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终于首刷了电影《信条》,后被导演诺兰震撼了之后,觉得不写点东西实在是对不住这部神片。
考虑到很多朋友还有看过,我这里就尽可能的不剧透,仅从政治领域,把一些即使看过电影也不会关注的地方讲解一下,这样看过的朋友能觉得有意思,准备看的朋友也不至于被剧透。
电影开篇是一场枯燥的反恐战,几乎复刻了2002年的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明面上是一场反恐突袭,但实际上却是一场政治交易。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无论是中情局的小队还是乌克兰的军方,以及卧底中情局内的俄罗斯力量,他们早就知道这场恐怖袭击,可都没有提前阻止。
这是因为各股力量都需要借助这波恐怖分子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使得无论是恐怖分子还是台前的观众,都是大国博弈和交易的棋子和炮灰,为了消灭证据,各方更是默契的选择炸掉整个剧院,以数千人的陪葬来掩盖各方的动作。
只有男主角冒着生命的风险,选择从爆炸中挽救剧场内的观众们。
这就是电影《信条》的起源。
估计很多人看《信条》会觉得很不舒服,尤其是电影铁杆迷的小资阶级。
没办法,诺兰这次描绘的是真实而冰冷的运行规律,没有对其美化。
譬如剧中的大反派俄罗斯寡头本应该被全世界围剿,但是美国的CIA要跟他做核原料交易,英国的中情六处要跟他做能源和金融交易,印度方面更是依赖他的军火交易与核技术。
猫和老鼠反而成为了好朋友。
就像没有人在乎乌克兰剧院里面数千观众的生死,各国的情报机构也不乎大反派手握的核武以及他毁灭地球的计划。
只有男主和信条组织在默默的与其对抗。
今天看完之后,政事堂估计这篇的票房估计要凉。
这部电影里面没有流浪地球式的全球联合,没有战狼式的国家后盾,也没有八佰式的决绝献身,没有爱情也没有友情,“反人性”的诺兰根本就没想碰触绝大部分观众的G点。
而且,除了几个主角之外,几乎所有人都是标签化的政治角色,不仅全剧观众找不到一个可以带入的角色,而且角色也都很不讨喜,估计要不是诺兰这个黄金招牌,早就扑街了。
而且,诺兰在电影里面,又夹杂了太多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一面。
譬如打着能源生意旗号的俄罗斯寡头定居英国,但背后搞的是军火与核生意;
寡头老婆名义上是搞艺术品收藏和拍卖,但实际上是在帮老公洗钱;
飞机在撞击五角楼之前,大佬们早就把重要的东西搬走了;
撞击的飞行员虽是中东裔,但却是英美情报机构培训出来的.......
甚至顶级富豪圈里面的艺术品洗钱和逃税玩法,也被导演诺兰扒了底朝天,片中剧情最主要的场所,奥斯陆自由港实际上就是对日内瓦自由港的复刻,这里汇聚了上百万的艺术品,甚至毕加索的画作都达上千幅。
伦敦AXA艺术保险公司甚至对总价值吹过一个牛逼说:“我怀疑你可能找不到一张够宽的纸写下所有的零。”
不过诺兰却通过电影很委婉的告诉了大家,大佬们对于藏品的真假其实根本不在乎,自由港的仓库里里面很多都是山寨货,大佬们高雅的艺术欣赏背后只是为了逃税和洗钱........飞机撞了之后还能骗保险钱.....
这些洗来的钱,随着大佬的寿命濒临结束,开始转向毁灭世界,而早就被利益喂饱了的各国安全机构,却对此视而不见。
可以说,诺兰这部电影所有的“可替换”情节,全部都是通过电影这个大众形式,展示这个世界真实而残酷的运行规律。
所以,就容易出现一个局面,一些对世界认识不足的观影者,肯定会讥讽诺兰的电影故弄玄虚。
其实,《信条》跟《蝙蝠侠》系列类似,描绘都是少数精英群体的觉醒,带动更多的人觉醒........
就像电影里无论是女主还是两个男主,都在信条的带动下觉醒,努力打破各自身上的禁锢和循环,女配的自杀和大决战中男配的慨然赴死,也都是将一切看透后,选择牺牲自己来保护世界。
对于男配和女配的死亡,诺兰都没有描绘,只有观影者把自己深度代入角色之后,才会感受到那种历史的澎湃感,才会明白那种<赵氏孤儿>那种男女主俩人活下去比赴死更难。
因此,从历史进程的角度,诺兰是失败的,在全球民粹主义回潮的大背景之下,这类电影必然难以取得好的票房和口碑。
但是从个人奋斗的角度来说,也许诺兰是成功的,能够借助他自己的影响力,在精英圈子种下一波光明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