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伯纳德
作为一本今年7月才正式出版的社会学著作。《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在出版前就已经吸引了足够的眼球。这种奇高的关注度自然是因为本书直白的主题:三和青年。
“三和青年”指的是什么?深圳有个三和人才市场,混迹于其中的年轻求职者就被称为三和青年。在这里,工作机会以日结工为主,种类不外乎快递、工地和保安。他们干一天混一天的日常,也很自然地引起了关注。伴随着部分媒体的深度报道,公众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好奇心也愈发浓烈。日本的NHK电视台一向以关注现实闻名,两年前也专门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取名为《三和人才市场——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更是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并在豆瓣斩获8.5的高分。
于是乎,出现这样一本社会学著作,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笔者自认也算个好读书的年轻人,故而从市图书馆里借来了这本一个月前刚刚出版的社会学著作,想要一探究竟。很不幸,在阅读完了这本书之后,笔者下的结论是,这部作品是让人极其失望的。
别误会,我并不是说选题糟糕。《岂不怀归》已经拥有一个足够让人翻开这本书的选题。无论是对于社会学学者还是对于一般公众,面对内卷的现实,大家都不能不低下头来叹一口气。这种社会现实自然迫切呼唤我们的社会学者加以解读。那么,还有什么比三和市场这个卷得不能再卷的地方更加富有启发性呢?
很不幸,这部作品在启发性上基本上可说是毫无建树。这也正是本书相当程度上让人失望的其中一个原因:作为一部社会学著作,本书既没有提出任何新的理论工具予以分析,也没有借用旧的理论工具加以解读。本书的内容以大量针对三和青年状况的描述性文字组成,绝大多数页面没有任何注释,也基本不涉及过往的社会学著作和理论。
作为对比,针对基层政治运作的调研著作《小镇喧嚣》尽管也包含大量描写,甚至有时给人以“官场小说”之感,但基本一刻不停地对前述的现象迅速加以社会学分析,并配合大量注释加以补充。而在本书中,作者不仅从来不直接描写与三和青年个人的互动,通篇都采取第三人称视角,却也不作理论解释,令人怀疑这究竟是一本社会学著作呢,还是一本单纯的纪实文学?
作者倒不是对此毫无知觉。在开篇作者就很干脆地点明自己“在定性研究和人类学的田野方法上”“并无特别好的研究基础”,并退而求其次地“把研究直接定位于三和及三和青年最真实、客观和准确描述的基础上,尽可能深入三和青年群体中去透视和理解他们对生活、工作的选择,以及通过这一选择而聚集在三和背后的逻辑和意义”。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以一部纪实文学的视角来看待这本书呢?
很不幸,即便是作为一部纪实文学而言,这本书也显得相当程度上让人失望。这并不是说本书中并不包括事实。从本书的目录及各章内容来看,作者显然是在三和人才市场观察过一段时间,否则也无从解释作者对于几个三和“名人”的描述。但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是,这种观察仅仅是浮于表面的。作者很明显只是“停留”在三和而不是“融入”三和。
本书中一直是以一种冷淡的、旁观者式的语调叙述那些发生在三和的人所共知之事,却不去尝试同任何一个作为个体的三和青年进行诚挚的交流,而始终保持着一种强烈的疏离感。本文从头至尾没有出现对任何一个三和青年的访谈记录,也不包含对三和人才市场其他人(如三和市场里开面馆的老板、黑中介等)的访谈。
这种疏离恐怕很大程度上是与两位作者奇葩的研究方式有很大关系。本作作者是师徒组合,两人一组开展研究。在社会学调查当中,两人一组本就显得有些罕见。作者们却偏还要一位深入三和做“叼毛”,另一位安坐家中,通过微信遥控指挥。而这个号称要“尽可能深入三和青年群体中”的研究,也仅仅持续了半年就鸣金收兵。看起来,导师或许还能撑得住,不过学生恐怕就很有些受不住三和的“挂逼”生活了。
以这种浮皮潦草的研究方式,前言里作者信誓旦旦的广度与深度自然也就荡然无存。而本作最为令人难以忍受的,在于两位作者一刻不停地就三和青年予以居高临下的评价和嘲讽。本书中不时可见“缺乏勇气”、 “消磨理想”、“混吃等死”、“牵强的说辞”等大量偏见的语句,对三和青年妄加评判,而不去思考几乎是任何的、可能的结构性原因。
三和青年面对国内大量中小工厂不规范、不安全的生产环境而产生出的本能厌恶和反感,被作者一句轻飘飘地扭曲为“对学习的抵制”和“妄想不劳而获的态度”。这种无处不在的偏见反映了作者的研究方式存在重大缺陷,以及作者对三和青年的深刻傲慢与不屑。
当然,或许有人可以直接说,作者就是愿意输出这一类型的偏见,就是愿意如此解读眼前的现象,难道作者没有自行解读眼前现象的权利了吗?当然有,社会学者当然有权利够对于自己眼前的现象做出属于自己的解读,但一来这必须是“眼前的现象”,二来解读也得依着社会学理论的轨道,而不能妄加偏离。如果作者写的是私人化的现实主义文学,那么随便怎么写也都没有关系,因为孰是孰非,认不认可自可以留待读者评判。
现在的情况是,不仅作者凭借社会学学者输出的是一己之见而非一家之言,《岂不怀归》更已然被书商吹捧为又一部现实主义力作,摆到了我们面前。讲道理,三和青年在道德上应该受到如何的检视,无论如何都是轮不到作者的。而现在,三和青年已经被作为本书的一个卖点予以推广,编辑推荐还大言不惭说这书是在拨开“媒体猎奇化的迷雾”,就无论如何都有点儿名不副实。
本书的糟糕质量,对于部分不思进取的社会学者来说,确实敲响了警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动机在过去的三十年几乎是一刻不停地持续轰鸣。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迫切需要有社会学者将我们日常社会中的实在现象加以学术的提炼,成为真正本土化的社会学理论,并给予我们全新的视角来分析问题。
这种学术实践绝对不是轻松的:它需要大量的田野调查、无休止的访谈、一刻不停地观察以及艰苦的思索升华才能得出一部高质量的社会学著作。倘若还想着靠赶鸭子上架式的调查和浮皮潦草的观察来敷衍那些以热情关注着社会现实的人们,那就只能等待着来自舆论的迎头痛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