看监管层的策略,也都是围绕着股权权益化,对一些必须保护的企业给予足够的支持,让他们先走,优先完成募资。
譬如微观层面,国内的主要科创企业先后完成上市之后,监管才批准蚂蚁等早已准备好的超级巨头上市吸血。宏观层面,科创板整体成型之后,国务院和国资委又先后发文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相比于航空巨头、房地产巨头、教育巨头因为疫情短短几个月的冲击就搞得半身不遂,美国对中国科技领域制裁了快两年了,中国的科创企业依然活得非常滋润。
只是,就像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会有退坡甚至引入特斯拉这条泥鳅,整个科技创新领域的国家支持不会变,但是支持的模式会出现变化。
就像政事堂从今年八月开始,文章系列最重要的主线,就是收税机制和估值机制的“变天”,相信很多读者耳茧都快听出来了。
对应这条主线,上证指数没什么变化,但是分化却极为严重,上半年的很多热点纷纷腰斩,如今还能一路高歌的,除了少数妖股外,要么是现在正收着“盐铁税”的企业,要么是未来替政府收“新盐铁税”的企业。
由于理解“盐铁税”的机制,需要较深的历史和金融基础,对此,也有不少热心读者在留言区给出相对通俗易懂的解释。
而对于收盐铁税和寡头的形象,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即将通过蚂蚁创造全球最大规模IPO的阿里。
昨天,这家公司斥资280亿的巨资购入并表了高鑫零售,根据全面收购要约,之后还要再掏170亿的现金。
可以说,这是继2017年互联网烧钱大战终结的三年之后,阿里终于恢复了积极的战略扩张,不出意外,股价创新高的腾讯和拿着卖tiktok钱的头条,新BAT三巨头带领着科创新钱们,未来也将开始新一轮的优质资产争夺。
看着上一代的地产大佬们都手拉手要去天猫买房子了,就知道在这场资产争夺战中,大量因疫情冲击而资金链断裂的资产就都是案板上的肥肉。
对比文章前面的那些企业,大家也会更深刻的明白,随着国家引导IPO带动的资本转移,会令手握巨额现金的马爸爸们面对被抽血的企业和行业拥有越来越恐怖的话语权,这就是冰与火的两重天。
企业如是,国家亦如是。
国内未来一个个的巨头,此刻还只是一个个龙蛋,央妈和资本市场就是哺育他们的乳汁,等他们长大了,就可以为母上大人趁对手虚弱之际攻城略地,让对手们也见识到冰与火的两重天。
这也是政事堂2019开篇文章《资本市场的意义》中,告诉我们会怎么走,未来会是什么样。
稳住,等其他国家债务危机的那一天,我们就是“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