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MC事件背后的AIDS疾控危局 | 新潮沉思录

2020-10-12

文 | Fires 戚浩然

 

 

最近,成都市MC浴室这一事件把大家的目光都带向了男同性恋人群这一长期游离于主流视野之外的特殊群体,也引发了人们对当地疾控工作的担忧。今天沉思录请两位疾控工作者聊聊。本文讨论范围仅限aids疾控现状本身,不涉及群体价值评判。由于相关原因,一些最新数据无法太详细。

 

在研究领域,“男同“的确切称呼为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具体又可细分为男性同性兼异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and women, MSMW)和单纯男同性恋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only, MSMO)。由于男男性行为人群往往具有性伴情况复杂或多性伴、无保护性行为较为普遍等特点,其艾滋病的感染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对于这一人群艾滋感染的现状,早在2009年,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竺就曾表示,性传播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同性性行为,它所引起的艾滋病传播已经占到传播总数的32%,异性性行为导致的艾滋病传播达到40%。

 

当前,艾滋病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UNAIDS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球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为3800万,2019年新发感染人数为170万。在我国,截至2019年10月,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95.8万例;1-10个月,全国进行了2.3亿人次艾滋病检测,新诊断发现艾滋病感染者13.1万,其中,异性性传播占73.7%,男性同性性传播占23.0%,性传播持续为最主要传播途径。考虑到男性同性人群在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少,可见传播比例之高。

 

在艾滋病传播扩散的当前,自2013年起,全国每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中,超过20%为同性传播,在部分省市,这一比例可以达到50%-60%。而据估计,中国处于性活跃期男同性恋数约占性活跃期男性大众人群的2-4%,由此也可以看到,艾滋病疫情在男同人群中的快速进展。

 

UNAIDS的数据显示,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HIV的风险要高于一般人群,达普通男性人群的27倍。而部分MSM人群迫于传统社会观念以及传宗接代的现实压力而选择结婚生子,部分性取向为双性恋和异性恋的MSM,也会同女性发生性行为。据相关调查,由于大量男同目前仍未出柜,很多男同性恋即便结婚了,也仍与同性伴侣保持着男男性关系。在2006年举行的一次全国61个城市的调查中,男同性恋的性活动也纳入了调查范围。调查显示40%—74%的男同性恋都会和女性发生性关系,艾滋病的传播存在进一步向普通人群蔓延的风险。

 

早在1993年,北京就曾发现男同把艾滋病感染给妻子的案例。已确证的患者是否能在性行为中做好保护措施,目前尚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手段,主要仍依靠个人的道德约束,大部分地区对于是否将结果告知配偶也无强制要求。对于恶意传播,取证困难,婚内、婚外传播的现象难以杜绝。如果说过去男同性恋结婚,同妻受到的只是生活中不幸婚姻的折磨,那么现在患病率不断上升的艾滋病则已成为她们生命的潜在威胁。

由于男性的性活跃期比较长,因此在同性恋社交圈中,小到几岁的小学生,大到6070多岁的老人,年龄跨度也非常广。目前从调查结果看存在低龄化和老龄化两极发展的趋势。来自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15岁-24岁青年学生HIV感染者年均增长率已经达到35%。

 

根据《2019-2020年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31%的大学生发生过插入式性行为,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在18-19周岁之间,发生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平均性伴侣人数达3.14人,每次性行为都采取避孕方法的大学生只有56.98%,可以看到多性伴、无保护性行为等艾滋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不少见。

 

当前,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以性传播为主,主要是通过男性同性间性行为进行传播。中国艾滋病疫情监测数据显示,自2008 年以来,每年报告身份为学生的病例数中,小于15岁的学生感染人数基本稳定在210~250例,且绝大多数都属于母婴传播感染。15岁及以上的学生HIV 感染人数逐年稳步快速上升,相较于2008 年的527 例,近五年新报告的学生病例数基本维持在3000余例,2015年上半年新报告学生HIV感染人数比2014年同期上升了35%。2014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新报告学生HIV 感染人数超过100例的达到13个省份。

 

2020年1-6月新诊断的学生HIV感染者中,77%为大专院校的学生,98%为男生;从传播途径来看,主要为性接触传播,其中男男性传播占81%,异性性传播占17%。考虑到患者可能因担心隐私而隐瞒身份,学生疫情也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某省市近五年报告的15-24岁患者中,仅20%-40%自称职业为学生,这与这些省份的教育现状并不完全相符。

 

在某高校的一次社会实践中,一位学生志愿者对高校学生发生首次男男性行为的时间进行了调查,短短数周即调查了百余人,其中近16%发生在高中,约3%发生在初中。与此相对,学校及社会的干预和宣教工作却未能及时跟进。对学生(也包括低龄学生)的性教育,现在并不是一个需要商讨的问题,而是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报告》中,对5万多名大学生性知识题调查的平均得分只有4.16分(满分9分)。目前,多数地区的性教育开展情况尚不够系统和充分,学校灌输式的教育对减少高危行为的作用有限,家长和老师们则仍在纠结性教育是否会使得性行为更早发生。

 

当前,艾滋病诊疗手段的进展日新月异,原来的“超级绝症”已变为一种可以长期存活的慢性疾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但不同的是,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如果不采取适当的预防手段便会传染给其他人。目前中国仍有接近30%的感染者未被发现,这些隐蔽的感染者因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一直处在进展状态,预后令人担心;同时,这些未知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继续传播给更多的人。

 

在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中,提到了三个90%的要求,即感染者和病人经诊断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比例达90%以上,抗病毒治疗比例达90%以上,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如能实现,就能达到70%以上HIV/AIDS的病毒水平下降,传播风险也会降低。

 

就实际而言,难度最大的莫过于第一个90%。目前,疾控等部门采取了很多干预手段及措施来提高对“隐形感染者”的发现能力,比如同伴动员、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一站式服务和绿色转诊通道等,来鼓励高危人群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预后,降低传播。但是,疾控并非强力部门,当前的一系列干预措施也并不具有强制性,“知行分离”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外,还存在部分MSM人群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毒后故意传播艾滋病毒的情况。近几年新报告病例的晚发现(发现时已进展至艾滋病期)比例居高不下,对高危人群及其亚人群的干预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艾滋病的威胁日益严峻的今天,MSM人群活跃的高危性活动是艾滋病传播途径的重要一环(特别是MSM人群中的已婚人群,是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桥梁之一)。

 

正如同新冠疫情的防治工作一样,我们也应当充分认识到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古往今来,传染病的防治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艾滋病患者的数量年年攀升,但相关部门不可能无限制的投入资源。

 

当前,MSM志愿者等各类社会组织已经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教育部门的积极支持,重视低龄人群的性健康教育,鼓励学校、家庭和学生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治;我们也希望得到公安系统的支持,对吸毒者等高危人群开展深入、有效的干预。简而言之,唯有引入社会各界力量,不断强化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机制,同时,采取更多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推动艾滋病防治形势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精选留言
  • 既然不会怀孕,要什么安全套,一起玩多人运动也完全没问题,就是玩得野咯。 算一下贝叶斯概率就知道学生群体新发艾滋里面81%都是男男的性传播,这比例就tm离谱 他们不是说自己是少数嘛,那这可就是建立在异性恋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哦。就算是这样还能占81%。 所以他们也不要辩解说什么风险小,什么不会那么容易得病。【这可都是洗自己的好借口呢】 虽然少数群体老是喜欢说不要带有色眼镜,但是在统计数据的有力支持下,那些帽子可都是他们自己戴上的。
  • 男同被污名化,也不是毫无因由。总是拿异性恋坏人基数大说事,只是比烂,这个要不得。
  • 看着就来气。希望有相关制度流程约束。艾滋病问题很严重。尤其隐瞒性取向结婚的,简直无耻至极。要让这种隐瞒付出代价,建议立法,离婚者财产全部判给女方,以及其它惩处方式。并且严格执行婚检,结婚证必须有婚检报告。社会可以越来越包容开放,但前提是对善良的人,滥交的人必须要有强制措施之制约。就像修改防卫法,正当不能向不正当让步!善良不可以向作恶妥协!
  • 现在年轻人同性恋行为增多。这里面会不会有错误价值观的宣扬有关?
  • 国内的一些性少数团体怎么总是爱顶着LGBT活动的帽子干这些lowb东西……
  • 异性恋这么搞算聚众淫乱不?组织者要判几年?
  • 我支持性少数群体的权利,不代表我支持索多玛。
  • 疾控更多的是通过同性恋组织来间接开展防控工作,所以总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
  • 性教育不能光靠苍老师啊
  • 还是要找到共通的点的…… 只谈同性恋群体因基因表达而存在的人口比例,约为3.5%-4%,也就是全中国14亿人至少有7000-8000万同性恋居多的LGBT人群,不谈“社会接受还要多久”这种无谓的话题,要在阻断艾滋传播这件事上找到突破口,无视同性恋这种“小众的先天必然”亦或是将其“无知的”归咎于教育,认为只要把同性恋归为“错误的”就完成了道德上的切割,是绝对不利于艾滋病防控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 社会的大多数需要看到和合理引导同性性行为,lgbt也要担负起自己在防艾抗艾上的历史责任,这应该才是一个积极,建构而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都是人,不管生来有什么不同,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无艾滋的星球,在这一点上我希望我们能看到彼此是殊途同归的。
  • 看某些留言就知道是连夜爬上崆峒山了吧?如此急不可耐,一味谩骂批判,恐怕也只是在泄私愤而已。。。
  • 如果男同想要被承认,那就要负起对于社会的责任。 只要权力不想付出,就别怪社会不尊重你。
  • 关键还是加强检测和免费治疗。 像新冠一样重视。 艾滋病也是一种传染病,不要用道德观来看待问题,要科学合理的检测和防控。 艾滋病比新冠可是有更成熟的药品。 为什么不能解决问题呢?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 不是说同性恋是基因问题吗? 那要同就同到底,死不结婚,死不与异性性交,死不繁殖,正好,最多2代人,这种基因就再也不存在了,本来就是应当被自然选择淘汰的基因。 那如果不是基因问题的话,那么性取向本来就是一个虚假命题,是人类在文明发展中的畸形产物咯。
    很难说,毕竟人类社会到现在,同性恋也会有后代啊,同性恋里很多人也有延续基因的意识,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代孕和同妻了
    再说了,同性恋基因本身就是混在人类基因的大池里,很多看起来是异性恋的人也携带这种基因,只不过没法表达而已,但依旧会遗传下去。
    LGBT的问题说到最后都是各自道德高地上的口水烂仗,真的意义不大。 关键还是防艾,如果不是艾的因素,社会对于同,尤其男酮的接受度会高的多,搞不好就是跟女人抽烟一样不符合刻版印象罢了。 防艾不是反同,反同也不可能防艾。引导这些少数群体形成正确认知,获取正确知识,在社会上形成对艾的正确认知。完全可以鼓励官方监管下,少数群体的自组织,自教育,并给予一定帮助,不要因为这种煽动对立的“身份政治”走美国的老路。
  • 明知自己有病还蓄意传播,这是不是和谋杀差不多啊?应该立法处罚这类行为?
  • 性教育确实是很重要的一环,也是当下缺失的一环。本人的所在的高校,大学四年只有大一的一次全院集体艾滋病教育课,还不涉及其它性知识。真的感觉大部分的性知和防艾教育都是靠自己去主动学习的。 还有留言区有网友说靠同性恋组织来防控会不会不妥。作为性少数群体的一员,我个人的看法是,基于目前社会的总体态度,许多人的同性恋身份并不公开。借同性恋组织去开展相关活动,可以减小在群体内部的开展阻力,更加高效的推动防控。
  • 我就说一句:强制婚检势在必行
  • 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实名反对艾滋病人身份保密,这种做法看似是在保护患者隐私,实质上是在危害公共健康安全。 艾滋病唯一不那么糟糕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传染性并不那么激烈,但是它至今无药可医的特性,以及在中国的传播力度,以及相当一部分患者讳疾忌医故意隐瞒乃至于主动报复社会的心态,导致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管制力度
  • 默默地看了看自己左右手……
  • 不会怀孕,所以不带套,于是性病艾滋病传播,然后go die
  • 抛开艾滋传播不说那么多男同,更多早期缺乏性教育,跟娘炮文化传播,近10年两性关系扭曲造成。其实更多男同是寻找一种异性快感,我跟一个男同朋友聊过。他的说说法是现在女人太作了,反而一些受娘炮文化影响男性更加有女人味。说白了更多男同其实扭曲两性关系下。从有异性特征同性寻找异性快感,可以理解成只有男人最懂男人。ps.我是一位钢铁直男
  • 这世界越是厌恶少数群体,少数群体就只能活在阴暗的角落。而这阴暗,会逐渐的反噬光明。 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需要全人类一起正视。越是存在歧视,越是会给疾病肆虐的土壤。敌人就是喜欢看你们互相残杀。这样,才可以兵不血刃。
  • 天主教、新教、清教徒传统(美国直到2003年,一半的州都规定肛交是一种犯罪,最高可判25年徒刑)都是旗帜鲜明反同性恋的,且以死刑为手段。但同性恋在人口分布上的表达却无任何变化。可见,以消灭这种性态为目的的敌视政策、法律,是无效的。 而在开放的社会中,荷兰在开放同性恋婚姻之后,同性恋的人口表达也没有变化,占比依然2-4%。 法官波斯纳分析,性取向和性行为是不一样。性取向以现有证据来看,是给定条件,无法改变。但是人的性行为会根据成本收益的对比而产生理性选择。 以骗婚为例。美国60年代的金西性调查报告将人类性态分为6个刻度,绝对的同性恋0,绝对的异性恋6。0-3的人即人们口中所说“同性恋/双性恋”群体,占总人口2%-4%。当隐藏或伪装自己的性取向、接受异性恋的性态更有利,向社会公开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成本更高,那么个体就会倾向于选择骗婚。 请注意,这种选择只是对成本收益在行为上的回应,不等于这个社会成功将一个同性恋转换成异性恋了。 中国社会对于同性恋公开自己身份并以之生活的成本太高。反对同性恋代孕或者以各种理由来培养反同的社会态度的言论和行为,会筑高这个成本。 限制艾滋的传播是性教育问题:行为因教育/信息不足而有缺失。文中的学生中传播艾滋的现象,说明的是学校、家庭对性教育,而且是同性性教育的不足,而不是同性恋导致的问题。 结论:1.同性恋性态无法被任何方式消灭,历史证明,这一性态将长久伴随社会。2.性行为是理性选择的结果,是对收益成本的回应。 因此,无论是骗婚问题还是艾滋传播问题,根本解决的途径,是营造包容的社会氛围,降低相关成本,从而使个体的行为选择趋于合理。
  • 性宣传再保守戴套总该人人知道吧,真是恶心的一群人
  • 如果性只是为了繁殖而存在,建议把生完孩子的父母都集体阉割了。防治前提是先把问题摆在明面上,接受同性恋,源头解决骗婚,做好性教育和普及防护意识,而不是消灭男同,消灭男同性行为🙄️
  • 回基因那个,人类基因是会发生突变的,所以即便所有同性恋都不结婚,也会有很多同性恋继续出现,这个没有办法~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