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场歌手”上位史 | 万小刀

2020-08-25

图:周星驰剧照   文:宅少

一、

1982年,陈淑芬做“华星唱片”,偶遇张国荣,将其签到旗下。当时“华星”为挖掘歌手,开设“新秀歌唱大赛”。首届冠军,就是梅艳芳。评委里有黄霑,听完直接给了满分。后来从大赛里出来的,还有个陈奕迅。

 

在“华星”,陈淑芬为哥哥买回《MONICA》版权,拿下“十大金曲”。还找喜多郎作曲,为梅艳芳定制《似水流年》,一炮走红。可以说,要没有陈淑芬出力,香港两大金嗓,未必会这么快走上巨星宝座。

 

相比之下,内地金嗓们就没这么幸运了。

 

那时的他们,还不知道去哪儿唱歌呢。

 

「1984年“十大金曲奖”上的张国荣」

 

有段时间,内地听歌,全靠村头大喇叭。在那个邓丽君被鉴定为“黄色歌曲”、李谷一唱《乡恋》被禁的年代,最受欢迎的,还是蒋大为老师《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窦唯在乐团走穴,只配给蒋老师热场。

 

那时,内地就没有“流行”一说,给你们安个好听的名字,叫“通俗”。环顾全国,也找不出“唱歌比赛”这种舞台,能让梅艳芳这种卖唱小姑娘成为冠军。1986年倒是有个“孔雀杯·通俗歌曲大奖赛”。能拿奖的,都是地方文艺骨干,比如成方圆。

 

同年参赛的,还有北京歌舞团的崔健。

 

唱了两首原创摇滚。直接被撵走了。

 

在民族、美声主流影响下,80年代最硬的舞台,只有“青歌赛”。那是首个国家级声乐比赛。参赛者都是各地文工团的人,根本没有草根上台的机会。参赛前,得先在地方团唱出名,才能去顶级舞台PK。宋祖英就是在那儿拿了个奖,然后去春晚唱了一首《小背篓》,从此走上一线。

 

开赛第二年,设立“通俗唱法”。一度爆红的韦唯、毛阿敏还有咱们的蔡国庆老师,正是靠这一组别成了主流歌手、晚会常客。后来拿奖的,还有几个初代流行歌手,毛宁、孙悦、林依轮。青赛历史上,有些歌手奖都没拿。比如韩红5次未进决赛,据说还有个成都姑娘,四川赛区选拔都没进。

 

她的名字,叫做李宇春。

 

「1985年“孔雀杯”的入选歌手名单」

 

那年代,上了青歌赛,意味着前途无限。宋祖英等人自不必说,直接进了国家队。1986年,天津歌手许丽丽因拿下通俗组第一名,回城时被父老乡亲夹道欢迎,地方直接奖励两居室和18英寸彩电。

 

然而,80年代末,港台流行风徐徐吹来,祖国大地上,可不止文工团的人会唱歌、想唱歌。躁动的灵魂很多,漂亮的声线大把,但能发光的舞台,仅此一个。全国卫视加起来不到10个,且都没上星。

 

拿乐评人金兆钧的话说就是:

 

“当时没别的,这是歌手出道的唯一渠道。”

 

无奈之下,其他好声音,只能唱歌厅。

 

二、

 

如果说晚会、青歌赛是登上主流舞台的唯一途径,那么歌厅,就是民间高手发光发热的绝佳场所。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上广这三个先锋改革城市,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歌厅。上海有“JJ”,广东有“卜通100”。

 

北京有四大歌厅:台湾饭店、王府饭店、和平house,以及大富豪。

 

其中尤以“和平House”为盛,甚至不少港台明星,都去那里溜达过。

 

许多好嗓子,就在这些歌厅驻唱。比较著名的,广州有杨钰莹、陈明,北京这边,韩磊在“香港美食城”,满文军在“台湾饭店”。后来周迅赴京,在歌厅唱《亲密爱人》,一晚上能赚150块钱。这么高的收入,对会唱歌的人,自然是不能不去。

 

其中就包括铁路文工团的吴秀波。

 

吴秀波本来在团里演话剧,一个月才25块钱。自从去了和平House后,心就不在演戏上了。普通工薪阶层,月薪才200块。“和平”的门票居然高达80元,且天天爆满。吴秀波入驻后,日渐成为“和平”一哥。

 

全北京混夜场的,没几个不认识他。也就在“和平”,他结识了刘蓓。也就是因为结识刘蓓,日后穷困潦倒,他才有机会复出演戏。

 

吴秀波唱一晚上几百块,最高收入过万。每天夜里都有一大帮人来看他演出,呼声不断,频频献花。风光无限,可想而知。

 

「当年著名夜场之一,卡萨布兰卡」

 

那时,金钱是巨大诱惑。不少文工团歌手,都偷偷在歌厅干过。只要唱到歌厅常驻或头牌,就意味着能收获无数掌声、银子。沙宝亮在公主坟“卡萨布兰卡”做一哥时,别人骑自行车去跑场,他已经开上汽车了。

 

不过队伍里,也有混得一般的。

 

众所周知,黄影帝当年在青岛,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后来青岛无法满足梦想,就组了个“蓝色风沙”,全国各地走穴。

 

学渣黄渤得到音乐自信,主要是初中元旦晚会唱了《再回首》,赢得全校师生赞叹。后来他参加“龙城杯中学生卡拉OK比赛”,为学校捧回一个三等奖。赛后,举办方搞了个夏令营。就在那里,黄渤遇到了高虎。

 

从此,黄渤梦想做一名真正的歌手。以他的资质,上不了“青歌赛”,恰逢歌厅鼎盛,开始频繁走穴。走出青岛,黄渤雄心勃勃,拉着一支队伍,打算闯出一片天地。结果天南海北,三教九流,被坑数次。为了多赚点钱,他跑去东北演出时,假装是香港明星,结果坐公交被观众撞见。

 

人家问你不是港星吗,他说:

 

“我这是来体验生活的。”

 

有次去南京,对方说好给2000块。表演完,人跑了。离开南京前夜,金陵大寒,黄渤心也结冰,不知这种日子,何时是个头。

 

「卡萨布兰卡头牌,沙宝亮」

 

驻唱时,黄渤这种长得不帅的,可不像吴大叔那么受欢迎。什么傻逼都会遇到,什么刁难都有。啤酒,人家要你喝十瓶,你得喝,人家叫你唱《青藏高原》,你得唱。场子稍微一冷,老板就让你走人。

 

这也是歌厅歌手和晚会歌手的差距。

 

晚会,那是出道,叫腕儿。歌厅,服务业,卖艺、卖脸。在歌厅,总有大款出言不逊,或拿钱冒犯歌手尊严。你想继续唱吗?那就得笑脸相迎。许巍当年在南方演歌厅,受不了这个,扭头回西安组了“飞乐队”。

 

杨坤也吃了不少脾气上的亏。

 

杨坤辍学很早,差点成了混混。幸好参加包头市一个唱歌比赛,才把梦想寄托在音乐上。由于嗓子好,他考上了当地武警文工团。团友工资几十块,他跑去驻唱,月入三四千。但杨坤并不满足在歌厅驻唱。

 

抱着无限憧憬,手持800块现金,他跑到了北京。结果在保利大厦唱歌,没两天就被炒了。幸好一司机不要他钱,给他拉到“卡萨布兰卡”。杨坤用仅剩的100元点歌上台。沙宝亮一听,惊了。赶紧跟老板说:

 

“必须把这小子留下来。”

 

但因为脾气倔,不买客人账,不混圈子,没多久,他又被老板炒了。之后几年,他在北京睡地下室、睡澡堂子。相恋2年的女友实在跟他过不下去,只能分手。前前后后算起来,北漂期间,杨坤搬家55次。

 

「驻唱时期的杨坤」

 

1992年,杨坤去北京前,团友曾在厕所里给他录过自制带。带子里,他唱了《再回首》。团友开玩笑说了这样一段话:

 

“大家好,下面让我为你介绍我的朋友,杨坤。几年来的舞厅伴唱生涯,使他对人生失去了信心,他为没人为他写歌而苦恼,有如一只海上漂泊的孤舟。他绝望了,他悲伤了。看着过往的人群,看着明亮的华灯,他流泪了。他最大的痛苦是老唱别人的歌,最大的愿望,是人们会唱他的歌。

 

1992年,很多歌厅歌手和杨坤一样痛苦、绝望。看着风光的晚会歌手,他们更希望能站上真正的舞台,唱属于自己的歌。

 

但从一个普通夜场卖唱,成为一名专业歌手,这中间的路,何其难也?

 

好在这时,时代给了他们机会。

 

三、

 

1992年,改革之风越来越盛。内地报纸出现越来越多的娱乐新闻,连《工人日报》都有了文艺版。《东方时空》一度花200万搞了个“金曲栏目”,开始推广流行歌。

 

大气候中,唱片公司来了。

 

那一年,北京最贵的涉外公寓写字楼京城大厦,“正大国际音乐制作中心”作为内地首家中外合资唱片公司成立。公司直接参照国外模式,请写《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孙仪当副总,请香港的鲍比达来做音乐总监。

 

最早被正大捧红的,是孙悦。

 

孙悦早年在哈尔滨文工团,后来参加青歌赛入京,成了吴秀波的团友。当年她最大一笔收入,是帮人唱翻唱磁带,拿了5000块钱。

 

一个偶然机会,孙悦遇到了刘青老师写的《祝你平安》。刘老师写过不少名曲,给那姐写过《山不转水转》。《祝你平安》,最早本来是那英唱的。孙悦听到这首歌后,想再唱一个自己的版本,就把它买了。

 

「这才叫一个时代的记忆」

 

当时,孙悦认识了音乐商人居鹏,成为签约歌手。花钱买下版权后,孙悦翻唱,又花十来万拍了个MV,再经居鹏介绍给正大。正大一看,有搞头,立马打造孙悦。果不其然,这首歌很快横扫各大电台,登上央视。孙悦也在一夜间成为最受欢迎的歌手。

 

到哪儿表演,都是压轴。

 

几年后,“正大”又推出了满文军。

 

满文军是农民出身,嗓子好,考入文工团。早年也在歌厅赚钱,补贴家用。幸运女神看上他后,作曲家薛瑞光写了一首《懂你》,交给他唱。在青歌赛上唱完此曲,满文军红遍全国。从此跻身一线。

 

“正大”一看,赶忙把他签了。

 

《懂你》的歌词,是黄小茂写的。有趣的是,当初《同桌的你》送到正大,孙仪一看,写的什么玩意儿,送走!《同桌》就没发成。不久,歌词辗转到黄小茂手上。黄一看,好歌,咱来弄个“校园民谣”。

 

「时代的另一个记忆」

 

1994年,内地流行乐井喷。北方有高晓松他们的校园民谣,南方有以杨钰莹为代表的广州军。粤军全靠陈小奇。1992年,在音乐人陈小奇的牵头下,广州成立内地第一个音乐企划部。陈四处寻找“金嗓子”,相继在歌厅挖出杨钰莹、陈明等人,带他们北上造势,帮这帮夜场歌手走上了职业道路。

 

可以说,正是在陈小奇、黄小茂、孙仪等业内人的推扶下,才有了94年流行乐坛一时荣光,并为内地唱片业奠定了基础。此后,更多的唱片公司相继成立。那些早年无法登上主流舞台、只能在夜场卖唱、但同样拥有一副好嗓子的民间歌手们,终于多了一条成为“专业歌手”的道路。

 

只是很不幸,这条路,太窄了。

 

四、

也不知是缺运气,还是缺实力,反正黄渤最后是心灰意冷回了青岛。当年他在北京跑夜场,突然被一家饭店叫去替唱。问了才知道,另一位歌手参赛去了。黄渤一唱半个月,那位歌手再没回来。

 

那个人就是满文军。

 

那时,黄渤每天骑车赶场。一天又一天,钱是够。但你看不到希望,不知还要唱多久。难不成在酒吧干一辈子?

 

无奈之下,只好回青岛开厂。

 

吴秀波也是一样,一直在酒吧唱。因为受欢迎,一时半会儿没想那么多。唱着唱着,发现歌厅里都是小年轻,当年跟自己一起的,都成名了。最后,歌厅换代。大家KTV、蹦迪,他被时代淘汰,胖到170斤。

 

这俩人,到头来没做成歌手。

 

「吴秀波早年的专辑」

 

当初被无数人看好的沙宝亮,熬了整整十年才云开雾散。唱片公司起来时,大家都认为以沙宝亮的实力,肯定第一个成。结果一直没人要他的歌。好不容易出了张《爱上一条鱼》,刚做出来,卖得差,公司垮了。最后,作曲家三宝在收音机里听到他,这才给他写了那首爆款,《暗香》。

 

杨坤那边更惨。92年到北京时,他想像日后的孙悦那样,拿到一首歌,一夜走红。结果等了几年,没钱买,只好跟一帮北漂学作曲,自己写了《无所谓》。这首歌97年就录好了,2002年才红。此前,他的小样无数次被唱片公司丢进垃圾桶,家里攒了30本合同,每天只能吃一顿木须肉。

 

以至于走红后,杨坤在首体唱《无所谓》,看着台下观众,泪眼婆娑。

 

他那不是兴奋,而是无限委屈:

 

“为什么这么多年了,我才走到这里?”

 

不错,1992年后,内地唱片工业逐渐建立起来,资本也进来了。但在这一体制下,要想从一名驻唱歌手,成为一名专业歌手,并不比上一次“青歌赛”容易。如果唱片公司觉得你的声音没市场,绝不会邀你入场。

 

所以很多金嗓子,只能死熬、狂熬,等待幸运女神的眷顾。更残酷的是,即便被唱片公司看中了,光有出色唱功,也还不够。你得像孙悦、满文军那样,有代表作,最好一上来,就碰到一首爆款。

 

没有这样的歌,也将淹没于众星。

 

想当初,黄绮珊是大名鼎鼎的“卜通100”的台柱子。“卜通”来头有多大?那可是早年广州最好的歌厅之一。歌厅名字,是大佬侯德健给起的。歌厅乐队,是侯给牵头组的,两度成为春晚的乐队。黄绮珊都连续考了三次,最后才在那英的力荐下成为驻唱。

 

「早年的黄绮珊」

 

在“卜通”,黄绮珊遇到了台湾的涂惠源。涂老师的代表作不用说了,《剪爱》《听海》《往事随风》。被黄妈的嗓子征服后,两人喜结连理。黄跟他去了台湾。一年后出了《躲在音乐背后的人》,打死都卖不火。

 

后来婚姻失败,黄妈回大陆,签约喜洋洋。喜洋洋从汪峰手上买了首《等待》。高晓松也被叫去,给黄绮珊写了《似水流年》。里面的三个和声,厉害了,汪峰、小柯、谷峰三个日后大佬。

 

结果呢,就是不红。

 

多年后,高晓松在节目里喟叹,可惜啊,黄绮珊啊,亚洲顶级唱将啊,放到世界上,那也是不怵任何人的金嗓子啊。当年黄妈和还在“水木年华”的李健一起出去做活动,她一嗓子出来,直接给李健唱懵了。

 

可她唱过什么歌,几乎没人知道。

 

「大紧在节目里花式夸黄绮珊」

 

此后,黄绮珊陷入沉寂,开火锅店、卖服装,差点离开这个行业。沉寂20年,直到登上《我是歌手》,才爆得大名。若不是《歌手》,黄妈恐怕还会沉寂下去。世界级的唱功,估计没多少人知道。不得不说,在这点上,被淹没在人潮中的好声音,得感谢各地方卫视一次历史性的转型。

 

2004年,华娱卫视推出“我是中国星”。这是我国第一档真人选秀节目,终于把当年香港的“业余歌赛”搬到内地。可惜这个节目,制作差,做了还不到半年,就嗝儿屁了。但就在几个月后,一档新节目出现了。

 

它的名字,叫“超级女声”。

 

五、

 

2002年前后,唱片公司陷入困境,连滚石都遭遇财务危机。给歌手发片的成本越来越高。唱片业日子不好过,个个等着被收购,夜场歌手哪还有机会当歌星啊。

 

千钧一发之际,选秀来了。

 

2005年,“超女三杰”登场,激起人民群众无限热情。这档节目一出现,直接打破了早年文工团选拔和唱片工业挑人两大传统机制,把选择权交给评委和观众。相隔23年后,内地的素人歌手们,终于可以像梅艳芳一样站上舞台,不拼单位背景,不拼圈内资源人脉,纯靠声音,进入职业队。

 

此后近10年,各大卫视相继发力,选秀节目层出不穷。什么“好男儿”“我型我秀”“绝对唱响”泛滥荧屏。来自全国各地的追梦人涌上这座大桥。只要在比拼中收获巨量人气,就意味着可能成为专业歌手。

 

「2005年,时代超级顶流」

 

可惜,“全民造星”过程中,最大的赢家,并不是怀揣梦想的“金嗓子”们,而是电视台。越到后面,选秀节目泛滥,令观众审美疲倦。毒舌评委惹人厌烦,电视制作方乱搞噱头,更是让观众感到恶心。

 

以至于后来某卫视再搞选秀,很多歌手都不愿意去参加了,海选不到500人。

 

就在这时,《中国好声音》接棒。

 

本质上,《好声音》是选秀变体。但浙视打造节目时,更看重的是找到那些真正具备优秀唱功的选手,而不仅仅是拼人气。

 

购买荷兰版权时,荷兰方面就对评委资历、选拔赛制有严苛把控。为了呈现真正的“好声音”,节目也花费巨资打造舞台,请来金牌调音师金少刚和录音师李军。以至于超女唱将张靓颖在看到第一期节目后感叹:

 

“终于有让选手放心表现的音响了。”

 

当年,节目组派40多人去各地挖“好声音”。音乐总监、导演等6人每天开会挑选,编号、打分,耐心找出有潜力的选手。寻找过程中,确实挖掘不少实力唱将,也收到些拒绝,基本来自被选秀伤了心的人。

 

《好声音》第一季,毫无意外,火了。那一年,权威的“青歌赛”落下帷幕,连在青歌赛上拿过奖的姚贝娜,也成了《好声音》第二季的选手。1977年和张国荣一起参加“业余歌赛”的钟伟强,也出现在舞台上。甚至连歌厅时代遗憾告别梦想的金马影帝黄渤,也跑上去唱了首《爱与愁》。

 

可想而知,如果80年代、90年代,内地就有这种赛事,会捞到多少遗珠。

 

「钟伟强也去了好声音」

 

但其实在节目选人时,“好声音”也并非唯一标准。还有一个层面,叫“选手有故事”。当时节目组四处找人,会按5分的“共鸣点”来打分。声音占3,情感占2。所以光头平安、仙游侠女董贞、盲女张玉霞、为女友唱歌的美甲店老板黄勇…都带有一个“共情人设”。

 

也正是如此,“好声音”的煽情和“超女”的毒舌,令观众慢慢陷入疲劳。选手的关注度,一季比一季低。选秀给了无数参赛者进入职业队的希望,可电视台要收视率的渴望,还是让他们产生了幻灭感。

 

但这并不是最严重的。

 

关键问题在于,没有作品。

 

六、

 

无论是选“平民偶像”,还是选所谓的“好声音”,说到底,那还是一个电视节目。节目播完,选手拿到关注,跟娱乐公司签约。但后续怎么进入市场,怎么靠作品长久存活,自始至终,是个解决不了的问题。

 

选手们一夜间获得人气,也会在新的节目出来后,被观众忘得干干净净。

 

出道10年后,袁成杰因为在虹桥机场请粉丝吃麦当劳而被人重提;身为李宇春前辈的张含韵,不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你根本想不起她;同期冠军安又琪,谁还记得她唱了首《你好,周杰伦》?当年快男陈楚生,在赛前写下《有没有人告诉你》,最终一声长叹;薛之谦进“我型我秀”四强,到头来还不是得做一个段子手;同届冠军刘维,则彻底被娱乐圈和观众们遗忘。

 

如此多的人进场,真正成为“歌手”的,少之又少。相比之下,倒是“超女决赛”时,贴吧创下中文互联网访问纪录,移动、电信赚得盆满钵满,倒是《好声音》成就了浙卫光彩,卖给搜狐视频版权血赚一个亿。

 

资方满意而归,选手昙花一现。

 

「“超女”时代的张含韵」

 

说到底,问题在于选秀年年有,但能拿出有影响力作品的参赛者,乏善可陈。最后,左立唱红了《董小姐》,张磊唱红了《南山南》。出圈的人,成了宋胖子和马頔。

 

谁也无法责苛责资本在选手身上的短视。选手,你总能挖出来,但是好作品,你得创作啊。有影响力的作品,更是需要有陈淑芬这样幕后推波助澜。10多年选秀下来,从“超女快男”到“好声音”,还能被偶尔提起的,还能继续混个脸熟的,也只有金志文、曾轶可会写歌的这一类了。

 

对了,还有一对选秀歌手,自己虽然不写歌,却一直活在众人视线中。

 

他们叫凤凰传奇。

 

现在听“凤凰传奇”的年轻人,大概不知道他们是05年《星光大道》的亚军。当年冠军,是一个叫阿宝的歌手,估计大家也忘了。

 

其实,凤凰二人组也参加过“青歌赛”,虽铩羽而归,回到南方,却签约了孔雀唱片。正是在孔雀运作下,参加《星光大道》。同样在05年选秀,凤凰受到的关注,估计还没李宇春一根指头多。《月亮之上》被人知道,还是因为纪敏佳在超女舞台翻唱了一次。

 

纪敏佳表演时,玲花相当不服,酸了很久。甚至问过老板,为什么不让她参加这种选秀。事实证明,老板自有打算。

 

「如今还有几个人记得阿宝」

 

在一代代选秀如流水时,孔雀一直致力于为凤凰打造作品,而且是那种相当接地气、有市场针对性的作品。2005年,孔雀挖掘出创作人张超。正是靠着张超,凤凰有了《自由飞翔》和《最炫民族风》。

 

抛开审美不说,单在作品影响力上,凤凰传奇完胜当年任何一个选秀歌手。要不是孔雀的倾力打造,凤凰传奇也只会是昙花一现。

 

多年后,凤凰传奇把演唱会开进工体。而那时,没作品的选秀歌手们,早就东西四散,被更年轻的选手们代替。有些人不甘,换个造型,重立人设,在一个个新选秀节目里穿梭,落下个“选秀艺人”的名号。

 

时至今日,他们还和1992年悲伤的杨坤一样,没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歌。

 

七、

 

其实除了选秀,打破国家主流舞台和唱片公司话语权的,还有一样更重要的时代神器。那就是互联网。比起选秀,它更加彻底地瓦解了二者根基,为那些好声音,找到了一条可以通往职业歌手的道路。

 

是互联网,让素人的魅力彻底释放。

 

“选秀”横空出世前夕,网络歌曲登上历史舞台。早年的网络神曲有多火,想必不用我多说。当初庞龙、刀郎们,简直把周杰伦摁在地上摩擦。从网络出道的歌手,直接绕过传统唱片工业体制,跟听众形成对话。

 

抛开审美,早年网络歌曲和选秀,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初“超女”震惊世界,外媒说,中国人把选举的热情,都用在了手机投票上。实际上,在网络神曲层面,也有投票。那就是拿彩铃和下载量投票。在这一擂台赛上,网络歌曲1.0时代诞生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绝对的素人顶流。

 

那就是唱《猪之歌》的香香。

 

「网络歌曲“初代天后”」

 

论素人背景,当年神曲界,没人比香香更素。庞龙是沈音的,常年在酒吧驻唱;杨臣刚在武汉玩乐队,差点签约喜洋洋;王麟出道更早,在行业里打拼十来年;慕容晓晓是黄梅戏世家,唱了多年酒吧。香香呢?1999年,这个小姑娘被特招进湖南师大读音乐,不到一学期,就厌倦美声唱法,退学了。然后在一个记者站印文件。

 

纯粹是闲来无事,才在网上唱歌。

 

如今年轻人不知道,那时有个玩意儿,叫聊天室。香香就在里面唱歌给大家听。随后又把录音传到了BBS上。2002年,专科毕业的郑立偶然听到香香的声音,觉得实在太美,于是帮她建了个人音乐网站。

 

通过香香认识更多网络歌手后,郑立有了成立一个网站的想法。这个网站,就是早年大名鼎鼎的“163888”,后来改名“分贝网”。

 

那是“超女”的唯一线上合作平台,也是网络唱作人许嵩当初成名的地方。

 

经郑立邀约,香香成为分贝网首个“网络签约歌手”。翻唱作品一上传,受到无数网友热赞。这迅速引起飞乐唱片的注意,立马给香香寄了一纸合同。这个辍学在家的普通女孩,就这么被网友捧成了职业歌手,出了那张划时代的音乐专辑,《猪之歌》。紧接着,飞乐唱片又从杨臣刚手上买下《老鼠爱大米》的版权。经香香一唱,杨臣刚才得以一夜翻身,最终登上春晚。

 

那年,借助香香的人气和嗓音,两首歌在iTunes网站上下载量剧增,一度达到每日15万人次,跻身全球音乐下载排行榜第四、第五位。也因为这两首歌,香香被归为神曲演唱者。可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桩“冤案”。

 

「分贝网:分享好声音」

 

回到2005年,在《猪之歌》这张所谓“神曲专辑”中,还有《泉水》《吟香》这样风格清丽的中国风,有《夏虫》这种优雅抒情歌。这些歌只是被《猪之歌》的光芒掩盖了,一点也不低俗。和当时市面上的山寨中国风比起来,词曲均算上乘。

 

这些歌的作者,都是一个叫毛慧的人。

 

作为词曲创作人,毛慧一直很低调。那几年,他给一个叫黄阅的歌手写过两首打榜名曲,一首《凡间》,一首《折子戏》。2004年,黄阅一度凭《折子戏》获得音乐先锋榜“最受欢迎内地新人奖”。《泉水》《吟香》和黄阅这两首歌,其实是一个味道,绝不是所谓的网络神曲。

 

泉水香香 - 猪之歌
 
可惜那时,网络神曲的大潮,只让人们记住了香香的《猪之歌》,没能记住《泉水》《吟香》。若不是被时代审美捆绑,作品被忽略,香香都算不上神曲歌手。
 
而如今往回看,香香的成功,其实已经具备了从“素人好嗓”成为“职业歌手”的重要元素,完全可以复制:第一你的好声音,网友们喜欢、热赞,这意味着在网络上,声音是有人气、有市场的;第二,一旦有成熟的爆款作品,你可以不光靠人气活着,还能拥有自己的歌,长期占领一个热度。
 
这简直是一条天然的职业化道路。
 
八、
 
时至今日,传统的歌手上位渠道,早已被互联网彻底瓦解,初代互联网歌曲的粗制滥造,也已被新一代的审美淘汰。所以最近几年,大家在各大APP上、市面上听到的互联网歌曲,很多都不是恶俗的味道了。
 
无论是审美性还是流行性,都远远强于当初那些洗脑神曲,更加贴合年轻人的趣味和时代语境。这些歌不像早年《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那么浅俗,甚至有一股击穿人心的力量。比如一度在朋友圈刷屏的《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和《起风了》。
 
比如去年爆红的《你的答案》:“向着风,拥抱彩虹/勇敢的向前走/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我能/找到答案…”
 
其实唱这首歌的阿冗,也就是个普通上班族,音乐只是兴趣爱好。闲来无事,他在云村上发布自己的翻唱视频。结果没想到,一口烟嗓,把网友们圈粉了。他翻唱《太多》,居然获百万点赞。不久,通过云村拿到版权,正式上线了这首歌。粉丝都叫他赶紧出歌,别上班了,实在耽误成名。
 
万万没想到,粉丝的呼唤变成现实。随后,阿冗唱了那首《你的答案》。歌曲一上线,播放量迅速破亿,成了抖音年度BGM。
 
凭借此曲走红后,阿冗拿到了唱片公司的合同。今年趁热打铁,出了首《与我无关》,云村播放量突破1亿,日播放量近1000万,收藏量超800万,用户分享超116万,乐评9万条。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
 
还有一位素人,井胧。据说以前参加过“快男”选秀的,止步于全国300强,显然没办法登上大舞台。但发布一则演唱视频后,云村粉丝暴涨数百万。今年年初,趁势发布个人单曲《丢了你》,宣发视频超过700万赞,引起全网翻唱热潮。目前在抖音,井胧粉丝超过1200万,堪比明星。
 
他俩出道,不就和香香的走红路径一样?
 
在流变的时代中,如今的好声音,不用再苦苦寻求体制承认,也不用非得去酒吧驻唱,互联网给了他们更多可能性,更多进入职业队的机会。一旦声音在网络上得到现象级点赞,就意味着有市场基础,资方也愿意像当初飞乐扶持香香一样扶持他们。沙宝亮、杨坤等前辈苦熬的悲剧,将不再重演。
 
此外,有人气的声音,也不必像选秀歌手一样为作品苦恼。只要资方有丰富的创作、制作资源,可以帮这些好声音“爆款出道”。
 
「粉丝们呼唤井胧“出道”,一如当年的香香」
 
像出过《起风了》《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我的答案》这些爆款的云村,为了给好声音们提供更多的出道可能,还特意搞了一个“飓风计划 ”。为的就是挖出阿冗、井胧这样的声音,帮他们打造代表作,送这些兼具实力和人气音乐红人,进入专业队。
 
只要是好声音、唱功扎实,云村就会为他打造代表作,提供亿量级曝光,给出专属推广方案。飓风计划中,10000多首优质词曲等着各路好声音来演绎。词曲创作团队、金牌制作人,都是行业一流。如果实力够硬,红人们还会被推荐到各大唱片公司,享受到长期、全方位的艺人打造服务。
 
那也就意味着真正地出道。
 
所以说,比起电视选秀,互联网资本并不想只割选手韭菜,搞一波热度就散伙,他们和凤凰传奇的老板一样目光长远,愿意花时间和心思,去打造针对市场的作品。
 
如果说,香香的走红,只是初代互联网诞生爆款歌手一个偶然现象,那现在音乐的平台,将会有意识地给素人歌手提供土壤。
 
机会,真是大大的有。
 
比起当初考铁路文工团落榜的江涛、在澡堂借宿的杨坤和沉寂20年的黄绮珊们,这一代的好声音,实在要幸福太多了。
 
真材实料的声音,总有渠道被听见。
 
九、
 
1995年,宋柯拿着一堆假首饰弄回国内倒卖,非说是意大利的。高晓松听说后,拉着师兄说,你就别卖假首饰了,趁着我有点名气,咱开个唱片公司。
 
随后,“麦田”成立,靠作品集《青春无悔》,拿到一笔40多万的预付款。这笔钱成就了“麦田”的第一批专辑,“红白蓝”。
 
其中,白代表朴树,蓝代表叶蓓。而象征“红”的那位歌手,叫尹吾。专辑最终流产,没能做出来。历经漂泊后,尹吾出了张《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远行》。此后18年,他再没出过专辑,回到故乡,卖起了草莓。
 
这张专辑,在豆瓣高达9.0分。
 
「尹吾的那张专辑」
 
后来,丁磊听了尹吾,留言写到:“真心不错的歌手”。在网友纷纷表达希望听到新歌后,隐身多年的尹吾,出了一首《我爱你》。
时代旋律中,难免会有一些遗珠。
 
好歌曲如此,好声音亦然。
 
纵观流行乐坛歌手职业化渠道,无论是早年青歌赛、文工团体制将普通草根挡在门外,还是唱片公司让许多有才华的人苦熬、等待乃至被淹没,抑或在选秀时代一个个好声音被拿来当做了收割流量的利器,最终也捞不到一首属于自己的作品,这些渠道的缺陷,一定让听众错过了太多。
「尹吾发布新歌《我爱你》」
 
互联网时代,个体的怀才不遇,越来越少,但遗珠依然存在。如果我们能有更多的渠道,把网铺得更大一些,让好声音被人们听见的机会更多一些,那些被时光淹没的才华,才更容易浮出水面。
 
当初李健和黄妈上节目,说了这样一段话:
 
“现在的乐坛,不缺好声音,缺好作品。但有了好作品,又缺能诠释好它的声音。”
 
只有当我们能有足够好的声音,去完美诠释一些好作品,才能创造更多时代记忆。
 
艺术的唤醒,音乐最直接。那些旋律一响起,就会把你带回到听它的日子里。这也是为何那么多人听达达的《南方》痛哭流涕。
 
像我这种三旬老汉,历经岁月和社会的教育后,都是靠往日金曲回忆年少激情的。
 
这一代年轻人,也该有更多的回忆。
 
精选留言
  • 刀哥,想看黄渤
    想看黄渤老师的赞
  • 有朝一日,对,我是说有朝一日,会不会写写陈汝佳。
    想看的赞
  • 写下李健
    想看的赞
  • 我就偷偷问一下,有没有人要看仓井空的,说错了,是仓老师>>
  • 说到凤凰传奇,不提一下玖月奇迹似乎说不过去,平心而论,玖月奇迹更有中国味:《中国范儿》《歌唱祖国》经典回味,手脚并用更是一绝…… 另外,刀郎嗓音也是很独特,据说他的成名跟初恋情人有很大关系,另外与好声音的某个老女人导师的恩恩怨怨,这个🍉也很香吧! 想看的兄弟们点赞帮我顶上去
  • 看到彭媛娣这个名字我一头汗
  • 谈谈阎维文?
    想看的赞
  • 比较好奇,那个青歌赛四川选拔都没进的李宇春,是如何成长为如今连续几年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的零点压轴大秀表演嘉宾的?一年压轴还好说,连续几年都是,感觉不像是靠砸钱和走关系能撑起来的
    超女冠军了解一下
  • 没提到刀郎,甚是遗憾,刀哥可以写写吗?想看的点赞。
  • 黄妈这么厉害的吗
  • 想看周深
  • 因为结识刘蓓,日后穷困潦倒 哈哈哈哈,我面壁
  • 温峥嵘写一下
  • 中国不缺好声音,缺少的是好作品。
  • 先赞后看!
  • 李宇春究竟唱了什么了不起的歌,为嘛红?真的搞不懂…
  • 感觉就是一起在歌厅唱歌的同事,然后一转身又通过电视被大家熟知,其实哥几个姐几个都是熟人,圈子太小
  • 刀哥,我想看张馨予
    看往期精选
  • 李宇春确实是个奇迹,她和她的玉米们,可以作为一本教科书范例来写了,这么多年仍然屹立不倒
  • 黄妈说得对:“不缺好演员,但缺好作品”,出道时再红,没有好作品支撑,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圈子里分分钟把你忘了
  • 当年周杰伦是一张CD,只听一次就被同学抢来抢去。但是能唱歌的多,能写歌的太少了 创作型才是真牛逼
  • 刀哥,强列想看华晨宇。。。
  • 就网络歌曲还是得向下兼容 毕竟那里受众更多
  • 96年在北京豪威大厦夜场做DJ,记得黄鹤翔、黄格选都来过。后来还有那一帮大长腿的新丝路模特队。
  • 梳理的真好!
  • 黄妈是真的牛逼。黄阅的那首折子戏真的好听。
  • 日后的孙悦!?我怀疑你在开车……
  • 玖月奇迹,被央视力捧了好几年,在舞台上各种蹦哒,就是没出名,真是浪费资源啊
  • 选秀出来的也好,夜场出来的也罢,事实证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还得加个条件:要有好的机遇
  • 刀爷,我想看咪蒙!
    移步万小刀工作室可看
  • 那个年代还有个能拥有姓名的歌手叫田震
  • 看到“嗝儿屁”这个词,我着实一个激灵,呵呵
  • 独立音乐在苦逼多少年之后,有今天这个局面,其实也非常合理了,其实这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比如说谭维维,刘忻这些当年的选秀大流量,她们经历的故事也可以看出来。
  • 小S👩🏻
  • 刘星是不是夏雨私生子?长得好像。
    长得像的人很多啊
  • 刀兄,特想看窦唯,一个时代的符号
  • 刀哥,流行歌曲有一个重要分支没有写,就是“铁门呀~铁窗呀~铁锁链~~
  • 这么看起来歌手得作词作曲演唱才能走的远啊。。。
  • 生活就没"容易"二字。
  • 刀哥,能写下许嵩么
  • 想看朴树
  • 想看许嵩
  • 七夕,牛郎挑着儿女会织女,我赌谢霆锋风这个傻瓜如果跟菲菲造人不功,会再回张柏芝的家。张柏芝的三个混世魔王十李嘉诚那对双胞胎,我家的那个混世魔头,十年后会不会是传奇。祝福七七所有美女帅哥能能象王菲一样能把故事说成传奇
  • 看到卜通100,真的很亲切~
  • 起风了那首歌的原曲是日本的。。。
  • 说到好声音能不能带一下周星星⭐️ 哈哈哈
  • 你方唱罢我登场 浪奔浪流浪淘沙……
  • 可以写写乐队的夏天
  • 刀哥,想看杨钰莹,王祖贤,范冰冰
    看往期精选
  • 作者偏心,写了那么多那么多,代表一个时代的刀郎,居然只在文中出现俩字儿! 惩罚作者专门写一集刀郎!
  • 毛不易真的是近几年的选秀最良心的一个了
  • 点歌的人介绍一下。
  • 像我这种三旬老汉,历经岁月和社会的教育后,都是靠往日金曲回忆年少激情的。同感同感
  • 宋冬野,词写的真不错
  • 阿宝还真不见了?他的唱功还是比较厉害的。
  • 好作品为何那么难出?不仅仅是音乐人的问题吧
  • 我也想做驻场歌手,可以这里没有这样的机会
  • @萍踪流影,这位同志 你凭什么说赵本山的小品是典型低俗审美的代表,请你一一列举,并讲一下自己有多高雅 刀哥,请求翻牌,并指症 虽然说言论自由,但是一定要有理有根据
  • 这文章写的宛若一部近代流行音乐史,道尽歌手的酸甜苦辣与屈辱,说尽人间阴晴阳缺之苦难,痛快
  • 我的关注点是杨坤的一天只能吃一顿木须肉,这生活还叫苦吗
  • 八零后是幸福的,一路走来听了无数经典歌曲,见证无数歌星走红,现在哪还有好听的歌。
  • 第一次听《泉水》就觉得比《猪之歌》强了不是一点半点,不知道为啥就是不如《猪之歌》火……
  • 泉水超好听的!
  • 当年,第一次对自己说:我想去这个地方,是来自郑钧的《回到拉萨》!
  • 刀哥,想看王李丹妮 潘春春 徐冬冬
  • 请写下周峰,以及他怎么能拿到藏天溯的:心的祈祷,并唱响大江南北。
  • 别的不说,最后这句三旬老汉把我看笑了,笑过之后,陷入沉思……
  • 一枝独放不算春,百花齐放才是。什么国家队专业队,有人喜欢就是成功
  • 凤凰传奇是广场舞大妈捧上去的吧?真的欣赏不了那份闹腾!广场舞音乐跟赵本山的小品一样,是低俗审美的典型代表。
  • 写写杨坤啊刀哥
  • 有谁比唱365个祝福的牛逼?
  • 这篇文字看到感情了
  • 三旬老汉,牛X
  • 主要是观众的口味变得快,娱乐圈只能紧跟观众的步伐
  • 当年最大的收入是帮卡拉OK公司翻唱,一首500,一个月录40首,
  • 阿宝,杨二妮,旭日阳刚那些农民歌手早就被遗忘了,只有朱之文一直热度不断,人设好,会炒作,跟王宝强一样
  • 刀哥,能不能写写邓紫棋
  • 结尾好,三旬老汉,靠往日金曲回忆年少激情!!!
  • 文写的不错👍
  • 其中夷吾的每个人....最好听
  • 看过吴秀波和李健一起唱歌,波叔的唱功和李健还是不能比哈,但波叔演戏是真不赖,可惜了。
  • 快速发展,浮躁了点,还需要文化、科技沉淀,重要的要表现成收入。未来区块链在版权这块或者直接改变多方合作方式,或许能让更多作品呈现,以及搭配更多的好声音。
  • 每个成名的歌手都有一段曾经酒吧驻唱的经历,经过酒吧平台的历练登上大舞台成为大明星...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