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青岛银,教教你们怎么喝啤酒 | 瞎爷

2020-10-16

01

我每天有个浏览澎湃新闻的习惯,从这里看一些新闻资讯。最起码,这里还是相对严肃,还是按照新闻操作手法来操作的新闻。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

【编者按】
9月28日,青岛首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结束实训。根据实训队公开的实训报告,实训队51名队员在整整3个月的实训里,不仅在上海完成“充电”,更重要的是实现“洗脑”,获得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从内心深处播下思想解放的火种,推动重塑青岛传统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从而推动城市的持续蜕变。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将陆续刊发部分实训队队员手记。

我们的双肩包
青岛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上交所小队 迟永欣 
在招商岗位工作多年,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客户,很多时候,他们大都喜欢背一个双肩包。有的人一身休闲,背一个双肩包,有的人西装革履,也背一个双肩包,看起来总有一点违和感,心里多少是有一些诧异的。
初来上海实训,带了三个包——一个大容量单肩包,准备放学习的本子、讲义;一个装饰性的坤包,准备去实训单位上班用的;还有一个电脑包,准备需要的时候带着电脑。为自己周密的考虑很是得意。
实训开始没几天,狼狈的状态就一览无余。在上交所上班需要自备电脑,晚上回来整理学习笔记也需要电脑,我的粗大笨重的电脑包首先成了标配。肩上又背上一个单肩包,穿上连衣裙、踩上高跟鞋,匆匆忙忙挤地铁的样子,着实有几分滑稽。上海多雨,赶上雨天就更有趣了,撑伞护着自己和两个包,奔波在上下班的路上,体面和优雅都找不到了。干脆,把我的三个包全部淘汰,换了一个双肩包,电脑、本子、讲义、伞,都成了囊中之物。同时,淘汰高跟鞋,换上平底鞋,旋风一般的感觉瞬间回来了。无论是上班、拜访,还是考察、交流,我的双肩包就像一只百宝箱,是须臾不能离身的了。而且,双肩包搭配连衣裙、套装也没有一点问题,以前不能接受的违和感现在看起来无比和谐。上海兴富资本的老朋友裘总看到我,调侃地说:“永欣,背上双肩包,很像上海人了呀!”
我们每一位实训队员几乎都有一个双肩包,背起双肩包,青年时代求学的感觉又回来了。双肩包里装载着我们求知的渴望,承载着市委沉甸甸的嘱托,承载着我们建功青岛的担子,承载着我们的光荣和梦想。背起双肩包,负重前行!

02

我因为曾经在青岛生活工作过,所以比较关心青岛的发展,也常常关注青岛的新闻。知道青岛这两年有落后感,要奋起直追,学上海,学深圳。

觉得很受鼓舞。

所以就在网上搜了搜,关于这个实训队的情况。然后看到了下面的新闻稿:

9月21日上午,青岛市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集体谈话会议在青岛干部学院召开。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选派干部赴发达地区体悟实训,是市委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青岛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的具体行动。从去年开始,青岛连续选派4批607名干部赴深圳体悟实训,选派了首批51名干部赴上海专业实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二批实训干部要牢记使命,接好“接力棒”,向第一批实训干部认真学习理念、精神、经验、打法,认真学习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努力为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金点子”、出“好主意”,奋力跑出更加精彩的一棒。

会议强调,要深学细悟,跑出“加速度”,融入场景“学”,深入企业挂起职务、当起职员,扑下身子主动讨教,主动承担具体工作。要带着问题“悟”,体悟实训企业的管理逻辑、上海发展生态的生成逻辑以及支撑上海发展的行政逻辑。要联系实际“创”,带着自己在岗位上对青岛现代服务业问题的思考,到上海去找破解之道。要积极筹建青沪企业家联谊会,架起青沪两地企业沟通交流的桥梁,深层次推动青沪两地企业合作发展。要树好形象,擦亮“品牌”,当好青岛的“代言人”,讲好“青岛故事”,传递“青岛之问”的“上海答案”,营造出良好的声势与氛围。

根据市委统一安排,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规模扩大到153人,时间延长至100天,实训单位从18家拓展到64家。实训队员中有的来自市直机关、企业,也有的来自区市、功能区和镇街。此次还选派了5名优秀民营企业家,实训人员结构更加优化。

在结束为期一周的课堂培训后,实训队员将于10月9日赴上海开展专业实训。

03

第一批51人,第二批153人,想来选拔的都是比较优秀的人员。

不过,让人疑惑的是,前面这个队员,写的文章,显得有点不优秀。我说句抬杠的话:

政府花了那么多的钱,付出那么多的代价,难道是让你来学习背双肩包的?

 

还有一篇,也很有意思:

带教老师眼中的青岛啤酒
青岛市赴上海现代服务业专题专业实训队员 张鲲
时间过得飞快,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专业实训转眼就进入到第二阶段,我的实训部门也从交割部转到了技术规划管理部。顾一新总监是一位很有涵养的人,温文尔雅,谈吐不凡。与他初见,是在实训干部欢迎座谈会上,那天他围绕技术规划在业务蓝图绘制、管理体系构建、内控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娓娓道来,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其学院派的风格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座谈会次日,恰好与他在食堂相遇,他热情地邀请我共进午餐。甫一落座,他就笑着说道:“我经常去青岛,去年还参加过青岛马拉松比赛。青岛很美,我和我的家人都很喜欢!”我刚想谦让两句,他却话音一转,随即说道:“不过今天我想给青岛提个意见!”我楞了一下,赶紧把手中的筷子放下,连连说道,您请讲,您请讲。他吃了两口饭,示意我拿起筷子说道:“我们边吃边聊。”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顾一新总监说,虽然他几乎从不喝酒,但因为大家都喜欢的缘故,家里却常备青岛啤酒。于是遇有家庭或者朋友聚会的时候,便会拿上一点,与亲朋小酌几杯助兴。他所常备的是青岛原浆这一品种,基本都是通过物流从青岛发过来的。他注意到,这种啤酒的容器是不锈钢制作的。相比于易拉罐的铝制材料,不锈钢材质的显然成本更高,自然便在消费端增加了负担。而且这种罐子又不能回收,于是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他认为,完全可以用合金之类材质代替不锈钢,否则太可惜了。
从原浆罐装啤酒配送开始,他继续讲到,他观察到这些年青岛啤酒集团收购了很多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发展壮大本身没有问题,但经营者应该认识到,产品品质才永远是核心资产。他说,青岛地区之外出产的啤酒他也尝过,虽然都是一样的包装,但风味却大相径庭,这对青岛啤酒这个百年老字号品牌恐怕是一种损害。“当一种商品失去它的原有特色而泯然众人之后,随之失去的可能不仅是市场,还会是商品本身。”他略带惆怅的说到,“在这方面,狗不理包子和全聚德烤鸭都是前车之鉴。”
我们边吃边聊,不自觉的被他身上那种近似“为万世开太平”的文人气质所感染。而作为一个青岛人,则更敬佩他的直言不讳和直抒胸臆。
“我曾经去过外滩的一间德国啤酒屋,不是那种足球主题的酒吧,而更像是一间咖啡店。”他继续说到,“我也曾邀请青岛的朋友去过那里。尤其是碰到有风的时候,端起酒杯呷一口,别提有多惬意了。”
在他看来,现在的消费形态早已并且仍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前那种单纯的“买与卖”的关系也被彻底颠覆并重新构建。他认为,青岛啤酒一方面应当坚持走高端路线,另一方面应当审时度势,主动去揣摩消费者的心理,像盒马鲜生和蔚来汽车那样,致力于应用场景和消费场景的构建,营造消费者经常喝青岛啤酒的氛围,培养消费者喜欢喝青岛啤酒的习惯,让消费者把青岛啤酒视为一种风味饮品,而不是酒,同时再辅以文化衍生品的开发与推广,从而赋予青岛啤酒以鲜明的文化属性。
他的话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我们都知道,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受到冲击最大的便是传统服务业。虽然各级政府通过运用财政资金直接帮扶等手段帮助经营者度过难关,但我们应该看到:传统服务业升级换代的趋势已是必然,旧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模式也必将被新业态、新模式残酷替代,而这次疫情只不过是加速了这一进程而已。企业应当尊重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通过持续的自我革新实施企业甚至行业自救才是长久之计。
“牛饮二字不应属于青岛啤酒!”他断然到,“文化属性才是青岛啤酒应所追求的。”
我认为他说的不无道理。

 

04

喝啤酒不要牛饮,需要到上海来学习,我的感觉是,这个赴沪实训队确实有必要,就是成本有点大。

拜托青岛有关部门,能选几个更优秀的人来上海么?

一个学背双肩包,一个来学喝啤酒。是不是有点膈应人啊?

按理说,能被选拔出来,能派到上海去参加实训的,应该是相关部门的优秀分子,我不相信,按照他们的认知,不知道背双肩包,不知道喝啤酒要斯文?

居然要到上海实训了,才在这方面有感悟,是不是有点忒丢人了,是不是有点忒小儿科了?

我说句难听的话,按照上面新闻稿里的话,如果这样的人做青岛的代言人,这样的代言人显然不够格。

居然还写出来显摆,是不是有点丢人不嫌丢的大?

05

按理说,到了上海,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冲击,这些青岛人民中选出来的优秀分子,应该很有想法,能写出来发表出来的,应该是很有价值的东西。

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呢,如何喝啤酒,如何背双肩包。

怎么感觉像回到了大清朝,派留美幼童,他们的最大冲击是要把头上的辫子剪掉?

青岛人民不至于不会背双肩包吧?喝啤酒,有人喜欢牛饮,有人喜欢慢品,这个似乎真的不需要去上海才有感悟。

去上海了,才有感悟,开什么玩笑!

我把澎湃上发的这个系列的文章通读了一遍,总体的感觉好像都是这个水平。超出其右者不多。

这样的水平,这样的优秀分子,这样的代言人,真的有点对不起青岛人民花钱让你们去上海学习。

算个账,200个人去上海学习,除了这些人在职的工资之外,去上海往返的机票、交通补贴、住宿补贴,还有政府做的沟通成本,一个人一天500块钱,不知道够不够。如果就按照一个人一天500块,一百天,一个人五万,200个人应该是1000万。我的看法,100万恐怕是打不住的。

花了1000万,如果仅仅是学了如何背双肩包,如何喝啤酒,成本确实高。

有人说,你就是抬杠,故意挤兑人,我们学的东西我们没写出来给你看而已。

你写出来就是给大家看的,有价值的东西你不写,那你写这样鸡毛蒜皮干什么?

06

我把上面的文字做了个预览,把链接发给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在青岛工作了几年后,去年辞职去了上海。我问她,作为一个离开青岛的在上海工作的人,对这个事情怎么看。你觉得青岛和上海的差异在哪里?

下面是两个人对话的截屏:

07

为了增加样本的多样性,为了不招人骂,我又采访了另一位朋友。

这位朋友是青岛土著,在青岛工作多年后,现在在北京工作,而且一直心心念念想回青岛:

08

以上都是吐槽,未必对,但这些不同的视角,还是有价值的。

想起来有篇文章,说青岛某位领导,说青岛有一种病,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综合症。什么意思呢,就是过去我们很好,现在也很好,你们说不好都是瞎比比。

说白了,就是自我封闭,不思进取,小富即安。

09

最后,我还是希望读我的文字的朋友,别骂我,青岛是中国少有的几个好城市,我爱青岛,希望青岛明天更美好。

也相信,青岛明天一定更美好。

人喜欢

精选留言
  • 我以前常常向外地的朋友说青岛公务员素质高,水平高,因为我接触到的一些领导,都是北大清华等高学历的人,和他们交流起来很轻松,也很受教益。
  • 这种到发达地区进行异地挂职的差事是很多公务员都趋之若鹜的,不管是打着培训学习还是实训上岗的名号,本质上都是一回事。能选上的都是重点培训提拔对象,出去几个月的公款深度旅游,回来名利双收。至于你学到了什么东西,那就全凭报告里看你怎么吹嘘了,也没啥具体衡量指标。就是要多给本地为啥发展不行找找客观,历史因素啊,地理劣势啊,找找群众的素质问题,反正你别说是本地领导不行就好,最后再说说自己很受震撼,从自我做起向外地学习了衣食住行等习惯的改变,然后就可以交差了。
  • 有可能学习的人也明白,但是迫于压力,需要他们写个读后感,有些东西写出来吧,又怕讨人厌,所以只能找一些无关痛痒又能说明有差异,且也不显得自己格局无能的东西呢。
  • 瞎老头,你真是少见多怪,太没有见识了。比比皆是,不足为奇!
    好吧。我找个墙角反省一下。苦一会儿。
    掏出你的小烟袋,我有火,点上。
    你这个坏银
  • 要从全国的眼光看青岛,而不是从青岛的眼光看全国
  • 写双肩包,背后是上海的高效、务实和拼劲。 青岛啤酒,背后是上海的思考、感悟和提升。 大山东内,官场职场企业里,均一口一个领导,有的人喊被称作领导的人时心里是发笑的(无奈),被喊为领导的人是洋洋得意的(没数)。这就是现实。官本位,何时休?!
    我当时在青岛,也被我的同事一口一个领导。我一开始,特别不接受这个称呼。印象里,最先开始这样叫的,是一位老家东北的女同事,我当时最大的感受是:东北都这样吗?
  • 感谢瞎爷对青岛的厚爱! 啥都不说了干了这一杯青岛啤酒🍺 !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 背个肩包,走路快点,是个人都能完成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居然是一场思想风暴,可见整体环境脱离民生很久远了,如果说,让他们这些去培训的人统统下沉,对照自己写的收获和体会,对照自己的目标,让被服务对象打票,完不成任务不能提升,估计都凉凉的,所以说原文引用:按理说,能被选拔出来,能派到上海去参加实训的,应该是相关部门的优秀分子吧。
  • 武松若是斯文喝酒,就过不了景阳冈了。
  • 期待,下面的评论,嘎嘎嘎!
  • 从啤酒酒质本身的角度来讲,青岛原浆就是在卖瓶子的
  • 一个城市的好,定义是什么?谁来定义?
  • 犀利,见血! 到过鲶鱼槽里的沙丁鱼,回到沙丁鱼槽里还是沙丁鱼,它起不到鲶鱼的作用。。。
  • 爱之深,责之切。
  • 说起青岛,让人想起《聊斋志异》里的崂山道士的故事。那个王七跟今天的很多人一样,浮躁,自傲,张狂而不自知。如今人们喝着青岛啤酒,早把王七因穿墙术失灵而撞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的结局忘得一干二净了。
  • 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成不成先不管,先名正言顺才行,形式不出纰漏是基本前提,按程序走没毛病。谁会管效果如何呢!
  • 东风有心随花意 粉黛无视自开闭
  • 顶起来
  • 哈酒哈酒。
  • 瞎爷中午好,瞎爷太可爱了,找有力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爱之深责之切。
  • 讲真,我对青岛的印象,是38元一支的大虾……
  • 大宇航公务员都要清北了
  • 别喝酒,聊聊大学里面的事。
  • 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 上海是中国少有的几个好城市,我爱上海,希望上海明天更美好。也相信,上海明天一定更美好。
  • 青岛十日谈。
  • 青岛和上海比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