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猫骑士
这几天里,互联网舆论圈里最大的热点,莫过于抖音国际版(以下简称Tik-Tok)在美国的遭遇了。从开始美政府就安全问题发布Tik-Tok禁令,之后部分Tik-Tok美国股东以可能遭受封杀为名推动Tik-Tok美国业务出售,到媒体爆出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CEO张一鸣已同意将美国业务卖给微软,最新的消息又说因为美国总统的态度,Tik-Tok和微软已经暂停谈判。
仅仅不到两周时间,一个世界级的独角兽企业,在国际短视频细分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突然就从烈火烹油的气象中跌到了即将面临灭顶之灾的境地,速度之快,让人大跌眼镜。两周不到的时间,追一部剧都够呛,却能让一个超级企业由生到死,美国资本和政府防治新冠是外行,但巧取豪夺追逐优质资产的速度实在令人赞叹,我不得不由衷的夸一句:确实比香港记者跑得快多了。
很多人认为Tik-Tok基本没有抵抗认输太快,翻出张一鸣早年微博,发现其对美国价值观推崇备至,不过张一鸣先生今天已经删除了所有微博,我们先不讨论这个问题。Tik-Tok在美国的遭遇所反映的一系列问题,实际上是中美两国王道与霸道的碰撞,是当前形势下的”路线之争“。
怀璧其罪——Tik-Tok在美的遭遇本质
Tik-Tok2018年初在国际市场上市,2019年第一、第三、第四季度位列“全球下载量最多App榜单”的第一名,到2020年初,已经拥有15亿用户,用户平均使用时间达到了惊人的50分钟/日,超过60%的用户是16-24岁的年轻人,在全球最受欢迎的5个APP中,抖音是唯一一个不属于fb集团的APP,是国际短视频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在技术上,Tik-Tok也以独步天下的推送算法竖起了一道极高的技术壁垒,在自适应用户喜好的基础上,又不主动去引导用户的需求,并避免了传统短视频媒体推送/选择的用户抉择困境以及由此而来西方媒体惯用的“propaganda”责难。
但我在这里着重要说的是第三点,也是极少有人提起的一点,在超越具体运营的层面上,Tik-Tok是当代信息资本全球化商业精神最忠诚的践行者,也是WTO秉承的商业精神的践行者。在吸取了出海前辈的经验教训后,Tik-Tok在一开始,就秉承着彻底的国际化和中立化,无条件遵循所在国的管制要求,只提供服务,不过问政治,最近甚至要公布源代码,昂撒文化挂在嘴上的“Business is business”,不是他们自己的任何一户企业,而是Tik-Tok。
对于用户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样一个纯粹以服务者自我定位的APP更好更值得信赖了,对于Tik-Tok来说,也没有这样一个纯粹以服务者来推进商业实践的行为更能体现企业的价值了。但事与愿违,即使做到了最大程度的小心翼翼,依然免不了如今的下场,这是为什么呢?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抖音的最优秀的三个点,恰恰刚好戳到美国资本、政治、媒体这三驾马车的痛点:
顶级的用户数量和用户粘度,直接挤占了以脸书为首的信息资本集团的市场空间;流动性好,资产轻,发展空间大,恰好契合了华尔街金融集团对优质资产的渴求;立场中立不过问政治,在美国目前极化的社会氛围里,又面临着某些人臆想中对美国政局进行影响的无罪推定,甚至某些无耻的代言人公开表示:新冠病毒与佛洛伊德事件是Tik-Tok进行舆论引导的结果——倒是颇有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浪漫主义气质。
一句话,打击Tik-Tok,是硅谷的信息资产阶级、华尔街的金融资产阶级,以及新英格兰德克萨斯的政治门阀少有的能达成共识的目标,是美国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美国反共反华围堵中国战略的一部分。
手段的缺失和行王道的无奈—政府救济的困境
美国政府直接介入企业争端并不是第一次,在《美国陷阱》一书中,法国阿尔斯通高管皮耶鲁齐以亲身经历,完整还原了美国政府以极其卑劣的手段迫使阿尔斯通被GE“强制”收购的事件。Tik-Tok此次面对的情况与之相似,这种由政府发起的盘外招自然引起了舆论的不满,为什么美国人可以耍手段,我们却缺乏相对应的反制措施呢?
这是个好问题,好就好在,深刻揭示了当前中国政府对出海企业在救济上的困境,是手段的缺失与全球化战略的无奈的双重体现。
随着苏联解体美国独大,单一的全球化经济体系形成的条件已经成熟,1995年美国为首的主要发达国家牵头成立了WTO,时至今日,随着加盟团体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经济意义上的“联合国”。从WTO提出的基本原则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致力于公平、协商,消除壁垒促进商业要素自由流动的联盟,目的在于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消除区域不平衡,尽可能降低国力的强弱对商业行为的影响。
从更中立的角度讲,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的主权,为资本的自由流动提供了法理支撑。从WTO长达25年的运行情况来看,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也改变了过去企业争端缺乏途径结果由国家介入引发成“炮舰外交”的混乱,大家变成了体面人,坐下来谈代替了舞枪弄棍。但就像《动物庄园》里的名言一样:在农场里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但一部分动物比另一部分更平等。
WTO隐藏着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一个运转良好的贸易联盟,除了文本、成员国的认可以及公正的执行,还必须给予最具体的物理层面的保障,例如全球海运的安全保障、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统一的货币结算系统等等,这就是全球化的物理实体,而这些东西属于谁呢?不言自明,所以美国自然就成为了那个“更加平等”的动物。有赖于此,美国实际上通过全球化获得了一种超越国家主权和资本力量的排他性权力。
经济实体的理性争端代替了政治实体的无序对抗,也意味着在国际商业交流中,国家主权力量的介入失去了正当性——这里并不是说国家主权力量不再介入经济体的争端,而是说不再以支持企业正常经济行为的名义直接介入争端,“Business is business”。这种改变也带来了一个深刻的变化,企业与资本的国家色彩越来越淡薄,譬如Tik-Tok本身,一个中国人研发技术的企业,为了符合美国的要求采取了彻底的去中国化运作架构,划清和抖音的界限,把高管都换成美国人,CEO也换成美国人,审核和运营团队统统都从美国招人,甚至公布了自己的源代码以证清白。在其他国家Tik-Tok也采用类似策略。面临这样恶意的行为,反倒成了倒执太阿,授人以柄,基于国家主权名义的救济无处下爪,无法在这个问题上对美国进行针尖对麦芒的反击。
这种情况下,反击往往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在国家主权能够介入的战场上来进行,所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就遇见了第二个问题,作为WTO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以一带一路为国际发展战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意识形态主张的中国,毫无疑问是站在捍卫全球化,捍卫公平自由贸易的这边的,在美国大搞孤立,不顾吃相急于把影响力变现的大背景下,不可能去搞那些偷鸡摸狗的下作把戏。而Tik-Tok本身国际化的态度,也符合中国一以贯之的坚守互联网主权同时也尊重他国互联网主权的立场。这就使得整个事件中,国家政府处于一个尴尬的困境中。
启示——资本、权力与全球化的纠葛
如果跳出Tik-Tok的遭遇,从全景的角度来看待这场风波,我们会发现一些极其重要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很有可能在很近的未来深刻改变世界的面貌,而了解这种改变,则是寻求反制的路径和为变化未雨绸缪的前提。
首先,是信息资本的权力对传统政治秩序的颠覆性影响。福柯认为,话语即权力(power),在我看来,这是关于权力的本质最深刻的洞见之一,而其中最有力的部分,是无意识、甚至是潜意识的话语形成权力的现象,这种现象以一种弥散的文化氛围的方式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话语之所以成为权力,原因在于话语本身便承载了人的意识,那么如果我们关注技术的进步,会发现一个在有些人看来显得恐怖的深刻变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算法的进步,通过用户偏好和需求产生的推送、引导从而潜移默化的改变用户的思维,甚至植入思想钢印,已经随着短信息、短视频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告诉发展渐渐变为现实。
这种技术产生的号召力和破坏力,以及极高的效率,已经在过去的10年美国对外发动和目前在美国国内爆发的“颜色革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传统的政治权力,乃至传统媒体的“propaganda”式宣传手段,已经显得暗淡失色。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特朗普的推特影响力远大于CNN等媒体的宣教,而美国传统国家暴力机器实现政权更迭的能力则远逊由社交媒体带来的颜色革命,看起来谁都无法攻破的美国本土,却被新冠疫情和佛洛伊德事件在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搞得天翻地覆。如果说上个时代的规则是话语即权力,那么这个时代,算法即权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会产生越来越多Tik-Tok这样仅仅依赖于算法推送而非内容生产的力量,技术的黑箱产生的壁垒越来越高,使得只有越来越少的人掌控这种力量,使其具有了资本的特征,进而形成了一种有别用其他资本形态的新的资本——信息资本,同时形成了新的阶级—信息资产阶级,信息资本无限制膨胀的结果直接威胁的对象不是人的行动自由,也不是人的剩余价值,而是人的自由意志,这种深刻的变化更需要警惕。
其次,非美国资本面临的超主权困境。“更加平等”的美国实际上通过全球化获得了一种超越国家主权和资本力量的排他性权力,这种权力,也是今日整个世界经济体系面临的核心困境,这种困境不但影响着的政治实体,更重要的是也影响着资本,特别是非美资本。政治实体间源于暴力和意识形态的压迫与统治是传统的历史,也为人们所熟悉。但美国通过全球化形成的物理实体形成的这个提供公共服务的体系所带来的压迫,则是前所未见的。
它有这么几个有别以往的显著特点,一是单一的信用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体系。美元体系对他国的危害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总结起来无非一句话:作为货币的提供者,美国的出口美元的行为导致了美国的结构性逆差,这种结构性逆差催生了通胀——紧缩的美元活动周期,让非美元资本苦不堪言,坐在家里被收割。
二是结合技术进步,能够精确的监控资本。资本的流动总是依赖一定的载体,而且总是倾向于那些流动性更好,折旧率更低的载体,到了极致,就是最强势的国际货币,即美元。而美国利用国际结算系统SWIFT,能够最大程度上监控美元的流动,这就导致非美资本的运作在美国政府眼里如同裸奔,而美元的统治性地位,又导致没人愿意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去放弃通过SWIFT进行结算。
非美资本面临着这样一个显得有些黑色幽默的困境,一方面,他们享受着对非美国家贸易超脱主权影响的好处,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面对美国政府毫无隐私的监管。
而这种趋利避害的吸引力又使得越来越多的非美资本去依附美国,迎合美国的需求,这种现象在现实中比比皆是,近期的汇丰银行为了不受制裁甚至不惜作伪证出卖华为便是明证。实力较强的国家选择完全独立的结算体系去适应非美体系的需求,譬如著名的昆仑银行,但这样的尝试毕竟很少,也需要国家意志和现实考量的驱动。
对于已经习惯在超国家主权的庇护下为所欲为的美国政府来说,任何不可控的,有可能独辟蹊径去动摇甚至颠覆它赖以维系统治的能力,都是它所不能容忍的;任何不受不受约束不依附它的资本,也是它所要进行打压的。在资本-权力-全球化形成的三元体系里,没有什么比搭着全球化的便车,通过美国无法控制的能力去动摇他的权柄的资本更让美国人恐惧和痛恨,很不幸,Tik-Tok恰恰就是这样的存在。
反制——但行王道不问前程
对于Tik-Tok未来的命运,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很多有趣的想法,但在美国国家意志面前,这些想法大都经不起推敲。譬如说有种观点认为,应该果断退出美国市场,绝不接受威胁。这种想法实际上是借鉴了华为的斗争策略,但华为的前车之鉴也在那里,美国并没有因为华为的退出偃旗息鼓,而是进行了更强硬的追击,直到目前把华为从软件到硬件整个驱逐出了美系信息产业链。如果Tik-Tok也选择这条路,以美国政府目前反华的狂热,几乎必然会从系统底层下手,禁止GMS和ios系统推广Tik-Tok,而Tik-Tok在国际市场最多也就是利用第三方市场苟活而已。
不止是Tik-Tok要面对这个问题,面对美国人屡屡无下限的盘外招,中国经济到底该什么办?从以上的分析我可以做个总结,即如何对抗单一国际货币体系,对抗资本监控体系,对抗依附着信息资本的意识形态渗透,以及如何替代全球经贸地缘安全保障的问题。而这四个对抗,归根结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推广多元体系代替单一体系。
第一,大力推广互联网主权概念,消解互联网自由概念。
从美国互联网巨头统治世界以来,一直就在美国推进颜色革命的进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从08年对中国奥运大规模抹黑,到突尼斯小贩与市政人员的冲突之中推波助澜,引爆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局势,还是在利比亚,叙利亚的战乱或者是埃及的茉莉花事件,乌克兰内乱,到去年中国某小岛的乱象中,这些巨头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选择性报道,传播假消息,无故封禁账号,甚至是切断某个区域的社交媒体,这些行为在传播混乱里边可以说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是那些颜色革命重要的推动力。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和美国国内自我颜色革命的影响,美国政府也不得不撤下了面具,拾起了管制的大棒,让人们看清了所谓“互联网自由”本身的虚伪和无耻,这种自由,归根结底是只属于美国的自由,是为美国信息资本在全世界攫取利润搞意识形态渗透开路的自由。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互联网主权的重要性并开始了行动,而这正是反对“互联网自由”暴政的大趋势。
就像张一鸣一样,不少人把中国应对谷歌的问题和美国封杀Tik-Tok混为一同,这完全是自欺欺人。当年谷歌是由于拒绝接受中国相关法律约束而选择退出(因为在中国份额一直不大,盈利不佳,在政治利益面前没考虑妥协),而上文提到了Tik-Tok做了能做的一切,在没有违反任何规则的情况下被美国强行封杀。
高举互联网主权的大旗,尊重他国信息主权,鼓励互联网企业遵守他国管理,促使互联网世界从美国一家独大变成多元并立,这才是釜底抽薪。随着互联网主权概念的铺开,美国的全球统治赖以维系的意识形态渗透和情报搜集优势必然会大打折扣,而且必须花费更多的外交成本。正所谓“把他拉到同一水平线再打败他”。
第二,达成共识,着手真正意义上的“全产业链”替代。实事求是地讲,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作恶不少,但确实提供了有力而且广泛的公共服务,只是拜特朗普所赐,这种公共服务力量现在变成了打击别人的武器。那么要反制这种威胁,没有取巧的思路,唯一的办法就是提供同样有力而又广泛的公共服务,实现真正的从软件到硬件到安全的“全产业链”替代。
这种替代不再局限于半导体领域,还包括独立的软件生态,包括一只足以捍卫和平的大舰队,包括与国力相匹配的人民币国际化规模,以及其他重要的门类和方向。诚然,有些门类难度较高,国外有明显的技术积累和专利壁垒,但难就不做了吗?过去已经无数次证明了,差与好是苦和甜的区别,有没有则是生与死的区别。而且目前以我国的情况,无论是资本存量,还是市场规模,还是智力资源,都已经到了改变的风口。
第三,重新思考变革时代的主权与国际关系的逻辑。WTO三原则及其背后所秉承的商业逻辑,本来源于多边关系的调节逻辑,但由于美国的存在,反而成了压迫非美国家的借口。而在WTO仲裁机制被美国瘫痪的当下,国际经济关系已经变成了美国单边对单边的不对等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去思考如何面对这种变化,甚至重新思考由国家主权力量为本国企业或资本背书的可能性,在立法及政策等多方进行探索,在合理保护商业利益的基础上伸张主权。这种举措也有助于迫于两难选择而依附美国的非美资本有更多的选择,从而进一步削弱对手的力量。
最后回到Tik-Tok,目前看来,即使将美国业务贱卖,Tik-Tok面临的结果也不会是岁月静好,接踵而来有样学样的小鱼小虾的撕咬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更不排除美国政府斩尽杀绝的可能。最新的消息,特朗普考虑禁止美国企业收购,要直接将Tik-Tok赶出美国,为整个事情的走向又新添了变数。
Tik-Tok在美国的遭遇,归根结底,是如何对抗美国掌控的那部分全球化体系的问题。而实践本身,注定是一个漫长、困苦、反复的过程,但在这个单极世界已经开始崩溃的时间节点上,无论是否接受,这个过程的到来也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其如此,何不端正态度,迎难而上呢?美国惧怕的是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不依赖西方理论与信仰的独立道路,是平等的多元国际关系背景下新的“天下”观念,我们并不用刻意改变什么,只是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罢了。
文王食子而武王翦商,但行王道而莫问前程,这样,才是回击霸道最有力的手段。