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经济周期与内循环 | 新潮沉思录

2020-10-14

文 | 张焱

今年第二季度,国内经济恢复增长,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前两天,IMF预测中国将成为2020年GDP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同比增长1.9%,对应全球经济将萎缩4.4%。

 

现在主流财经媒体对于中国经济的评价还是中国经济在二季度率先恢复正增长;率先恢复正常经济秩序,正常经济生活。

不过最近,我看到中汽协发布的一组数据,

 

2020年7月,中国汽车销量达到211.2万辆,同比增长16.4%。其中,乘用车销售166.5万辆,同比增长8.5%;商用车销售44.7万辆,同比增长59.4%,其中客车销量为3.2万辆,同比下降15.1%,货车增长则非常迅猛,销量同比增速达71.1%,达到41.5万辆,货车中四类车型销量依然呈现高速增长,其中重型货车销量增速超过80%;新能源汽车销售9.8万辆,同比增长19.3%。

 

当看到重型货车销量增速超过80%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国内最近的反弹其实不是反弹,而是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开始。可以说不同于西方国家普遍的消费驱动经济周期,中国的所有经济增长周期都是投资周期,即中国是一个投资推动型国家,其他周期属于从属地位。而资本品的销量是投资的最直接表现。今天和大家聊下我国进入经济增长新周期的判断依据,以及大家最近都关心的内循环概念。

 

  经济周期类型

 

对于我国来说,产业周期、政策周期、信用周期三者共同构成投资周期,同时形成经济周期。只是有时三个周期不同步就是弱周期,有时三个周期同步就是强周期。

 

产业周期,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当年克林顿时代的互联网革命,那是一个什么年代?那是连美国这样的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都能够达到6%的年代。那是一个美国出现财政盈余,以至于克林顿担心美国没有国债而无法干预金融市场的年代。(当然,我们国内因为处于追赶期,所以产业周期更加频繁,更多。)要注意到的是,产业周期是所有周期中的最主要周期。



信用周期,说直白点就是什么时候金融机构向外放款,什么时候回收货币的周期。最典型的就是美元周期:09年以后美联储QE,世界范围内大放水,俄罗斯、巴西、一个二个都很牛;俄罗斯当时号称要在2020年造6艘航母,巴西当时也是如何如何。至于中国,当时也又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是当2014年美元开始回落的时候,俄罗斯、巴西一下子就由金变成了砖。中国当时其实也是一地鸡毛,靠着中国的体量和定力,以及涨价去库存等手段,中国算是度过了危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美元现在的国际地位,所以全世界都受到美元周期的影响,但是相对大的经济体比如欧、中、日可以通过自身的信用周期来进行对冲。比较典型的是安倍3只箭、2015-2017年内国内的涨价去库存。



政策周期,即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周期性影响。虽然各国都有,但是以中国这种强政府最为明显。最最典型的就是5年计划,开局年份往往是投资开始起,收尾年份一般都是项目验收期。而这往往会实质性的对中期的经济产生周期性影响。

 

中国近20年的经济周期

 

现实中一个经济周期,往往由多个不同类型的周期组成。我们先来梳理下中国自00年以来经历的那些经济周期。

 

2000-2006周期:这个周期应该说是改开以来增长最健康、最完美的一个周期。包括财政收入、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产业结构改善等等。

如果我们观察这个经济周期就会发现,这个周期是典型的多个产业周期的叠加:

1、首先是由于加入WTO,是一个消费品(主要是各类轻工业品)出口周期。(或者可以叫做国际接轨期,当时只要能够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都会获得超高速增长。)
2、延续了98年以后的基建国债后续,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的基建周期。
3、钢铁、电解铝、发电、石化为代表的的重工业高速发展期。



如果观察这时候的美国:正好处于互联网危机后,以及911事件,美国开始启动国内住宅市场,同时开始反恐战争。这时候,美国同时处于财政、货币双宽松时代。

总体上,美元信用宽松时代基本从2001年到2012年,2012年-2014年基本开始处于转型,2014年以后美元开始回流。所以,又有人把2001-2012年叫做本拉登周期。(开始于2001年,本拉登死后就基本结束)

至于说这其中的政策周期,加入WTO本身就是最大的政策调整。

09-12周期: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启动4万亿投资计划,当然实际投入难以计算。

 

1、首先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国内为主的信用周期。当然同时伴随美国的QE,也是美国的超强宽松期和美元外流期。
2、此轮产业周期比较明显的是:房地产、高铁、乘用车(08年后是中国汽车进入家庭的时期)、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
3、4万亿本身就是最大的政策周期。

这轮经济增长,明显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升级。但是同时大家会发现,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财务状况全面恶化,金融资产质量下降。当时很多项目融资都是长短错配,以及2012年美元政策回归中性。2013年6月出现了有名的钱荒事件。

15-17周期:13-14年以后,尤其是经历地方债登记,各地的地方债务逐步暴露,化解地方债务和金融机构风险成为当务之急。

 

所以15年以后,各类融资、小贷、P2P大发展,当时被称为大资管时代;同时房地产再次启动,涨价去库存。经过3年基本解除地方财政危机和银行资产的风险。



1、本轮基本也是国内的信用周期。
2、本轮产业周期除房地产外,新能源汽车也是明显亮点。
3、本轮周期明显是非典型的经济周期,是为了处理上一轮周期后遗症所采取的权宜之计。


但是,后果还是很明显的,本轮经济周期以后除地方政府财务状况较差以外,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也开始出现明显的恶化。

18-20年初周期:原本17年底资管新规之后,经济开始调整期,但是由于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为应对全面的经济战争,中国政府采取应对措施。最主要的就是降低企业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抵扣等减税措施。

 

这些措施当然会产生效果,基本抵御了贸易战负面影响,没有酿成经济金融危机。不过经济的增速也因此下降,已经基本变成钱学森弹道了。(前一段有说法,说中国经济基数大了,所以以后的增速会不断下滑,这是属于射完箭再自己画个靶子。)

这轮经济周期的维持不是没有代价的,直接的结果就是中央政府的财务状况也开始恶化了。

另外,本轮经济小周期由于中美经济对抗的原因,集成电路产业算是开始了提前启动。

 

新周期的开始

 

以上介绍了不同的经济周期类型并梳理了中国近二十年经济的这些经济周期,下面讲讲最近的经济复苏不是经济反弹,而是新周期开始的判断依据。也是分三个周期类型来说。

 

信用周期

 

首先是目前的外部环境,由于新冠疫情,预计美联储未来四年都会维持接近0利率状态。同时考虑到美国经济基本面受到疫情的影响,未来无论何人当选,相当长的阶段内美国财政都会处于相对宽松的阶段。


所以,至少在未来4年,美国会处于财政货币双宽松环境。这也是美国自2001年以后第三次处于财政货币双宽松环境。(前两次分别是2001年-2006年因为互联网泡沫破灭和反恐战争,2008-2012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

从历史的经验看,一般美国处于双宽松的时期,我国的经济外部环境会比较好。

 

产业周期

 

国内目前在经历新的产业周期,分为两部分,一是包括5G、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周期。这部分新兴产业周期主要是新技术对大量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渗透,是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体系的颠覆性改造。

如果大家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自2008年以后,中国在所有新兴产业中都没有落伍的迹象。所以,有理由相信中国在这一轮的新兴产业周期中必然会分到最大的一碗羹。

二是由于中美科技战的原因,中国与美国的共同产业基础开始松动,中国必然会补全自身产业基础。这类产业基础包括集成电路、两机(发动机、燃气轮机)、仪器仪表等一系列卡脖子工程。

而由于川普蛮横操作,基本上相当于帮助中国社会对哪些产业需要发展画了一遍重点,给了全社会一个高科技产业目录白名单。

从历史的经验看,一旦中国突破某个产业领域的技术障碍,一般会将市场占有率突破的50%左右。所以基本可以认为,50%是中国产业实际的市场边界。而无法达到这一边界的往往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由于本轮经济周期涉及新兴产业和传统高技术产业(中国还未突破的),所以本轮经济周期的长度将会较以往更长,当然质量也更好(一个经济周期中,涉及产业越多、产业链越长,质量越高)。

政策周期

国际经济格局目前处于变异期,由于中国在本轮经济周期内大概率出现经济总量超美的情况,同时由于中美8字双循环的解构(分为两个有关联的经济循环)。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将会发生重大转变,直接影响国际经济秩序。

 

基本可以认为,到下一个经济周期,美元将丧失独立影响世界经济的能力。世界经济走向将相对程度取决于中、美两个经济体各自的经济政策,以及双方政策是相互合作还是相互对抗。

而这类变化,将极大的影响到国内相当一部分产业,尤其是各类高端服务业。

 

内循环不是闭关锁国

 

由于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的原因,加上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中美贸易)受到了一些干扰。这个时候,国家提出搞经济内循环,社会各方自然会有各种解读。偏向高技术产业的,自然会把“自力更生”看做是方向,反复提“两弹一星”精神和“举国体制”等等;而原本的外贸单位,则希望的是开发国内市场,以弥补可能的外贸损失,来容纳过剩产能。

虽然说这两种不同社会团体基于各自利益所做的看法并不是错误的,但至少是不完全和有失偏颇的。

首先,大家有一个担忧:中美贸易战、科技战之后,中国会不会被隔绝在世界经济和科技主流体系之外。如果被隔绝在世界主流体系之外,那就要考虑自力更生了。这也就是现在“自力更生”思想的主要来源,说白了就是做回到前30年的准备工作。

但考虑现实的情况下,只要不发生战争,即便是冷战规模的对峙,美国也不可能对中国实现全面围堵。

在前几天的文中我们提到,今天的世界加上中国全球产能过剩,去掉中国全球产能不足。现在没有国家能够脱离中国商品而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

作为净出口大国的德国不行;作为世界第一大国、制造业第二大国的美国同样不行;其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都是生活不能自理(无法脱离外部环境独立存在)当然更不行了。我们已经通过几篇文章分析过,美国发动贸易战也并不是为了解决贸易逆差问题,而是为了解决美元回流的问题。

所以单纯的贸易隔绝在非战时状态是不现实的,那样大家都没法过日子,那么政治和科技围堵的可能性有多大呢?(类似冷战当年对付苏联的方案,这也是西方现在部分抱着冷战思维的人津津乐道的。)

回顾历史,二战结束、冷战开启,当时除了被苏军占领的地区以外,为什么大多数国家最后在政治制度上都选择了向美国靠拢的资本主义制度呢?

要知道在之前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很多国家的共产党游击队都是当地的主要抵抗力量,但战后往往被排除出政治主流,甚至遭到镇压。

因为美国手中有物资,二战结束后一片废墟、百废待兴。而这时,只有美国手中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和物资,美国就是通过手中的物资来影响其他各国的国内政治的,最明显的就是马歇尔计划。(所以,美国对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特别敏感是有道理的。)

有这么一句话“只有支起锅子煮白米,没有支起锅子煮道理。”这是一句非常唯物主义的话。除了一部分政治信仰特别坚定的人,多数普通人还是倾向于能够提供物资的政权。

那么能够拿到美国援助物资的资产阶级政府自然会有足够资源排挤甚至镇压在之前作为抵抗法西斯力量的共产党,从而建立亲美政权。

当年,中国有一部漫画“三毛流浪记”,非常传神的描绘出美国二战剩余物资对中国的影响:牛肉罐头、吉普车、奶粉……



当然,由于国民党政府实在过于腐败,最后还是输掉了战争。为此,美国还进行了“谁丢失了中国”的大讨论。

 

而今天的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完全脱离中国货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区别只是这些中国商品由中国直接提供,还是由跨国公司(主要是美国的)通过全球贸易提供。

但是,大家又会发现,美国搞的贸易战确实会对中国的制造业造成短期的干扰也是不争的事实。就比如之前美国制裁新疆产棉花事件。

既然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从总体上无法离开中国制造,那么又为何会对中国制造业产生如此大的干涉能力呢?

这就要从中国外贸产业的建立说起:中国的外贸生产能力,并非正向培育出来的,而是通过与海外投资与跨国公司合作嫁接而来。

这里我引用制造业微笑曲线概念:产品研发、零部件生产、模块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售后服务

 

 

中国的制造业尤其是外贸商品的制造业能力首先来自于早期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既三来一补,集中于组装,典型的就是富士康。

 

之后,随着中国工业能力的不断发展逐步扩大到零部件生产: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当年苏州市政府拆开笔记本电脑,然后按照零部件产业链招商;以及当年重庆通过惠普招商富士康再牵动整个电子产业链的故事。

 

但是,即便中国补足了整个制造链的环节,甚至解决了设计中的工艺方案(很多大品牌的产品其实是国内设计的)和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的表现),中国的制造业仍然是不完整的。



因为跨国公司控制着产品设计中的产品定义、市场营销、分销渠道、售后服务。而这些则突出表现为所谓的品牌。

 

同时,由于中国过去的诸侯经济遗留,各地区产业链也是分开布置,相互之间竞争有时大于协作,无法发挥中国的整体力量。

 

但是,不同于已经认命了的台湾和被迫引狼入室的韩国,中国必然是要向产业链的价值链上游冲击的。

 

与其他小国不同,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科研体系,能够有能力解决所遇到的绝大多数技术问题,在产业链纵向能够打通绝大多数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而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其实为中国整合完整的制造业横向能力提供了巨大的回旋余地。即中国的品牌产商可以在国内市场完成:产品研发、零部件生产、模块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售后服务。

 

整个产业链整合以后,就会以品牌大厂的整体形象走向世界其他市场,而不是以某个大跨国公司的代工厂输出产品。

 

当企业在国内整合产业链(纵向技术基础、横向品牌价值链)完成产业链闭环(既每个环节至少有一家有市场占比的国内企业)时就是内循环,而当它再次以整体形象走向世界时就是外循环。国内手机行业,从最早的苹果代工到华为小米OV魅族一加等大批品牌崛起就是很好的例子。近年一统无人机市场的大疆也是如此。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循环其实也是我们之前文章一直提到的中美8字双循环解构的一部分。

 

其实最近几年的中国外贸已经逐步体现出以下情况:既中国的一般贸易比例(主要由民营企业)不断增加,而加工贸易(主要是外资企业)比例在不断减少。

 

内循环并不是关起门过日子,这个世界也没有任何势力能够封锁今天的中国经济。内循环是为了整合原先在价值链上零散的中国制造业各种要素,为完成“产业链闭环”创造环境,提升产业安全度。完成闭环的产业自然可以“出师下山”,使得中国厂商能够以品牌形象整体踏上价值链的高端。完成这一工作的企业自然无所谓内循环外循环,整个世界都是你的。

 

当然,虽然说内循环不是关起门来过日子,但提升国内人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显然也是应有之义,这又和完成产业链闭环,提升我国企业价值产出,提升个人劳动收入相关。在努力完成产业链闭环的同时,也需要同步的在国内进行平抑民生资产价格,改革收入分配。面临外部压力时往往也是解决内部问题的契机。后面我们会继续讨论这方面的话题。

22 人喜欢

精选留言
  • “内循环”会突然之间和“闭关锁国”挂钩这件事,绝对是某些人开动宣传机器的结果
  • 中国的高星级酒店行业在这方面的问题与机遇尤为突出! 1.99%的高星级酒店都是国内机构投资; 2.95%以上的高星级酒店消费者是中国人; 3.99%以上的高星级酒店服务提供商是中国人,从服务员到总经理; 4.酒店设计也并非国际品牌所做,技术标准国内公司也早已参透。 但,就是在这么一个用中国人的钱由中国人为中国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却被国际品牌垄断,这和各地政府指定要求国际品牌进驻脱不开干系,个人也非常不理解都这个年代了还在虚荣个什么劲。 期待中国高星级酒店品牌也能像文中所说,尽早实现“先整合产业链的内循环,再以崭新的形象走出去的外循环”。
  • 首先,从购买能力的需求来看,世界有可能是是产能过剩的,然而从实际需求来看,世界仍然是产能不足的。其次,中国始终是一个投资和消费不平衡的国家,这并不是一个很稳健的经济增长模式,在不压制投资的前提下追求消费投资平衡才是中国内循环所追求的事情。第三点,美元绑定多数大宗商品交易的逻辑来源于美国的技术优势,打破美元霸权,就要求既要在一二产业掌握核心技术并量产,在R&D上面有新的成就,并且说服其他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必须齐头并进三管齐下,落后的要追,尖端产业要扳命,同时搞好国际关系。
  • 按之前中国产业发展的规律,全球份额1%开始算站住脚,一般都可以发展到全球份额50%左右 所以,确定性的、长期的、巨大的机会,川建国把重点都圈出来了,只需按图索骥即可
  • 内循环的提法有失偏颇,或只是权宜之策,本质是中国要构建脱离美国(或是以人民币为主要货币)的双循环。
  • 第一,单纯的考量经济没有实际意义。第二,要考虑如果对面那个灯塔崩溃了,我们要怎么做,嘿嘿。第三,我们在走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我们不能僵化,更不能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每一句话都是金科玉律。。。
  • 社会学、宗教学、管理学、人文艺术学加上自然学、工业学才是完整的现代社会,只有大国才有土壤、时间和资源培养。国民党只认物质世界不认精神世界,自然要被煽动起来的民众打脸教育
  • 我也许有消费的钱,但我没有消费的时间。
  • 最后一段之前你写的很自信 但是结合最后一段 我感觉情况就没有你说的那么乐观 不能只看到别的国家存在的问题 而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毛病 不知道 总体我看好中国的科研和组织能力 但是短期追上不现实 ,差距太大 这两天读了 赣南王史文清落马记 让我大开眼界
  • 我大概理解作者,就是内循环要求国内的国营还是民营,要养蛊培养,培养属于自己都品牌,要和国外品牌对抗,不管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吃喝用奢侈品都要有品牌,下一个5年就是把这些品牌释放出去,变成虎狼去国外抢市场,甚至要把原先那些国外品牌消灭,保证我们占据世界最大
  • 面临外部压力时往往也是解决内部问题的契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开始,往往也是新机遇新经济增长点的呈现。新时代下,稳步发展内循环经济反而显得更加重要。
  • 商用车大幅增长和疫情后国内物流体系重构以及新环保标准实施有关,不一定反应真实情况
  • 醍醐灌顶
  • 写得很好,深入浅出,好好看三遍
  • 豁然开朗!
  • 写的太好了!
  • 居民去杠杆化的核心就两条——房地产税和以电子货币为基础的对消费者精准补贴,但是前者遥遥无期,后者因为美联储的MMT式印钞带来的输入通胀压力也没什么可能性。。。至于工会,还是别想了,现阶段集体议价能力的增加等于集体失业,产业后备军太庞大了,而且再来一次大下岗就不是简单的经济事件而是政治事件了
  • 周期周期,有涨有跌。所谓周期结束,不过是涨不动了,真的跌了多少么?泡泡破掉才能吹下一个,看到吹不动了,不戳破就开启下一周期,不就是继续吹大而已,这不只是堆积能量? 现在又想着靠所谓新周期解决问题,可M2在当前基础货币量上还有多少提升空间?难道真以为借的钱是不用还的? 如果外贸情况好当然能更优秀地解决这个问题,但世界工厂真的是不可替代的吗?在权力干涉下,生态位必然会空出来。而权力之所以要干涉,当然是因为历史证明自己的命比钱更重要。 互联网的记忆跟鱼一样,内循环不是针对外贸困境的评论在时过境未迁的情况下居然也出现了,甚至还能扣个阴谋论的帽子。由此可见宣传可以起到何等作用,特别是被宣传对象乐于自欺欺人的时候。
  • 问题其实很简单,收入不提高,所谓的内循环叫的再响也是低端的,现实魔幻在贫富差距大的可以类比程在世界排行榜上的首尾两个。没有钱怎么消费,靠信用卡吗?人均负债还不够高吗?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