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评《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 | 新潮沉思录

2020-09-26

文 | 伯纳德



作为一本今年7月才正式出版的社会学著作。《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在出版前就已经吸引了足够的眼球。这种奇高的关注度自然是因为本书直白的主题:三和青年。

 

“三和青年”指的是什么?深圳有个三和人才市场,混迹于其中的年轻求职者就被称为三和青年。在这里,工作机会以日结工为主,种类不外乎快递、工地和保安。他们干一天混一天的日常,也很自然地引起了关注。伴随着部分媒体的深度报道,公众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好奇心也愈发浓烈。日本的NHK电视台一向以关注现实闻名,两年前也专门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取名为《三和人才市场——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更是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并在豆瓣斩获8.5的高分。

 

于是乎,出现这样一本社会学著作,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笔者自认也算个好读书的年轻人,故而从市图书馆里借来了这本一个月前刚刚出版的社会学著作,想要一探究竟。很不幸,在阅读完了这本书之后,笔者下的结论是,这部作品是让人极其失望的。

 

别误会,我并不是说选题糟糕。《岂不怀归》已经拥有一个足够让人翻开这本书的选题。无论是对于社会学学者还是对于一般公众,面对内卷的现实,大家都不能不低下头来叹一口气。这种社会现实自然迫切呼唤我们的社会学者加以解读。那么,还有什么比三和市场这个卷得不能再卷的地方更加富有启发性呢?

 

很不幸,这部作品在启发性上基本上可说是毫无建树。这也正是本书相当程度上让人失望的其中一个原因:作为一部社会学著作,本书既没有提出任何新的理论工具予以分析,也没有借用旧的理论工具加以解读。本书的内容以大量针对三和青年状况的描述性文字组成,绝大多数页面没有任何注释,也基本不涉及过往的社会学著作和理论。

 

作为对比,针对基层政治运作的调研著作《小镇喧嚣》尽管也包含大量描写,甚至有时给人以“官场小说”之感,但基本一刻不停地对前述的现象迅速加以社会学分析,并配合大量注释加以补充。而在本书中,作者不仅从来不直接描写与三和青年个人的互动,通篇都采取第三人称视角,却也不作理论解释,令人怀疑这究竟是一本社会学著作呢,还是一本单纯的纪实文学?

 

作者倒不是对此毫无知觉。在开篇作者就很干脆地点明自己“在定性研究和人类学的田野方法上”“并无特别好的研究基础”,并退而求其次地“把研究直接定位于三和及三和青年最真实、客观和准确描述的基础上,尽可能深入三和青年群体中去透视和理解他们对生活、工作的选择,以及通过这一选择而聚集在三和背后的逻辑和意义”。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以一部纪实文学的视角来看待这本书呢?

 

很不幸,即便是作为一部纪实文学而言,这本书也显得相当程度上让人失望。这并不是说本书中并不包括事实。从本书的目录及各章内容来看,作者显然是在三和人才市场观察过一段时间,否则也无从解释作者对于几个三和“名人”的描述。但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是,这种观察仅仅是浮于表面的。作者很明显只是“停留”在三和而不是“融入”三和。

 

本书中一直是以一种冷淡的、旁观者式的语调叙述那些发生在三和的人所共知之事,却不去尝试同任何一个作为个体的三和青年进行诚挚的交流,而始终保持着一种强烈的疏离感。本文从头至尾没有出现对任何一个三和青年的访谈记录,也不包含对三和人才市场其他人(如三和市场里开面馆的老板、黑中介等)的访谈。

 

这种疏离恐怕很大程度上是与两位作者奇葩的研究方式有很大关系。本作作者是师徒组合,两人一组开展研究。在社会学调查当中,两人一组本就显得有些罕见。作者们却偏还要一位深入三和做“叼毛”,另一位安坐家中,通过微信遥控指挥。而这个号称要“尽可能深入三和青年群体中”的研究,也仅仅持续了半年就鸣金收兵。看起来,导师或许还能撑得住,不过学生恐怕就很有些受不住三和的“挂逼”生活了。

 

以这种浮皮潦草的研究方式,前言里作者信誓旦旦的广度与深度自然也就荡然无存。而本作最为令人难以忍受的,在于两位作者一刻不停地就三和青年予以居高临下的评价和嘲讽。本书中不时可见“缺乏勇气”、 “消磨理想”、“混吃等死”、“牵强的说辞”等大量偏见的语句,对三和青年妄加评判,而不去思考几乎是任何的、可能的结构性原因。

 

三和青年面对国内大量中小工厂不规范、不安全的生产环境而产生出的本能厌恶和反感,被作者一句轻飘飘地扭曲为“对学习的抵制”和“妄想不劳而获的态度”。这种无处不在的偏见反映了作者的研究方式存在重大缺陷,以及作者对三和青年的深刻傲慢与不屑。

 

当然,或许有人可以直接说,作者就是愿意输出这一类型的偏见,就是愿意如此解读眼前的现象,难道作者没有自行解读眼前现象的权利了吗?当然有,社会学者当然有权利够对于自己眼前的现象做出属于自己的解读,但一来这必须是“眼前的现象”,二来解读也得依着社会学理论的轨道,而不能妄加偏离。如果作者写的是私人化的现实主义文学,那么随便怎么写也都没有关系,因为孰是孰非,认不认可自可以留待读者评判。

 

现在的情况是,不仅作者凭借社会学学者输出的是一己之见而非一家之言,《岂不怀归》更已然被书商吹捧为又一部现实主义力作,摆到了我们面前。讲道理,三和青年在道德上应该受到如何的检视,无论如何都是轮不到作者的。而现在,三和青年已经被作为本书的一个卖点予以推广,编辑推荐还大言不惭说这书是在拨开“媒体猎奇化的迷雾”,就无论如何都有点儿名不副实。

 

本书的糟糕质量,对于部分不思进取的社会学者来说,确实敲响了警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动机在过去的三十年几乎是一刻不停地持续轰鸣。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迫切需要有社会学者将我们日常社会中的实在现象加以学术的提炼,成为真正本土化的社会学理论,并给予我们全新的视角来分析问题。

 

这种学术实践绝对不是轻松的:它需要大量的田野调查、无休止的访谈、一刻不停地观察以及艰苦的思索升华才能得出一部高质量的社会学著作。倘若还想着靠赶鸭子上架式的调查和浮皮潦草的观察来敷衍那些以热情关注着社会现实的人们,那就只能等待着来自舆论的迎头痛击了。



人喜欢

精选留言
  • 需要深入人民群众的新《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而非高高在上的批判,颐指气使,令人作呕 指责三和大神们不去工厂车间,可这些学生与导师自己愿意去吗?愿意让子女后代下车间吗?岂不是何不食肉糜?当年的珠三角,一年的断指都有十几万根,连普通的乡镇小诊所都普及了断指再接的相关手术,为什么数以百万计的人从工厂车间流向外卖快递,他们难道不知道道路交通安全的风险?
  • 嘴上说是为了工人阶级,其实他自己根本不是工人阶级,因为真正的工人群体不会有那么多时间在网上跟我辩论的。他自己不会去低端制造业,他儿子也不会干低端制造业,他只是希望让别人家孩子坚持在劳动密集型或者污染密集型企业里,以便他能看着视频同时享受“产业安全”。
  • 老婆饼里没老婆,学术圈也没学术
  • 我们都不愿一辈子靠出卖劳动力,领着微薄的工资苟活。我曾经随我爸到工地考察,一个工人这么跟我说,他羡慕我爸建筑工程师的职业,同时也告诉他的儿子要认真学习,当时我深刻理解了知识改变命运。再者,我国进入老龄化阶段,等到我们真正实现高端制造业主导的高效益发展劳动力已经不足了,老年人、未成年人等非劳动力大量增加,对于社会发展需要引入高效率的生产方式,机械化智能化就是趋势,因此对劳动力素质要求大幅提高,这也是为什么要科教兴国。
  • 来自人上人的把玩和品读罢了,目的只不过是给别的人上人提供些猎奇的见闻
  • 要看这方面的纪实文学,夏衍《包身工》可比这个好多了人家至少不会说包身女工每天“混吃等死”
  • 三和现象本来就是现代化吸引劳动力进城的结果,也是靠合法劳动养活自己,何错之有呢?
  • 这类人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既没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又没有哪怕一点点学术理想。做研究只为发文章,出书甚至是挣钱。对人类的怜悯和尊重?没有,前人的研究?忘了,学术研究的方法?懒得学,懒得记,懒得用。
  • 居高临下的何不食肉糜的批判。
  • 事实上,看到这个不太学术的书名时,我就是抱着看纪实文学的心理去阅读的。但内容确实让人有些失望,似乎与往日的小报文章无甚区别,没看出有独特的见解。
  • 想起来香港和国外一些让富人去体验低学历低收入生活的节目
  • 研究者和研究对象早已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 看着看着,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虽然先生写的是文学,但是先生的作品加些数据就是当时不错的社会学了吧?
  • 我就不喜欢去田野调查,所以我干脆不学相关专业。这种不喜欢还要占茅坑的人搞乱了学术。
  • 大学专业机械类,毕业(算上实习)第一年,原本信誓旦旦要学母亲在厂里干一辈子,年中毕业证拿到后被派往客户企业(压铸类+打磨),pm爆表无防护措施,铝液浇筑保护措施不到位,年底过恰逢机关招人,立马跳槽,情愿做临时工也不愿意在厂里瞎混
  • 很惭愧,作为正在学习社会学的学生,我也是经常缺乏深入调查就得出结论。
  • 好多社会显现其实都是转瞬既逝,而这种白描式的描写其实正是为了日后更深入的研究作为铺垫。如果不做深入研究都要被批判,那么很多这种描写社会现实的作品都连出现的机会都没有了。
  • 这书最大的作用就是能满足人的猎奇欲吧,且文笔上有些啰嗦、重复,给人感觉出版的比较仓促。。。不过还是能让人浮光掠影的了解三和大神的衣食住行状况。。。期待后续有更加深刻的专著出版
  • 这本书的作者在写书的时候,就已经认为自己比三和青年高人一等,甚至带着阶级来看待三和青年。
  • 我也是三和出来的,我不敢说多了解三和大神,但我理解他们。没在流水线上做过就不要指责别人懒惰。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别人给贴个标签他们就是什么。
  • 这些写道德文章的教授们做人上人的基础恰恰就是中国无产阶级在温饱线上的挣扎
  • 纪录片,棒棒很好
  • 我想起文卡特斯的《城中城:社会学家街头调查》
  • 小作坊黑工厂去过吗?8元管饱吃过吗?黑网吧去过吗?18人小黑屋进过吗?挤过人才市场吗?毫不客气的说,日本人的参谋旅行都比中国所谓学者的社会调查有诚意,bbc这种三流媒体都比社会学者深入现实。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但凡有一点用也轮不着入关学大行其道了,看着一众学院派的政府喉舌们只能用外国人几十年前的理论和统计数据与反华势力对抗,战士很勇敢但这不是你不给他们发枪的理由。
  • 买了书,看后有些失望,如楼主所说,没什么深度,仅仅当一本纪实文字来看的话,里面的信息大部分在NHK纪录片里都有,在书里没看到鲜活的个体。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