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的性关系,违背了爱情的本性 | 陆拾一

2020-09-28

陆拾一 LUSHIYI

《多元的性关系,违背了爱情的本性

来源:周国平

Part.1

我承认世上并无命定的姻缘,即使两人真正因为相爱而结合了,他们各自与别的异性之间仍然存在着发生亲密关系的各种可能性。

 

是否应该为了既有的婚爱扼杀这些可能性呢?对此需要作具体的分析。


一种情况是婚外的性关系。如果把做爱看作单纯的生理行为,专一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的确都并不排斥多元的性关系,一个人跟情人或配偶之外的异性上床仍能获得快感。


但是,问题在于,做爱不只是生理行为。做爱时两个肉体在极乐中的互相敞开、拥有和融合,乃是男女之爱最自然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这就使你的爱人有权表示疑虑∶如果你的婚外性伴侣是相当固定的,你如何证明你们之间的做爱不具有上述性质?如果你的性生活不拘对象非常随便,你如何证明你与爱人的做爱仍具有上述性质?


在两种情形下,既有的婚爱都受到了质疑,对它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也许你的婚外性遭遇的确只是一般的风流韵事,那么,在我看来,为之冒损害一个好姻缘的风险是不值得的。


如果不是风流韵事,而是真正的爱情,又怎么样呢?既然不存在命定姻缘,就完全可以假定,在现有的爱人之外还有许多别的异性,她(他)们对于我同样也合适,甚至更合适,我只是暂时没有遇上她们罢了。

 

暂时没有,不等于永远不会,相爱者难道不应该压制各自的嫉妒,给也许更佳的机遇敞开大门吗?

 

撇开亲情、家庭责任等非爱情的因素,仅从爱情考虑,旧的较逊色的爱情给新的更好的爱情让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不期而遇,欲躲不能,也许只好让路。

 

但是,我相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该敞开大门。在心态上,在做法上,被迫让路和主动敞开大门都是两回事。敞开大门,意味着主动去寻找新的机遇,新的爱情。

 

可是,相爱者对他们之间爱情的信心原是爱情的一个必要内涵,而敞开大门的心态和做法本身就剥夺了这个必要内涵,在此心态和做法支配下,不但已有的爱情,而且任何新得到的爱情,都永远处于朝不保夕风雨飘摇之中。

 

敞开大门的结果,进来的往往不是新的更好的爱情,而是一大堆风流韵事,这些不速之客顺便也把已有的爱情这个合法主人挤出了门。

 

事实上,在爱情上得陇望蜀的人的确不是爱情信徒,而往往是些风月领袖。

Part.2


那么,有没有例外呢?

 

据说萨特和波伏瓦的关系是一个例外。他们一辈子相爱,建立了一种虽不结婚却至死不渝的伴侣关系。基于对彼此爱情的信心,他们在年轻时就约定,每人在对方之外不但允许、而且应该有别的情人,并且互不隐瞒这方面的情况。


区别于他们之间的“必然的爱情”,他们把这种关系称作“偶然的爱情”。他们的确这样做了,每人在一生中不止一次地陷入了有时是相当热烈持久的恋爱中。但是,他们真的不嫉妒吗?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波伏瓦出于嫉妒的阻止,萨特差点儿就和他的一个情人结婚了。波伏瓦则异常费力地维持着她和萨特以及她的美国情人阿尔格朗之间的三角关系,一面为了萨特不得不拒绝阿尔格朗的结婚要求,一面信誓旦旦地向阿尔格朗宣布自己事实上是他的“真正的妻子”。


至于阿尔格朗,就简直是被嫉妒折磨死的,在向记者表示了他对波伏瓦的所谓“偶然的爱情”的愤怒后的当天夜里,便死于心脏病发作。

 

他说得对∶“只以偶然的方式爱人,等于过一种偶然的生活。”我不能断言萨特和波伏瓦的试验毫无价值,但可以肯定一点∶凡多元的性爱关系,有关各方都不可能真正摆脱嫉妒,而且爱得愈真实热烈者就愈是受嫉妒的折磨,因为“全或无”原是真正的爱情的信条,多元是违背其本性的。

 

如此看来,萨特和波伏瓦在多元性爱格局中仍能终身保持他们稳定的伴侣关系,可以算是一个例外甚至一个奇迹了。不过,他们始终是分居的,而且有材料说,他们之间从很早开始就没有了性生活。

 

如果此说属实,则把他们的关系说成性爱就未免勉强了,不如说是友谊,哪怕是非常动人的友谊。

Part.3

我的结论是∶在真正以爱情为基础的两性结合中,从爱出发的嫉妒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不是阴暗的,而是光明的。

 

它怀着对既有婚爱的珍惜之心,像一个卫士一样守卫着爱的果实,以警戒风流韵事和新的爱情冒险的侵害。


美满幸福的婚爱总是凝聚着也鼓舞着一个人对人生的信心,对人性的自豪,乃至对神圣的感悟。

 

当这样的婚爱遭到打击时,嫉妒的痛苦常常还包含着、至少伴随着这些美好感情碎裂所产生的疼痛。就此而论,嫉妒更有其值得尊重的光明正大的权利。


所以,罗素的立论应该颠倒过来∶对于真挚相爱的人来说,与其为了婚外的性爱自由而压制各自的嫉妒,不如为了他们真挚的爱情以及必然伴随的嫉妒而压制婚外的性爱自由。

 

鉴于世上真正幸福的婚姻如此稀少,已经得此幸福的男女应该明白∶一个男人能够使一个女人幸福,一个女人能够使一个男人幸福,就算功德无量了,根本不存在能够同时使许多个异性幸福的超级男人或超级女人。


当然,和别的事物一样,嫉妒也仅在一定界限内有其权利。当爱情存在时,嫉妒这个卫士不妨为爱情站岗放哨,履行职责。

 

此时它也应心明眼亮,不可向假想敌胡乱开枪,错杀无辜。一旦爱情不复存在,它就应当尊严地撤除岗哨,完全不必也不该为不存在的东西拚个你死我活了。

— E N D —

今日荐读

实录:与男人分开后,如何榨取他的剩余价值?

熟女的诱惑:到底“熟”在哪里?

精选留言
  • 婚姻是神圣的,男人与女人结合是为了相互扶持共度余生,并生产培育优质的下一代,并不单纯为了性!现在的人活得自私又浮躁,不知道何为责任?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男人算计女人,女人算计男人,得不到想要的就互相指责,让整个社会乌烟瘴气!这人世是有幸福美满的爱情和婚姻的,他们心中因为爱和责任,心中眼中只有对方,互相付出成全,这是婚姻本该有的样子!然而现在的婚恋大多充满欲望和算计,离美好的生活是越来越远了!
  • 今天这篇很有点周国平老师文章的风格。
    就是周国平老师的哈
  • 楼上有人说人一生那么长 凭什么要求别人永远终于你,我想说我凭的就是我一生都忠于你,所以我要求你也等价地对待我,不要觉得人生那么长我肯定做不到,只要是个理性的人都能做到,因为夫妻之间的忠诚不仅需要爱,还有责任的约束,我们上一辈人 上上一辈人能做到的事,我们怎么就做不到?说做不到的人,不过是在给自己的不负责任找借口罢了,这样的人还真不敢相信能共度余生。
  • 这世间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唯一的,爱情更是如此,过犹不及。一辈子能得一知己都已是难事,得一个知心爱人更是难上加难。那些脚踏几条船、觉得爱人多多益善的贪心鬼们所追求的不过是爱情的幻影罢了,只顾自己而不顾爱人感受的那些自私鬼更是不懂也不配拥有爱情。
  • 人一生那么长,凭什么要求对方一辈子忠诚于你
  • 可是很多人那顾得了那么多,顾得了那么多的人也不会出轨。出轨的人眼睛里只有自己的欲望,他人都是牺牲品或者挡路石
  • “此时它也应心明眼亮,不可向假想敌胡乱开枪,错杀无辜。一旦爱情不复存在,它就应当尊严地撤除岗哨,完全不必也不该为不存在的东西拚个你死我活了。” 应该、必然!但世间双标的还是特多。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出轨方面也是适用,都希望别人的女人出轨,自己的女人出轨却又受不了。
  • 人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 我竟然以朗读的形式,读完这篇文章。
  • 有一楼说凭什么要求别人一辈子忠于你。我个人觉得,任何人都没资格的。但感情需要维系的,两个人都想好好的,才会好。就算没感情了,也请诚实的告知,友好的分开,再开始下一段感情,而不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什么都想要。这才是,大部分人做不到的事。
  • 只有经历了生活和爱情中年危机后才有资格来探讨这个话题,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所做的决定,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决断和坚守
  • 既有得观念来自特定的生活基础,在当下工作对于男女越来越公平的时代,必然有新的伦理道德出现,就像原来从母系社会过度到男权社会一样,不过这次必定是朝着男女平权的社会发展。
  • 要包容的看待生物的多样性,毕竟几十亿人
  • 嗯,年少时就觉,爱情是罕有的,也是崇高的,圣洁的,至于那些控制不住下半身的冲动之类的,就别硬往上靠了,别种种”扮相”了。 作为一名女性👩🏻 ,早年是系统学习过《第二性》滴,人生过半,只觉,我等都是双脚🦶 落地的凡人,那些“身体力行”的大家( )作品看看,打个相关的防疫就行了,生活还有很多面 (关于男女关系,也许不惑,也许见得多了点儿,现在倒越觉《白鹿原》里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房东老太太👵🏻 说的话糙理不糙:男人👨🏻 ,有时就是下半身那点儿事儿,排粗来就行了;女人么,~迎合得好(),得荫蔽,过的轻松(),不然,那真的是得练就三头六臂,金刚铠甲,才能腰杆挺直些啊())
  • 我感觉,倒也不是违背爱情,而是违背了以他人为对象的爱情中的人性,如果是以自己为对象的爱情,可能就不违背了?
  • 不是说性没有捆绑在婚姻的传统柱上吗?不是性、爱可以分离吗?怎么就滋生出嫉妒来了呢?有没有例外啊,婚外而不影响婚内的?
  • Bravo! 诠释得很精彩👍
  • 没有或者全部,的确只有这两种选择。如果还有其他,可能是婚爱中出现了漏洞,需要及时找出问题点,及时修补。当然信心是最重要的,人的一生诱惑很多,把握好自己,不要偏航才是。
  • 说婚姻神圣的那位,去看下恩格斯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青瓷的这段独白,我忍不住的哭了。 妻子说:"谁规定的亲情一定要让给爱情一条生路呢?这份亲情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想过没有?这亲情里面包含着我一生的时间,一生的情感,尊严,信心。还联系着我一家老小,我不应该抓住吗?你说在我有生之时,为了这份亲情,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我有错吗?”[/cp]
  • 超级男人超级女人哈哈哈哈哈哈 想法有点多 博爱之人
  • 没经历过的都是故事,经历的都是事故。所以,《围城》里很清晰地记得,城里的和城外的区别。
  • 知足常乐。切乎实际的贪心上,又知足。是我想达到的状态。
  • 我亦不曾饶过岁月岁月
  • 写得不错,理性和理论性都很强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