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l rovsion小说《旧日》|第一章 | 新潮沉思录

2020-11-01

文 | acel rovsion

 

本文是我们的作者acel rovsion从2016年开始写的小说, 鸽了整整好几年,最近想重新捡起来主要的是一种无聊的近未来预想,设定是所谓的资本主义晚期世界,包含其个人各个学科领域专业或不专业胡思乱想的集合。现在想在沉思录发一些章节听取下读者们的反应和意见,和读者产生讨论。虽然小编觉得该小说目前的语言风格不太友好,但作者表示会多听读者们的意见一步一步优化可读性。请大家多给些反馈,看不懂的地方尽情吐槽。

 

1

 

白天的克里斯钦城依旧保持着死荫下的透彻寒意。死荫来自于存活在巨构建筑下的异质空间,以至于在图像拼图占满整个城市空间的现状下,产生了一种边缘。我们仰望上去,每隔50M海拔高度铺陈和交错的空中交通网,使得地面交通变成了严格保留产物,车流稀少和人烟不至使得整个道路显得与整个城市系统不和。无法被纳入逻辑上的地域空间之中,好像这个空间貌似逃开了外部指涉,以至于显得直觉上的有些不同。而这种直觉是可以自我叙事的,在有空隙的边缘中,我们貌似逃脱繁琐的社会精密机器,使得被废弃的地面居然如同当年的中央公园系统一样,这种空间符号显得貌似是“生活”,于是就与“生存空间”隔开了。

 

而环形车中克莱瑞丝·沃夫斯通克拉夫特女士,静静地展开前一个联会的内容纲要。大约二十分钟后是克里斯钦的协调会议,来自于代表二十国集团联合委员会(国家议事体的上院)的执行委员会(执政府),以及代表联合执政委员会(党团联合体组成的下院)的督政委员会(督政府,影子内阁),和克里斯钦学会(代表学界,工商联,工会&行会联合体,决策&发展研究组织)三者的联席质询会议。联谊质询会并不没有任何立法提议权(国民议会,大议会,由全球各选区个选取两名代表组成,制衡大国权力,由《克里斯钦条约》第三修正案保证),也不能直接代行两院的职责,但是联合执政体的内部协调是一个法理上的程序,虽然它往往是权力关系最集中的表征,以至于常常形成人间喜剧,这是后世纪的哥本哈根体系。

法德极右翼和极左引发的欧洲战争之后,从结构性危机来的战争冲突,彻底消弭了原秩序下的公共权威和结构,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接受欧洲回到了中世纪,合众国在原有残破的北约框架下继续保持七国集团的活性,如同阿拉贡和卡斯提亚的联合治统;第四共和国作为欧战真正得益的国家,作为整个东欧以及西亚各国的保护者,拥有着全球唯一的全体系工业,以及唯一的空天防御部队,部署在青岛基地,新的五年计划包括在外层第二轨道建立一个转接中心,以至于可以方便小型飞行器降落新开始建造的月面基地;欧洲体系在原《里斯本条约》崩溃的情况下,签署了新的《第二次里斯本条约》,开始形成了各地区超国家联合体,使得少数几个中立姿态的国家,在政治位置上变得尤其微妙。

 

一方面,中立国家的存在使得资本,民间力量,以及话语团体有了最大的庇护和自由,现代性的民族国家发源地---欧罗巴宛如进入了市民阶级初期的18世纪,只剩下领主,自由商会联合体,市民阶级三者的共同议政与妥协;欧罗巴怀疑主义之争,打烂了积累上百年的欧洲都市系统,以至于回到了自组织性的乡愿体系之中,然后由巨大的赛博空间和量子通讯连接的广域网,形成的新的公共话语体系。经济繁荣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程度,虽然这似乎是一种狂欢。

 

二方面,权力的争执不下,使得合众国和第四共和国联合欧战后的反战思维,悬置了一个新的话语在欧罗巴的天空,如同新的拉丁文神圣同盟一般,大家似乎做了一个政治普世主义的妥协。于是《克里斯钦条约》诞生了这个新的议事体系,使得这个根本名不见经传的北欧边陲小城,由于其中立性,变得如此重要。

 

而以上两者的非主权性和非领土性,使得大量中间权力阶级滋生,于是克里斯钦学会诞生了。

 

当然,世界貌似在新自由主义者的眼中变得普世而客观,而克莱瑞丝貌似并不这样想。作为一个刚由于细胞3d打印技术(Dynamic),强作用机械肢体以及《自由城邦法案的新遗民平权法案》才能够以“中质体”的身份参与政治选举的人工智能而言,保持人工智能基本的同一性,消极修辞,逻辑议事体系,似乎是必须的生存法则,人类在技术内爆后演化出来的互相指涉的社会生态,让她感到极度的无力。

 

然而,这或许让她感到,她才可以避免沦为一个在叙事中在场的能指,逻辑造物在强大的同一性判定中,对于符号的剥离远远不是人类可以比拟的,她能够自定位自己的所在并且具备实在性。想通这件事情以后,这位专攻政治学的女士,开始很开心的扮演着一个自己的角色,以至于她昨天刚去做了肢体美容,给人造皮肤的外围上了一层浅浅的木纹理,上面似乎表达着看不懂的符号。

 

作为一个人权律师出身,欧洲战争后续的审判适宜,以及人权保护适宜,她做了很大的努力,做到了战后审理委员会唯一的在场国际法公证人,虽然地球其他地区尚无法容纳一个异类种族的,在这个交错体系的节点,克里斯钦城,一直扮演着世界各地遗民收留地的角色。无论是沙漠地区被原教旨派别驱逐的性别权宜委员会成员,还是被东方被放逐的左翼党成员。北欧的土地,似乎无条件地接纳着这些人,以至于处于某种逻辑上的情愫,克莱瑞丝女士还将自己的面部改造成了北欧女性常见(通过对脸部特征加权,然后进行参数统计)的样子,这和大部分人工智能族群并不同。

 

然而,这个看似闹着玩的国际体系能否具备法理上和实践上的决策能力,这条约后首次的质询会,似乎显得尤为有意义。

 

2

 

克里斯钦学会被安置在Frederiksberg,原来的北欧水晶宫里面,当然原址在英法联军的海军舰队中从美国购买的DDG-1000三号舰的MK57发射器由于火控校准被德军NVK的旗下电子部队进行了电子干扰,以至于中程导弹发生了诡异的弹道偏转,正好就打到中立国这里,水晶宫不幸在其中。但更具有喜剧意味的是,这艘DDG-1000的舰艇现在被作为纪念舰停泊在哥本哈根港口,以纪念逝去的海军时代,海洋再也不是新的人类共同体系统中的广域联结体系了。

 

水晶宫借由这个机会,开始做了一些改造。包括结构向下做了50M深度的延生部,以放置新建立的高能环形粒子加速器。以及垂直化改造,做了三个有哥特式塔楼的概念考量,但是实际完全按照玻璃建筑诞生的500M塔楼,然后附带两个裙楼。东方国家财团的实力实在不容小觑,毕竟工商联合体的代表处是克里斯钦学会体系一部分,资本在极度发达,政治冷感的跨国市场体系中变得尤为有权势,虽然克里斯钦学会毕竟是学者的独立地盘,但是以建筑的宏伟来宣称,似乎是这个公共符号体系的世界中人人都乐于去做的事情。

 

埃卢瓦辛·罗作为克里斯钦学会的第一执政,按照非常标准的定时起床,处理着目前的两件报告,之后会通过飞行器赶到城里面的议会中心参加质询会,下午会准备最近一周的克里斯钦学会的会议日程,大致是个地区学院和智库开始对于某些共同话题进行全面探讨,而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技科学"的概念。这次盛会可能是欧战后,停滞许久的理论生态中,一次突破点。

 

”新中世纪主义时代的中间阶级推动机制,或者说将中间阶级中现代性中解脱出来。“罗的心中扬起了似乎嘲讽,似乎乐观的念头。

 

而一个个报告被弱人工智能筛选过后,被置于到一个投射平台上。

 

第一个报告是关于”关中基地“的新文艺复兴号探测站发来的M616黑洞的报告。

 

这个报告揭示了一个蛮有意思的现象,在5 维 Gauss - Bonnet - AdS 黑洞系统的热力学中观察其相变现象. 发现当采用 Bekenstein - Hawking 熵作为系统的熵时,5 维的球对称 Gauss - Bonnet - AdS 黑洞 会发生相变,相变点的临界系数K是一个与 Gauss - Bonnet 系数无关的普适常数。而M616是一个很标准G-B-A黑洞。

 

这个黑洞是一个在视界范围内有流体力学性质的膜,能够对外界微小的引力修正进行反应,如同吹在宇宙中的泡泡。同时这个黑洞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假设这个泡泡用剪切粘黏系数和熵密度两个参数都可以描述他,这个泡泡在数据拟合上就像一个试图生长的不可名状物,我们可以用流体输送系数去模拟他引发的引力场变化。与其说它是一个天体,它更像一个活的生物,仿佛造物主摆在那里,从未被人发现。

 

”但是这个观测结果显然不是这样,在处理标准模型的时候,我们试图将黑洞的质量 M 与系统的焓H视作等同,然后来探讨其他热力学分量。这个报告似乎揭示了这件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罗的心中这样猜想着。

 

”或者说我们的观测系统常年处在一种人造有序感之中,其实永远存在观测系统外非定域性的隐参量。“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性是关于EPR悖论,EPR论证并没有质疑量子力学的正确性,它质疑的是量子力学的不完备性,量子力学不能预测,这里面有一个隐变量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假设在一个数层膜叠成的三明治。”

 

“当然,这个在数十年前有人解决了,贝尔提供了一个实验可观测的效应,于是证明了推翻了固有的“定域性”观点,即整个量子力学的过程中属于真正意义的随机性。但是并没有确证说隐变量一定不存在,于是形成了“非定域隐变量理论”。

 

以至于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视域内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如此有序,”正如很多年前,riemann曲率高阶项研究dicsitter时空中Gauss-Bonnet黑洞和LoveLock引力理论中的D维黑洞,最后利用黑洞视界半径(假设为一个Ricci平坦的超曲面),最后导出了一个很简单完美的拓扑结构表达“罗这样想着"

 

“我们一直在现存点逻辑系统中完成一个一个完美的解法,而这种逻辑前提正如同旧日一般,实质上存在于我们的经验世界之前。“

 

当然第一个报告似乎只是涉及一点学术争端而已。

 

于是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第二个报告中。

 

”瑞士联邦理工苏黎世分校的校长,也就是原来16号项目中关于欧洲核能研究中心重建的负责人已经被人杀死。“

 

信中琳达·海尔希曼尽力描述了事情经过,但是显然她与现场离得很远。

 

”我已经强调了克里斯钦学院受第四修正案保护,可以要求警察系统将克里斯钦的内部事务完全移交学会的机构,并且不需要提供解释。”

 

“但是固执的瑞士佬一直不肯放人,要求我们有要求就去对瑞士政府对话。”

 

“而且态度极度粗暴,说你们这些克里斯钦的蠢货白吃着所有纳税人的钱,几十年一点产出没有,任何公共政策从来不承担解释义务,法西斯!法西斯的帮凶,一群狗日的精英沙文主义畜生。”

 

“噗。“罗貌似对于这样的说辞已经见怪不怪了,

 

”你回来吧,海尔希曼女士,会有人去接手这件事情的,欧核中心的项目暂时取消。”

 

第二个报告让人哭笑不得,这已经是针对学会袭击的第三人了,但是奇怪的在于,袭击的全部都是学会内部的退休人员,负责一点杂事。

 

罗慢慢感到有一些不安,试图镇定了一下。叫人工助理给信息情报部的部长留了一条消息,希望他介入此事。

 

处理完之后,登上飞行器,一脸心事地准备参加质询会。

 

3

 

青岛,第四共和国空天部队基地。

 

迪亚克·冉将军从飞行器上心事重重地下来,月面基地建设了大概一半,空天军利用外层第二轨道的中转站,将月面基地,青岛基地,以及火卫二附近的“关中基地”链接了一起,整个通讯系统在中转站用 全光子量子中继器的LINK-2050系统链接。空天军队的无工质微波推进的推力转换机,当然事实上并非是完全的无工质,而是利用反射光和入射光之间微变化,导致携带能量变化,而这部分变成了对反射物体的光压。

 

冉是欧洲战争中第四共和国参战军的战区首领,也是参战国唯二的女性战区军事主官,也是名副其实的“东欧王”,军事世家出身,作风硬朗。在海军纪元结束之后,从参联会请求调任,来空天部队进行战区管理。整个军事生涯几乎堪称完美,从北非登陆,北伐欧洲大陆仅仅半年将整个东欧线的任何作战集团成建制消灭,而欧洲战争也成了激光武器和电磁武器首要的展示舞台,而欧洲军队显然还停留在海湾战争的前时代,作战三位一体打击的协同集团作战,而现在的指挥单元早就变成总体打击序列了,而冉女士显然深谙此道。整个欧共体德意志系统,被摧毁得一干二净,HVK和快反部队简直在东方集团面前不堪一击,以至于西路军(北约军)的军事主官玛利亚·芳塔女士甚至还在兴登堡一线胶着,柏林就被东线军解放了。

 

欧洲给了作为军人的冉带来了无限的荣耀,甚至是政治资本,在原秩序崩裂之后,失望的浪潮伴随着内生的符号体系扩散在公众情绪之中,以至于所有人都无法追溯一个自我定位,感到迷惘,于是这些中间阶级开始试图将一切交给一个新的利维坦来统御整个秩序。但冉女士并没有这样做。

 

“老娘只会打仗,从小学开始都是抱着战略地图和95式睡觉的,个人实在没有兴趣参与你们政治的弯弯绕,一群看起来像人的玩意儿,说出来都TM不是人话,听不懂也不想听。”

 

冉整了整被完美的肌肉线条撑满的军装,发表了如下戏谑的言论。

 

但是随着和平时代到来,军事主官也就没了位置,于是闲不下来的冉将军开始参与组建空天部队,而她对于整个军队系统的熟悉,显然使得这件事情得心应手。空天部队组建过程的保密性,也逃开了那些政治家的闲言碎语。

 

她坐在装甲车上,准备会军区总部做一个报告,看着阴郁的青岛天气,开始拿出一根烟,默默点上。

 

她不关心政治,但是她明显预料到了不好的事情,政治冷感和政治高敏同时存在一个军事主官的头脑中,这也是整个异化成零件的社会权力机器之外,一个旁观者的冷眼,她能够感受到这个机器中符合直观的运转模式。

 

不过,空天部队建成过半,克里斯钦的技术支持就变得迫切,这使得她不得不去一趟克里斯钦。

 

不过她真的一点都不想见到这些遗民,当然不是歧视,而是其他东西。

精选留言
  • 刨去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拨开各种各样的隐喻和讳称,这篇小说依然值得一读。
  • 艺术还是要内容和形式匹配。个人觉得若是有这么多想表达的深刻的内容不一定要依靠小说这一载体,就普通科普文的形式可能要好一些。如果真想写小说,那么还是要考虑考虑如何平衡内容和形式的。陀氏,卡夫卡,博尔赫斯我觉得算是比较的例子。
  • 赛博朋克?开头就是神经浪游者风格的那几句
  • 之前在知乎专栏看了三十章,写得很好。坐等新章节😀
  • 别的我不好说,但是我感觉是不是作为小说有一点不太小说了?可以考虑再看看叙事风格。 一己之见
  • 罗神是沉思录里我非常佩服的一个神,不同于罗神以往在沉思录上针对性的撰文,小说本身就缺少议论文那样明确的指向性和单一主题,而罗神又没有像《三体》一样用文学叙事将核心思想隐藏的足够深,再掺杂着罗神深不见底的渊博学识和大量社科学术词汇,使得作为小说的可读性确实不强,这也许就是文学创作过程中“知识的诅咒”。但如果将其作为一个罗神关于未来的寓言故事,那还是挺有意思的。
  • 感觉叙事还是太宏大了,上来就是各种国际大事件,各种有头有脸的角色登场,让人难以短暂处理海量的世界背景,我个人认为还是从描写一个小地方,一个人物开始比较好,这些世界观通过读者旁敲侧击而得,会容易接受一些,也更有趣味
  • 罗神大咕咕
  • 养肥了再看
  • 开篇似乎太突兀了,背景什么的看不懂。 不知道作者是文科出身还是理工出身,我个人喜欢那种…类似于《银河帝国》那样的科幻小说
  • 故事情节如何暂且不说,设定是非常吸引人的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