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微博上看到某个科普博主发的一段关于鲸鱼的文字:
鲸鱼的听域相当广,从10赫兹到10万赫兹,大多数的声音人类都听不到。而且由于液体的物理性质,使得他们说话的声音能传播上千公里。这意味着地球对于鲸来说是个很小的地方。就像如果你在安静的夜里哭一嗓子,能传遍整个广东省,那么广东省对于你来说也是个很小的地方。
所以如果海洋中没有噪声干扰的话,鲸鱼就可以听清一切。有一条鲸鱼在高叫“求摸摸”,他接下来会听到全世界许多的鲸鱼传回的摸摸。另一条鲸鱼高叫“快看星星!”,从北半球到南半球的鲸鱼都好奇地浮出海面看星星。在大海里,痛苦和开心都会传得很远。
所以当那些以科研为名义的捕鲸船返航时,在海洋深处回荡的声音,大概类似于:“噢天啊他们杀了艾丽,她是南极外海那个族群里最后的一只座头鲸了”。鲸鱼都是母系社会,一个族群会包括三到四代人,和大象一样所有的知识靠代际间口耳相传,其中有些鲸歌已经吟唱了上百年。唱的什么?不清楚。人类对鲸语言了解太少,主要是因为数据难以获取,只是最近十年才多了一些。
这段文字给我的感受是,很多时候,很多声音,很多事物,我们听不到,看不到,不是它们不存在,而是我们自身的局限。
但我们意识不到自身的局限,于是自以为是。
在大自然的生命链条上,是有等级的。作为一种社会想象,人作为社会集体里的个体,也是有等级的。尽管我们为了所谓平等,不愿意去面对这种因为智力、体力、技能、体制等各种因素而制造的不平等。
不平等,不代表着不公正。
02
微博上的@风雨故园前,写了一段微博,我看了很多有感触:
我年轻时有个错觉,认为那些有才华的人都是傲慢的,因为眼毒,比如任何电影他们都能看出问题,那些问题一经点明整个电影都显得不入流了。确实,他们高,他们的嘲讽也是精彩的。
但后来我发现另一类才华出现在另一种人格上,他们同样眼毒,总能看到才华,甚至在被目为“不入流”的电影里也能看到才华。“这个处理我没见过,糙点儿但原创,原创就是珍稀的。”“这是学谁谁的,化得漂亮。”“这组人物、人物关系虽然别扭,但我相信他有原型有依据。”等等。
我开始以为这是一种圆滑虚伪,不得罪人,连不认识的人也不得罪,后来觉得不像假的,又觉得这大概是真善良,与人为善嘛,再后来觉得也不是,不是善恶好坏的事儿,他这就是一种开放和吸纳的机制,保持警惕保持饥渴。
这段话后面,有人留言说:
开放、吸纳又勤奋的人,往往也是特聪明的人,他们是往前跑得最快的一批人。
03
还是微博上,有个叫@李烬的,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初中时,有个漂亮的女同学,学习优秀,中考发高烧,差一分没上重点高中。后来杳无音讯,再次见到她,才发现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我知道她有个嗜赌如命的父亲。
高中时,朋友对历史非常热爱,每天都在读厚厚的史书。后来在家人的逼迫下,学了理科,就为了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大学上了二本,没考上研究生,后来在家门口的派出所当片警。现在每天看老头门下棋,早已经想不起楚河汉界是怎么来的。
工作后,名校毕业,大厂工作,劳累过度猝死的新闻比比皆是。
可能是一流名校,一流专业,一流的公司,一流职位,让人羡慕的一切,却逃不过心脏的一次停跳。
打车时,中年的奥迪车主跟我说,他十八岁出来闯荡。干过早点摊,夜市练过摊,刚发财的时候能花好几十万买一个8888的电话号码。借钱从不跟人要欠条。第一次破产的时候,老婆跟人跑了,借钱的兄弟们也失踪了。现在他开了一家除虫的公司,每天也能赚不少,郑州北京好几套房子,但早没了当年那个心气了。现在吃完饭就想跑跑出租,跟人聊聊天。
这个世界很多看起来灿烂的人,却都过着很烂的生活。在崩溃和下一次崩溃到来之前,寻找一丝让他能喘息的快乐。
说什么你值得,你应该。
幸福从来不是用命拼出来的,幸福的人都是幸运的。
@李烬这段文字,让我想我来好像是前天,北京地铁上,某个45岁的男销售,突然倒地死亡的事情。
我看有的文章说,他的家属对他的死因“无异议”。
一个人死了,大家很快就忘记了,他的家人也会忘记。因为人太多了。大家都忙着自己的活,顾不得别人的死。
“这个世界由各式各样人组成,各有各性格命运,各自选择自身的生活方式,求仁得仁,是谓幸福,并无固定模式。出息与否,见仁见智,我们在世上不过逗留短短一段时间,凡事应以快乐为准。”
我看到有人这样说。
所以,昨天晚上,我在临睡前写了这样一段话:
今晚睡好一点,明天我们才能继续追赶这个时代。
04
国庆中秋长假,推荐一本书。卡内蒂的《人的疆域》。这是一本适合静下心来慢下来读的书。
本书为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的四部笔记合集,包括《人的疆域》《钟表的秘密心脏》《苍蝇的痛苦》《汉普斯特德补遗》,创作时间跨度从1942年直至1985年,是卡内蒂小说、政论、回忆录和戏剧作品的重要补充。
卡内蒂一生经历流亡与漂泊,是20世纪欧洲苦难的缩影,他自青年时代起就将“笔记”作为一种严肃的文学创作体裁加以实践,在笔记中对自己的观察、记忆、灵感与哲思进行即时的记录。本书是持续半个世纪的独立省思过程的结晶,堪称这位文学大师的思想地图,展示了他思想发轫、成型与转化的脉络,和对20世纪历史的见证。本书也包含大量关于文学作品与作家的评论,以及作者对衰老和死亡的沉思。卡内蒂善于将个人体验及其所在世界的一切融入格言警语之中,“这些笔记记录了最崇高的斗争之一,那就是避免失去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盲目的世界中的人的视野。”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 Canetti,1905—1994),英国籍德语作家,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大师之一,在文学和政治哲学领域均取得重要成就。卡内蒂1905年出生于保加利亚,1911年随家人移居英国曼彻斯特,1913年因父亲去世,随母迁至维也纳。1921年前往法兰克福读高中,1924年回到维也纳学习化学,其间常去奥地利作家卡尔•克劳斯的课堂听课,对他后来写作有着重大影响。1938年纳粹侵占奥地利,卡内蒂迁居伦敦,并于1952年获得英国国籍。
卡内蒂终生将德语作为自己的文学语言,创作了多种体裁的作品,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小说《迷惘》(1935),政论《群众与权力》(1960),戏剧《虚荣的喜剧》(1950)、《婚礼》(1964),自传三部曲《获救之舌》(1977)、《耳中火炬》(1980)、《眼睛游戏》(1986),笔记《人的疆域》(1973)、《钟表的秘密心脏》(1987)、《苍蝇的痛苦》(1992)等。1981年因其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