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梦龙
这两天《金刚川》上映了,笔者还没来得及看,但看过的朋友评价都比较差,等明天去看了来跟大家聊聊电影。之前我们谈了以黄继光为代表的上甘岭英雄群体,今天我们不妨先来谈谈同样以他为代表传统的英雄形象,他们在当代宣传中的坚守与困境,而他们所遭遇的困境这也是当代宣传面临的困境。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英模形象,完全可以以黄继光这个形象为例。众所周知,黄继光生前没有留下照片,因此他的标准相是根据战友,亲人的回忆绘制的。当然你不能说这不像他本人,但也可以认为这是那个时代人们眼中一个典型英雄的形象。
标准的黄继光画像显然带有那个时代典型的工农特点,朴素的面容,强壮的身躯,黝黑的皮肤,志愿军战士的棉衣、棉袄。虽然时间过去七十年了,今天我们看那个时期的宣传画,无论是黄继光,王进喜,邱少云,仍然会觉得人物形象充满了蓬勃强健的力量。
回过头来,只要我们走到大街上,看看街头巷尾的各种宣传画。比起穿着旧棉袄的大头胖娃娃,你会明显觉得还是几十年前的形象更有精神,更贴近正常人的审美观和群众的实际生活。这种近乎荒谬的当代宣传的软弱不堪和前辈的生机勃勃相对比,就凸显出我们当代面临的困境。
严格说,当代并非没有自己这个时代的英模形象。中国人民中从来不缺少英雄,缺少的是对富有气息英雄形象的准确把握与广泛宣传。和平时期各种道德楷模和开拓创新者年年都有,但真正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本身就没有几个。至于像向黄继光这样在铁与血的考验中诞生的英雄,现实一样存在。在西域,在雪原,在南海,这样的当代英雄并不是没有,但宣传中广泛存在并深入人心的形象则完全没有,甚至充满了避讳。
与之相对的,一种反英雄的氛围笼罩着各种影视作品,以至于在我们的社会认知里,这种刚强有力,充满凛然正气的人物形象,长期呈现出一种不应有的缺位。于是到需要强调英雄人物的时候,往往要去沿用几十年前的老形象。黄继光和他的战友们虽然说老骥伏枥,也只能坚持战斗下去。
这里不是说传统的英雄形象已经过时,即使在今天,他们的精神和事迹依然能感动人心。但一个现实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宣传上的脱节,他们和当代人之间出现了一种隔阂。
传统的英雄人物,在高大上的同时其实不缺少人情味,只是在宣传上以当时的视角有所侧重。这种侧重在当时还颇为贴近群众,能引起共情,比如说黄继光,他是贫农出身,他本来不识字,连名字都是参军的时候人家听错了,就将错就错了。这是典型的生在旧中国,长在新社会,这是当时人切身经历的,黄继光或者雷锋可能就是他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就是他们自己。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共情已经淡去了,而如今的宣传往往只是不断复述他们的高光时刻。
黄继光英勇牺牲,那么为什么他不怕牺牲,奋勇向前,把胜利看的比生命还重要呢?小说改编的老电影激战无名川有这样一段,不识字的战士让人给他读家书,里面谈到解放后的新生活,最后这样写道“当年红军没打赢反动派,撤走了,反动派回来烧杀,今天你参加革命队伍了,一定要打赢,家里再经不起烧杀又一次了”。
当时的人不难理解,大家吃够旧社会的苦了,为了保卫这个新中国,他们愿意付出生命,感同身受。但几十年后,在年轻一辈面前,宣传上却不讲前半截,不讲新旧中国的落差,不讲战士们为何而战,一味只谈勇敢,不怕死,甚至还要再给你谈敌我双方都值得尊重,乃至连敌人都不提了,直接改成对手。这样的宣传,就不仅要接受者遭遇一种凡人和英雄的隔阂,而是要干脆让人混乱起来,不知道他到底要说什么,搞不好连好勇斗狠和英勇牺牲都分不清,更不用说英雄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了。
无疑,当年的英雄们自有其时代背景。基于几十年前时代背景的宣传要素同当代人交流并寻求共感本身就有困难。现在人再怎么样也难以理解一碗白米饭有多珍贵,穿鞋是一种奢侈,一家人就一套衣服,小学生就算有文化,初中生就算知识分子是一种什么的社会状态。但如果连这个基本的背景都不提,甚至还要倒过来,扭曲模糊掉这个历史背景。那搞出来的宣传真的只能是空中楼阁,说服不了任何人了。所以,说到底,一面是旧时代的英雄们要想办法适应性新时代,另一面是新时代在呼唤新时代自己英雄形象,而这两者目前为止都很不理想。
这当然不是群众不行,是塑造英雄形象的人不行,说到底就是他们造不出,也不想创造出适合这个时代的英雄形象。当代我国的历史叙事本来就混乱,有两条泾渭分明的不同路线在斗争。传统的历史叙事乏人问津又刻板陈旧,而鱼龙混杂的各路野史绝大多数根本不是站在人民群众的一边。各路宣传的操刀人就完全是这种混乱思潮的化身,他们自己的思想都谈不上多端正,好一些的机械僵化,差的干脆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更不用说能带来什么好的作品了。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今天一谈英雄就批评过去的人物刻板,缺乏人性。但什么是人性?结果一看那些批评者自己的作品,他们的人性就是趋利避害,好勇斗狠,好像丑恶才算人性,舍生取义倒是神性,是不属于人类,至少是不属于中国人的。
同样,我们再看当代流行的英雄形象,每年各种战争题材历史剧层出不穷,这就离不开革命军人这个形象。但真正能表现革命军人是什么样子的呢?至少老一辈人的回忆录并不少,可有几部戏认真按照原样去塑造呢?我们的很多影视工作者,会拍三角恋,会撒狗血,会装逼,这就够包治百病了。
兵痞和个人英雄主义不是英雄的人性,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组织纪律性的胜利。英雄当然会有成长的过程,但这是觉悟和责任的成长,而不是搞枪指挥党,更不是把打骂当豪迈,抗命当个性。不外乎这种复杂生动的人物,很多人不愿意去理解,更懒得去塑造,搞个自己心目中会打仗,善于收买人心的小军阀多快活,多容易啊。
所以旧一辈的英雄形象就难免遭遇这种困难,他们原来生长的土地被移走了,又不把他们移植到新的土地上,于是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并非无法解决,对这一辈老英雄尽可以更深入挖掘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更生动的展示在现代人眼前。除了苦大仇深,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说到底就是让他们和当代人能寻求新的共同语言。
无论如何,英雄总是英雄,他们本身光芒闪耀,总能感动人,人们一样也可以接受父辈祖辈的光荣。但把他们供在神坛上,放进玻璃罩里,既不让他们和群众亲近,宣传手段又不与时俱进,甚至还搞明褒实贬,纵容各种诋毁抹黑横行,那自然只能是难以为继,摇摇欲坠。
老一辈英雄形象是这样,新一辈英雄形象的涌现则还要困难的多。说到底,老一辈英雄就摆在那里,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无论有些人再讨厌,也最多只能是视而不见。但新一辈英雄人物的诞生,他们就恨不得把这种存在在娘胎里掐死。倒不仅仅是思想钢印或者说脊骨断了的人,总是看不惯别人站着的,逐渐放开的叙事体系下,路径依赖的老一辈和锐意突围的新一辈之间本就存在利益巨大的商业竞争。应该承认市场有其需要,可所有人也都在问复旧的同时,立新应该是怎么样的 ?
说到底,英雄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什么样的时代有什么样的英雄。比如当代反英雄为什么流行,本质上是人们对原有的社会秩序产生了怀疑,但反英雄终究不会滑落到坏人那一面去,还是英雄,这说明社会意识自有其底线。同样,当代社会欢迎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这就涉及了东方社会传统价值观和现代社会的融合。丑角不难塑造,流氓也不难塑造,但一个讲规矩又不迂腐,让人喜闻乐见的好人确实很难塑造。
这样的人物不是靠撒狗血,抹眼泪,打打杀杀就能简单塑造的,他的灵魂是什么样的,他的所思所想能不能合情合理,高尚要高尚的水到渠成而非做作。这一点几十年前的作品能做到,我们这些年的作品却往往做不到。之前比较成功的例子,比如《流浪地球》、《红海行动》,算是很好的突破,对郭导拍大场面我们有信心,但一部好电影肯定不是有大场面就够的。
同时,我们也要看《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票房不错,还不知道多少人高度不适应,所以他们也要捧一个角出来,最好还要证明拍国军比志愿军更有市场才罢休。更不用说,《红海行动》这样的作品出了,也热了,但远没有到引起风潮,源源不绝的程度。整个社会总体的氛围还是保守的,不愿意谈斗争,对抗,习惯于被动的抵抗而非主动的抗争。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一代和老一辈还是有所差别,活跃在新世纪的一辈人甚至更能和建立新中国的一辈人达成思想的上共鸣。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但长期的韬光养晦也好,妥协求存也罢,我们整个社会主流其实对过去和当代还是持一种高度实用主义的避讳和冷漠,宁可放任叙事的主动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这种态度不打破,拨乱反正很难只靠年轻人的热情去实现。在这样的基调下,几部电影起的作用有限,而更广泛的普通社会宣传,就更糟了。
所以我们看,从过去到现在都是这样,一边是宣传改造社会,一边是社会也在影响宣传,这是互动的。普遍性的软绵绵是当代宣传的痼疾,对内对外都一样。这种情况下,宣传本身都可有可无,只能是应付了事,谈什么英雄人物,当然是造不出来的。而社会的意识形态不转变,不统一,从近代史的普遍扭曲开始不纠正,根本的立场性问题和为谁宣传这个方向性问题不解决,宣传就必然是不知所措。这就很像被模糊掉为什么而战的传统英雄叙事一样,不可避免的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在被宣传者看来,就是到底谁才是宣传的对象,反正我不是。
终究,老英雄的枪要交到新英雄的手中,但在人们眼中,这握枪的又是什么样的人,这枪口到底指向何处,敢不敢打向敌人,这就是新时代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