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猫骑士
周末和猫嫂宅在家里享受难得的二人世界,作为一个热爱看剧的女士的伴侣,我自然有义务陪她窝在沙发里点评那些天马行空的剧集,不过这次挺幸运,《三十而已》里的女演员都很养眼。一部精致的都市剧,漂亮的时装,在情感上合理但在逻辑有些瑕疵的剧情,浅尝辄止的戏剧冲突,初看其实并没有太多值得批评或者挖掘的内涵。但剧情后期出现的一个配角却勾起了我的兴趣,让我感到这部剧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即使这种复杂并非导演所刻意曲笔隐藏的。
局外人“小张主任”
主角之一的王漫妮在事业感情双双受挫之后回乡的一次相亲活动,引出了小张主任这个有趣的人物。这种有趣,是一种身处故事背景与行为逻辑下的不合理与荒诞带来的有趣,而非一种女性审美意义上的有趣,事实上,对小张主任批评的声音,尤其是对他市侩“油腻”的批评,才是观众声音的主流。
先说说小张主任的职务设定,从剧情里所说小镇规划办的主任的职务来看,类似的职务往往是非常设的,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一般都会高配,所以他很有可能是个正科级,最少也应该是个副科级。对于一个30多岁的官僚来说,这不能说是前途远大,但也算不上默默无闻,尤其是在基层,这与他那种左右逢源的状态是贴合的。
但不知道是编剧的水平问题,还是其他的原因,有些地方还是存在瑕疵,譬如剪裁仪式上他就不该有那个排面站C位——以剪彩项目的规模看,这应该是镇委书记甚至是分管副县长的位置,当然也可以打补丁,譬如他是县局委派,或是当地经济水平很高,这种项目也很平常等等。但总的来说,以小张主任这样的小官僚需要的综合素养,他剧情里展示出来的那种如鱼得水的自信,是相当合理的。
本乡本土小官僚的自得,与大上海回来的王漫妮的洋气,构成了戏剧冲突的基础。但这种冲突从思想性的角度讲,并没有太深刻,而是以极端迎合观众的方式,进行了短暂而又集中的宣泄。最后在免费电影票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差异,与其说是角色出于自身逻辑的行为,不如说是编剧出于价值观的臧否。
对于有一定阅历的人来说,如果跳出剧情本身,从现实的角度看待这个人物,就会发现电视剧对其赋予的很多负面的元素,是经不起推敲的。
一个小镇土著,母亲在小镇上开饭店,自己从三岁小孩到70阿公都能叫得上名字,靠自己努力一份体面且又承上启下的领导职务,这是一种很典型的人设,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孔雀男”。这样的男士,飞的没有凤凰那么高,但走在地上也是鹤立鸡群,开了屏光鲜亮丽,但又藏不住自己光秃秃的屁股,恰如小张主任自信但有些油腻,追求生活品质但又有些市侩的生活状态。
这种人呈现一点独特的共性,那就是他们往往都不是特别强势的人,缺乏男性意义上的主见,即面对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时不退反进的那种主见。但他们也不是什么坏人,生活改变了他们,但还不够彻底。
这样的男士如何面对相亲活动呢?小张主任已经过了被荷尔蒙支配的青春时代,王漫妮的底细是在相亲前要摸清楚的,一个失业的前柜姐,有什么能力来打动一个社会经验丰富的小官僚呢?小张主任所处的这个社交圈,考虑到他的工作性质,其实是非常保守的,大家互相之间即使不认识,也可以通过值得信赖的人认识,对于相亲这样关乎介绍人名誉的社交活动,小张主任愿意跟王漫妮见面,那就说明中间人是他非常信赖的,否则贸贸然见一个大城市回来的姑娘,其实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
这个中间人要么是领导,要么是非常尊敬的长辈,而且这个长辈的人品和社会影响得非常好,或是非常非常信赖的同辈朋友。以我对类似工作的工作强度的了解,愿意来,就说明这是一场值得重视的社交活动。显然以他的阅历和情商,是不会犯一些低级错误的。
所以就很奇怪了,无论小张主任是个市侩的秘书出身,还是一个有些文青的笔杆子,拿免费电影票请相亲对象看电影,怎么说都是缺乏逻辑的,这一点王漫妮的不满没有任何问题。如果很市侩,在他了解清楚王漫妮的底细之后大概率直接退出了,他的时间、精力和野心,不足以支撑他来玩玩,把宝贵的社交机会花在前途上不好吗?
以王自健老哥的颜值,找个条件很好甚至对前途大有助力的体制内女孩完全没有问题,何必去追求一个30岁无根无蒂的浮萍?如果是文青,那么更不可能拿免费的电影票去看电影,一张音乐会,一场话剧,甚至找个咖啡馆聊聊,都是很好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即使看电影,也不会把免费票拿出手,因为这种行为跟打介绍人的脸没有任何区别,在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而从最后俩人分手时的信息透露来看,小张主任其实是很喜欢王漫妮的,也推心置腹地表示了想要结婚过日子的坦诚。但平心而论,以他的见识,他不会看不出来王漫妮看起来光鲜的背后,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合理,或许是王漫妮那种超越他生活的疏离感和大上海的洋气给他有些油腻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色彩,这又跟他内心一部分需求契合,这种契合让他在面具之外的真实里,对相亲见面的王漫妮吐露了本不该说的话。
但正是这种不合逻辑的反差,让角色变得符合逻辑。这也就是我说,小张主任整体反倒呈现一种不合理的合理,缺乏逻辑的逻辑,唯一的问题就在那个免费的电影票了。
《三十而已》的世界——资本主义的乌托邦
但这个免费的电影票,是不是真的不合理呢?我反倒不这么认为。这种不合理,反而可能是一种妥协,是电视剧无意识的一种妥协,不是为了迎合观众对地方“小”公务员的偏见,而是对整个《三十而已》这部片子的基调的妥协。
在整部片子里看起来光鲜的五位主角,实际上都处于一个紧张而又危机四伏的状态里,只是电视剧本身用温馨而又生活化的笔触掩盖了这种危机感。那么问题在哪呢?如果有一定的洞察力,就会发现整个电视剧里缺了一些东西。
主角五人里,顾佳是个家庭妇女转职茶厂创业老板(实际上这是个让人忍不住吐槽的想当然的人设),老公是个烟花设计师(另一个想让人吐槽的人设),钟晓芹是物业公司文员,老公是采编一线的记者,王漫妮是奢侈品店的柜姐,看起来好像涵盖了整个白领到中产阶层的各种时髦或是务实的职业类型,但奇怪的是,没有公务员,没有老师,没有医生,没有靠职称吃饭的,包括他们花钱的方式和目的,都是基于资本主义审美的,与阶层认同和冒险主义息息相关的元素。简而言之,没有体制的影子,这里的体制,指的是广义的体制。
就像猫嫂吐槽的那样:这个王漫妮,大好年华不去考证,不去考公,不去攒钱买房,不去真正搞点核心竞争力,把钱都花在奢侈品和形象上,脑子是不是有问题?说的如此精准,搞得我都无嘈可吐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考证考公就是好,在职场或者自己的事业中打拼提升同样可取,但像王漫妮一样到底能不能提升自己的真正竞争力是显然易见的。事实上,主角们经历过的事,大多数时候都足以彻底毁灭他们现有的生活,使得阶层跌落不期而至。以顾佳两口子为例,因为他俩的职业实在是太让我有吐槽的欲望。
首先,作为一个家里曾经搞过茶场的人,我得说那真不是好搞的,特别是对剧情里的设定:老板之前是个全职妈妈,茶场又远在千里之外,在现实中除了受骗失败,没有第二条路存在。而且那种生活也跟浪漫或者想象中的创业激情毫无关系,而是跟复杂的乡土产权以及锱铢必较的劳务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半农业劳作。对于茶场来说,营销从来都不是问题,根本用不上什么专业设计。真正要命的是生产组织和成本控制,譬如在每年明前收茶的季节,劳动力的需求和缺口矛盾极大,采茶工人工资水涨船高甚至坐地起价,如何处理?这种细节是电视里体现不出来的。
而作为烟花厂老板的顾佳丈夫,里头的剧情更是缺乏常识,我感觉编剧可能不知道烟花爆竹行业在我国是特种行业。某种意义上,这是一门合法的灰色产业,其中秘辛不足为外人道,但一个烟花厂老板面临的威胁和困境,跟剧情里表现出的东西,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编剧真的了解这个行当就知道,顾佳一家的收入和他们的设定差的太远了,什么卖奢侈品报马术班之类的剧情,是真的看不起卖花炮的土锤吗?
我并没有鼓吹体制的意思,在日常的语境里,体制往往代表着保守和禁锢,但在电视剧这里,体制是一种抵抗资本主义的侵蚀和压迫的象征。在《三十而已》里,体制消失了,有的只有完全笼罩在消费主义的恐惧中的个体,小张主任不属于这个世界,合理化他的行为,只会削弱剧集构筑的世界所体现的合理性,所以对不起,张主任你只能被刻画的有点问题,虽然这点问题无关紧要。
透过电视剧本身的滤镜,《三十而已》非常精准的展示了一副只有资本主义的世界里,挣扎在消费主义的恐惧中的众生相:顾佳被富豪姨太太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压力所折磨,钟晓芹像个活在笼中的金丝雀,丈夫在职场的漩涡里疲于奔命,而王漫妮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浪费着自己的血汗,惰性和投机主义心态带来的结果是失去了她引以为豪的虚幻光环,即使是顾佳和王漫妮们仰望的姨太太们,依然也在被物化的焦虑中挣扎,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剧情用理想化的方式掩盖了真实世界中的残酷,留给观众的只剩下正能量和隔靴搔痒的挣扎感。在这样一部剧里,反倒是那个看起来有点不合逻辑的小张主任,还闪耀着些许独立的人格光芒。
这些内容也是整个剧情看起来让我最具有讽刺意味的地方,电视剧努力刻画一个被美好的情绪粉饰的乌托邦,但其中的焦虑又浓的掩饰不住,看起来这是大城市的生活压力与角色们上进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现,但在主角们疲于奔命的的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则是真实的资本主义世界。只是这种真实,是被制造剧集的力量们所刻意掩饰的,这种力量隐藏了资本的暴政,隐藏了以消费主义为载体入侵公共空间话的腐败行为,隐藏了这种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税的现实。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无意批判任何一个角色,毕竟对任何与自由意志有关的权力发表看法的行为都是极不明智的。这部剧更像是一面镜子,让人去了解资本主义是如何通过娱乐作品推销价值观并构建意识形态的,而分析这种行为,就是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个体,在避免被异化的议题上所要思考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