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奢侈品遇到拼单,“名媛”们用魔法打败魔法 | 新潮沉思录

2020-10-15

文 | 飞剑客

最近,全国网民的注意力都被这群“明明看起来那么有钱的,实际寒酸的上海拼奢奢“名媛”所吸引。这群拼名包,拼酒店,拼下午茶,连丝袜都拼的“名媛”们,怀揣着结交阔少的梦想。初看你会觉得荒谬,连莫泊桑都要从棺材板里出来改一改他的《项链》。

 

虽然截图有不少人认为是编的,但随后又有媒体爆出采访名媛群一员的录音,称“我花自己的钱不偷不抢 拼个酒店包包怎么了?”

 

不论真假,拼奢侈品、钓凯子现实中案例现实中有没有?像“好嫁风”、“天王嫂培训班”,手把手教人经营人设,有产金龟还真能上钩。

 

这时你会顿悟:原来“阶级身份”本身就是可以精心包装生产出来的,“大咖”是,“名媛”也是。想想古今中外众多滥充文化的暴发户,未必不比这些认真学习伪装技巧的假名媛还可笑呢。

 

茨威格在《断头皇后》里说,她们太年轻,不明白命运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在这个群体中,钓上金龟们,实现阶级上升,看上去很诱人,然而这也是他们的天花板了,把自己当做商品,在内卷化常态的当下,并不一定会卖得紧俏。原本包装出售是一条若隐现的小道,自从天王这档子事在圈里传出,有心眼的都会把阀门收得更紧,把婚前公证做好了。

 

然而,也不用嘲笑,事实上这是一件好事,拼团奢侈品正在消解逼格,这反而有助于我们看清阶级社会更本质的东西。正如沉思录的某位作者所指出的——

 

封建主义把人变成鬼,资本主义把人变成橱窗。

 

五石散多猛毒,奢侈品亦断手。然而嗑不起却要有样学样,正如欣赏不来玄言或爱马仕是你人低端。让我们先谈谈奢侈品的阶级逻辑。

 

1.人们往往嗑的都不是实体,而是嗑一种象征符号。从晚期智人把动物当氏族图腾、酋长家里串了几个贝壳起,嗑象征符号进行社会身份的再生产我们已经嗑了近万年了。

 

2.富而求贵,有钱了为了显贵购买奢侈品是最简单的途径。《有闲阶级论》中也认为,人们的财富是通过“炫耀性消费”吸引别人的尊敬的。

3.凡是消费,总是要发生意义交换的,这就需要讲好故事,让消费者掏钱。消费者买的是一种逼格的表达,故事讲的越好,价格抬的越高,越是能把低阶层的人排除在外。

 

4.诚然,大多数奢侈品工艺上无可挑剔,同样凝聚了工人无差别的劳动价值,而它的价格高于普通的同一品类的但不是奢侈品的许多倍,可见它的定价基础并不在做工,而在于事物之上的附着的弥散之光,它是一种符号,不能够按性价比来算。

 

5.维持它的价格是需要阶级社会的语境的,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把阶级社会的语境抽离出来,这种稀缺性就不会成立了,那么钻石就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黑白鱼子酱就是雌鱼的卵。

 

6.奢侈品消费也是一种求偶的策略,男性可以通过其透露出丰富的社会占有资源,以吸引异性;女性亦可吓退可能的择偶竞争,以及支付不起的异性。

 

7.除了炫耀性消费、区分阶层、求偶,购买奢侈品内在本质也是享乐,这种享乐甚至超越了肉身,没有什么比传达阶级社会的意志(拉康称之为大他者)更享乐的事情了。

 

8.没有人会轻易承认自己在消费过程中被割了韭菜。一项调查显示,很多购买奢侈品的人并不会承认自己是为了品牌的炫耀价值才去消费,同时,他们极力避免谈及着这是一种享乐的行为,在评价时会更多提及“耐用”、“轻便”、“质地好”。

 

9.以8为代表的人会觉得以上是俩农民在讨论金锄头。

 

10.社交媒体时代,一方面智能手机对于日常生活的殖民,推动了某种不可压抑的自我关注和享乐的氛围,影响到了更低阶层的人开始追逐奢侈品,另一方面对于穷人来说,与其买奢侈品,不如将这笔钱分开很多笔,通过租赁获取更多奢侈消费的体验,须知网络世界没有天长地久,没有朝夕区间,只争分秒,分享频率是断日计算,甚至是直播的无时无刻。

 

11.假名媛事件背后是租赁市场的繁荣,这是消费主义的景观不错,却也是内循环应有之义,某种意义上解构了奢侈品的符号象征,趟出了一条打碎阶级品味符号的路,这也是好事。经过这件事,大家看到小红书里的精致生活都会不自觉联想到这是租的,同样的道理特斯拉也总是要跟拼多多撇清关系。逼格是可以砸碎的。

 

以廉价租赁的方式获得奢侈品的展示权,再包装成上流社会想要的样子,这既是一种绝妙的讽刺,也是一种对阶级社会和消费主义的不自觉对抗,魔法就要用魔法来打败。

 

该说的也都说了,再看看全球奢侈品市场的如何加入内循环历史进程:

事实上,在当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以后,多名牌产品的加工生产实际都是在中国完成,那会A货多,实际上做工上和名牌差别不大,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根据高盛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会接管全世界44%的奢侈品市场份额。

 

中间横插了一个科罗娜病毒,奢侈品就通过涨价来抗疫。像香奶奶、迪奥、LV等名牌都在涨,以掩饰奢侈品在全球销量惨淡,品牌市场回暖主要还是靠中国市场,今年五一期间,上海佛罗伦萨小镇的Gucci、Burberry、Prada等品牌门店排起长队,很多奢侈品在中国又创了销售记录。

 

这样的奢侈品销量已经让全世界感到震惊,但这事半坏不好,多半是通胀预期、地产泡沫、贵金属价格翻番以及制造业经营环境惨淡等综合原因的先兆或结果。资本需要寻找避难所。

 

下面是补课时间:

《项链》,莫泊桑

《漂亮朋友》,莫泊桑

《高老头》,巴尔扎克

《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

《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悲惨世界》,雨果

《得伯家的苔丝》,哈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

《嘉丽妹妹》,德莱赛

《茶花女》,小仲马

《断头皇后》,茨威格

《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

《跳来跳去的女人》,契诃夫

12 人喜欢

精选留言
  • 我提一嘴,最核心的一本书没提到:《名利场》。学阶级晋升手段还得看蕾贝卡夏泼
  • 补课的内容都看过,想想里面的女主角们,立即出了一身冷汗
  • 我有一个创业想法,拼奢奢,就差一个程序员了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名媛们才是真正的身体力行反消费主义,因为她们知道,奢侈品除了装逼属性以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 据说(没有仔细考证来源,请号里大佬考证一下)在我的家乡安阳,下面埋着的商朝人,辨别生前地位的方法是看牙齿🦷 :商朝人爱喝酒,但是酒是粮食酿造的,很珍贵,大贵族才能经常喝,小贵族偶尔喝,奴隶没得喝。要是一个人牙齿白白的,那挖出来多半是奴隶,要是牙都龋烂了,多半是大贵族。那么小贵族怎么办呢?小贵族会找类似牙医的手艺人,在牙上钻孔,以显示自己喝酒喝的牙都烂了……刚听到这个我觉得简直荒谬……现在看来真是符合人性啊
  • 春秋时平民凿坏牙齿,装作经常喝甜酒喝坏了牙;魏晋时平民装作吃了五石散,大冬天的闹着药发了满地打滚;近代平民西装里面夹假领子,哪怕这玩意根本不舒服,可是带来的“洋气”确是不可或缺;今人更是要花大价钱吃沾满了寄生虫和病原体的猎奇野味,买三无作坊贴牌出来的高价“内部酒”。 毕竟扮演人↑人是刚需,不可不品尝。
  • 名媛拼单就是新时代的共享经济,再说了人家的目标群体又不是我们,我们只需要看看就行了。
  • 想想自己所学的专业,表面上是要设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其实老师们所教授的就是怎么把一个普通的东西营造成一个空洞的品牌化的东西,给他赋予所谓企业文化和价值,现在想想其实我们所学的其实是把物品阶级化,让物品符合其所要消费的阶级。
  • 补两个人教版英语课本里的,《窈窕淑女》、《百万英镑》
  • 感觉不是pua,pua的目的应该是实现精神控制,这里没有以这个作为主要目的
    pua本来是叫做搭讪艺术,教直男如何搭讪的,最后衍生了很多流派,有些流派就是精神控制
  • 当扮演法大行其道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瓶瓶行走的魔药。服用魔药过多又不能及时扮演时,失控和疯狂将是必然。 别误会,我说的是《诡秘之主》设定
    失控警告
  • 收集一些鲜艳的东西以吸引异性注意,增加求偶成功率。很多鸟类都会这么干。我不觉得这是人性的体现,更像是动物性的本能。
  • 不懂就问,RTX30系列也很贵,为什么没人磕这个符号?
  • 我总怀疑那些兜售焦虑的营销号背后有奢侈品商家的推手,不构建起潜在客户对以金钱换取身份认同的需求,奢侈品就没办法拓展市场,只能等着真正的有钱人偶尔光顾。 然而真正的有钱人,是会戴着欧米茄去逛HM的。
  • 不止是奢侈品市场,中美很多人都在希望中国重复08年的操作,然而:大人,时代变了。
  • 第一,傍大款现象一直就有。 第二,拼奢奢现象也算是对阶层炫耀主义的解构了。客观上有利于争夺话语权。 总之,利弊参半。
  • 名媛钓凯子,有点旧社会风尘女子的味道。
  • 在知乎看人“讨论”计划经济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发达生产力能保证全国人都上吃大闸蟹么? 我想了一会儿:你为啥非要吃大闸蟹?如果发达生产力能保证市场上的螃蟹都比现在的大闸蟹膏满肉香,你还会买大闸蟹嘛?
  • 文章下面的guci广告就很灵性
  • 就是换性别的pua…
  • 关于评论区里说的为什么30系显卡不能成为价值符号的问题。主要原因我觉得有两个: 第一,显卡,手办这些奢侈品,基本上以男性购买为多。纵然它们很贵,但总的来看,男性群体的购买力确实赶不上女性,所以消费主义肯定首选去物化女性,毕竟商界一直以“赚女人,老人和小孩的钱”为荣嘛。 第二,显卡手办这些东西本身不具备社交属性。你的显卡再牛B,你也不会天天扛着机箱上街,逢人就把主板拆下来说哥们儿买的这玩意儿一万多吧? 能随时随地把富露出来让别人知道才是她们要做的工作。
  • 脑海里突然响起了拼多多的主题歌
  • 为什么要以为装五石散发作的人,是五石散的反对者呢?名媛主观上是认同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即给消费附加上各种意义。只能说这种魔幻行为曝光后对消费主义有消解作用,但这却绝不是这些人的本意。说他们没有威胁是不对的,因为这帮人回头就帮着宣传,没做名士的人生不值得,他们自己就是把自己摁在马路上滚来滚去的帮凶。当然对于看客和社会而言,这一出闹剧教育意义深刻----小红书上再有人晒奢侈品,再有人用财富密码为噱头搞直播搞成功学,应该会困难不少吧。
  • 您可能是假冒伪劣名媛的受害者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 个人觉得还是得补点国内的 《子夜》
  • 面子是中国人多少辈迈不过去的坎儿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
  •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他写的就是自己,完全本色出演。自己完全沉迷于消费主义的“上流社交”。他不空虚吗?他笔下的盖茨比之死就说明他非常知道那种空虚,但这种精神毒瘾他已经戒不掉了,最后自己死于其中。 真正瓦解消费主义的,就是所有人都会算。当理性人越来越多,非理性的消费者越来越少的时候,可能无法达成那种理想的竞争,但很可能是低欲望社会的断舍离。 只不过,低欲望社会可能会变成消沉,人们又需要吸食宗教等精神鸦片的情况。美国嬉皮士们是真的吸粉,在迷幻中说:我有一个梦想
  • 我不知道符号经济、贩卖概念的极限在哪,但我知道中世纪卖的赎罪券要快重现了
  • 当马克思主义人即是实践的荣光散去,人们又重新变得懒惰且无聊。
  • 第八点太真实了,身边就有,总是骗自己某某包如何如何好用,其实就是人造革
  • 盖茨比的奢侈品倒是买来的,可哪个上流社会认可他了?
  • 实话实说,我第一次听说名媛的事情,以为可以在不存在的视频网站上面看到什么有意思的内容,根本想不到会是丐版Amy姐个体户学员
  • 下边推送的广告就是GUCCI,哈哈,沉思录倍儿有面
  • 拼奢奢创业的那位同志,我赞成想法,不过名字太露骨了,我提议一个,考虑下“拼宝宝”怎么样
  • 说那个显卡的,人家名媛是要通过低投入获得高回报,要跨越阶层的。衣服和包是直观能见的,不管你想不想看。而显卡且不说你能不能随时拿出来炫,即便能炫,人家想钓的是程序猿吗?是游戏宅吗?俗话说,穷玩车富玩表DS拼电脑。
  • 不认为真有大量这样的名媛,原因是不符合逻辑。既然是吊凯子,那么包装成名媛并没有加分,往往那些男性更注重女性的生物属性(思聪在乎过女友是不是名媛吗?),反而会吸引很多想少奋斗二十年的男性,浪费彼此时间。看到“500元的入群费”,我感觉,这才是“名媛群”的终极存在意义。
  • 之前不知道在哪看的,奢侈品就是把没用的东西卖出天价,很明显,30系显卡有用
  • 扮演时的重要原则,你只是在扮演
  • 一步之遥也推荐一下
  • 9写的最好
  • 关于对RTX30系的回答:对于那些玩游戏要想有极致追求的人,高端显卡真的不可或缺。
  • 自从化妆文化风靡后,这些靠伪装获利的手段从此层出不穷。
  • 国外好像还真有类似拼奢奢一样的网站
  • 其实光看我们吃的东西,就知道我们也是挑剔的人
  • 不得不感叹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啊
  • 拼奢侈品的名媛们,大多数没看过文章末尾的补课的文章。除了入选中学课文的
  • 加一本左拉的《娜娜》
  • 太妙了,修辞学还能这样用
  • 上面那个说下面是gucci的,我这里戴森价钱抢卡位了
  • 还会有下一个茨威格来怀念被中美人民承担了隐形代价的意大利奢侈品吗?
  • 那个说RTX30显卡的显然忘记了显卡太小众,手办也是,玩这些的一般都属于刚需或者不屑于展示的(例如手办)。而且男性一般消费比较理性,手里有俩钱的男人一般很怕其他人知底了揭穿,要脸。但作为不太小众的车和表,就有男人炫了,租车泡妞和买假表的男人和那些名媛没什么区别。显卡注定了还是太小众了。
  • 打败消费主义可还行,这不还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被消费主义所绑架吗
  • 大哥你列的这些书我大部分看过,印象最深的是欧也妮吃的那个肉饼,我没有装过名媛,淦
  • 人对没见过的东西的想象力是匮乏的,日常生活里能接触的基本和自己差不多,所以通过间接渠道来维系联系感
  • 原来上学的地方附近,有家典当行开的二手奢侈品店,让我在还在被时尚杂志迷惑的年纪,理解了什么叫“奢侈品的真正价值是它在典当行的价格”。后来这么多事,也让我理解了有人说过的,马克思批评资本主义,并不是“富人牛奶倒了也不给穷人喝”的道德谴责,批判的是资本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运行方式。这才导致富人把牛奶给穷人喝是亏本的,倒掉是每个普通人都可能会做的选择。做个不浪费的好人反而得自己补贴承担亏损。 虽然我对马克思主义,依然说不上能理解多少。但是这些年愈发感觉到资本对人思维方式的改造,自己也不能免俗。
  • 补课,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女性,难道是拼奢奢的孩子们,思维方式被资产阶级腐蚀了吗?
  • 没想到竟然还引用了《有闲阶级论》
  • 以及:《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 名媛,不就是高级ji么?本质依旧是以色示人、谋取经济利益
  • 可怕的是消费主义的故事不仅让有消费力的人相信了,连没消费力的人也深信不疑;更可怕的是你明知消费主义背后的套路,却也无动于衷。也许人本来就需要拿点东西来标榜自己,这无可厚非;真正可怕的是人们通过这些标签去评判一个人,这十分的不合理。
  • 那位要搞拼奢奢的我看真行,要不谁来组织一下。兼职创业呗
  • 评论里的郭辛,老乡!同姓!
  • 您这个书单很是…别具一格 专治虚荣病。
  • to那个想搞共享单奢的老兄,租车行里不早就有豪华版跑车可租了么…… 这种租奢的事情,最后一定会落到男女话题上,无一例外。
  • 看到评论说起显卡,车表我就想起粤南某小岛上歌手的玩物丧志四部曲讲的红酒,相机,跑车,手表;亦能说明消费主义对于男性群体的策略,和所谓的名媛没什么区别,就在两字上下功夫:上流。上流不就意味着上中下三个阶级间存在的巨大鸿沟吗?阶级的鸿沟不消解,这类现象只会不断在历史上上演吧。
  • 也不一定是钓凯子,人也有在同性或者异性面前装逼的刚需。
  • 小时候读过项链,觉得很讽刺却不解内涵,今天豁然开朗
  • “假名媛事件背后是租赁市场的繁荣,这是消费主义的景观不错,却也是内循环应有之义,某种意义上解构了奢侈品的符号象征,趟出了一条打碎阶级品味符号的路,这也是好事。”哇噢,绝!
  • “大多数奢侈品工艺上无可挑剔”,我表示无法同意这一点,奢侈品包包很多还没普通的耐用,也不见得有多好看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