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之死:命就是筹码 | 叶主任

5月29日

分析时政,最要紧的事情,就是不能把任何时政主体看成铁板一块。

 

教员在伟大的哲学著作《矛盾论》里写到,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斗争,内部的斗争,是决定事物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当今的美国,也是如此。

 

民主党的基本盘,是城市高新产业,以及最底层的黑墨绿。

 

白左和少数族裔构成了美国民主党的基本盘

 

共和党自然是要对这个下手,美国的防疫工作,就是不做。

 

为什么呢?

 

继续阅读“黑人之死:命就是筹码 | 叶主任”

告别贫困 | 叶主任

 5月25日

 

 

经济学中有个理性人假设,它认为,人在做决策的时候普遍是理性的。这,是西方经济学最基础的假设之一。

 

主任我在年轻气盛的时候,也常常挑理论的毛病,这个理论如果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就会嗤之以鼻。

 

常常觉得,所谓学术派,不过如此。徒有其表。

 

直到我,参加了结对扶贫。

 

不完美,才是理论的本质。

 

继续阅读“告别贫困 | 叶主任”

波拿巴主义 | 叶主任

 5月26日

今天说点历史。

 

有的时候,矛盾就有点尖锐。

 

大革命后的法国就是如此。

 

路易·波拿巴并不想这么做。

 

他有来自拿破仑·波拿巴的初心。那就是推动社会变革,讲大革命的成果保住。

 

但是,形势比人强,由不得他。

 

凝聚共识,全靠和外界发生磨擦。

 

军事独裁,警察机关,是波拿巴的柱石。

 

继续阅读“波拿巴主义 | 叶主任”

“夜场歌手”上位史 | 万小刀

2020-08-25

图:周星驰剧照   文:宅少

一、

1982年,陈淑芬做“华星唱片”,偶遇张国荣,将其签到旗下。当时“华星”为挖掘歌手,开设“新秀歌唱大赛”。首届冠军,就是梅艳芳。评委里有黄霑,听完直接给了满分。后来从大赛里出来的,还有个陈奕迅。

 

在“华星”,陈淑芬为哥哥买回《MONICA》版权,拿下“十大金曲”。还找喜多郎作曲,为梅艳芳定制《似水流年》,一炮走红。可以说,要没有陈淑芬出力,香港两大金嗓,未必会这么快走上巨星宝座。

 

相比之下,内地金嗓们就没这么幸运了。

 

那时的他们,还不知道去哪儿唱歌呢。

 

「1984年“十大金曲奖”上的张国荣」

 

有段时间,内地听歌,全靠村头大喇叭。在那个邓丽君被鉴定为“黄色歌曲”、李谷一唱《乡恋》被禁的年代,最受欢迎的,还是蒋大为老师《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窦唯在乐团走穴,只配给蒋老师热场。

 

那时,内地就没有“流行”一说,给你们安个好听的名字,叫“通俗”。环顾全国,也找不出“唱歌比赛”这种舞台,能让梅艳芳这种卖唱小姑娘成为冠军。1986年倒是有个“孔雀杯·通俗歌曲大奖赛”。能拿奖的,都是地方文艺骨干,比如成方圆。

 

同年参赛的,还有北京歌舞团的崔健。

 

唱了两首原创摇滚。直接被撵走了。

 

在民族、美声主流影响下,80年代最硬的舞台,只有“青歌赛”。那是首个国家级声乐比赛。参赛者都是各地文工团的人,根本没有草根上台的机会。参赛前,得先在地方团唱出名,才能去顶级舞台PK。宋祖英就是在那儿拿了个奖,然后去春晚唱了一首《小背篓》,从此走上一线。

 

开赛第二年,设立“通俗唱法”。一度爆红的韦唯、毛阿敏还有咱们的蔡国庆老师,正是靠这一组别成了主流歌手、晚会常客。后来拿奖的,还有几个初代流行歌手,毛宁、孙悦、林依轮。青赛历史上,有些歌手奖都没拿。比如韩红5次未进决赛,据说还有个成都姑娘,四川赛区选拔都没进。

 

她的名字,叫做李宇春。

 

「1985年“孔雀杯”的入选歌手名单」

 

那年代,上了青歌赛,意味着前途无限。宋祖英等人自不必说,直接进了国家队。1986年,天津歌手许丽丽因拿下通俗组第一名,回城时被父老乡亲夹道欢迎,地方直接奖励两居室和18英寸彩电。

 

然而,80年代末,港台流行风徐徐吹来,祖国大地上,可不止文工团的人会唱歌、想唱歌。躁动的灵魂很多,漂亮的声线大把,但能发光的舞台,仅此一个。全国卫视加起来不到10个,且都没上星。

 

拿乐评人金兆钧的话说就是:

 

“当时没别的,这是歌手出道的唯一渠道。”

 

无奈之下,其他好声音,只能唱歌厅。

 

继续阅读““夜场歌手”上位史 | 万小刀”

“大胃王”被央视批评:吃播行业是如何被搞臭的? | 万小刀

2020-08-25
作者周刊作者团
图:大胃王博主  文:令狐空
那些大胃王博主,后来都怎么样了?
最近,央视批评大胃王吃播浪费的报道大快人心。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约1/3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每年13亿吨。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面临饥饿,相当于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
      
反观大胃王吃播秀,1个人干掉10个人的饭量只是入门。在老铁们双击666的呼喊声中,大胃王越来越能吃,而且越吃越新奇。
这些大胃王,难道真的天赋异禀吗?莫非每顿吃少了就会饥饿?这种行为,又究竟造成了多少浪费呢?让我们一一说起。

继续阅读““大胃王”被央视批评:吃播行业是如何被搞臭的? | 万小刀”

女人聪不聪明,就看这三点做得好不好 | 陆拾一

2020-09-01

陆拾一 LUSHIYI

《女人聪不聪明,就看这三点做得好不好》

Part.1

部分女人在生活中,是没有方向感的。情感不顺,不知道方向。身边的男人不忠,也不知道方向。这段感情要继续还是结束,同样不知道方向。

 

方向从何而来?一句话概括:凡事会想、想得到、想得通。

 

有些女性的确不会想问题,先不拿阅历说事,咱们就单单谈一谈“知识点”。

 

就算没有阅历支撑,一个人只要书读好点,有基本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逻辑能力,在处理各种问题上,也只是经验少一点,不至于连头都摸不到。

 

我不想克制这篇文章的走向,所以没固定的主题,我随意写,你随意看。

 

经常有女读者说,自己的老公外遇了,从内心来讲,她不屑于再继续,两人也没什么利益捆绑,但她又不想就这么离婚,白白便宜了小三。

 

通常我会问一问,她老公混得怎样?十个有八个女人的回复都是:一般般、不太好。

 

这就是不太会想,不太想得到,不怎么想得通的典型。

 

继续阅读“女人聪不聪明,就看这三点做得好不好 | 陆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