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会成为新的套路吗? | 新潮沉思录

2020-08-08

文 | 伯纳德

这几天,浙江语文高考的一篇作文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这名考生左手尼采,右手韦伯;张口海德格尔,闭口麦金太尔。稍一举例,便是“达达主义”、“单向度的人”。其间,还夹杂着“觇”、“洵”、“赋魅”、“祓魅”等多个难懂的词句。其行文之诡异,遣词之晦涩,造句之冗长,几乎可以使我们将这篇文章作为“狗屁不通生成器”的一篇优秀素材文章。它宛如中秋节的月饼,包装是里三层外三层,可是月饼分量就那么一点点,而且这月饼甚至还是五仁的。

平心而论,在高考考场上出现这样一篇文章,笔者倒并不感到意外。笔者也是高中生,也要写语文作文。遇上作文题目无法下笔,眼睁睁地看着时间流逝最后不得不开始胡乱堆砌例证,这样的情况笔者实在是见得多了。从这篇文章来看,该文作者确实是竭尽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造诣,并且达到了高考作文的最终目的——唬住阅卷人。毕竟,一个阅卷人通常只能在一篇作文上花费五到八分钟。

讲道理,引用名人名言在语文写作中不算罕见。但是,胡乱堆砌到了一个如此的地步,并且堂而皇之地被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捧为“逻辑严谨,说理到位”,并以此来证明浙江的高考作文阅卷老师能够“识别作文的好坏”,并认为该文“体现了浙江高三学生的语文水准”,实在是不能不让人感到愕然。要知道,按照高考作文满分六十分的分值来看,第一位阅卷老师给出了39分的分数,意味着该文就已经可以归为高考二类文了。而后两位阅卷老师则干脆给出了55分的高分,最后更是在阅卷组的直接干预下授予满分,不能不说这篇文章实在地达到了“成就了自己,委屈了别人”。

高考作文变幻莫测的评分标准就是这样催生出了一个魔幻的结果。尽管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许多高中语文作文是在无病呻吟、胡编乱造。但是,将该文评为满分,其唯一的结果就是确保下一次考试乃至下一次高考中,作文统统变成同一类型的、纯粹的胡编乱造。既然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组面对这样的一篇“人文社科菜单”能够不明就里,高声喝彩,那就不要怪罪下一届高考考生前仆后继的去报菜名。毕竟,稍微翻翻哲学书的豆瓣评论(都不需要读原著),复读两句哲学名言再辅之以晦涩语句,就能轻易拿到60分这个其他学科想都不要想的高分,对浙江考生而言,自然算是个极大的诱惑。

高中学生并不是不能学习哲学(政治课本里的那种不算)。面向高中生的线上哲学团体早就不是秘密,名气大些的有“Philosophia哲学社”,名气小些的也不计其数。里面也的确不乏哲学水准高超的人士,虽然有时并不能完全认同他们的观点,但是基本的哲学知识储备是一见便知的。形而上学、辩证法、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这些哲学名词究竟代表着什么?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太尔,这些哲学思想家到底作出了哪些探索?这两个问题,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在一篇1000-1500字的作文里面所可以解释得清的。

这种八股文对于很多人来说也不是第一回见了。以往的高考满分范文,虽然在魔幻程度上不及本文,但是其内容也都相当程度千篇一律。大家的确都很明白,高考作文本就是戴着镣铐跳舞,这边凹的造型那边摆的姿势到底有多么好看,实际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起码把这个舞给跳完了。

当然,高考考场里面也不乏才思泉涌,文笔自然,写得出佳作的考生。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2009年的北京高考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篇文章以一个学生的体味道出了地域间教育水平差异和背后阶级不平等的现实,被广为传播,引为佳作。但是,如此的作文,基本上只能算是昙花一现。其他的绝大多数作文,都如同今天我们所提到的这篇作文的题目一样,是“生活在树上”而从来接不到地气的。

这种国内语文教学的怪现象已然不是一日两日了:了无生气的考生用着了无生气的语句写就一篇了无生气的文章(如果这东西还能被称作是文章的话),再丢给同样了无生气的的阅卷老师,打上一个了无生气的分数。复读的语言也往往千篇一律,反正总归是要“正能量”,笔者还见过用复读《人民日报》文章和领导人语录的奇妙写作方式,摆明了是吃定阅卷老师不敢打低分。

很多人说,中国就是这样,这么多的人,如此内卷的形势,势必需要我们采用这种方式来选拔人才。对于这种说法,我不置可否。的确,教育公平确是我们在一个过度市场化的社会里面急需守住的一道根本底线。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高考改革的意义就已经被消解得一干二净了呢?恐怕不是这样,我们的教育体系,理当在维持住根本底线的同时,去对教育的有效性做出探索,以尽可能地为在校学生注入一些活力和生气。而语文教学,正是受旧有思想折磨和扭曲的重灾区。至于语文作文,由于其打分高度的主观性,使之成为了这个重灾区中的重灾区。

教育部门似乎对此也不是充耳不闻。在部分已经实施新高考改革的地区,今年的高考作文改为撰写演讲稿和主持词,似乎可以看作是一种从文学化议论文转向更加“实在”的应用文的趋势。不过,考虑到部编教材的主要编写人之一温先生声称要让“15%的人做不完试卷”,这种做法对于考生的摧残只能说有增无减。就算教育部门费尽心思地提升卷面的阅读字数,或者加入各类必读书籍强迫学生阅读,这种努力也迟早会被消解或扭曲。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学生在高中三年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阅读那些书目,他们的时间几乎早已被大三门和小三门的题海所淹没。更何况,在语文考试都几乎不考语文(非文言文)课文的情况下,学生平时连课文都不会多看一眼,更遑论阅读书目了。

对于这篇莫名其妙的作文来说,还有一个问题恐怕更加让人难过:浙江的学生尚且可以复读哲学家们的语句,对于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对于来自河北河南等高考大省的学生来说,他们恐怕连这种复读都不一定有机会做得到。高考的公平性的确不容侵犯,但是,内卷潮流滚滚来,凭借着小小的一道高考大坝,怎么可能能够抵挡得住呢?

精选留言
  • 第一个老师给判39分都给多了。如果文章用词晦涩,行文诡异,言之无物就能算满分作文,那以后大家写文章也不用构思,只要用脸滚键盘就行了。那多省事。
  • “一个阅卷人通常只能在一篇作文上花费五到八分钟。” 这句话有点问题,可能是笔误 一般作文阅卷要在半分钟到一分钟内结束
  • 其实这篇也不算新鲜的,前两年就有故作晦涩的风向抬头;另外,高考作文本身是跪着写作,只是这篇跪的登峰造极妙笔生花。
  • 🤔 修正一点,一个阅卷人顶多在作文上面花60秒,顶多
  • 据传阅卷组的组长搞了个作文培训班,这满分作文和他的书里的格式雷同,相似度堪比对暗号。如果真是这么回事那就好玩了,所谓满分作文就是上了培训班交钱对上暗号就行。
  • 往后阴谋论来说这就是故意利益输送文章。往教育学来说就是语文教育界对于作文起到什么作用都不清楚,尤其是高考作文。对于高中作文要求多是议论文。议论文文体自身要求思辨性,思辨性前提是逻辑性,起码是形式逻辑。然而高考作文并不要求强逻辑,只要堆文采,因而会出现举例论证算议论文证明方式一种但在逻辑学里却是典型谬论这种啼笑皆非的情况。 究其原因在于教育界尤其是语文界都是“腐儒”,陶醉在令人不明觉厉中,并且小圈子拉帮结派,朋党营私,彻底占领话语权与审查权,并且用这种方式给自己牟利。
  • 有一说一,你搁高考考场是就是要炫技的啊,会啥东西,知道啥东西,能写出来啥东西,就往上面堆,反正最后分数都是你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学生这样写没问题,老师按平常的标准评二类39分也好,被唬住了或者说惊讶于考场上能表现如此吊书袋功底给55分乃至60分也罢,都是阅卷组内部的事,没什么可指责的。但是问题就是现在爆出来了阅卷组组长的书,与这篇作文涉嫌串通,这就离谱了。60分的作文要复核,那有多少这样的“潜规则”搞出来的59,58高分卷蒙混过关了?细思极恐
  • 这个作者水平不行,我高一就能写出这种堆砌的胡扯文章,但他竟然高三了还这么写
  • 想象着以后阅卷老师一边阅卷,一边翻着现代汉语词典,一边用着搜索引擎的画面
  • 一直以来我都把写初中记叙文/散文时的我称为“一头大发慈悲的驴”。
  • 因为最近在知乎上答了一些哲学的话题,所以最近知乎就给我推荐了很多像“有什么哲学的至理名言”、“用一句话讲一位哲学家”等问题。 可能这些问题的提出者都是一些想寻求快速入门哲学爱好者,但是这样一弄就完全背离了初心,哲学思想哲学理论绝不能从一两句名言去描述,只讨论这些概念而不结合文本语境是要闹笑话的。可以通过刨根问底这样的名言来达到对哲学的探索,但绝不能知道了这些所谓的“名言”来掌握哲学。 感觉还是和浮躁的环境有关吧,人们寄希望用数学公式一样的东西去解决一些问题,像被英文范文来应付英语考试,用名言名句来应付语文作文。一些哲学爱好者通过这些“名言”来达到他们“学习”哲学的目的。
  • 39和55都是可以接受的。 我就想问问大组组长一句话,你的哪个语文老师教给你“多余的废话”这个短语?
  • 网上说philosophy哲学社就是中产阶级沙龙,原来是北师大附中的社团,后来面向全国了 但疫情那会确实出过很有力量的批判文章
  • 看过一篇分析,里面很多引用其实是错误的,曲解或者不知甚解被引用人的原意
  • 高考大省学生复读这种东西速度肯定比浙江这种快多了。只不过他们判卷人不会这么给分而已。
  • 脚踏实地的作风已经渐渐远离现在的孩子了,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职,社会的悲哀!
  • 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命运的阅卷人都抱着一种“不明觉厉”的心态,那么高考就已经失去了它的“普世价值”。
  • 虽然国外其他东西不好评价,不过不管是雅思托福,写作都往学术方向还有逻辑训练上倾斜,对往后教育多少都是有点好处的。 国内这作文命题,说艺术,水平又不可能一下那么高,说应用或者学术,命题往往又很宽,肯定会头大……
  • 抛开文章具体内容不谈,本身具有标杆性质的满分作文却不许别人效仿,这本身就自相矛盾
  • 用一次就创新,还继续用就是傻逼了,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啊。
  • 近年来全国卷是真的爱考文体,还记得高考完网友讨论管仲三人的时候自然忽略发言稿这个前提,实际上就是考生有好多写完一段才发现文体不对,至于写完了也没注意文体要求的就更多了
  • 想要批判就逐句分析哪个词语用错,哪个典故不合适,哪个意象太偏颇。至于晦涩与否,装逼与否审美人各不同。但文以载道,意思对不对还是好分析的,这也是最重要的。
  • 此人博览群书,可以安排编修之职,但文风脱离群众,万勿外放处理实事,切切。
  • 赞数第一声称39分给多,颇可商榷。55分尚可,满分难以理解。
  • 其实浙江高考作文很早就有吃这套的取向了。专门用来背诵应试装点门面的这类素材也不是没有。这篇范文只是因为要素浓度过高而更容易让旁观者感到不适罢了。 对于浙江的大部分师生来说,其实这篇作文是算很有逻辑的很好的考场范文的,就是某些手法用得过了点、“险”了点。这篇作文打39或者55都值得,剑走偏锋本身就容易引起争议,只能说看运气吧、全靠审卷老师。 大家都清楚但很容易又忽略的是高考作文其实根本和文学不沾边,是选拔用的目的性极强的文体。虽说理想是应当适当兼顾文学啦、教育啦之类的,但真的那样了的话对大部分师生而言也许并非好事。
  • 坐标河北 语文老师是我们学校学科带头人 参加了今年高考阅卷 她说的高考作文阅卷时间是十几秒。
  • 我高考那会儿还不限文体来着,我平时练手也都用小说散文诗歌文言一类,尽可能尝试多种文体,唯独不用这种空洞议论。文章最重要言之有物,这是我家长辈教给我的。
  • 词藻的堆砌和掉书袋实际上并无可厚非,如果真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足够的阅读广度,即使不同如深入浅出,也不失为一种风格。但,这篇文章言之无物,只有词藻的生硬堆砌,没有思想,全篇看下来并没有表达清楚观点,这样的文章拿满分也是有失公允和意义。

作者: RESSRC

个人资源站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