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83年,30岁的韩三平准备去北京电影学院进修,走之前,跟28岁还在峨眉电影制片厂做临时演员的张国立说:
“国立,老子要去电影学院上学了。等老子当了导演,第一部戏就找你当男主角!”
张国立听到这话十分高兴,却没想到后来的事情出乎想象,两人还因此“结下了梁子”。
韩三平1953年出生在四川省旺苍县,父亲韩正夫是一名老红军,“文革”期间担任四川省林业厅厅长,浩劫结束后担任省科委主任、省顾问委员会常委。
在“北电”导演进修班,一共9个人,黄建新是班长,韩三平是支部书记,两人比同学更多了一层“搭档”关系,所以黄建新后来成为韩三平的导演,自然不足为怪。
那时“北电”导演进修班条件有限,学校没条件放电影,韩三平他们每次看电影,都要花4个小时时间,从朱辛庄跑到小西天。
看电影有没有花钱不清楚,但韩三平却找到了“免费蹭车”的好办法,有点像坐“霸王车”。
有时难免会碰到拳头硬的人,而韩三平也不是一个怕事的人,拳头来了就用拳头再打回去。
这种强硬风格,多年以后,也被韩三平用在管理电影市场上,从而引发不少争议。
1984年,在“北电”镀完金的韩三平,回到老单位峨眉电影制片厂,被当做年轻干部来重点培养,很快就被提拔为副厂长。
然而,韩三平刚上任时,正是厂里最艰难的时候,内忧外患,他面临着极大考验。
1985年,峨影厂的《峨眉飞盗》与北影的《神秘大佛》,成为当时最卖座的两部电影,但《峨眉飞盗》的问世却颇为坎坷。
开机前一天,《峨眉飞盗》遭到了新任副厂长韩三平的全面否定。
当时虽已改革开放,计划经济时的一些做法还未完全变革,每个国企电影厂都有定额拍摄任务,由于有国家买单,拍出来的影片质量一言难尽,题材也大同小异。
但年轻气盛的韩三平却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切。开机前一天,他来到《峨眉飞盗》的剧组,一脸严肃地扔下一句话:“这部片子改成动作戏!”
当时电影的导演叫张西河,是峨影厂资深老导演,听到这话,彻底懵了:“我明天就开机了,这哪儿来得及!”
“你给我加7场动作戏,怎么加,周力帮你弄。”说完之后,韩三平就转身走了。
面对韩三平的强势,张西河导演只能硬着头皮加班加点地改,好在最后电影的成功,没有让他的努力化为一江春水。
周力曾和韩三平合作执导过电影《避难》,深得韩三平的信任与喜欢。但当时他却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韩三平的“秘密印钞机”。
当时正规的胶片电影由于质量一般,题材又大同小异,很难赚到钱,于是衍生了一种游离于灰色边缘的“盒带电影”。
就像当年走在大街上,会突然有人拉开衣服,小声问你,“要不要盘?”
这种成本低、拍摄周期短、题材不受限、靠发行数量取胜的“盒带电影”,有了国企电影厂的加持,往往能赚到更多的钱。
1988年,33岁的张国立跟原配妻子罗秀春协议离婚,作为补偿,他把三居室的房子留给了前妻,把爱留给了邓婕(详见往期精选:《“京圈大咖”的救赎》)。
此时的韩三平,还在利用“盒带电影”给峨影厂增加一些微不足道的利润,然而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却难以抵挡计划经济的衰退。
直到1992年,韩三平独立执导的主旋律电影《毛泽东的故事》,因拍摄角度新颖,大获成功,才为他开辟了一条新路线,也为日后的“建国三部曲”积累了经验。
这一年另外一件大事则是,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我国由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
一时间,很多国企电影厂都不知所措,甚至有的电影厂因此陷入瘫痪,但一件小事的发生,却彻底改变了韩三平的人生,以及中国电影行业的未来。
1993年,国产电影产量减半,观众也减少了三分之一。时任广电部副部长田聪明召集各大电影厂厂长和知名导演、编剧,大家齐聚一堂,抱团取暖,寻方觅药。
当时峨影厂厂长因生病无法前去开会,所以由副厂长韩三平代替厂长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很多厂长都在抱怨发牢骚,没有人注意到坐在一旁瘦到嘬腮的韩三平。但是40岁的韩三平讲了两句话以后,再也没有人小瞧这个“年轻人”。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半年以后,41岁的韩三平,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史上最年轻的副厂长。虽然入京升官,但韩三平一点儿开心不起来。
因为次月报销职工的医药费要40多万,而北影账上只有27万。打电话请示,上级给了一句话:“钱的问题,自己解决!”
于是,向来路子野、脑筋快的韩三平,带着一众导演和编剧开始四处找人融资化缘,韩三平称之为“扎钱”。
同一时期,36岁的冯小刚,和“京圈大佬”王朔成立“好梦公司”,却没想到自己的《月亮背面》《我是你爸爸》《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接连被毙,无一过审。
虽然此时的韩三平作为北影副厂长,自然和“京圈”打成一片,关系紧密,但由于当时他自己还根基未稳,所以只能让小他5岁的小兄弟冯小刚先停下来。
到了1995年,韩三平从浙江一个鞋厂老板的手里拿到500万投资,这些钱在当时的北京,可以买下5个100平米以上的四合院。
然而这么多钱,却要拿来拍一部电影,这拍什么、怎么拍?
韩三平的决定是:投拍一部主旋律的英模电影,《孔繁森》!
吃惊的原因,除了投资金额实在巨大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孔繁森是山东聊城人,所以这部片子早就在山影厂的计划当中。而且田聪明也早已经答应了山影厂由他们拍摄,并且已经备案在册。此外,除了山影厂,还有其他5家兄弟电影厂也都表示对此感兴趣。
可是,韩三平却执意要拿下这个项目。于是找到田聪明,当面跟他表了自己的决心,并且提出了一个后来被他用在“建国三部曲”中的理念:
拍一个优秀的共产党代表,应该举全国之力,用最好的导演、最好的编剧和最好的演员!
最后,也不知道韩三平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这部电影就由北影厂和山影厂共同拍摄了,而且还是以北影厂为主导。
在韩三平的干预下,原来的编剧也换成了一个山东淄博的青年作家,叫张宏森,后来成为广电总局副局长,如今官居湖南省宣传部部长。
可即便这样,韩三平也依然没有满意,野心勃勃的他继续在搞事情。
影片做完后期,已经是“华表奖”评奖的最后一个晚上。按照常理来说,这个时间“华表奖”是不会再接受新的影片参评的,因为很多奖项都已经分配好了。
但韩三平从来不按常理做事,加上《孔繁森》确实拍得不错,于是不仅在最后关头,拿下了华表奖当年的“最佳故事片奖”,还预定了下一年的“最佳男主角奖”。
从此,韩三平或者他的电影,开始“频繁登上”华表奖的颁奖舞台,终于在日后引来了一个人的不满。
同一时期,成龙跳槽到嘉禾电影,在何冠昌的帮助下拍摄了一部功夫喜剧《红番区》,大获成功,并且成功带火了“贺岁片”这一概念。
韩三平由此看到了贺岁片的无限潜力,决定让怀才不遇的冯小刚出来一展身手。
1997年,中国电影行业持续低迷,44岁的韩三平决定和时任紫禁城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和平改革救市,遂重新启用39岁的冯小刚。
这时一场“人文精神”的讨论把王朔拉下神坛,导致他不得不远走异国,临行前,他对冯小刚说:“没有我,你还能火。”
冯小刚一听说可以拍电影,马上来到韩三平的办公室,表示愿效犬马之劳。
当韩三平表示想要拍摄一部喜剧的时候,冯小刚马上就把王朔的《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成一部绝对政治正确的荒诞喜剧《甲方乙方》。
剧本到位了,可资金还是个问题。于是韩三平带着冯小刚找到了当时的“中国首富”牟其中。牟其中张口就说:给你们两个亿……美元!
最后,几经催促,牟其中给了80多万人民币就成了阶下囚,“中国首富”变成了“中国首骗”,后来冯小刚还特意把这段往事写进了《不见不散》里。
最后韩三平勒紧裤腰带,东拼西凑400万给冯小刚拍《甲方乙方》,电影上映后狂揽票房3000万,不仅帮韩三平成功打响了内地贺岁片的第一枪,更是让冯小刚成功跻身于一线导演之列。
随后,站好队的冯小刚跟着韩三平继续往前走。两年内,用《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成功奠定了自己“内地贺岁片之父”的地位。
王朔却因版权纠纷,彻底与冯小刚划清界限,就连送上门的5万元稿费都直接顺着窗户扔出去(详见往期精选:《王朔和他的女人们》)。
这一年,陈国星凭借《黑眼睛》获得了“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之后,得到了北影厂分配的第二套房。而此时作为副厂长的韩三平,却还只居住在一间面积不大、楼层和朝向也都不好的两居室里。
不得不说,跟现在的一些领导比起来,这一方面,韩总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值得为他点一个大大的赞。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他以后解决员工因房子产生的争执,提供了一把”杀手锏“。
不久后,北影厂和国土资源部、统战部进行土地置换合作,韩三平决定在北影厂院内建家属楼,解决当时职工的住房问题。
当时院内有一排小平房,被社会上的一些人拿去做小买卖谋生,一听有人要拆这些房子,无疑是断了这些人的生计。
有一天,那些“无家可归”的小混混冲到韩三平的办公室里,大声对他喊:“你就是韩三平吗?那房子你敢拆试试?”
向来刚强的韩三平怎么会受这种威胁,于是拍桌而起,说:“我就是韩三平,给我滚出去!”事后,他在办公室的抽屉里,放了一把刀防身。
可这事儿还没完,当家属楼建好后,又有北影厂的职工质疑韩三平分房不均。
一次周力到北京看望韩三平,就曾亲眼见过一个北影厂职工拿着一把砍刀冲进办公室,扬言要砍了韩厂长。
韩三平不仅没有一丝害怕,反而冲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拉开抽屉,也抽出了一把刀。
打架这事儿看的就是气势,气势一没,输赢就分出来了。职工见韩三平一步不让,放下了刀,也放下了换房的念想。
后来,在韩三平“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下,职工的怨言渐渐平息。尤其当很多职工看见厂长的住房也很一般般的时候,就都收起了刀,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
然而干事业就是这样,刚解决完内忧,外患就接踵而至。
1999年,在华谊兄弟等民营公司的不断冲击下,北影厂成为历史,广电总局宣布,把北影厂和其他7个单位改组,合并为中国电影集团。
原西影厂副厂长童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韩三平任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中影集团的成立,不仅是中国电影行业的一个巨变,对于韩三平来说,也同样是他个人的一个巨大跃升。
两年后,童刚调任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中影的大权落在了韩三平的手里。
同一时期,同样毕业于“北电”导演系的陆川四处打电话推销自己的新剧本《寻枪》。最终,这个剧本辗转到姜文的手中,并且得到了韩三平投资。
韩三平不仅担任电影的制片人,更是破天荒地在里面本色出演了一个公安局局长。
后来,陆川在韩三平的扶持下成为新一代导演中的佼佼者,两人经常合作,包括陆川另一部代表作《南京!南京!》。
2005年夏天的一个早上,52岁的韩三平临时取消了一个会,呆在办公室看了《疯狂的石头》样片,虽然剪辑很粗糙,但一口熟悉的四川话让韩三平很有亲切感。
看完之后,韩三平对下面的人说:“找到这个导演,我要见他!”
不一会儿,还在睡觉的宁浩,接到了中影集团经理赵海城的电话:“你赶快赶到中影来,韩总要见你!”
28岁的宁浩,一头雾水地赶到中影,见到了“业内大佬”韩三平。没想到韩三平不仅很爽快地答应发行这部电影,还对宁浩说:“这部电影挣到的钱,就是你下一部电影的拍摄成本。”
后来,《疯狂的石头》票房接近3000万,作为发行方的中影集团获利900万,韩三平决定追加200万给宁浩。拿着1100万的宁浩,就拍了《疯狂的赛车》。
《疯狂的赛车》斩获1.3亿票房,宁浩也在中影的庆功宴上收到了一个50万的红包。当有记者问宁浩,这笔钱准备怎么用的时候,宁浩笑着说:“还房贷!”
开心的不只宁浩一个,作为发起者的韩三平更是意气风发。再加上电影行业逐渐回暖,看不清形势的人也都被清洗干净,韩三平距离登顶就只差一个时机。
果不其然,2007年,54岁的韩三平被扶正,成了中影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属于韩三平的时代终于到来了,张国立等来了比韩三平当年承诺更令人心动的“水涨船高”,然而,大权在握的风光背后,暗流已在涌动。
2009年是建国60周年,韩三平接到一纸文件,要求拍摄一部献礼片。
献礼片并不难拍,但在这个极有意义的年份,如何用有限的钱请到最多的好演员,拍出一部与众不同的献礼片来,这是一个问题。
其时恰逢韩母过生日,韩母的一句话,点醒了韩三平:“既然是给我过生日,那么你还好意思叫我报销生日蛋糕的钱嘛?”
于是,韩三平打着给祖国过60岁生日的旗号,请演员们给祖国母亲“尽孝心”,后来,我们就见到了真正群星云集的《建国大业》。
一部电影云集了170多名一线明星,这是很多导演想都不敢想的事,这些明星还都是零片酬来出演,这事儿,估计也就韩三平能做到了。
最终,《建国大业》以4.2亿票房的成绩,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建国大业》满意。比如叶挺将军的孙子叶大鹰。
作为根红苗正的“红三代”导演,叶大鹰也拍了一部献礼片《天安门》,与韩三平的《建国大业》几乎同时上映,票房却只有300万。
同一时间上映的两部献礼片,一个票房4.2亿元,一个只有300万,如此巨大的悬殊,要说叶大鹰心里对院线排片什么的一丁点想法都没有,不太合常理。
但在当时,叶大鹰并没说什么。倒是另一个对韩三平有意见的人,直接蹦了出来。
2009年,张艺谋老搭档张伟平在接受采访时,突然对韩三平隔空发难,炮轰韩三平利用权力搞垄断,而且还对中国电影政府最高奖“华表奖”进行暗箱操作。
那么这件事到底是张伟平的肆意口嗨,还是爆出来的圈内黑幕呢?
当时,张艺谋刚刚在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惊艳了全世界,人气和声望达到了顶峰,很多人都对他的复出之作充满了期待。
其中就有如日中天、堪称内地“电影教父”的韩三平。但不知什么原因,张伟平却没有选择与韩三平合作,而是把发行权交给了华夏电影公司。
后来不知是不是巧合,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在两部国外大片《2012》和《第九区》的“左右夹击”下上映,票房被“分流”不少。
而引进国外大片,正好是中影集团的特权。于是,张伟平就想当然地怪到了韩三平的头上,但韩三平对此没有任何表示。
如今再看,《三枪拍案惊奇》在豆瓣打分只有4.7,所以说票房低,恐怕和韩三平还真没什么关系。
两年后,“二张”分道扬镳,张伟平几乎在圈内消失,韩三平却又卷入了一起“桃色事件”中。
2010年,大嘴宋祖德在博客爆料,说韩三平在头一年参加东京影展中国周活动时,用演员许晴换取《国父孙中山》的投资。
但随后,许晴方和中影集团方面纷纷作出回应,否认此事。
更有意思的是,后来宋祖德表示,这篇文章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手笔,而是一个娱乐策划人用自己的帐号做的一场宣传活动,自己也在考虑是不是要起诉新浪博客。
这事来得快去得也快,最终成了无头公案,《国父孙中山》也更名为《第一大总统》于第二年上映。
《第一大总统》选用韩庚、何洁等偶像演员出演主旋律电影,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观众褒贬不一。
可在如今看来,这部戏更像是韩三平在为自己的新片提前铺路试水。因为他的“建国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建党伟业》也已提上了日程。
可是韩三平没想到,这部电影却成了他在中影集团的最后辉煌。
2011年,由韩三平和黄建新执导的《建党伟业》上映。和《建国大业》如出一辙,超过100位明星的超豪华阵容,其中有不少都是年轻的偶像演员。
这部打着献礼建党90周年的历史片以4亿票房完美收官,虽然不如预期,但仍然让中影集团赚得盆满钵满。
原本韩三平还满心期待第三部的到来,但没想到京城的一个声音,打乱了“韩三爷”所有的计划。
2013年,京城传出一句“老虎、苍蝇一起打”,很快,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被查入狱。
李东生曾做过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以及广电总局副局长,所以很多娱乐圈相关的领导也被请去“喝茶”,其中就包括时任中影董事长韩三平。
2014年,61岁的韩三平很痛快地交出了中影集团董事长的宝座。
与韩三平同样选择明哲保身的,还有当时文化中国的董事局主席董平,他把文化中国以百亿的价格“贱卖”给马云,后来改名“阿里影业”。
不同的是,喝过茶之后,韩三平选择做回导演,而董平则和“光头哥哥”徐峥,以及韩三平提携过的宁浩,攒了另外一个局,叫欢喜传媒。
做回导演的韩三平虽然大权不在,但毕竟还是“光荣身退”,所以威望仍在。于是,已经提上日程的“建国三部曲”最后一部《建军大业》,也如期上线。
可韩三平没想到,自己的这部谢幕之作却没能一帆风顺,前有“鹰”,后有“狼”。
2017年7月,韩三平的《建军大业》全国公映,本想着利用建军90周年再唤醒一次国人的自豪和热血,却没想到同一天上映的《战狼2》做得更好。
最终,《建军大业》在“战狼”的嘴里抢到了4亿的票房。虽然这个成绩也算合格,但和韩三平在上映之初预测的16亿票房相差甚远。
上映之前,叶大鹰就在微博接连发难,指责《建军大业》选用“小鲜肉欧豪”扮演叶挺,是对先烈的不尊重,主创团队没有事先与先烈家属沟通,让他们很失望。
可事实上,欧豪饰演过很多成功的军人或者铁血硬汉形象,并且一身腱子肉,也并不像叶导口中所说的“女里女气”。
所以,叶大鹰炮轰,让人不由得想起韩三平位高权重时那部《建国大业》,在票房上吊打他《天安门》的陈年旧怨。
不过韩三平真是沉得住气,任尔东西南北风,他反正不回应、不答话。
但是,从高位退下来的韩三平,真的如此宠辱不惊、不管世事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2017年,网剧《无证之罪》继《白夜追凶》之后,掀起了国产悬疑剧的高潮。
很多人都不知道,《无证之罪》的主创团队里,其实有一位昔日的江湖大佬:64岁的韩三平。
这样的大佬,为什么会监制一部网剧呢?因为《无证之罪》的制作公司“万年影业”,其老板韩家女,正是韩三平的女儿。
与之前和黄建新的合作方式不同,这一次韩三平选择站在台前,女儿韩家女则藏在身后。
2018年,一部划时代意义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横空出世,不仅票房狂揽30多亿,成为当年的黑马,更是以一己之力推动了有关部门对于进口药的价格控制。
很多人看完以后都在讨论:“世界上是不是真的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也有一部分观众十分疑惑:这一次广电怎么就敢放出这么敏感题材的电影了呢?
女儿编剧的首部电影,而且内容质量、人文精神、社会意义,都确实非常优秀,一向慧眼识才的韩三平,作为老子,举贤不避亲,也是应有之义。
于是,最初这个本子写好后,就直接交到了宁浩手里。宁浩正是韩三平一手提拔出来的新锐导演,当然会好好支持,于是就让自己公司的文牧野来导。
作为观众,或许应该庆幸,这部电影的编剧幸好是各方面都很优秀的韩家女,否则,也许没那么容易和大家见面,也就不可能产生超出电影之外的社会影响。
虽然韩三平提前退休,但“中影集团前董事长韩三爷”的名号,在江湖上依旧响亮。
同一年,一部西南方言的《无名之辈》再次成为票房黑马。
除了剧本本身过硬、制作精良这些硬性条件之外,在影片上映后,有一波明星大腕开始免费为《无名之辈》做宣传,刷口碑,也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包括吴京、韩寒以及冯小刚夫妇等众多明星,纷纷“自发”地为《无名之辈》加油助威,难道这些一线大腕儿,真的是都在同一时间看了这部电影吗?
有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不过这部电影确实非常优秀,我也很喜欢。
另外,电影背后的一位制片人同样姓韩。韩家女是上海正夫影视文化公司的老板,而这个公司名“正夫”,也让人想起她的爷爷,“韩正夫”。
据媒体报道,韩家女作为出品方之一参与这部电影的制作,不仅拿到了20%的票房分红,加上其他周边的收入,总收入达到6000万。
所以,那些一线大腕儿之所以肯卖命宣传,或多或少,看的还是背后韩三爷的面子。
2020年,秦昊饰演的张东升一句“去爬山吗?”成功让《隐秘的角落》出圈,这部豆瓣打分至今仍有8.9的神剧,监制依然是韩三平。
所以,“一代传奇”韩三平,一直都没走远,他一直用他的方式,参与着,影响着,这个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