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聊聊。
这个话题本来是公司内部讨论创业环境的,但我颇多感悟,随手写篇短文。
我从2000年从湖南到广东闯荡,现在刚好二十年整,因为亲身见证和经历了很多人的发家过程,对时代大潮的变迁有很多血淋淋的体会,说一点小感想。
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创造财富、获取财富的那一波人,还是港台新日韩来投资建厂的为主,利用廉价劳动力和中国稳定的工人获取剩余价值,收获了大量财富,我刚到广东时,模具老师傅教我分辨各个工厂的好坏,他总结得很简洁:新加坡的工厂最好,什么都按劳动法来;日本的次之,还不错,对工人比较守规矩;韩国香港的还可以,能守规矩就尽量守规矩,不守规矩的大家也忍了;台湾的比较差,常有各种小伎俩欺负工人。
还有一部分工厂,进了厂就没收了你身份证,让你累死累活干一年,还不给你发工资,也不准你辞职,这种叫黑厂,保安会动手打人,帮黑厂主镇压工人,在1900年代到2000年初还有,后来才慢慢消失。
根据我师傅的总结,黑厂以本地人居多,那时候本地人刚创业,没钱,就只好搞黑厂,没办法,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的。
香港人台湾人有时候对大陆人的优越感,是他们认为当年他们来大陆投资,才有大陆今天的繁荣,其实这是一种经济关系,是互利互惠,香港人台湾人来大陆开厂第一目的是来赚钱的,不是抱着拯救大陆人这种想法才过来的,他们确实也赚到钱了,更享受了长达三十年左右人上人的生活,福报够了,就不要抱着什么道德优越感来看待当年的投资。
经济关系就是经济关系,大家都只是在系统里共生,有莫名其妙的道德优越感是一件很幼稚的事情。
就像今天我们去越南缅甸投资也不要有什么道德优越感,赚到钱就好好回来,不用站起来指着越南人缅甸人的额头,说要多谢我们拯救你。
2000到2010年中国市场繁荣,民间赚到钱的一般是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这些人下海比较早,完成了早期的原始积累,像东莞虎门这块,很多人就是踩着缝纫机赚到第一笔钱,然后到黄河批发市场买档口搞批发,前店后厂模式,老板跑业务老板娘管财务,几十个工人在乌七八糟的车间里干得黑天暗地,这里又跑出来一部分人出来做品牌,那时候做品牌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批发,传统办法就是先注册一个牌子,搞一套VI和SI,开两家形象店,再签一个当红明星做代言人,带着明星到服装展会遛一圈,就能签一大波加盟商。
这些加盟商就成为品牌的基石,品牌方后面搞好每年两次订货会就能赚钱。
那时我在这种公司负责企划部,工作之一就是给这些代言人拍画册打杂什么的,目睹了好多这种类型的公司从生到死的过程。
像中山古镇的灯具、东莞厚街的家具、海宁的皮草、义乌的小商品等等,都是属于这一代人的赚钱故事,还有在华强北悄悄搞走私的、或者做外贸的,这些财富属于60、70后生人,起家还是得有一小桶资本金才行。
最最精彩的其实还是2010-2020年这十年,这是属于中国年轻人的黄金创业十年。
2010年我28岁,已经十分焦虑了,很想干一(duo)番(zheng)事(dian)业(qian)。
我那时候主要深圳广州两头跑,学习别人是怎么发家的,发现很多年轻人已经白手起家,大把大把挣钱。
大多数年轻人起家时身上就一两万钱,其实就是存了两三个月的工资,他们大多文化水平并不高,也没什么人脉,起家时干的都是别人看不上的行当:开淘宝店。
淘宝那时候造富速度奇快,很多人是上个月我见他还是个普通的公司职员,或者送快递的、做保安的,都是看起来毫无指望的职业,突然就赚到钱了。
2010年认识一小伙子,比我还小五岁,一个月三千块钱工资,抠抠搜搜过日子,三个月后见他时,突然开了家淘宝店卖女装,公司十几个人,一天三万多的销售,一个月能卖一百万,一年后,他的店就能稳定在每天十万块钱销售。
我问他怎么发的家,他说他也不知道,就是辞职后不知道干嘛,开了家店找了个工厂供货试一试,没想到这么火,女装直通车关键词第一页当时也只要0.2元一个点击,获取有效流量成本极低,一个月就做开了。
这种二十岁出头就突然暴富的案例在我身边接连发生了十几起,一个个问下来,酸得我人格质壁分离,不过后来我自己也成了淘宝系统的受益人。
要知道如果没有淘宝,这批年轻人就只有乖乖上班熬资历,等到四十岁左右看天命发不发财,结果他们在二十五岁不到时,就拥有了本该在四十五岁才拥有的财富。
年轻人从来没有这么爽过。
淘宝这块市场在2009-2013年这四年很容易赚钱,消费者的增长超过了商家的增长,求大于供,2014年后线下大牌纷纷进场,开始日渐艰难,原先创业那一波生意做不下去的,就转型去做了刷单公司、淘宝客、电商培训,成为第三方服务商又赚了一笔。
改变年轻人命运的不仅仅是淘宝,还有微信。
微信是2011年创立,开始普及是2013年,我记得自己发的第一条朋友圈就是在2013年春,微信那时候好友不限人数,我见过最夸张的一个人微信号里有10万好友,还全是女生,他赚钱的方法很简单,在朋友圈发一条卖面膜的信息,就等着收钱。
连推广费都不用,比淘宝赚钱还狠。
2013-2014年那时候市面上到处是微信外挂,可以帮你定位加附近人这种,然后卖面膜卖护肤品一类,很多很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就是从这一步起步做直营,还有的招代理,每天逼着代理押货发朋友圈,就成了那时闹得鸡飞狗跳的微商。
微信刚开始忙着发展,没有时间打击这些外挂,2015年后微信大局已定,这些外挂就活不下去了。
2012年微信推出了公众号,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个,又养活了一大波年轻人,此后自媒体开始在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知乎、B站熊熊燃烧,推出了许多知名IP,每个IP背后又都是一个几十上百人的年轻团队。
几乎伴随淘宝同时崛起的,当时还有两条新路给年轻人致富,一条是团购,另一条是快递。
2010年左右团购网站开始乱战,如果你抢先在一座城市先自己搞了个团购系统,拉手网美团网就会上门来谈收购,拿钱砸晕你,这个系统并不难搞,主要还是个体力活,得一家一家上门去谈。
2011年拉手网还活得挺好,我当时负责的店在上面是第一波团购服装的,记得五个坑位好像卖了五十万销售额,谁都想不到拉手后面会死得那么惨。
因为淘宝单量太大,快递也处于野蛮生长时代,及时冲进去包下一座城市某个片区的快递都发了家。
2010-2020这十年是极痛快的十年,年轻人赚钱的路子太多太野。
除了上面提到的淘宝、微商、自媒体、团购、快递,还有拼多多、京东、陌陌、百度、抖音、快手、阿里巴巴、网络游戏、58同城、网络文学、发虚拟币、在线音乐、在线视频等等等等。
光是淘宝就有无数的分支,包含供应链、培训、刷权重、淘宝客等,每一个分支都可以养活几十上百万人。
你们现在去看抖音分类各个排行榜,这就是好几千人发家致富榜,更别说拼多多、京东这种职业赚钱的地方,给全国带来多少财富的流动。
很多都是不需要什么成本就可以进入的行业,门槛极低,一部手机,一两万启动资金就可以,屌丝青年常带着几万块进去,出来时就成了金光闪闪的土豪。
2010-2020年这十年,是上天赠送给80-90后屌丝年轻人的黄金十年,这种机会可能再也不会有了。
因为你回过头就会发现,这些工作全部都是互联网行业或者衍生出的分支。
因为互联网是新生事物,导致很多中老年富人不知道有这块市场,Old money守着银行、药店、酒店、矿业这些传统行业挣钱,给了年轻人机会冲进新兴领域,New money才有机会成长。
我当时认识一哥们,2009年刚做淘宝时去见女友家长,对方问他干嘛的,他支支吾吾说是做淘宝的,对方家长嫌他没正经工作,逼女儿和他分手,结果这哥们淘宝店后来爆发了,女方家长肠子都悔青了。
如果我们再把历史拉远一点看,会有另一个惊人的发现,就是互联网产业给中国提供了大量就业,也涌起了一波造富运动,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这个机会,其实全世界只有中国跟美国分享了互联网的主要财富。
中国一年要卖掉100-200万辆豪车,以此推算,大概每年至少有100-200万个家庭进入富人阶层。这部分有相当大的比例,估计是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
而没有追上互联网发展的欧洲和日本,则经济后劲不足,一直在原地踏步。
中国互联网最黄金的十年里,又以2010-2016年最为畅快,大家手机里常用的APP软件差不多都是这个阶段崛起的,2016年后各行都开始进入惨烈竞争时代,比如千团大战杀到最后只剩一个美团,比如大量人群投奔短视频导致公众号流量下降,比如网络游戏的推广成本越来越高。
差不多从2016年以后,互联网这块造富场也开始萎缩,给予新人的机会越来越少,这时候才出现了各种偏邪气的一点致富路子,像在深圳、广州的写字楼里,就出现了大量金融盘、博彩、茶叶套路公司,这些公司被当地扫荡后,又转到了东南亚,在东南亚接着又被扫荡了几次。
现在谁还想带着几万块钱去做淘宝,跟自寻死路没什么区别了,几乎每个细分类目都密密麻麻站满了人,大家都要踮着脚尖才不致于从悬崖上摔下去。
中国现在顶尖的互联网巨头老板,也几乎全是名校出身,深度竞争开始常态化,像梦幻西游最早创始人之一那个技校毕业的哥们,后来身家几十亿的案例,以后不会再有了。
我认识的淘宝店大佬都三十多快四十岁了,眼看他们也步入中年,互联网渐渐地也不再是二十多岁年轻人的战场了。
随着互联网产业步入成熟期,曾经激荡起伏的年轻人的黄金十年结束了。
现在我几乎看到的每一个新兴产业,都不太可能再白手起家了,像人工智能、5G这种,都需要动用大量的资金、人脉,历史可能再也不出现我们这一代这种,一大波人拿着两万块钱就创业成功的故事了。
那后面的年轻人怎么办?
坏消息是创业确实路越来越窄,好消息是现在年轻人的打工环境跟我们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不仅仅是劳动法的完善,对打工人的保护越来越全面,更重要的是人文环境变了,我们80后当年给别人打工,老板个个不把我们当人看,许多老板把我们当机器、当牲口,2008年我在虎门见过一变态老板,我们每天免费给他加班到晚上十点,他也跟个神经病一样只要一进办公室,就把总监到清洁工一个一个指着鼻子骂过去,这种屈辱的打工感受,95后的年轻人是永远体会不到了。
现在哪个老板敢这样,95后会动手的,哪个老板打得过他们......
就是创业环境变糟了,但是打工环境变好了,其实一个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就是正常的,不可能人人创业的,大多数人还是踏踏实实上班,这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
我现在也不怎么鼓励95后去创业了,没有增量,创业成功的机率变小了许多。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好,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嘛。
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一个属于80-90后的奇迹时代,就此落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