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2020-08-17
牲产队关注中国崛起道路脉动,致力中国宏微观经济,政策与重大事件解读。
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5.7万吨,同比减少938.8万吨
作为小麦出口大国的美国,其期货粮食的价格迅速拉出一条长虹。
国内,粮食关联的蝗灾、新冠疫情、恶劣天气、硕鼠行为,一直牵绊着国人的心
国际,各大粮食出口国本身都开始面临粮食库存不足的风险,都开始收缩粮食出口规模。
在全球出现粮食问题的当下,中国粮食收购大不如前,我们真的粮食短缺了吗?
疫情使得农户储粮意愿增强,农民惜粮,认为粮食会在未来有涨价的预期,所以屯在家里不愿意出售。
这种判断有一定道理,但是,官方有一些话憋在心里没对外讲。
我们简单解读一点经济学,通过简单的均衡价格理论让大家明白这个问题。(当然更专业的读者不用拿竞争市场理论来怼我,咱们不做太过深入的探究)
消费者对粮食的需求曲线是S,生产者对粮食的供给曲线是D1
这个时候,对于粮食的均衡数量是Q1,均衡价格是P1。
可是在全球粮食短缺的背景下,粮食的稀缺性越来越显著,于是粮食的供给曲线,从D1,水平右移到D2的水平。
如果这个时候,国家想要维持粮食收购,需要做的就是遵循市场,把收购价格增加到P2的水平。
只要储粮局能够按照P2的价格水平收购粮食,绝对不会出现储量下滑的现象。
即便国家收购价格增加到P2的水平,如果粮食产量不足,岂不同样收购不到粮食?
河南省的夏粮仍然再获丰收,全省夏粮总产量750.75亿斤,比去年还多出了1.67亿斤,再创夏粮产量历史新高。
储粮局高调宣布中国小麦收购滑坡两成,农民惜粮不是根本原因。
咱们储粮局为什么不愿意多花钱收购过多的粮食?难道是看不清粮食短缺的风险吗?
接下来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听到国家储粮局宣布收不到粮食消息后,会作何反应?
我们作为个体,都会高筑墙、广积粮,会把自己家里的冰箱塞满,会把家里的粮食一袋袋的储存好。
在国家层面,政府肯定知道全球出现了粮食危机,粮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原料
可是仅仅政府买粮,一是管理、储存成本高,二是换手环节太过复杂,三是可能存在的一些硕鼠问题。
但如果直接让全国人民一起买粮,一方面节省了交易环节,另一方面不会存在任何的管理问题。
市场经济是手段,完成社会主义是目标,这就像当年的淮海战役,解放军动员人民的力量,推进国家的方针。
读到这里,你不要以为我们都被忽悠了,其实,在政府的层面,所谋者远。
队长我曾经在历史文章《庚子年与外交劫》一文中,曾写道:
今年是2020年,有时候你不得不相信周期这玩意,用天干地支来计算,是中华传统中的庚子年。
这个2020庚子年,美国主动挑衅中国、人为的发起经济科技制裁,和中国交恶。
上一个庚子年,1960年,苏联断掉对中国全部的科技与经济关系,中苏外交全面交恶。
再往上一个庚子年,1900年,慈禧太后不满八国在华利益,主动向八个西方国家宣战,战败后,中国进入封建与殖民地社会。
继续往上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外交的开端。
今年,我们在外交层面,可以说是承受了60年来最大的压力。
可是庚子年的第二年,1841年、1901年、1961年都发生了什么?
1841年后,中国历史上人口首次突破4亿,史料记载,中国人口达粮食配额的极限。
1901年后,全世界出现粮食危机,进而诱发1908年金融泡沫。
那么2021年庚子年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在中国会不会出现历史的周期循环?这我们难以预判。
但我们知道的是,全球已经出现粮食短缺问题,中国会不会在2021年出现粮荒,是需要我们去重点关注和预防的。
直接呼吁让大家买粮,可能大家不会买,但是释放一个粮食收购短缺的信号,可能会让大家有所动作(这个动作在资本市场已经显现)。
用市场的手段,预防未来粮荒可能带来的风险,完成社会主义事业。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